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谢慧明  王颖  周典飞 《食品科学》2012,33(11):17-20
为了研究超高压处理对猕猴桃汁品质的影响,对新鲜猕猴桃进行200~500MPa超高压处理。结果表明:超高压猕猴桃汁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酸、pH值等指标随压力升高变化不显著,VC及叶绿素含量有少量降低,香气成分中酸类、醛类物质在超高压处理后增加,酯类、醇类物质减少。超高压猕猴桃汁4℃条件下贮藏28d时VC损失21.8%,叶绿素损失40.5%,果汁趋于变质;-18℃条件下贮藏120d时,VC损失14.6%,叶绿素损失20.8%,因此-18℃贮藏条件能较好保持超高压处理后猕猴桃汁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2.
采后叶绿素降解造成绿叶蔬菜失绿,直接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和货架寿命.以研究芥蓝采后叶绿素降解和脱镁叶绿素酶(PPH)之间的关系为目的,考察了温度以及短波紫外线(uv-C)辐照对贮藏过程中芥蓝叶绿素含量及脱镁叶绿素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22℃贮藏时,PPH活性在前期快速上升,第3d时约为第0d的200%,而在低温4℃时酶活仅为第0d的135%,第3d时叶绿素a的含量是常温时的2.8倍;UV-C辐照降低了PPH活性,第1dPPH酶活仅上升14%,而对照则上升50%,第5d时叶绿素a的含量是对照的1.3倍.因此低温和UV-C辐照抑制了贮藏过程中PPH酶活性的快速上升,从而降低了叶绿素降解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谢晶  张利平  高志立  余江涛 《食品科学》2014,35(10):268-272
为探讨鸡毛菜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测定贮藏在278、283、288 K和293 K 4 个温度条件下的鸡毛菜的叶绿素和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进行动力学分析、货架期预测和感官评价,并采用Arrhenius 方程对速率常数k和温度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包含有货架期、温度和品质指标的鸡毛菜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鸡毛菜贮藏的温度越低,叶绿素和还原型抗坏血酸降解速率越慢,零级规律比一级动力学分析更适合描述叶绿素和还原型抗坏血酸的降解,还原型抗坏血酸和叶绿素降解的活化能Ea分别为85.27、93.27 kJ/mol。以叶绿素损失20%为终点得到的货架期更接近感官评分终点为3.5 分得到的货架期,此时还原型抗坏血酸损失超出20%。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选择货架期判定特征指标和终点值,从而获得较高的货架期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对新鲜的胡萝卜分别采用室温、室温加PE膜、冷藏、冷藏加PE膜4种处理方式,通过连续10 d的测定,分析不同的贮藏条件对胡萝中叶绿素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在上述4种贮藏条件下,胡萝卜中的叶绿素和Vc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中,室温条件下,胡萝卜中叶绿素和Vc损失最快,而冷藏处理和加PE膜处理均能有效减缓胡萝卜中叶绿素和Vc的流失速度。  相似文献   

5.
温、湿度对贮藏苦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 ,贮藏不同时间后 ,苦荞籽粒中的游离脂肪酸、芦丁、叶绿素的变化 ,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收获后的苦荞籽粒干燥至其水分含量 <14 % ,贮藏在Aw <0 .6 1相对干燥的低温环境中 ,利于品质保存。  相似文献   

6.
基于颜色参数变化的青花菜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青花菜贮藏期间叶绿素含量和颜色变化的关系,通过不同温度贮藏实验建立基于颜色参数-a/b值的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将青花菜贮藏在273、278、283、293、303K条件下,测定花蕾-a/b值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基于Arrhenius动力学方程分别建立青花菜-a/b值、叶绿素含量与贮藏时间和温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再根据-a/b值与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线性关系,进一步建立基于-a/b值的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在275、280、285、295、305K贮藏温度条件下对基于-a/b值的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预测的相对误差(RE)为4.31%,预测精度较高。因此该预测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在273~305K温度条件下青花菜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状况,从而可为应用颜色参数的检测方法来检测青花菜的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真空预冷和冷库预冷两种方式对宁夏菜心进行处理,分别在0、5、10℃下进行预冷和贮藏保鲜实验,测定其贮藏期内失重率、叶绿素、色泽等品质指标,直到其失去食用价值,并建立动力学分析模型预测其货架期。结果表明,在预冷温度0、5、10℃条件下,菜心贮藏的温度越低,其品质指标变化越慢;真空预冷后,贮藏期内菜心品质优于冷库预冷,真空预冷可有效延缓其失重率、叶绿素和色泽的下降,0℃是宁夏菜心保持良好感官品质的最佳真空预冷和贮藏温度。通过动力学分析显示,失重率和L*值、a*值的变化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叶绿素和b*变化适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经验证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有效,可以用于预测贮藏温度0、5、10℃条件下,菜心的货架期分别为21、12、9 d。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5% O2气调贮藏条件下,不同体积分数CO2(4% CO2、8% CO2、12% CO2)对毛豆叶绿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贮藏能够有效延缓毛豆荚的黄化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分解,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在毛豆贮藏过程中CO2处理显著抑制了脱植基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a含量的上升,延缓叶绿素的降解,贮藏第20天时,8% CO2贮藏组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40.32 μg/g和20.37 μg/g,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CO2贮藏组显著钝化脱镁螯合酶以及脱镁叶绿素酶的活性,在贮藏末期8% CO2贮藏组酶活性相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9.8%和7.2%。因此,毛豆在5% O2+8% CO2气调贮藏条件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自发气调包装对芥蓝贮藏期间品质与叶绿素降解的影响,分别用市售低密度聚乙烯(LDPE)微孔保鲜袋和2种改性LDPE气调袋包装贮藏采后芥蓝,定期测定包装袋内气体及品质变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15℃贮藏期间,对照袋内O2与CO2体积分数无明显变化,而气调袋内O2在贮藏初期迅速下降,CO2快速积累。2种改性气调袋包装均减缓了叶片黄化、失重速率,维持了叶片较高的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量比。贮藏3d 时,2种改性LDPE气调袋包装组商品率为100%,叶绿素质量比分别下降了14.67%、4.74%;而对照组商品率仅为51.25%,叶绿素质量比下降了26.47%。通过测定叶绿素降解酶活性及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发现,芥蓝叶片黄化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受到CLH1、PPH、PAO、RCCR、NYC基因表达量的调节,且CLH1主要在芥蓝叶片初始衰老过程叶绿素的降解中起作用。自发气调袋包装可减缓芥蓝的生理代谢变化,抑制叶绿素降解酶基因表达变化,延缓叶片黄化,研究结果旨在为控制芥蓝采后品质劣变及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温度对库尔勒香梨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规律,掌握不同温度贮藏下香梨品质变化状况。以香梨采后实际贮藏条件下的温度(-1、5、25℃)出发,研究了香梨贮藏过程中主要品质指标随时间-温度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建立品质指标变化动力学模型,以期对库尔勒香梨贮藏品质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香梨贮藏品质;不同贮藏温度下库尔勒香梨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变化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R20.93);各品质指标的反应速率常数及温度敏感性符合Arrhenius方程,并基于动力学理论和Arrhenius方程构建了库尔勒香梨贮藏品质量化评价模型。经试验验证发现,贮藏60d后,品质指标实测值与预测值相关系数R均大于0.97,平均相对百分比偏差P值小于10%,说明所建模型能够真实反应香梨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并证明该模型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预测香梨品质指标变化及货架期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库尔勒香梨实际贮藏环境下商品销售、品质评价和货架期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O_2/CO_2气调对西兰花保鲜后续效应的影响,采用40%O_2+60%CO_2分别处理西兰花1~3 d,然后撤去气体进行自然大气贮藏,同时以自然空气为对照组(CK),对贮藏于(15.0±0.5)℃条件下的西兰花乙烯释放量、呼吸速率、叶绿素含量、VC含量、乙醇及乙醛含量进行定期测定。结果表明,40%O_2+60%CO_2处理1、2、3 d后的西兰花分别能保鲜6、7、9 d,CK中的西兰花保鲜期为4 d。同时,40%O_2+60%CO_2处理3 d的西兰花在后续的空气贮藏期间,能较好地控制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延缓其叶绿素和VC含量的下降,且乙醇、乙醛未表现出积累现象。研究表明,运输过程中对西兰花进行O_2/CO_2气调处理,销售货架期使之处于自然空气条件,利用O_2/CO_2气调的后续效应可有效延长西兰花保鲜期。  相似文献   

12.
光照处理提高鲜切西兰花贮藏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减缓鲜切西兰花贮藏期间品质下降,延长贮藏期,运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连续光照处理(2000 lx)对鲜切西兰花低温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和黑暗对照相比,光照处理显著减缓鲜切西兰花贮藏期间叶绿素降解和黄化发生率,维持类胡萝卜素、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从而使其保持较高的抗氧化力。然而,光照处理显著促进鲜切西兰花鲜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13.
研究微波杀青后急冷处理和纳米包装材料对绿茶贮藏品质的影响,探索茶叶加工保鲜新技术。通过使用制备的纳米包装材料和微波杀青后急冷处理茶叶的工艺分别对碧螺春进行80d的高温保鲜研究。结果表明:在35℃条件贮藏80d后纳米包装材料包装的碧螺春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叶绿素、VC含量比普通包装分别高6.0%、10.7%、13.7%、41.9%;在35℃条件贮藏80d后急冷处理组的碧螺春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叶绿素、VC含量比风冷处理分别高5.1%、10.0%、15.3%、40.1%。表明纳米包装和急冷处理均可有效提高绿茶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4.
香葱是一种保质期很短的重要调味食品,水分与叶绿素是评估香葱采后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旨在使用无损检测技术获取香葱在采后不同存储条件下的水分及叶绿素分布情况。实验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获取431~962 nm波段的香葱反射光谱数据,通过卷积平滑(SG)、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异(SNV)三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相应转换,并分别建立水分和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比较模型预测精度后,选用降噪效果最好的MSC作为光谱预处理方法。随后使用竞争自适应加权采样算法分别选出11个和20个特征波段用于水分与叶绿素含量的预测。基于优选特征波段,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水分和叶绿素含量的预测模型。所建水分与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的最高预测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046和0.9143。最后根据所建模型取得不同存储条件下香葱水分及叶绿素含量分布图。综上,高光谱成像技术可用于快速无损检测香葱水分及叶绿素分布情况。本研究为后续便携式果蔬水分及叶绿素分布检测仪器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鲜牦牛肉食用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在常规冷鲜贮藏过程中易变质,造成牦牛肉品质下降,甚至无法食用。为延长生鲜冷藏牦牛肉的贮藏期,并改善其在冷藏过程中的食用品质,该文采用气调辅助冷藏法对新鲜牦牛肉进行贮藏。通过比较新鲜牦牛肉在不同O2、N2和CO2的组合下失重率、pH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菌落总数的变化,以及牦牛肉在不同气体组合下的保鲜期,结果发现,当O2、N2和CO2体积比为15∶75∶10时,气调辅助保鲜的牦牛肉品质较优。在该气体组合下,新鲜牦牛肉能在0℃~4℃条件下贮藏7 d仍然保持较好的品质,继续保藏7 d^18 d牦牛肉品质出现下降;贮藏25 d后,牦牛肉不能食用。表明气调辅助冷藏能较好地延长新鲜牦牛肉的冷藏品质保持时间。  相似文献   

16.
以冻藏鱼糜盐溶性蛋白含量、巯基含量及肌原纤维蛋白Ca2+-ATP 酶活性为指标, 探讨冷冻鲤鱼鱼糜在冻藏过程中添加海藻糖对蛋白质变性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5%海藻糖溶液浸渍处理组,冻藏7周后,盐溶性蛋白含量、巯基含量分别比空白组高16.16%和8.8%;5%海藻糖溶液浸渍处理组,冻藏30d后,肌原纤维蛋白Ca2+-ATP 酶活力的下降率比空白组低29.6%。可见添加海藻糖能有效地防止蛋白质变性,提高冷冻鲤鱼鱼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Sprouts grown from nonirradiated alfalfa seeds and those irradiated at 1, 2, and 3 kGy were stored at 7C for 21 days. Sprout quality was measured initially and after 21 days storage. Compared with nonirradiated controls, sprouts grown from irradiated seeds had an increased vitamin C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measured by the 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FRAP) assay both initially and after 21 days. The vitamin C,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 contents as well as antioxidant activity all decreased during storage. Levels of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 were similar in sprouts grown from irradiated and nonirradiated seeds both initially and after storage. Sprouts from irradiated seeds also had short roots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nonirradiated seeds.  相似文献   

18.
徐赛  陆华忠  梁鑫  丘广俊  林伟 《食品科学》2021,42(9):192-198
为探究催熟对采后菠萝品质的影响,并寻找一种快速检测品质的方法,本实验探究了催熟与未催熟菠萝采后一定贮藏期内黑心程度变化与果心、果肉和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质量分数变化,并探究可见/近红外光谱(visible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VIS/NIR)技术实时识别以及早期预测菠萝品质状态的可行性。菠萝采后品质变化规律表明,TSS质量分数在催熟、未催熟菠萝果肉中均最高,其次是整果,果心最低,但催熟菠萝的TSS质量分数在采摘初期高于未催熟菠萝,在贮藏过程中逐渐降低,未催熟菠萝TSS质量分数在贮藏过程中逐渐升高。催熟和未催熟菠萝的TA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均为果肉>整果>果心。催熟菠萝的TA质量分数在采摘初期高于未催熟菠萝,在贮藏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趋势,未催熟菠萝TA质量分数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催熟与未催熟菠萝TSS/TA均为果心最高,整果和果肉其次。未催熟菠萝TSS/TA在采摘初期(第4天)大于催熟菠萝,但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逐渐缩小。在第9天,催熟与未催熟菠萝的TSS质量分数、TA质量分数和TSS/TA均接近。VIS/NIR识别结果表明,VIS/NIR可以有效展现菠萝果实的特征信息,识别菠萝是否经过催熟处理及黑心程度,识别催熟菠萝贮藏时间(第4、5、6、7、8、9天),识别未催熟菠萝贮藏时间(第4、5~7、8、9天),并可预测未催熟菠萝采后第6天是否会发生黑心。本研究结果为菠萝种植与采后货架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对促进菠萝产业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