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稀土》2016,(2)
为了研究稀土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采用连续提取的方法对稀土尾矿库周围的土壤样品进行稀土存在形态测定,并消解土壤样品测定稀土总量。结果表明,镧和铈的形态88%~95%以残渣态存在;而在剩余10%左右的形态中,主要以X2无定型铁锰氢氧化物共沉淀态和X4腐殖质和无定型氧化物吸附态存在。所以,稀土尾矿库区周边稀土元素的植物可利用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稀土元素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维新 《稀有金属》1995,19(4):290-295
综述了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赋存形态、可给性及其影响因子、土壤及其组分吸持稀土的能力、外源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去向、我国土壤中稀土元素供给不足时土壤特点等。并就土壤学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应用于稀土找矿、稀土开采时浸提剂的选择和稀土微肥农用等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稀土元素总重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全国39个土类中(8个高山土除外)的29个土类的稀土元素总量、可溶态稀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土壤中稀土总量平均为195.7ppm,其中南方246.75ppm,北方169.48ppm,西北137.03ppm。可溶态稀土含量,平均为8.70ppm,其中北方7.1ppm,南方11.6ppm。60%的土壤可溶态稀土含量处于低水平状况,属于缺乏区;30%的土壤处于中等水平,潜伏着缺乏稀土的可能性。土壤中稀土总量主要有成土母质和气候条件所控制。可溶态稀土元素含量则有成土母质中可溶态稀土含量决定,成土过程和土壤理化性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稀土对黑麦草的效果和土壤中稀土元素可给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中稀土总量往往不能反映稀土的可给性,即使在土壤稀土总量相同的条件下,由于不同土壤条件下稀土元素的可给性不同,因此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稀土以及稀土在土壤中的移动都会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已应用NaOAc(pH4.8)溶液评价土壤中稀土的供给  相似文献   

5.
《稀土》2021,(4)
以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未开采区为对照,模拟降雨条件下矿区废弃地不同坡位表层土壤渗滤液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探讨采矿后土壤中溶解态稀土元素分异。结果表明,矿区土壤在淋溶过程中,渗滤液中稀土含量基本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淋溶次数的增加而递减。开采区中坡位和下坡位土壤渗滤液中所含的溶解态稀土较高,且稀土元素在淋溶过程配分较为稳定,元素配分曲线较为一致;未开采区各坡位土壤淋溶过程活性较强的稀土优先淋出,在前几次的淋溶过程元素配分曲线呈一定的变化,而后才逐渐稳定,渗滤液中稀土含量相对较低。未开采区的下坡位土壤渗滤液中稀土含量高可能是浸矿过程存在母液渗漏引起。  相似文献   

6.
稀土元素在纯铜中的分布及对铸态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稀土加入量在纯铜中的分布情况 ,分析了稀土元素在纯铜中的存在状态 ,观察了稀土元素对纯铜铸态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晶界上 ,稀土的存在形式为以稀土化合物为基形成固溶体 ;稀土元素可以细化铸态组织的晶粒。  相似文献   

7.
以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区农田土壤环境受稀土金属污染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矿区土壤采样分析测试的研究方法,对受稀土资源开发活动影响的矿区农田土壤环境的有效态稀土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稀土资源开发活动的影响下,稀土金属在农田土壤中累积效应显著;相较对照区土壤,矿区轻重稀土比显著增大;矿区稀土形态分布呈紧结有机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态﹥松结有机态﹥专性吸附与碳酸盐态﹥水溶态;矿区中,有效态稀土、轻稀土、重稀土沿土壤层自上而下呈A (淋溶层)﹥B(淀积层)﹥C(母质层)分布;矿区土壤稀土可交换态、松结有机态、专性吸附与碳酸盐态和紧结有机态呈A>B>C分布,水溶态和铁锰氧化物态呈B>A>C分布。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二十种土壤中稀土元素形态分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海  杨永岗  胡霭堂 《稀土》2001,22(3):1-5
本文提出了土壤中稀土元素形态分组的方法,对我国20种土壤中稀土元素形态分组特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其次为氧化铁结合态和松结有机态。在碱性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仅次于氧化铁结合态,中酸性土壤中紧结有机态仅次于松结有机态,而碱性土壤中紧结有机态极低。土壤中交换态和氧化锰结合态稀土元素均比较低。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在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对稀土迁移的影响,探讨稀土迁移的植物阻控效应,本研究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法选取不同治理年限下的典型样地,深入剖析其稀土含量特征,旨在量化评估生态林草措施下不同治理年限内阻控稀土迁移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水土流失样地随着生态恢复年限的增加,植被覆盖度的提高,植物种类的丰富,水土流失地土壤环境得到了改善,表层稀土流失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土壤-芒萁系统中,稀土元素生态富集系数Ax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说明了土壤中稀土含量的增加短期内促进了稀土元素向芒萁植物叶片的迁移。芒萁植物叶片优先富集土壤中的轻稀土元素,充分体现出超累积植物芒萁一定程度上可阻控稀土元素向下游迁移,有可能达到生物调控环境中稀土污染的目的。研究成果可为拓展南方红壤侵蚀区稀土迁移的生物阻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稀土在春小麦上的十年定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稀土在春小麦上十年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地块上长期对春小麦施用稀土,增产效果稳定;土壤中未见稀土元素的明显积累,小麦籽实中稀土元素含量未见异常,说明长期施用稀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The recent results o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mixed rare earth-alkali or ammonium fluorides were presented. The initial ratio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s, pH value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were the critical factors for obtaining the single-phase product. Four main types of complex rare earth fluorides, AREF4, A2REF5, ARE2F7 and ARE3F10 (A=Na+, K+, Rb+, NH4+), appeared in the primary hydrothermal reaction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tion sizes and the formation of mixed rare earth fluorides under mild hydro...  相似文献   

12.
Ion 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ores (IATREOs) are a valuable 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 in China, which feature a complete composition of fifteen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are rich in medium and heavy rare earth (RE) elements. In the leaching process for recovering rare earth elements from IATREOs, many impurities will be leached together with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enter the leaching liquor. An impurity removal-precipitation enrichment technique is currently applied to selectively recovery rare earth elements from the leaching liquor with the high content of impurities and low concentr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by using ammonium bicarbonate in the industry. However, a high los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severe ammonia nitrogen pollution are caused by this process. Therefore, more beneficial impurities removal technologies, mainly for aluminum, and green enrichment technologies with lower pollution are now urgently needed. For this purpose, this paper analyzed two aspects of research progress in recent decades: the green separ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aluminum from leaching liquor and the green and efficient enrichmen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Finally, an approach for the high-efficiency and green enrichmen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from leaching liquor of the IATREOs is proposed in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impurity inhibition leaching, neutralization and impurity removal, alkaline calcium and magnesium salt precipitation enrichment, and centrifugal extraction enrichment.  相似文献   

13.
根施La对大豆幼苗根中Ca、K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稀土元素对植物的许多生理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是植物的有益元素。目前我国每年有数以吨计的稀土农肥施用于田间,增产和品质改善而获益上千万元以上。研究稀土元素的细胞分布及其对植物生理效应的影响对我们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稀土元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稀土元素La为例,着重研究它对大豆幼苗根部矿质元素Ca 和K的影响,特别是对细胞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稀土在钢中的作用及对钢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稀土处理钢的研究进展,特别是稀土对钢抗腐蚀性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几家钢厂稀土处理钢的生产和应用现状,指出了稀土处理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稀土资源的重要作用及利用现状,对我国的稀土矿分布及特征进行概述,并提出稀土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微生物采矿的优势。回顾利用微生物进行稀土矿开采的发展进程,总结其研究进展,介绍微生物采矿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微生物浸出、吸附和积累稀土元素机理的相关研究,以及稀土矿采矿微生物的分离方法及种属分布等。以中国白云鄂博矿床和澳大利亚Mount Weld矿床中的矿石为例,说明微生物对矿石中稀土元素的提取作用。简述微生物对废弃物中稀土元素的回收作用,及微生物利用稀土元素技术将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稀土(La,Ce,Pr,Nd等)通常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助剂或与其它元素形成固溶体,成为催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系统地介绍了稀土在甲烷部分氧化(CPOM)制取合成气中的相关应用,重点分析了稀土作为催化剂载体、助剂、固溶体等在催化部分氧化制取合成气中的应用,并对其在CPOM中未来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工业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不锈钢连铸结晶器钢液喂稀土丝工艺的铸坯稀土收得率和稀土元素分布。结果表明,结晶器喂稀土丝其稀土收得率高达85%,但实际铸坯外层靠近凝固坯壳处稀土含量相对较高且分布不均匀(RE 0.059%~0.073%),其原因是由于结晶器钢液凝固早期稀土浓度偏高而且分布不均匀。因此,在模拟计算或实际生产中,应考虑凝固相变对稀土分布的影响,并注意稀土丝直径、喂线速度与连铸参数的匹配,避免稀土元素的偏聚。  相似文献   

18.
我国稀土化合物产业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我国稀土资源特点出发,介绍了我国稀土化合物的主要生产工艺和企业状况、单一或混合稀土化合物、特殊物理性能的稀士化合物和复合稀土化合物等稀土化合物产品的生产、研发及应用情况。预测了稀土化合物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我国在该领域应加强应用产品研究开发,特别是Ce、La、Y、Pr等稀土元素的应用研究,保持稀土元素的消费平衡,扩大应用领域:提高企业自动控制水平,改善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are Earth Advanced Materials in Chi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esearchandDevelopmentofRareEarthAdvancedMaterialsinChinaWangDianzuo(王淀佐),WanQun(万群),YangYuchun(杨遇春)(GeneralResearchInstitute...  相似文献   

20.
钕铁硼是应用最广泛的永磁材料,每年会产生大量达到使用年限的废旧钕铁硼。这些废料中含有20%~30%稀土元素,是宝贵的二次资源。文中以金属铋为提取剂,通过火法熔炼回收废旧钕铁硼中的稀土元素,并利用高温超重力技术将过量的铋分离,用于循环使用。考察了熔炼过程中铋废质量比对稀土提取效率的影响,以及超重力离心过程中温度和重力系数对铋的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铋废质量比大于1∶1时,铋相与铁相分层效果较好,废旧钕铁硼中的稀土元素几乎全部进入铋相中;在较优分离条件:T=500℃、G=1 000下,稀土回收率达99.8%,铋的回收率达72.7%。该工艺的成功开发为废旧钕铁硼中稀土元素回收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