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对浑河水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浑河流域水环境影响度最大的因素为区域人均GDP,其影响度为1.242,社会发展系数影响度最大,影响度为0.05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水环境指标呈倒U型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辽阳市浑河为例,基于水环境治理目标和设计水文条件,将水环境容量依据控制断面法和COD污染指标按月分配。结合现状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染源调查结果,获取辽阳市浑河流域入河污染物总量。研究表明:较污染入河量而言浑河的水环境容量非常小,河流的水环境最大承载力远远低于污染负荷量,入河污染物总量在枯水期12月份达到水环境容量的61.8倍;根据浑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现状,按照生态恢复、内源清淤、清水补给、水质净化、外源减排的技术路线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可为优化设计更加严格、更加精细的污染控制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浑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并明确其水体污染季节性变化特征,文章调查分析了该流域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水环境状况,依据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不同水期的水质指标,识别了影响水体污染的主要因子,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浑河流域年内pH值变化区间为6.40~8.08,电导率在枯水期最高;沿岸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点源污染为影响浑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各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在平水期和枯水期均未达到水质要求;流域综合水质指数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主要为NH_3-N和COD污染。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的科学性,文章综合基尼系数和水环境容量建立生态补偿测算评估体系,以浑河流域为例,对其生态补偿标准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综合考虑基尼系数和水环境容量之间的关联程度,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结果更为合理。研究成果对于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定量测算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流域水污染特征的模拟分析,确定水污染源类型、时间特征、分布区域,从而为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指导。文章运用SWAT模型从空间与时间尺度模拟了浑河流域氨氮负荷特征,对氨氮污染来源类型利用情景设置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模拟流域水污染特征时该模型呈现出较强的科学有效性,可为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浑太河流域水环境容量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浑太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排污口排污权最大程度优化、工业及农业合理布局,通过区域水环境容量优化配置,分区段对浑河上游主要排污口、太子河流域生活排污口的交易情况进行优化计算,采用"排污口(直排口)—子流域(支流)—流域/干流"的分配过程对陆域、入河排污口、污染源的水环境容量总量进行分配。结果表明:(1)在考虑安全余量的情况下,对流域COD、氨氮水环境容量总量进行初次分配,分配总量分别为141 343 t、13 636 t,削减量分别占污染物应削减量的44.4%、47.7%,污染物治理总投入为2.18亿元,基本上能够实现流域污染物削减50%的控制目标。(2)通过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以及污水达标处理力度进行二次削减,COD、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208 832 t、17 177 t,分别是流域水环境容量的1.48倍、1.26倍。(3)借助流域水量调整和下泄方式转变对流域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情况进行优化控制,得到COD、氨氮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别为158 313 t、14 796 t。重新分配后的水环境容量能够保证污染物入河后的水体浓度达标。  相似文献   

7.
将径流演变影响因素划分为降水、下垫面、涉水活动三个要素,并定量分离各要素对浑太河以及大凌河径流演变的影响度。结果表明:涉水活动、下垫面、降水对浑河径流演变影响度分别为51.9%、45.8%和2.3%,对太子河径流演变的影响度分别为61.1%、29.8%、9.1%,对大凌河径流演变影响度分别为42.7%、24.1%、33.2%。研究成果可为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浑河是辽宁省的中部地区的重要河流,流域内城镇处于高速工业化阶段,污染状况比较严重,且有进一步加重趋势。文章基于季节性肯达尔检验原理,利用PWQTrend水质分析软件,对浑河干流抚顺段3个主要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因子,进行了水质变化趋势研究。研究提出的水质保护举措,对保障浑河干流的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中研究以浑河流域为例,针对流域内的戴斯、生物硅藻、硅藻属、硅藻营养化、特定污染敏感等多种指数进行筛选,筛选出适用于评价浑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的硅藻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显示,IDP指数、DES指数、IDAP指数、CEE指数和IDG指数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较高;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因子负荷贡献达到50%以上的环境因子被保留下来,分别是氨氮、电导率、总溶解固体、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活性磷和流速。最后根据箱体图结果显示,IDP指数、DES指数、CEE指数和IDG指数,可以很好的评估浑河的水体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浑河为研究流域,对其生态足迹预测模型进行构建和应用。结果表明:未来规划年水消耗和水污染是浑河流域态足迹变影响的主要因素,区域水生态承载能力受环境治理的影响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生态赤字可得到较为显著的改善。研究方法可以对浑河流域未来生态治理措施下的生态足迹进行预测,从而优化其生态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浑河流域沈阳水文站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采用降水倾向率法、模比系数差积曲线法对浑河流域代表站沈阳水文站1950年以来逐月降水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了近55年的资料,分析出沈阳水文站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汛前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汛后降水量演变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沈阳水文站乃至浑河流域的中长期降雨预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超 《海河水利》2009,(5):18-19
根据海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概况以及流域水环境现状,用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来分析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水环境问题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双累积曲线法和敏感性系数法,定量计算分析1985-2020年间浑河流域水文水资源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95%置信水平下浑河流域的蒸散发和径流呈减少趋势,降雨量变化规律不明显;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水资源的贡献率变化范围为50%~60%和40%~50%,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输出系数法和SWAT模型两种方法对浑河流域2007年的非点源污染TN、TP负荷进行估算和模拟,并分析了浑河流域内各行政区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的影响及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年内排放特点.经计算,输出系数法估算的TN、TP负荷分别为17 468 t和996 t,SWAT模型模拟的TN、TP负荷量分别为15 355 t和1 112 t.由输出系数法估算结果可知浑河流域各行政分区中,沈阳市和抚顺市是浑河流域TN、TP的主要污染来源;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旱田对TN、TP的污染负荷贡献率最大.由SWAT模型模拟结果可知,TN、TP污染物排放年内有两个集中期,分别出现在7月、8月份和3月份.分析的结果及污染特性可为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浑河沈抚段水污染特征,提升水环境治理有效性,2015年3月—2016年2月对浑河沈抚段进行水环境调查。根据丰、平、枯3个水期的pH值、电导率、COD、NH_3-N、BOD及COD_(Mn)等水质指标,运用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识别出主要污染因子,并分析浑河沈抚段水质污染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pH值在一个水文年变化范围为6.42~8.06,较适宜水生生物生长;水体在枯水期的电导率最高,丰水期最低。浑河沈抚段水体受沿岸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影响,流域枯水期和平水期各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均未达标;从上游到下游4项水质指标的综合水质指数增大,污染逐渐加重,主要污染指标为COD和NH_3-N。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浑河流域1957-2006年6个雨量站,近50年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出浑河流域降水的时空演变规律,对浑河流域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防洪调度以及制定水资源长期规划和保护流域水资源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对进一步研究浑河流域水循环的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密切值法的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将浑河流域发展分为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建立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年为基准(现状)年,以2020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以2030年为远期规划水平年,采用密切值法对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浑河流域各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整体较差,其中抚顺、铁岭情况优于其他地区;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较现状年有所提高,但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仍然很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理论的浑河流域旱涝预测模型建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晓艳  郭纯一 《吉林水利》2010,(5):45-47,54
本文利用浑河流域长系列的降水量资料,根据Z指标值,利用灰色预测系统GM(1,1)模型建立浑河流域旱涝灾变预测模型,对浑河地区旱涝状况做出了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符合精度要求。说明灰色预测GM(1,1)模型来预测浑河流域的旱涝情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浑河流域河道水源生态保护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浑河是纵贯辽宁省东、中部地区的大型河流,浑河流域的水源生态保护关系到整个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辽宁省近年来对浑河流域河道实施的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等工作成果,通过对流域河道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巩固浑河流域河道水源生态保护成果、继续加强水源生态保护的具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结合辽宁省水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对浑河流域进行了三级分区划分。依此为基础利用改进月保证率设定法和鱼类生境法对浑河流域生态流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论可为浑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其它流域的生态流量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