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旺初 《发电设备》2005,19(5):328-328
预计今后20~30年内,我国可再生能源将逐步从弱小地位走向能源主战场,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3月4日,为构建行业发展研讨平台,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更好发展,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专委会办事机构挂靠在国网能源研究院。专委会的主要职责: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相关企业及从业人员提供交流和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对电力系统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个含有发电、输电和储能设施在内的混合电力系统协调扩容规划模型。该模型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输电网以及储能的长期投资动态性与系统电力供求的短期波动性和空间分布特性整合起来。将这个模型应用于3区域电力系统中。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输电网和储能容量进行适量的、适时的扩容投资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个专题规划日前正式发布。根据这5个规划,"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4.78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年利用量达到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5%以上。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指标是:到2015年水电装机容量2.9亿千瓦,并网运行风电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 1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累计  相似文献   

5.
风-光-沼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电源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提高风–光–沼混合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首先研究分析了风、光、沼各发电电源特点以及该分布式发电系统结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其系统电源规划的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函数等数学模型。由于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使用最优保存策略进化模型的选择算子、改进的自适应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来获得较优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所以采用该遗传算法对此分布式发电系统电源规划进行优化运算处理。最后选取某负荷中心的300 kW负荷总量为对象进行风–光–沼混合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电源规划模拟优化求解,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且对其它类型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电源规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3kW单相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阐述了其并网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并网控制和孤岛效应等问题的分析,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经系统仿真和样机实验证明,该逆变器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以高功率因数回馈电网。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问题提上了国家立法议程。本文在充分调查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现状和立法诉求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具体的法律思考,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立法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8.
发展智能电网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逐渐成为解决当前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智能电网的建设也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安全并网提供了可能。基于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基本特征,分析研究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主要运行机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东北电力技术》2006,27(5):35-35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也就是常说的新能源。在国际上,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化石燃料等常规能源之外的一种替代能源。在1995年到2003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累计投资达到了1 000亿美元(仅2003年就投资了200亿美元),使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发电能力达到了1亿kW,至少满足了3亿人的用电需求。尽管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的消费比例不到2%(2003年),但其应用扩展的潜力是巨大的。按目前规划,到2020年,我国小水电总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 500万kW,年替代8 000万t标准煤;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可以达到4 000…  相似文献   

10.
以风能为基础介绍了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分析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给出了当前所面临的电源、输配电和标准等规划问题,并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频率和电压等运行问题。总结了美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措施和成果,认为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必须研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能源供应的预测精度,以及电压稳定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近海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发电装置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融合近海风电、波浪能发电以及潮流能发电的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系统。设计了系统结构,采用导管架式基础平台结构固定3种发电装置。针对近海风电和潮流能发电可能采用不同发电机类型,提出了综合发电系统的3种并网连接方式,并通过时域仿真对不同的并网方式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3种并网连接方式下,综合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均能够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当电网侧发生扰动,近海风电和潮流能发电采用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时,综合发电系统的动态响应最佳。  相似文献   

12.
《华东电力》2013,(9):1814-1820
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技术要求和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以需求侧响应成本、碳排放成本、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比例为规划要素,将协调规划期划分为多个阶段,分场景模拟未来负荷需求、发输电成本等变量的变化趋势,建立多阶段电源与电网协调规划模型;引入有限元法,利用Sierpinski地毯构造搜索空间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开发基于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协调规划模型求解流程;以改进IEEE-24节点系统(含可再生能源并入节点)为例,测试所构建的协调规划模型的合理性和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个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系统 ,并对该系统中的并网逆变装置及其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在Matlab中 ,对系统进行了建模 ,给出了各个部分详细的仿真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并网发电仿真 ,仿真结果显示系统模型建立正确 ,选用的方案能够很好的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发电。  相似文献   

14.
8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能源[2007]2174号文,印发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15.
有效进行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推动节能减排进程、提高电源结构低碳化程度、促进智能化绿色电力的发展。在介绍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应用于能源规划研究的集成结构模型及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IIASA-WEC能源-经济-环境模型、中国能源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系统(theintegrated policy assessment model for China,IPAC)、能源系统长期前景规划模型(prospective outlook on long-termenergy systems,POLES)、国家能源模型(the national energymodeling systems,NEMS)以及可再生电力混合优化模型(hybrid optimization model for electric renewables,HOMER)等混合能源模型的结构及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双频并网逆变器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双频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由2个标准三相桥级联而成,其中一个桥工作在高频,提高输出电流性能,另一个桥工作在低频,主要输出功率,从而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高频桥采用恒频电流跟踪控制,控制电路简单。仿真结果表明,该逆变器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总的谐波畸变率低,向电网输出的电能质量高。  相似文献   

17.
刘星 《电气技术》2012,(5):I0004-I0005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趋加大。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已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替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低压电器》2014,(9):74-74
2014年5月8日,为了促进包含波动电源的电力系统的有关信息和研究成果交流,推动先进技术、工程实践、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探讨,在国家能源局指导、能源基金会支持下,借鉴美国波动性电源并网研究协会(UVIG)的经验,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牵头组建的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研究协作组在北京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9.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是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输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应该契合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新特点。首先介绍了输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基本要素和评价流程,并从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两个角度对现有的电网规划评价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从可再生能源的强不确定性、可再生能源消纳压力、高度电力电子化与交直流混联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对输电网规划评价与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四个维度对未来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输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建立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然而可再生能源出力具有波动性与季节性,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长时间尺度规划,以最小年化成本为目标,将制-储-用氢环节纳入可再生能源规划决策,建立了全年时序生产模拟的基于氢储能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模型,将系统成本问题与运行模拟问题统一到规划层面。为验证基于氢储能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优越性,对比基于电池储能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年化成本;验证具有不同风光资源地区的适用性,对比具有不同风光资源特性地区规划结果。最后,引入可调度能源价格与电解槽设备输入功率变化量对系统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并通过算例表明在两地区氢储能系统实现电能的季节性存储,虽然在转化效率上具有劣势,但是在经济性与弃电率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