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智慧变电站主设备对智能感知、状态监测、数字化通信等智能化技术的需求,分别从智慧变电站中高压开关设备、变压器、中压开关柜等主设备感知及控制的技术原理、实现方式、诊断算法等方面分析,基于SpringBoot架构,开发出一套易于部署的智慧变电站监测及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2.
薛志高 《电工技术》2016,(7):106-107
介绍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在设计、制造、安装、运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故障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运行状况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传统变电站而言,模块化变电站建设、安装快速方便,但现有的模块化变电站建设中未考虑智能化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模块化变电站智能化的技术方案,以户外智能组件柜及多功能装置、辅助系统形式,实现一次设备的测控、保护、状态监测等功能及变电站的视频、安防等辅助功能。通过采用本文提出的模块化变电站智能化方案,能够充分发挥预制模块型变电站和高压设备智能化的技术优势,弥补两者的不足,丰富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4.
开关柜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控制设备之一,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开关柜朝着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首先介绍常规变电站中传统开关的实现方式、运行、维护方法等。分析了智能化中压开关柜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变电站高压开关柜运维检修工作的安全性,以STM32F单片机、高压传感器、柜门锁、LED显示屏等为基础,结合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智能控制、通信等技术,提出一种高压开关柜带电告警及闭锁系统,并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实现开关柜内高压母线和出线的带电检测、告警提示及柜门强制闭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准确检测高压带电情况,告警和闭锁功能完善,有效防止作业人员误入带电间隔,保证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前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只能依靠人工操作,存在工作量大、检测效率低、检测质量差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可用于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的机器人,该机器人以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为基础,安装了5个自由度的轻型机械臂,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实现检测位置的定位,可以携带多种传感器自主实现高压开关柜的局部放电检测。该机器人在济南美里湖变电站进行了试点应用,各项功能均达到了预期目标,具有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目前变电站运维人员对运维智能化、可视化、远程化的需求,研究了图像采集、图像识别、红外测温与诊断、智能巡检、智能联动、综合诊断、可视展示等关键技术。开发并应用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技术的联合巡检系统,包括联合巡检、全面感知、智能联动、诊断分析、综合展示等功能。该系统整合全站多源数据,通过多种先进传感器和采集设备,实现设备状态全面感知,利用激光导航轮式机器人、轨道机器人、固定点位摄像机为核心构建立体巡检体系,实现智能巡检、智能操作、智能联动、智能安全的目标。通过优化联合巡检策略并应用到国网智慧变电站项目中,取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MC9S08AW32芯片的开关柜智能测控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系统中高压开关柜的一次开关设备工作状态、温湿度控制、高压带电指示等功能一般是由信号灯和独立的电气元件实现的,这势必会带来集成度低、配线复杂、可靠性差的缺点。介绍了一种开关柜智能测控装置,适用于3-35kV户内高压开关柜,用于一次开关设备状态模拟显示、高压带电指示、防凝露温湿度控制、电参数测量等,大大提高了开关柜操控和测显的集成度和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鉴于目前高压开关柜测温技术存在非常大的弊端,根据无源无线传感技术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的无源无线传感技术的高压开关柜温度在线监测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层设计:高压室层和变电站层,高压室层进行温度测量,变电站层后台软件将温度信号进行整理、分析、显示、存储和打印等。目前该系统已经应用于钦州供电局220 kV港口和110 kV广场、果子山等变电站,运行稳定、效果良好,成功地消除了多起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红外热电堆为温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的高压开关柜火灾预警系统,该系统由温度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RS485网络和上位机组成。系统能实现对多个开关柜内接点进行温度实时测量,并具有温度预警功能,其测量误差不超过1℃。通过RS485网络,该系统能够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连,实现远程监测。该系统为高压开关柜提供了超温预警,有效地预防了电气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朱琪 《电气制造》2015,(1):34-36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一环,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主要区别在于变电站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对传统中压开关柜存在的问题及中压智能开关柜的智能化技术优点及应用等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压智能开关柜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提出,变电站各类一次设备运行信息均需要遵循IEC61850协议上传至信息一体化平台。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变电站高压开关柜中的智能电子设备(IED)。开关柜IED适应开关柜内各种不同的监测单元,符合IEC61850协议和智能开关柜的要求,便于监控中心远程处理数据。它把多种通信方式整合到一起,实现各个监测单元与IED之间的数据通信和控制。IED采用DSP+ARM双CPU结构,具有保护、测量、处理、通信等功能,功能集成度高,满足智能开关柜通信实时性和高速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无线RF技术的高压开关柜实时测温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李靖  季洪献 《浙江电力》2009,28(3):31-34
高压开关柜开关触头发热是常见的故障,为解决发热的监测问题,已进行了多年研究.采用无线技术的开关柜实时监测系统是一项新成果,已在金华江南变电站等处投入运行.其测量部分能直接安装在高压带电部分,实现等电位工作,解决了高压绝缘问题,且测量和通信部分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灵活方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开关柜,可为开关柜触头及其它设备发热故障的实时监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开关柜质量事件,找出变电站高压开关柜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从责任落实、物资招标采购、施工安装、运行维护、质量监督供应商等全寿命环节进行高压开关柜质量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中低压电压等级的间隔,提出了一种智能化、集成式的开关柜设计方案,将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有机融合与集成化设计,功能统一在智能开关柜中实现。将IEC61850建模思想应用到智能开关柜上,详细描述了数据信息建模的整个过程,体现了本方案在设计思路、结构优化和经济性方面的技术特点,尤其适用于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一种开关柜智能操控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电力系统中高压开关柜的一次系统图动态指示、温湿度控制、高压带电指示及验电、防误操作和智能化操控是由几个独立的电子装置分别实现的,由于柜体上安装了不同厂家的多个元件,势必会带来集成度低、配线复杂、可靠性差的缺点,影响了开关柜智能操控的功能。笔者在分析智能操控装置应具有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给出了它的原理设计及几项关键技术。所设计开发的这款装置不仅能够实现一次图模拟显示、高压带电显示及闭锁、断路器分合状态指示、储能指示、接地开关指示、手车位置指示、分合闸回路指示、远方/本地操作,还能够进行温湿度智能控制和语音防误操作提示,可以大大提高开关柜操控的集成度和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用电顾问     
1智能高压开关柜问:在阅读电气杂志的时候遇到了关于智能化高压开关柜的概念,文中说如果采用智能化高压开关柜会更好的实现变电所无人值班运行模式。想请贵刊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山东王军)答:高压开关柜是电力系统的关键主设备之一。随着配电网自动化程度的迅速发展和供电可靠性的日益提高,对开关柜性能的要求也愈来愈提高了。尤其是变(配)电所在逐步实现无人值班时,对开关及开关柜运行状态的监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在各工业领域的成功应用,使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智能化变电站10kV开关柜断路器手车电动操作的特点,结合泉州电业局西郊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经验,提出了断路器手车电动操作的安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利用多重技术手段对密闭型高压场所运行工况进行综合改造的方法,通过电缆沟封堵改造、电缆沟防水防潮修复、通风散热智能化改造、开关柜电缆室工艺改进、开关柜底部防潮隔断工艺改进、开关柜柜顶散热排风改进、高压室排风模式设计改进,多管齐下对密闭性高压室的受潮、散热情况综合治理,结合改进图示和相应整改措施,为存在类似安全隐患环境问题的高压室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压开关柜温度在线监测的重要性,论述了目前几种常见测温方法的缺点,以及在高压开关柜中使用光纤光栅测温法的优势。设计了基于光纤光栅的高压开关柜温度在线监测系统,以实现对高压开关柜接头温度的在线监测,并且对其中的感知层、传输解调层、监控层作了介绍。介绍了光纤光栅测温的原理、光纤光栅解调仪以及光纤传感器的安装,开发了对应的上位机监测软件。高压开关柜全天温度数据的监测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