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业面源污染作为洱海的主要污染来源,近年通过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洱海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农灌沟渠的水质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农灌退水污染物以氮磷为主,浓度高处理难度较大。针对洱海灌区农业面源污染并结合已实施试点工程,拟使用末端拦截方法拦截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在末端拦截带中经过生态处理,回灌农田。一方面减少洱海污染物排入量,另一方面节约水资源量。经过测算,通过末端拦截工程,可削减COD1042.74 t/a,占总削减量的30.18%;TN削减409.95 t/a,占总削减量的53.37%;TP削减127.92 t/a,占总削减量的24.03%;NH3-N削减126.41 t/a,占总削减量的61.28%;削减污染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灌区工程建设对改善灌溉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积极意义,但在保障灌区增产效益的同时,新增农田面源污染会加剧水质污染风险,如何有效控制灌区农田面源污染值得深入研究。通过计算云南弥泸灌区、江西梅江灌区和广西下六甲灌区工程实施前后污染负荷,分析不同灌区农田面源污染变化及污染特征,为灌区工程实施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同时总结不同灌区工程采取的环保措施,以期为灌区类工程农田面源污染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流域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虽然流域内城市和工业点源污染正逐步得到治理,但当前以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业污染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始成为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面源污染主要产生于农业生产中,由于人们的认识及面源污染分布广,治理难度更大。针对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策法规、市场引导、治理措施、环境监测与科研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政策和市场引导,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加强环保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鸭河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的现状以及产生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从水土流失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面源污染的治理措施,为鸭河口水库水源区控制和治理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面源污染,从应用技术、管理手段和国外政策等3个方面阐述各国处理面源污染的措施。同时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从源头、过程和末端等3个方面介绍我国在处理面源污染方面的成果。结合已有的治理经验提出4点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面源污染治理建议。通过总结国内外在解决面源污染方面的管理与控制经验,为我国进一步处理面源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点源污染逐渐得到治理,面源污染占污染源的比重日益提高。文章系统介绍了面源污染的类型特点及计算方法,提出了面源污染减排和水环境容量提升目标确定方法,分析了面源污染的削减措施,以期为我国面源污染控制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三种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并采用SimaPro7.3.3软件分析了生命周期内能源利用、土地利用、原材料消耗及排放物有关的数据,并用于环境影响过程评价,分析了5年、20年内上述各项治理技术对环境影响贡献的变化趋势。通过LCA评价方法分析和比较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环境影响,可以为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选择和决策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田面源污染是巢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巢湖流域万亩大圩杨柳圩为研究对象,采用入河系数法对圩内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圩内污染负荷入河总量COD为175.24 t/a,NH3-N为24.99 t/a,TP为3.24 t/a,TN为38.49 t/a,其中农田面源污染负荷入河量COD为50.59 t/a,NH3-N为10.91 t/a,TP为1.02 t/a,TN为19.83 t/a,分别占总入河量的28.91%、43.66%、31.48%和51.52%;除圩区化肥农药利用率较低之外,沟渠水动力条件差、灌排一体、水生植物群落失衡等也是造成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圩内净化空间与调蓄空间不足,造成大量污染在汛期随雨水泵送至外河,对周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此,因地制宜的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思路与措施,可为平原圩区的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面源污染的过程十分复杂,不易量测,而且不被人们所重视。本文通过鞍山市全区面源调查资料的分析,对面源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滇池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红兵  陈宇 《人民长江》2009,40(1):57-58
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3大环境污染之一,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妨碍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据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组织实施的2007年农业部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绩效考评的基础资料,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对云南滇池边的芦柴湾和上海埂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的5种措施及获得的环境与经济效益进行了介绍。通过综合措施,农业面源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可以大为降低,而且能通过节省农药、化肥投资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淠河总干渠防洪现状,分析淠史杭灌区泄洪通道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淠河总干渠防汛安全的影响,建议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推进淠史杭灌区总干渠及下游泄洪通道治理,改善行洪不畅状况,保障灌区工程和区域防洪安全,稳定灌区效益常发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排污系数法对莒县农业面源、城市面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估算,筛选出影响面源污染的4个主要因子(COD、氨氮、TP、TN),分析了面源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与最大污染因子,并提出了相关治理对策,为莒县面源污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湖北省英山县为例,通过对水源地现状水质、面源污染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在水土保持规划中应根据面源污染情况布置坡耕地整治、收集处理垃圾和污水、建设滨岸缓冲带等措施,控制和拦截水源地面源污染物,为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锦绣川水源地为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近年来流域污染呈现新的特点,本文从水源地面源污染的成因和可采取的防治措施分别进行论述,并对水源地保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洱海灌区的污染物排放现状和特征,对洱海灌区的污染负荷进行计算和评价,为下一步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依据。结合基准年2017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及现场查勘,对灌区内居民生活、畜禽养殖、农田面源、城镇地表径流、水土流失污染源的产生量与入湖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基准年2017年洱海灌区污染物按污染源分入湖负荷COD 4 309.36 t·a-1,TN 1 279.24 t·a-1,TP93.28 t·a-1,NH3-N 138.81 t·a-1,除COD主要贡献来源于地表径流以外,其余三个主要污染物均主要来自农田面源;按片区分,主要入湖污染物均来自海北片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灌区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节水灌溉技术要求,采取农业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栽培措施、灌区工程管理等节水灌溉措施,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面源污染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桂玲  王丽萍  罗阳 《海河水利》2004,(4):29-30,45
随着人们对面源污染影响因素认识的提高,对面源的分布、数量也越来越关注。结合水资源综合规划,分析了河北省面源污染中有关污染物质的产生量和入河量,并提出了减少面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5个方面介绍了黑龙江省大中型灌区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对节水灌溉的要求。并提出了灌区节水灌溉发展的措施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面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维坤  尹炜  叶闽  雷阿林 《人民长江》2008,39(23):83-87
随着水域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面源污染问题愈趋突出,因而如何科学地认识并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成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通过回顾面源污染模型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在不同发展时期国外典型且部分也在国内应用的7个面源污染模型,对各个模型的开发提供者、模拟的主要过程和特点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总结了国内面源污染模型的研究成果,分为国内自主研究模型和引进国外先进模型两类。可以看出, 3S技术与面源污染模型的结合及在模型中引入不确定性分析是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指出了我国在面源污染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落后,有待进一步加强模型的自主研发和基础资料库的建立,并强调了统计模型在我国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浩 《人民长江》2010,41(17):54-57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BMPs全称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是欧美发达国家几十年来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上的经验及技术总结,是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一种有效措施,欧美国家已广泛采用并在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对发达国家在面源污染控制领域有关理论、技术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综述了国内外最佳管理措施的研究进展,系统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BMPs框架体系,并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BMPs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