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_1—C_4色谱分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轻质烃及裂解气中 C_1—C_4组份的色谱分析,过去用两台色谱仪、两根色谱柱:一为6201载体涂25%丁二酸二乙酯;一为 Al_2O_ 3载体涂2%阿匹松 L,存在空气和甲烷,乙烷和乙烯,正丁烷和异丁烷、乙炔分不开的缺点。经改进,采用一根 Al_2O_3载体涂渍鲨烷的串联柱,一台色谱仪,可将 C_1—C_4的13个组份完全分开。该柱稳定性好,寿命长。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分析沸点低于或稍高于200℃汽油中C_6—C_8芳烃和苯乙烯的气相色谱方法。该法对某些裂解汽油也是适用的。采用N,N-双(α-氰乙基)甲酰胺色谱柱和有机皂土—凡士林色谱柱,附以阀切换技术,成功地排除了正十三烷以下的烷烃、烯烃对芳烃分离的干扰,从而改善了油品沸点的限制。此外,本法可将油品中的C_6—C_8芳烃各组份一一分离开,从而克服了现有方法不能把间、对二甲苯分离开的状况。定量采用内标法,选丙酮为内标物。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从凝析气田采出的凝析油中,C_1—C_4烃组份的含量颇高,以致在贮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造成很大的闪蒸损失。而这些烃组份却是极为宝贵的化工原料、工业和民用燃料,应当加以回收和利用。我国凝析气田的开发不多,C_1—C_4烃组份的回收和利用尚属空白,国外不但有成熟的工艺与之配套,C_1—C_4烃组份的回收和利用都有较高的水平。在凝析气田的开发设计中通常采用吸收—稳定工艺进行凝析油的加工,既回收 C_1—C_4烃组份又稳定凝析油,从而减少其闪蒸损失取得了双重效果。中坝气田现开采气藏的凝析油中 C_4—C_4烃组份的含量高达30%(Ⅴ%),为了进  相似文献   

4.
蜡裂解C_6—C_9石油组份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炼油厂蜡裂解石馏■中的烯烃,用SE-30SCOT柱GC-MS联用技术定性,毛细管气相色谱-微机联用技术定量,得知蜡裂解石油馏份中 C_6—C_9烯烃总量占63%以上,其中 C_■~■-1为17.07%,C_7~■-1为17.07%,C_■~■-1为15.20%,C_■~■-1为13.32%.  相似文献   

5.
一、前 言 石油化工厂轻质碳氢化合物及裂解气中C_1~C_4组分的色谱分析,过去通常需要两台色谱仪,两根色谱柱。其中一根色谱柱用6201担体涂25%丁二酸二乙酯,分离谱图如图1。另一根色谱柱为Al_2O_3。担体涂2%阿匹松L,谱图如图2。从图1、图2可以看出,前  相似文献   

6.
以往许多研究表明,海底表层(0~1米)沉积物可在低温(低于25℃)生物化学作用下生成 ppb 含量级的C_1—C_8化合物;深部沉积岩发生烃运移的可能极小,而前述原位生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多数单位对原油伴生气的组分分析仍采用装有 TCD 和 FID 的气相色谱仪和二次进样的分析方法。为了提高分析速度和精密度,大庆油田设计院引用美国惠普(HP)公司的5890A 型装有多柱多阀的气相色谱仪,经多次实验建成了一次进样分析原油伴生气 C_1~C_8、N_2、CO_2组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氢气、氮气作流动相的研究工作曾有过报导:栗颖明的模型柱的色谱参数,快速气相色谱。C_1~C_8醇气相色谱分离、毛细管柱分析方法改进等。本文结合聚笨乙烯生产中C_8芳烃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N_2、H_2、Ar、He等流动相探索试验。针对C_8芳烃生产控制分析时间长,乙苯与对位、邻位和间位二甲苯不易分离等  相似文献   

9.
C_4烃类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芳构化(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为综合利用C_4烃类以扩大芳烃来源探索了新的途径。研究了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C_4烃类芳构化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分布的效应,并对C_4烃类在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芳构化过程作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掉丁二烯后的混合C_4烃类可用作制备芳烃的原料,在反应温度530—550℃,重量空速1.7小时~(-1)左右,以及常压不临氢条件下连续反应8小时,总芳烃平均收率为49—55%(重),C_6—C_8芳烃平均收率为46—53%(重)。液态烃中芳烃含量达96—98%(重),尾气主要由H_2,CH_4,C_2H_6,C_2H_4,C_3H_8所组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十二烷醇/硅珠等七种化学键合固定相在低碳烃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以十二烷醇/硅珠分析裂解气中C_1—C_4C_5~+烃和以苯甲醇/硅珠分析裂解分离各塔中C_1—C_3的色谱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方法主要采用毛细柱上烃类凝聚新技术,其要点以色谱仪进样器的石英内衬管为样品管,利用控温的气化室(250℃)及载气将岩样中的C_5—C_(35)残余烃逐出,在毛细柱头上凝聚.然后程序升温进行色谱分析.试验证明,本方法提供的谱图和数据,对判别油、气、水层具有实际意义,同时本方法还可进行原油C_5—C_(35)全烃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用法国产ROCK-EVAL(Ⅰ型)生油岩分析仪与日本产GC-RIA气相色谱仪相联,并采用国产的交联柱所组装成的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流程,能快速有效地提供干酪根定性定量数据。与其它色谱柱对比表明,不但管柱寿命长,而且能获得以C_1~C_(8_2)~+较宽组分的烃类范围,并具有较高的分辨性。这些对进一步研究干酪根类型和成熟度等方面,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的一些加工过程,如芳烃抽提、甲苯歧化制苯与二甲苯、甲苯与三甲苯的烷基转移反应、二甲苯异构化、苯与乙烯烷基化制取乙苯等过程中都会遇到C_6~C_9芳烃组分.C_6~C_9芳烃混合物中组分复杂,异构体多.虽然有人成功地利用毛细管色谱柱解决了分离问题,但以毛细管色谱作为常规、简便的分析手段在我国目前条件下难于被普遍接受.我们在苯与乙烯气相烷基化制取乙苯的工艺研究过程中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固定液(有机皂土-角鲨烷)填  相似文献   

14.
由于填充柱里的固定相与试样中各组分的分子作用力有所不同,导致各组分从色谱柱中的流出时间也不同,因此组分彼此分离。在本实验中,用PEG-20M涂渍在石墨化炭黑上,减轻石墨化炭黑对C_1-C_5烷烃类的吸附,缩短样品在色谱柱上的出峰时间,改变PEG-20M的浓度,检测出最符合C_1-C_5烷烃快速分离检测方法要求。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PEG-20M涂渍浓度在10%时,符合C_1-C_5烷烃快速分离检测方法要求。  相似文献   

15.
某井生油岩中C_1—C_7轻烃组成的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对生油岩中轻烃的研究工作表明:甲烷具有多种成因;而 C_2以上轻烃直接由生物体合成的可能性甚小,它们可能与重烃相似,是在分散沥青和干酪根聚合物形成与演化的过程中通过热降解或热裂解作用产生的。笔者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取自某盆地一口探井的罐装岩屑样品中的 C_1—C_7轻烃组成,对轻烃的各项比值在不同埋藏深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油岩中 C_1—C_7轻烃的生成及其分布,可能是研究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用于C_8芳烃临氢异构化的铂-氧化铝-氢型丝光沸石催化剂的制备;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再生性、及工艺条件等。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C_8芳烃异构化及乙苯转化为二甲苯皆具有良好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及再生性能。在反应温度为380—390℃,压力7.5—8.0公斤/厘米~2,空速2.0时~(-1)(重)左右时,反应产物中的对二甲苯含量达到热力学平衡浓度的95%左右;乙苯转化率达30%以上;C_8烃的收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付出二甲基环丁砜、壬二酸二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三元串联填充色谱柱,基本上满足砂子炉裂解产物 C_5馏份的全分析要求。实验测得18个 C_5烃和丁炔-2在该柱上的相对保留值。采用多柱多段相结合的保留值定性方法,对C_5馏份取得定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8.
烃类裂解气的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用改进的色谱分析方法,分析烃类裂解气中C_1—C_4气态烃组成。采用一台气相色谱仪,—个TCD检测器,色谱柱是一根由0.3m涂2%鲨鱼烷Al_2O_3柱与6m涂25%癸二腈的6201柱组成的串联柱,以He或高纯H_2为载气。采用标准样品对照法定性;面积归一化法定量。采用本方法一次进样即可使裂解气中C_1—C_8的26个组份完全分离并计算出组成分布。本方法已用于本厂毫秒炉烃类裂解气的分析,一年多来的分析数据表明,本方法是一种简易可靠的轻烃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简述天然气中C_8~C_(13)重烃的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对测试的可信度作了论证,认为试验方法和结果正确可靠。文章还对四川盆地部分产气层中C_8~C_(13)重烃的分布规律作了探讨,提出了四条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以天然气中C_5—C_7轻烃组分为研究重点,结合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对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英东、乌南和扎哈泉油田天然气母质类型、成熟度、油气生成温度和油气次生改造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英东、乌南和扎哈泉油田天然气C_7化合物整体表现出正庚烷含量高的特征,乌南油田C_7化合物中甲基环己烷含量较高,结合天然气碳同位素分析,认为英东、乌南和扎哈泉油田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在乌南和扎哈泉油田有煤型气和混合气。庚烷值和异庚烷值指示天然气多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甲烷碳同位素值计算获得天然气成熟度为0.8%~1.5%,平均为1.2%,说明天然气主要为成熟阶段产物。利用C_7化合物计算得到天然气生成温度,生成温度能大致反映现今油气藏主体部分油气的形成温度;英东、乌南和扎哈泉油田油气生成温度(124~129℃)高于七个泉和狮子沟油田(108~109℃),表明在柴西南地区英东、乌南和扎哈泉油田天然气成熟度更高。通过轻烃研究识别出个别油气藏遭受了生物降解、蒸发分馏和水洗的次生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