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面向智慧城市应用的人工智能服务的研发、部署和访问,以及智慧城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分析智慧城市应用使用人工智能服务的主要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人工智能服务开放平台,并介绍其主要特征、参考框架和应用方法。文章提出的人工智能服务开放平台有利于人工智能服务赋能智慧城市应用,有利于智慧城市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有利于智慧城市应用提供商和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共同向用户提供价值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现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基础,使得图书馆具有智能化特征,能够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基于此,本文从智慧图书馆理念以及构成出发,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数据、5G、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园区”建设已成为全球园区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智慧园区的建设,安徽省率先提出对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实施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的发展思路。作为先行示范,以智慧园区实践为引,探讨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的创新型智慧园区关键内涵、顶层设计、创新优势与未来展望等。  相似文献   

4.
吴凯 《移动信息》2023,45(1):153-155
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了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化程度、读者服务、文献资源建设、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将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知识服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智慧化知识服务水平。基于此,文中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意义,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和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传统污水厂由自动化向信息化、智能化及智慧化方向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以某污水厂为例,详细分析污水厂现状及智慧化建设需求,介绍智慧污水厂总体框架设计和平台搭建设想,探讨智慧污水厂建设可解决的问题,对照分析智慧污水厂的建设效益,并对未来智慧污水厂的建...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在智慧城市理念下构建和完善城市公共安全评估体系的思路。利用该思路,依靠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计算等技术,不仅使得传统平安城市建设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使得传统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实现了实体化、模型化、可计算化,从而构建出了一个可感知的、可自动度量的、富有生命力的城市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7.
董正浩 《通信世界》2023,(17):39-40
<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正日益成为引领科技创新浪潮的核心力量。AI大模型以其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在各个领域中展现出惊人的应用潜力,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未来规划。特别在智慧城市领域,AI大模型拥有众多典型应用场景,影响着当前智慧城市的发展。如何确保大模型应用能够真正造福城市居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迈上新的台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三大挑战,结合人工智能在机器视觉、自然语言理解和语音识别等领域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对人工智能在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分析当前的应用落地现状,并依据实际的项目建设和场景化需求,在城市眼、智慧安防、智能预案、智能办公、智能大屏等多个场景给出应用建议.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慧城市的快速建设,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多技术融合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同时,数据生产要素化也带动城市数据开放共享的需求,新技术和新需求的引入伴生新的安全风险。为应对智慧城市网络空间各种安全风险,安全共生系统提供了“基座+平台”的解决方案。安全基座负责提供原子化的安全能力,并将城市安全能力打通;安全平台则以基座为支撑,建设安全应用平台处置智慧城市不同类型的安全风险。“基座+平台”的建设方案,有效解决智慧城市的安全问题,实现智慧城市数据保护、风险感知与处置协同。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大大加快,城市建设与科学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民生工程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条件。以城市的水务系统为例,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水务系统是智慧城市的表现之一,象征着城市水务事业在信息时代的转型升级,与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息息相关。随着科学信息技术渗透进水务事业,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供水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车联网作为智慧交通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可加快我国智慧交通基础建设,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汽车数量及其产生的海量数据使得通信车辆节点之间的传输冲突率大幅上升,导致通信资源、计算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有效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保证车联网的通信质量,从而提高车辆通信的可靠性,降低时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车联网对智慧交通发展现状的影响以及当前车联网发展瓶颈;然后针对智慧交通通行效率、安全性方面,分析了当前车联网的资源分配问题;接着通过总结5G技术的优点,分析了5G在车联网资源优化分配管理上的贡献;最后,在车联网通信、计算和存储资源优化分配管理的应用背景下,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基于5G+V2X的智慧交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然而城市管理相关的数据、应用、部门职责缺乏整合,难以发挥智慧城市整体效益。身份与访问控制技术作为连接中枢,为智慧城市的安全连接、高效共享和集约化管理提供核心支撑能力,因此通过分析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和面临的挑战,基于智慧城市万物互联、开放共享的背景,提出了以智能身份与访问管理技术作为智慧城市安全底座的核心组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端到端的全流程的可信数字身份服务。  相似文献   

13.
杨俊峰 《通讯世界》2018,(10):36-37
本文根据区块链技术中去中心化、信任机制、透明过程以及可溯源性等特征,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化特点,探索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城市各类可能应用场景。本文将从区块链的各项特征为分析角度对新型智慧城市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政务大数据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高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数据安全问题的凸显目前正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瓶颈。分析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存在的数据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梳理了各地政府在数据安全上采取的各类安全管理措施,从共享开放模式、数据质量管控、责任边界划定、分级分类管理、技术保障、安全风险评估以及监督管理机制上对管理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全方位保障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安全,促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信息通信技术》2019,(Z1):49-56
智慧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城市管理者逐步意识到制定智慧城市战略的出发点在于人,而非科技,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获得感。文章总结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分析智慧城市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痛点,指出运营商一体化的ICT服务能力和渠道资源使得其非常适合"智慧城市运营方"的角色定位,通过为智慧城市提供顶层设计、平台建设、应用集成等服务,构建智慧城市合作生态,最后介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技术要素如5G、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机等,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架构,并对城市治理、惠民服务、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等典型应用场景的重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面对国内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业务、轻安全"的问题,本文认为网络安全和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应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同步运行,才能实现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智慧城市的网络和信息安全迫切的需要商用密码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智慧城市密码应用的现状和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打造以密码为基石,以智能安全中枢为引擎的智慧城市安全体系,保障智慧城市整体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阐述智慧城市的组成及总体架构,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可概括为"五层逻辑架构、两大支撑体系",逻辑架构自下而上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展示层,两大体系指的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标准规范体系。分析中小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存在的问题。得出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均可建设智慧矿山,促进矿山生产方式的转变。而智慧矿山作为合理、高效、安全采矿作业的支撑平台,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承载着对矿山实时、有效的远程控制。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矿山平台,阐述了智慧矿山建设的必要性及难点,并对平台基本架构和具体应用进行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它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通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文章基于全面的智慧平安小区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对智慧平安小区的建设及运营模式进行了探索,展现了集智能化、信息化、安全化为一体的新形态小区,助力信息化与政府管理、社会服务融合。  相似文献   

20.
魏涛 《电视技术》2023,(1):201-203
安全播出关系到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及各省市县广播电视单位高度重视安全播出管理工作。安全播出监测监管系统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智慧监管平台,有助于推进广播电视“智慧运维”“智慧监管”。基于此,以安全播出监测监管系统在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应用为研究重点,分析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发展历程,探讨安全播出监测监管系统在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应用,为广播电视单位安全播出监测监管系统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提升安全播出保障体系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