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亚海水淡化技术对滩涂水库水淡化,建立了2m^3/h的试验工程,试验过程中对水温、吨水电耗、进水TDS、产水TDS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滩涂水含盐量约为海水的1/10,在水温大于13℃时,吨水电耗低于2.5kWh,产水含盐量一般在200mg/L以内,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
水质是天然水体的一项重要特征,水质的优劣与生态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调查山东省内小清河的水质状况,对小清河中下游河水进行采样,并对水样进行TS、TDS、SS、钙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含量测定,根据所得的数据分析其水质状况及形成原因,进而提出合理建议,以此为小清河后期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箱调蓄的二次供水普遍存在水中余氯衰减过量水质不达标情况,为减少水箱余氯无效衰减,控制二次供水水箱水龄,能保障水质安全。水温作为影响水箱水余氯衰减的重要因素,对二次供水水箱水龄也存在影响。为研究保障水质安全的二次供水水龄,课题通过可调控水温实验平台,模拟不同水温下水箱静态工况余氯衰减情况,探究水温对二次供水水箱水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对二次供水水箱水余氯衰减影响显著,水温较高时,余氯自分解在水箱水余氯衰减成因中占有较大比重;消耗相同余氯量时,28℃所需时间为10℃所需时间的三分之一;根据水温与二次供水水龄之间的关系,水温升高时,相应下降二次供水水龄,控制水箱余氯消耗不过量。  相似文献   

4.
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斌  邓皓 《湖北化工》2000,17(5):14-15
针对钻井废水水质特点,用模拟水样研究了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的影响因素如电导率、水温、pH值,从而得出,在过程中治理钻井废水既能提高处理效率又能节约能耗。  相似文献   

5.
蓝先标  覃秒意 《广东化工》2010,37(10):111-113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出水加氯消毒各种因素的分析,并经实验研究确定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为pH、有机氮、COD、氨氮、水温等,其中pH为最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得出加氯消毒最佳水质条件。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在线仪表显示的水质情况,来调节最佳投氯量。  相似文献   

6.
真空制冰过程中水滴动态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真空制冰水滴温度影响因素并进行分析,搭建了真空制冰动态特性研究实验台,进行相关实验,采集了相关图像和实验数据。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了定性分析。采集的实验数据主要是在不同环境温度、环境压力、供水水温、水质、粒径及水滴下落初速度等情况下水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与模拟计算值一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得出环境温度、供水水温、下落初速度对其影响较小,而环境压力、水滴粒径对其影响较为明显,供水水质对其影响比较特殊,主要表现在液滴的最大过冷度上。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研究了硬度、碱度、pH值、温度、Cl^-、SO4^2-、CODCr、悬浮物和TDS(总溶解固体)对臭氧缓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其缓蚀作用与水质密切相关;硬度对臭氧的缓蚀作用影响较大,在硬度为200-300mg/L时,臭氧对碳钢表现出良好的媛蚀作用;温度、Cl^-、SO4^-2、悬浮物和TDS浓度升高将造成缓蚀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王芸  林深  宋旭春 《广州化工》2006,34(4):36-37,52
采用PEG辅助溶剂热合成了ZnO纳米棒,通过SEM、EDS和XRD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ZnO纳米棒直径在20 nm左右,长大约150,且长度和直径分布均匀。研究了PEG的添加量对形成ZnO纳米棒的影响,并且探讨了PEG促进纳米棒生长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含聚污水检测方法的研究,针对大分子聚合物的存在对含聚污水水质检测的影响,提出升高水温、采用激光衍射测量等方法,可提高对含聚污水水质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灰场回水系统阻垢剂用量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出了灰场回水系统结垢速度的理论计算公式,表明灰水质量比、水温、阻垢剂用量和回水流量等是影响结垢速度的主要因素。介绍了用模拟回水测定参数ηca和f的方法,并结合电厂实际说明了如何用该公式确定阻垢剂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二级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印染废水,采用纳滤膜技术深度处理回用,研究了纳滤膜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及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当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为0.65 MPa,回流率为1.5,运行周期为25 d,纳滤膜对色度、COD、TD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1.5%、93.8%、96.2%;出水色度小于4倍,COD为8 mg·L-1,TDS质量浓度为100 mg·L-1,出水水质满足某印染厂用水水质要求,成本仅为2.63元.t-1,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圆柱测量棒直径的大小对齿轮M值测量结果的影响,论述了如何正确选择圆柱测量棒直径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以水为介质,对板翅式换热器的2种变截面翅片:横排锯齿翅片(TDS)和三角多孔翅片(TP)通道内的强制对流过冷沸腾现象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分析了过冷度对汽化核心数的影响;热流密度、体积流量和过冷度对汽泡脱离直径的影响。通过观察强制对流过冷沸腾流型揭示了变截面翅片通道内的沸腾强化传热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种流道内过冷沸腾流型类似,分为气泡形成区、发展区和消失区;变截面流道气泡平均脱离直径随着体积流量和过冷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热流密度的提高而增大;在相同工况下,TP流道形成的汽化核心数量多于TDS流道;TDS流道的气泡平均脱离直径比TP流道高约1.4倍。  相似文献   

14.
针对钻井废水水质特点 ,用模拟水样研究了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的影响因素如电导率、水温、pH值等 ,从而得出 ,在过程中治理钻井废水既能提高处理效率又能节约能耗。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含盐量、高硬度的尾矿废水,采用锰砂过滤、在线絮凝过滤、活性炭过滤和投加针对性的阻垢剂作预处理,主体工艺采用反渗透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反渗透膜进水流量、膜通量、水温、水质、操作压力和回收率对膜脱盐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水温、膜通量、操作压力和回收率一定的条件下,反渗透膜进水流量与脱盐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16.
从表面反应的相界面积着手分析了硅芯直径对质量沉积速度的影响.通过加大硅芯的直径来提高多晶硅反应面积,可以显著提高多晶硅的质量沉积速度.同时通过分析硅芯直径对沉积时间、单根硅棒的沉积质量、年运行批次以及60对棒还原炉单炉年产量,认为在Ri=1.5kg·m-2h-1,最终硅棒直径为φ150mm时,采用φ100mm的硅芯可以...  相似文献   

17.
MBR处理制药废水膜污染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3组不同膜组件的MBR对制药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的操作条件对膜污染的影响,比较不同的膜组件在该制药废水处理效果上的差别。通过试验得出间歇-反冲洗运行、水温为25℃、曝气量为6.0 m3/h时有利于减缓膜污染。通过污泥负荷的比较试验可知,CODCr的去除主要受生物系统操作条件影响,膜组件对出水水质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分析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因素,研究改善循环水水质的措施,确保换热设备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潘江勇 《山西化工》2023,(10):195-198
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方法以及水质指数(WQI)对2009—2022年间监测的某铝矿周围12个地下水水质参数进行了实地数据集分析。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监测水体的铝浓度和pH值均未达到既定饮用水标准。计算得到的Spearman相关系数矩阵显示,Al浓度与pH值、NO3-、SO42-、Cl-和TDS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相关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法(FA/PCA)确定了4个主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总共占数据集总方差的67.53%。分层聚类分析(HCA)结果表明,12个监测地下水水质参数可分为3个聚类,其中Al浓度和pH值为单独的聚类。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地下水质量恶化。  相似文献   

20.
生物过滤去除饮用水中微量有机物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最近20多年来国内外对饮用水生物过滤的研究历史,运用Lawrence-McCarty公式和微生物增殖基本方程式,推导了最小基质浓度Smin的计算公式,阐明了第二级利用机理是生物过滤去除饮用水中微量的合成有机物的主要机理,自然有机物是降解微量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和能源。探讨了过滤介质、空床接触时间、反冲洗方式、水温、水源水质和预氧化等因素对生物过滤效果的影响,展望了饮用水生物过滤的发展方向及在我国微污染饮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