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镀与涂饰》2005,24(1):67-67
日前,记者随三秦环保世纪行记者团采访时了解到,为了解决长期以来电镀废水超标排放,氰化物、重金属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特别是由于污染源较为分散不能得到彻底根治的问题,彻底解决电镀废水污染,西安市在户县建立了电镀生产基地,统一管理,集中治污,彻底解决电镀废水排放对群众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保护环境,促进电镀行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电镀生产线的设计中,通过对供水的控制、对废气排放的控制、逆流漂洗与喷淋清洗组合的运用、废水的回用以及封闭式电镀,使电镀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的排放减少和得到控制,能源消耗的降低,为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在技术、设备上提供支持,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电镀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加工行业,在电镀行业为国家挣得GDP的同时,电镀废水的大量产生和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在于,从根源入手,全过程控制,实施清洁生产,才能从根本上防治电镀废水及相关污染问题。本文立足于国内电镀行业,探讨了电镀废水及相关污染物产生的根源,提出从电镀生产的选料至管理进行改革等清洁生产措施,并分析了实施清洁生产取得的效果,从而为电镀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4.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电镀企业水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监测等要求.本文对该标准中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进行了讨论,指出企业采用稀释法排放电镀废水是不可行的,并对工艺及装备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阳健  刘铁梅 《广东化工》2013,40(11):161-162,168
随着电镀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以及《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发和实施,广东省电镀企业的污水排水均需执行表3标准,在电镀行业刮起一场"环保风暴"。原有电镀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已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技术改造势在必行。通过对惠州市某电镀企业废水治理工程提标改造的实证分析,介绍一种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去除率高、运行稳定的电镀废水提标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6.
前言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电镀能提高基体的美观性、耐磨性、耐蚀性等性能。然而,电镀行业是全球三大 污染行业之一。电镀废水的排放占据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而且在排放的电镀废水中有超过1/3的电镀废水并未得到有效治理,其中含有金、银、铜、铬、锌、镉、镍等重金属污 染物及氰化物等成分。另外,电镀废水得不到有效治理和回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会用水压力。  相似文献   

7.
邹勇斌  龚维辉  李浩  皮武平 《广东化工》2014,(11):201-202,200
电镀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排放大量含重金属的废水,其废水如不能达标排放,将会引起水体污浊、黑臭。不仅严重污染水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电镀废水的处理尤其重要。文章对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含铜废水、含氰废水及酸洗除油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探讨了不同工艺对成本、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电镀行业是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之一,电镀废水中COD的去除也是难点之一。分析了电镀工艺过程中COD的产生,介绍了Fenton氧化法在去除电镀废水COD中的作用,阐述了Fenton氧化法的控制因素,并对Fenton氧化法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含氰电镀废水为应用对象,并针对现有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自动化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能够采集电镀废水的pH值和氰离子的质量浓度,并通过智能检测得到电镀废水的体积。控制药品自动、适量添加,与电镀废水发生反应,并实时监测电镀废水指标。待达标后排放,同时发送完成信号至其他控制系统进行后续操作,由此实现电镀废水处理全过程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10.
《电镀与涂饰》2005,24(1):68-68
在庆祝无锡电镀协会成立20周年大会上获悉:无锡市目前已建成4个电镀专业工业园区,对电镀污水实行集中治理,有效解决了原来零星电镀企业废水偷漏排放的老大难问题:无锡分布在城乡各地的电镀企业:300多家,年排放有毒有害废水在200万吨以上?从2000年开始。  相似文献   

11.
对电镀废水零排放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镀废水零排放概念模糊,不利于企业制定废水减排的目标(无法量化),为此应明确电镀废水、电镀废水零排放的概念。电镀废水零排放是有前提的,在当前只能做到电镀清洗水的零排放、而无法做到电镀综合性废水的零排放,并对零的表述方式和引号的应用提出了看法,且不可图省事误将微排放当作零排放。与此同时,还对当前几种较好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认为将两种或三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集合在一起、可更好地实现电镀废水少排放和微排放。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与达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张路路  尹倩婷  许冲 《电镀与涂饰》2014,33(20):891-895
在对广东省电镀企业进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概述了广东省电镀行业的发展状况、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和污染物处理达标难易等状况,并对电镀废水处理重点控制指标(包括总镍、总铜、COD、总磷、氨氮与总氮等)达标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电镀企业总镍、总磷浓度控制在0.5 mg/L以下(新建电镀企业总镍浓度控制在0.1 mg/L)、总铜浓度控制在0.3~0.5 mg/L,是可行的。对于生化处理效果不理想,出水COD未能达标的电镀企业,可增加臭氧氧化和Fenton氧化等工艺,以确保出水达标。对于含氨氮较高的废水,可进行分流,并采用氨吹脱、折点加氯、化学沉淀等方法去除,将废水中总氮浓度控制在50~80 mg/L,然后通过生物脱氮处理,实现总氮达标。本文可为科学设置广东省地方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限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电镀业是当今全球三大重污染行业之一。电镀废水中含有剧毒氰化物和六价铬以及危害环境的重金属,任意排放,必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在发达国家电镀业被贬为“夕阳产业”。电镀业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而广东是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约占全国电镀业的六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所以如何消除电镀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成为电镀业生死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0前言 对于众多的电镀企业而言,为了符合环保工作的需要,尽量采用速度较快、费用较低的分析方法,实现电镀废水的监测,是企业能够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电镀与涂饰》2005,24(9):62-63
为加强对电镀行业的环境管理,规范电镀生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排污行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济南市决定对全市从事电镀生产的企业发放电镀生产排污许可证,全面掌握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和治理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6.
郭建文 《天津化工》2010,24(4):51-53
根据电镀企业排放废水的水质特性,将电镀废水分类、分流收集,针对各类废水水质特点,采取相应的工艺、药剂进行预处理,经预处理后的废水与清洗废水混合,后者占总废水量约85%,混合废水经进一步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排放或回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电镀行业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说明《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污染物控制指标与排放限值的确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电镀行业普遍存在废水处理不够彻底的排放问题。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首先必须对生产线上的电镀废液进行种类及清污分流,并应用化学絮凝—气浮法一体化的处理技术对综合废水进行处理。试运行情况表明,该处理技术易于控制、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处理后的废水可以达到GB8978—1996二级标准,去除率在96%以上,并有65%以上的处理水可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电镀工业作为高污染行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是环境监管的重要对象。采用二阶导数分光度法同时快速测定电镀废水中镍、锌、铜具有很好的灵敏度,所用仪器设备普通,试剂易得,操作简便,适用于电镀废水的应急监测。  相似文献   

20.
陈经明  尹景启 《化学世界》1997,38(2):104-106
缓冲还原法治理电镀废水新工艺的实验结果表明,设备投资少,治理费用低,沉渣量少,对电镀含铬废水中的格及多镀种混合废水中的锌、镍、铜、氰化物等均有显著的治理效果,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电镀废水治理工艺。尤其对中小电镀行业,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