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油枪煤粉燃烧器在电站锅炉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燃烧器稳定着火机理,介绍小油枪煤粉燃烧器的设计思想,首次提出这种燃烧装置小油枪容量的设计方法,计算小油枪煤粉燃烧器的节油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良好。推荐该方法用于小油枪煤粉燃烧器小油枪容量的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和现场应用表明,运行的小油枪煤粉燃烧器撒油是就是安全可靠的常规煤粉燃烧器。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煤粉燃烧器存在最佳煤粉浓度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最佳煤粉浓度的LFR定律,并应用该定律对部分煤种的最佳煤粉浓度值进行了计算分析,证实了该公式用于实际的可行性,指出了使用本定律对浓淡煤粉燃烧器进行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于煤粉的燃尽程度和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的研究是一个需要引起电力行业工业界和学术界着重考虑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炉内煤粉颗粒的行为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和模型在研究煤粉颗粒行为特征方面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煤粉燃烧数值计算中煤粉的等燃尽率与等燃烧速度当量直径及其计算方法.运用燃煤锅炉煤粉射流的一维燃烧模型,将符合Rosin-Rammler分布的煤粉颗粒群的燃尽过程作为比较基准,对直径分别为等燃尽率当量直径、等燃烧速度当量直径以及“几何”平均直径的几种单一粒径的煤粉颗粒群在多种燃烧条件下进行了燃烧计算.通过对相同燃烧条件下燃尽率曲线的比较,得出了煤粉燃烧数值计算中煤粉当量直径的最佳计算方法,即采用直径为等燃尽率当量直径的单一粒径颗粒群时,在整个燃烧过程中,燃尽率与分布式粒径的煤粉颗粒群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将等燃尽率当量直径运用在研究或实际运行工作中,有利于减轻煤粉燃烧计算工作量及及时分析煤粉的燃烧情况.  相似文献   

5.
等离子煤粉点燃烧器工业性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等离子煤粉点燃烧器工业试验的内容及方法,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燃烧调整的双参数(煤粉浓度、燃功比)控制法,在对等离子煤粉点燃烧器工业试验基础上,2000年2月15日,山东烟台发电厂利用等离子煤粉点燃烧器首次实现了机组无油点火。  相似文献   

6.
贵州300MW以上直吹式制粉系统机组多安装有固定式煤粉取样装置,由于各种原因普遍存在取样数据波动大、无法准确掌握实际煤粉细度等情况,部分电厂虽然配置了多点旋转式煤粉取样仪,但由于对仪器使用和细度修正方法不了解,造成实际取样误差较大,本文结合新标准的学习,介绍一种利用旋转式煤粉取样仪准确测定直吹式制粉系统煤粉细度的等速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7.
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站锅炉运行中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十分困难 ,尤其是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目前还没有可行的方法。在试验台上进行乏气送粉煤粉浓度测量的试验研究 ,得出温度不变且气流速度一定时 ,煤粉与空气混合前后的静压差与煤粉浓度线性相关。试验结果为乏气送粉煤粉浓度的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ASME标准和ISO方法采取煤粉试样时 ,都要求布置很多测点 ,实际运行时 ,很不方便 ;且根据上述方法设计的煤粉取样装置结构复杂 ,取样头有磨损问题。用等束取样原理设计制造的新型煤粉取样装置已在电厂使用 ,实践表明 :该装置方便可靠 ,可有效地测定一次风粉管道中的煤粉细度。  相似文献   

9.
电站锅炉输粉管道煤粉浓度动量法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理论上阐述了乏气及直吹式送粉锅炉煤粉浓度的动量法测量原理。依据动量定理,视气固两相流体为整体,将测量煤粉浓度时涉及的流体内部复杂运动转化为研究流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法对煤粉浓度的测量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对煤粉量的变化反应快速灵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电站锅炉煤粉浓度在线测量开辟了新的实用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研究煤粉气流的着火过程以及确定着火温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因此,先对一维煤粉气流的着火过程进行研究是合理的。这时,煤粉气流反应过程的特点和各种因素,其中包括气流速度,煤粉浓度,氧浓度、颗粒尺寸(煤粉比表面积)等对着火过程的影响都将得到反映。有一种着火过程的试验研究方法与该过程的物理模型相符,这就是在不同煤粉空气混合物初始温度下,将煤粉气流喷入管形燃烧室中来研究煤粉气流的着火过程,同时测出燃烧动力常数。试验时,燃烧室壁面温度等于煤粉气流的初始温度。  相似文献   

11.
煤粉粒度对锅炉燃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粉粒度对煤粉燃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煤粉粒度在炉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比较各个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并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计算的结果对深化认识粒度对于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从而在锅炉的实际运行中采用合理的煤粉粒度,提高锅炉燃烧的效率,节约能源。结果表明煤粉粒度为60μm,对于电站锅炉燃烧和传热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对采用圆筒形撞击分离器分离超细煤粉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合适的抽风率和分离器挡板间距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收集到足够量的超细煤粉,可满足煤粉再燃技术对再燃煤粉的数量和细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煤粉锅炉运行中,煤粉混合器的堵塞及气流不畅,一直困扰着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本文叙述了利用管路低压、炉膛高负压的方法对煤粉泥合器进行节能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利用煤粉混合器测量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介绍了煤粉浓度测量的数学模型。在某电厂410t/h锅炉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量煤粉浓度,显著地提高了测量精度,这种测量方法不仅适用于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而且适用于乏气送粉系统。  相似文献   

15.
煤粉浓度对于浓淡燃烧器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传统的煤粉燃烧器设计时一次风管中煤粉浓度与一次风量和一次风速的关系发现,对于低挥发份煤,燃烧器出口的煤粉浓并很难达到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佳浓度,从而提出将煤粉浓度作为一个重要参数在输粉系统及燃烧器设计时予以考虑。提出了新的煤粉浓淡燃烧器设计方法,为输粉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提高煤粉浓度的燃烧理论与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高煤粉浓度燃烧的作用与范围以及几种常见的煤粉浓缩技术及其运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浓度煤粉燃烧技术,可大大减少着火热和提高着火速度,因而使着火强化。采用浓淡偏差燃烧在低NO_x方法的改造投资费用最少,高浓度煤粉燃烧技术可适应煤种多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根据软测量技术,通过机理建模,提出利用煤粉混合后管道内的压差计算煤粉浓度的方法。在理论基础上,根据某电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压差与煤粉浓度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简单、高效、实用,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火电厂多采用掺烧技术降低煤炭资源紧张带来的成本压力,然而经验公式法仍然是确定煤粉经济细度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并不能根据燃煤掺烧的比例及时、准确的改变经济细度,造成了飞灰含碳量增加,锅炉燃烧效率不高等问题,试验法可以准确的得出经济细度但费时费力不能频繁进行所以也不能满足电厂需求。针对当前火电厂的运行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煤粉经济细度确定方法。根据经济细度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煤粉均匀指数n的关系以及Vdaf与着火温度的关系结合电厂混煤掺烧技术得出煤粉细度与混合燃煤Vdaf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煤粉经济细度。克服了电厂实际燃烧煤种脱离设计要求对煤粉经济细度确定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煤粉经济细度确定的准确性。依托混煤掺烧技术提出的优化方案可实时提供煤粉经济细度,为锅炉燃烧优化,节能减排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讨论煤粉成灰的规律,建立了煤粉锅炉飞灰热损失的摸型。该模型可用于在实炉运行中预报锅炉的飞灰热损失qfh4与煤粉细度R90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针对一台实际运行的煤粉锅炉给出了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在锅炉当前运行工况下,某一粒级的煤粉具有较高的燃尽率,也就是说,仅就qfh4损失而言,存在着一个最佳煤粉细度。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指导煤粉锅炉的运行,尤其是使用可磨性差,燃尽困难或高灰分煤种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炉膛内煤粉射流微元段,分析煤粉射流卷吸、挥发分与焦炭燃烧以及辐射传热引起的质量与热量变化,建立煤粉射流中氧质量浓度变化、煤焦颗粒直径变化、煤粉颗粒温度变化及一次风射流温度变化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煤粉射流着火稳定性指标的定量计算方法,对于在实际运行中预测与诊断燃烧状态、优化燃烧、预防熄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