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新西兰海砂配比对承钢钒钛磁铁矿烧结过程及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海砂配比,垂直烧结速度、烧结利用系数均提高。烧结矿的粒度组成有所改善,机械强度和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变化不明显,荷重软化性能较好,矿相组成和结构比较复杂。综合考虑,海砂配比应控制在5%~10%。  相似文献   

2.
孙艳芹  杨松陶  吕庆  李福民 《钢铁》2011,46(3):9-12
目前承钢烧结生产主要以钒钛磁铁精矿为含铁物料,但其成品烧结矿强度低、低温还原粉化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承钢烧结原料烧结性能、烧结过程、烧结矿性能,得出海砂配比为0,黑山钒粉配比为14 %,普通精粉配比为20 %,钢渣配比为1%时为最优配矿,为承钢提高烧结矿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印尼矿物化性能的分析,综合印尼矿化学成分和粒度组成可以看出,印尼矿是一种铁品位较低,二氧化硅、氧化铝含量高,有害杂质含量相对较高,粒度较粗的铁粉矿。在基准配矿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印尼矿代替国内鄂精矿和高铁粉矿的烧结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依次配用5%,10%,15%的印尼矿代替国内鄂精矿和高铁粉矿,烧结速度、利用系数明显上升,但烧结矿转鼓强度降低,固体燃耗增加。印尼矿配比为10%时,固体燃料配比在3.8%~3.9%为宜。印尼矿只能作为一种杂矿使用,其配比控制在10%以内,对烧结矿质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海砂是一种价格比较低廉的含铁矿物,作为烧结原料有利于降低烧结矿的生产成本。但海砂的粒度比较粗,颗粒形状比较规则、结构比较致密、表面比较光滑、硬度和熔点都比较高,使它的用量受到一定限制。试验表明.在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烧结厂的原料条件下,烧结混合料中海砂的配比应该严格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5.
依据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结果,确定了新西兰海砂在钒钛矿烧结生产中的合适配比为10%~15%。在烧结机配加后,通过改进松料器、利用蒸汽预热、控制适宜的烧结矿碱度强化混合料成球增强料层透气性等措施,保证了烧结矿产品质量,转鼓强度满足了高炉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用较低熔点的巴西铁精矿粉代替高熔点海砂对承钢烧结矿的成品率、冷态机械强度、低温还原粉化及矿相组成的影响;经试验研究得出,当巴西铁精粉代替10%海砂时,提高了烧结矿成品率,改善了烧结矿粉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钢铁研究》2009,(2):16-16
印尼粗粉属于褐铁矿,即含有10%结晶水的三氧化二铁。在实际操作中,有的钢铁企业用6%印尼粗粉替代原来6%澳大利亚粗粉的配比。对比发现,配加6%印尼粗粉后,烧结机料层厚度提高,在点火温度没有大幅度变化下烧结机机速提高、烧结机利用系数提高。由于在操作过程中增加了烧结的配碳,燃料消耗量增加,烧结矿质量有所改善,烧结转鼓指数上升0.38%,筛分指数下降1.66%;  相似文献   

8.
通过细磨海砂矿研究其粒级分布、微观结构和烧结高温特性的变化,结合烧结杯试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研究方法考察海砂矿粒级分布对烧结矿质量的作用机理.经细磨后海砂矿颗粒不规则程度增大,制粒性能得到改善.随着海砂矿粒度变细,其烧结高温特性呈现出与普通铁矿粉相反规律,其中海砂矿3(细磨25 min的海砂矿)与海砂矿1(未经细磨的海砂矿)相比,同化温度升高21℃,1280℃时液相流动性指数减小0.35,细磨后海砂矿与Ca O反应生成钙钛矿增多,阻碍同化反应进行,生成的液相黏度增大.配加8%海砂矿3的烧结矿与配加相同比例海砂矿1相比,还原性提高3.8%,细磨后海砂矿在混合料中分布更加均匀,造成烧结矿中含钛物相质点增多,还原中产生众多微细裂纹,利于还原气体扩散.   相似文献   

9.
洪益成 《中国冶金》2010,20(11):4-8
本文对褐铁矿烧结的合理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铁矿烧结适合较低的负压,燃料配比和水分值都有个合适值,并且合适水分和燃料值随褐铁矿配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烧结矿碱度的提高,在任何褐铁矿的配比下,烧结的各项指标和烧结矿强度都随之变好,这是因为碱度的提高使得烧结矿中的铁酸钙增加,烧结矿的还原性、转鼓强度和成品率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
根据邯钢现场生产条件,研究了原料中MAC粉配比对其烧结矿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MAC粉配比烧结矿的矿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AC粉配比在15%~20%时烧结矿小于5 mm粒级水平较低,配比为20%的烧结成品率最高;MAC粉配比小于25%范围内随配比的增加TI 6.3(转鼓强度)升高,在20%~25%之间TI 6.3变化不大;RDI 3.15指标是制约邯钢烧结矿质量的关键因素;配比为25%的烧结矿具有较好的软化性能.综合考虑认为,邯钢MAC粉配比应在15%~25%范围内选择,配比为20%时最佳,但不宜超过25%.配比为25%和50%的2种烧结矿中铁氧化物均以赤铁矿、磁铁矿为主,粘结相主要以铁酸钙、硅酸二钙和玻璃质为主,但铁酸钙数量不多.  相似文献   

11.
基于承钢烧结现场条件,研究了澳矿粉配比对含钒烧结过程和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适当增加原料中澳矿粉的配比,烧结矿中的w(FeO)和w(TiO2)降低,而w(SiO2)和w(Al2O3)则升高,赤铁矿和玻璃质含量增加,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得到了改善.当澳矿粉配比在33%以内增加时,烧结成品率、烧结矿冷态转鼓指数和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以及烧结矿的产量都有所改善.综合考虑澳矿粉配比对烧结矿产量、质量及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应将澳矿粉在烧结原料中的配比提高到33%左右.  相似文献   

1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对多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的描述,是灰色理论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将各烧结指标赋予权重值,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然后基于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出6组试验方案的烧结指标与理想指标之间的关联度,根据关联度排序进而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劣情况。最终得出印尼海砂最佳配比为7%,最高配比应不大于12%,实际生产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3.
在九钢现有原燃料品质的基础上,将烧结矿碱度由1.85下调至1.60,通过调整含铁料配比和烧结操作参数,稳定了烧结矿质量,使高炉人炉料中烧结矿配比达90%,实现了九钢发挥烧结机产能,降低炼铁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莱钢原料条件下,利用正交试验法对莱钢碱度系列烧结矿的原料配比和烧结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烧结矿最佳原料配比和烧结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相比进口富矿粉,精矿品位较高,可广泛应用于铁矿石烧结工序。为了探究高硫精矿对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以及精矿中硫元素对烧结过程的影响,利用烧结杯试验装置进行了高硫精矿配比在25%~45%范围内的烧结杯试验。并通过微观结构、技术指标及冶金性能等方面表征了高硫精矿配比对烧结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精矿配比为25%时,烧结矿还原的界面反应条件较差,硅酸盐相阻碍了还原气体的扩散,致使烧结矿还原度为77.80%,软化开始温度为1 200 ℃,软熔带透气性能恶化。精矿配比为30%时,烧结利用系数提升至1.19 t/(m2·h)、垂直烧结速度达到22.22 mm/min。精矿配比为40%时,有效改善了烧结矿还原性能,恶化了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精矿配比为45%时,烧结利用系数最高,为1.20 t/(m2·h),还原性能和低温还原粉化性能适宜。整体而言,在试验范围内,适当增加高硫精矿配比有利于提升烧结矿的还原性能和荷重软化熔滴性能,但精矿配比为45%时烧结矿的熔滴S特性值为281.02 kPa·℃,透气性能恶化。烧结烟气方面,精矿配比为40%时,烧结烟气的CO2和NOx含量较高,烧结过程氧化性气氛较强,降低了烧结矿中铁橄榄石等低还原性矿物含量,恶化了低温还原性能。烟气分析结果表明,高硫精矿烧结时硫元素基本都进入烧结烟气中,并未恶化烧结矿性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褐铁矿配比对钒钛磁铁烧结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钒钛磁铁烧结矿的转鼓指数(T)和低温还原粉化指数(RDI+3.15)随着褐铁矿配比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还原度(RI)和荷重开始软化温度(T10%)随着褐铁矿配比的升高而降低。软化区间(ΔT)随着褐铁矿配比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从综合利用低价铁矿石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钒钛烧结矿质量的角度,分析褐铁矿配比对钒钛磁铁烧结矿性能的影响,得出1#褐铁矿配比为10%(褐铁矿总配比37.2%)时,烧结配矿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加拿大镜铁精矿配比对烧结生产指标、烧结矿理化性能及矿相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拿大镜铁精矿配比不超过15%时,对生产指标及烧结矿质量影响较小;当加拿大镜铁精矿配比达到20%时,各项生产指标急剧恶化,烧结矿转鼓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钢渣多途径利用,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目的。根据酒钢烧结原料及钢渣特性在实验室进行不同钢渣配比的烧结杯实验,并对烧结矿的冶金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钢渣对烧结温度、垂直烧结速度和烧结利用系数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钢渣配比的增加,烧结矿成品率和转鼓强度均出现了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烧结矿的还原率随钢渣配比的增加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烧结矿的粉化性能得到大大改善;钢渣加入量每增加1%,烧结矿TFe将降低0.3%,P含量将升高0.00375%。  相似文献   

19.
对罗布河矿的烧结特性及烧结规律进行了研究,针对湘钢的原料条件进行了配加该矿的烧结杯试验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罗布河矿烧结性能较差,随其配比增加,应适当提高混合料水分和焦粉配比,从而保证烧结矿转鼓强度和利用系数。罗布河矿配比每增加5%,烧结矿品位下降0.2%,SiO2上升0.08%,Al2O3也增加,同时,FeO含量提高,烧结矿强度指标有所改善,但烧结矿显微结构较差。因此,在应用中需综合考虑烧结矿品位、Al2O3含量及强度指标对高炉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石灰用量对MBR矿粉生产烧结矿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MBR矿烧结基础特性的基础上,制定了烧结杯实验方案,考察不同生石灰配比对利用MBR矿粉生产烧结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睨:MBR矿SiO2和S含量较低,生石灰配比在4.8%时有利于烧结矿取得良好的冶金性能,同时增加烧结矿中还原性能良好的针状铁酸钙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