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30·60"双碳目标背景下,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迅速扩大,高质量发电并网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此,建立基于风电、光伏、抽水蓄能运行特性的联合调度优化模型.首先,考虑区域分布式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最高,以弃风弃光率最小为目标函数,以风电、光伏、抽蓄系统出力、能量平衡等为约束条件构建风-光-抽水蓄能联合调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凸显,未来数十年风力光伏发电将从补充能源逐渐演变为主力能源,这意味着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资源的需求将更加迫切.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储能迎来了跨越式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电源世界》2014,(8):10-10
根据有关市场分析机构的最新预测,到2020年,以输出功率计,全球储能系统累计安装量将达到11.3GW左右,相当于届时全球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不到1%。其中,北美地区以3.2GW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我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今后较长时期,我国将加快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清洁转型.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将大幅提高,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廉价、无污染的特点使其有着其他能源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随着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成本的持续下降,分布式电源的投资吸引力迅速提升.可以预见,在当前能源革命形势下,未来光伏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才秀敏 《电器工业》2021,(10):75-76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快速增长.为更好推动我国能源转型,满足新能源快速增长需求,避免风电、光伏发电等电源送出工程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因素,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做好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投资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相似文献   

6.
杨昊 《大众用电》2022,(9):13-15
<正>我国在“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目标和环境战略的引领下,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陆上风电虽具有安装检修方便、成本不断下降的优势,但是受到土地资源有限、静风期时间长等问题的限制。海上风电具有风速较大、静风期时间短、不受土地资源制约、弃风率低等优势。同时我国海岸线绵长,约18000多千米,海上风力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海上风电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7.
考虑碳减排效益的可再生电源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给电力系统规划带来的显著影响,将各种能源发电的碳减排效益引入电源规划之中。首先介绍了风、光、水、火等各种发电形式的碳排放强度,结合单位CO2处理成本,得到各种电源的碳处理成本。在此基础上考虑风电、光伏出力的间歇性、波动性,在保证电力电量平衡的前提下,以发电运行成本、CO2处理成本最小为电源规划的目标函数,建立考虑碳减排效益的电源规划模型。最后,以IEEE 30节点测试系统结合我国某地区实际数据构造算例,应用蚁群算法求解,给出了不同工况下的规划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逐步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全球能源变革趋势。预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出力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将达到80%。随着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传统的电力系统频率控制问题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随着风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系统替代传统火电机组发电,使得在线机组的总转动惯量减小,维持频率质量的能力降低,而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的随机波动又加重了系统对调频  相似文献   

9.
碳捕集技术是实现发电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传统碳捕集机组在灵活运行方式下参与可再生能源消纳时,将丧失一定的捕碳强度,无法在深度脱碳条件下灵活地进行可再生能源消纳。为此,面向碳捕集电厂和可再生能源电源,该文提出一种新型捕碳储能系统,主储能系统用于可再生能源消纳,次储能系统协助碳捕集机组实现电碳解耦,并分析瞬态与动态电碳解耦特性。在该捕碳储能系统架构下,基于KL散度刻画风电和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并构建储能容量配置的分布鲁棒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证明了储能容量配置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了所提捕碳储能系统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同时保证高捕碳强度。  相似文献   

10.
《电力技术》2013,(10):12-12
2012年是美国可再生能源项目发展的标杆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技术占50%.其中风电增加了13.124GW.太阳能光伏发电增加了3.313GW,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国家目标与省域目标的衔接问题,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成本曲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分解模型。模型首先给出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的静态成本曲线,考虑技术进步及外部性的影响,生成动态成本曲线。给出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目标情景,依据目标分解模型,可以将总量目标分解到各个区域、各种技术,并给出各种技术的优先发展区域,各区域的优先发展技术。通过福建案例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到2025年,该省的经济开发量可达2358万kW,碳减排量可达8720万t/a。福州、漳州、泉州和宁德市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经济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35万、371万,350万和366万kW装机。  相似文献   

12.
行业     
正国家发改委:调整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目标要求,合理引导新能源投资,促进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各地新能源平衡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效率,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出《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评估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多标准决策分析(MCDA)的资源评估方法,构造GIS支持的多标准决策分析模型。在考虑资源条件、地形坡度、离城镇距离、离路网距离,以及离电网情况等多重因素下,结合GIS空间分析和多标准决策方法,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场站影响因素进行决策分析,从技术和经济可开发潜力两方面给出资源评估总体流程和方法。结合蒙古国实际的风速、太阳辐射度和其他空间数据,对蒙古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潜在开发区域进行评估,得到风电和光伏场站建设的空间适宜性分布地图,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蒙古国风电开发适宜区域潜在可开发的风资源高达21.7 GW,覆盖面积约为4340 km2;光伏场站开发适宜区域潜在可开发的太阳能资源约为483.7 GW,覆盖面积超过12000 km2,具备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同时,对比适宜区域的风电和光伏开发项目LOCE,可以看出在中短期内风电较光伏更经济,但长远来看,随着光伏组件和系统平衡的改善,太阳能光伏LCOE会下降至与风力发电相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曾鸣  张徐东  田廓  薛松  马明娟 《电网技术》2011,35(12):153-159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风电将大规模并网发电。针对国内风电无序发展的问题,提出需要优化容量投资,既要求能满足负荷和运行的要求,又不至于过度投资造成浪费,这就对传统的发电容量优化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对风电装机容量进行系统化、数理化的分析,在考虑风电并网的条件下建立了新的发电容...  相似文献   

15.
《电器工业》2012,(2):J0003-J0003
国家能源局于2012年1月上旬发布第12个五年发展计划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目标显示到2015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GW,目前能力为40GW。根据另一个最近制定的中国风力发电行业路线图,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112020年200GW、2030年400GW和2050年1000GW,将使风力发电成为中国五大主要的电力来源之一。基于这个目标,到2050年,中国风电行业的投资有望达到12万亿人民币(约1.9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低碳能源将是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光伏发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持续技术创新已实现平价上网的目标,大规模平价基地项目在全国陆续落地,但伴随而来的是规模化地块的不断减少,土地问题将逐渐成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可持续增长道路上的阻碍。鉴于此,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在已运行项目基础上进行条件扩容,通过分析、计算,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力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电监会1月21日发布的2008年《可再生能源电量收购和电价政策执行情况监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为154.94GW,占当年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1.6%,其中水电、风电、生物质  相似文献   

18.
能源结构转型和碳减排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本研究旨在探讨“双碳”背景下发电行业碳减排政策与市场交易机制的耦合作用。通过研究绿色证书市场交易机制、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与电力市场机制间的耦合协同效应,考虑了价格影响市场间机制、能源结构分析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多情景仿真,研究不同政策组合对市场均衡及电力行业碳减排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敏感性分析,评估了各种政策措施对系统行为的潜在影响,对政策体系的作用机理及其协同机制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政策间可能存在的冗余激励和效应冲抵等现象。研究得出:有效的碳减排政策组合使得未来十年火电装机占比下降至45%,可再生能源占比突破50%与传统能源持平甚至超过传统能源。建议碳减排政策的成功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监管、激励机制、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发展光伏、风电、天然气等分布式电源,应对气候变化、控制环境污染、保障能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国家已经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出台了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投资补贴、费用分摊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风电、金太阳示范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天然气多联供等分布式电源的项目管理办法,实施了一批风电、光伏发电特许权项目以及  相似文献   

20.
<正>1水电,大规模光伏发电的储能依靠在我国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为实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所表示的"争取到2020年使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的目标,今后一段时间,水电、光伏发电及风电将会以较高的速度发展,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以前,水电的年增长率为5.7%,风电为26.4%,太阳能发电为89.5%,太阳能发电增速最快。目前,我国光伏发电建设已迈出重要步伐,如宁夏已建成4座10MW的大型光伏电站;2009年甘肃敦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