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改性木屑吸附处理模拟含Cr(Ⅵ)水,探讨了废水酸度,吸附时间,废水中Cr(Ⅵ)的初始浓度,改性木屑用量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发现利用改性木屑吸附含Cr(Ⅵ)废水,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吸附量大去除率高、处理效果好,而且在同一条件下改性木屑吸附性能优于普通木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用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性木屑吸附处理模拟含Cr(Ⅵ)水,探讨了废水酸度,吸附时间,废水中Cr(Ⅵ)的初始浓度,改性木屑用量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发现利用改性木屑吸附含Cr(Ⅵ)废水,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吸附量大去除率高、处理效果好,而且在同一条件下改性木屑吸附性能优于普通木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李琛 《电镀与精饰》2011,33(3):36-40
利用改性膨润土对废水中的Cr(Ⅵ)进行吸附是目前废水处理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膨润土的改性方法、机理,综述了改性膨润土处理含Cr(Ⅵ)废水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指出改性膨润土在处理Cr(Ⅵ)废水的技术前景及其在其他类别电镀废水处理方面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性木屑吸附处理模拟含Cr(Ⅵ)水,探讨了废水酸度,吸附时间,废水中Cr(Ⅵ)的初始浓度,改性木屑用量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发现利用改性木屑吸附含Cr(Ⅵ)废水,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吸附量大去除率高、处理效果好,而且在同一条件下改性木屑吸附性能优于普通木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施海林  邵波 《江西化工》2021,37(3):64-68
以菱角壳为原料,通过微波改性获得改性菱角壳,来吸附废水中的Cr(Ⅵ),当微波功率为700 W,微波改性时间为120 s,含Cr(Ⅵ)废水中Cr(Ⅵ)的浓度为10 mg/L,改性菱角壳投加量为16 g/L,吸附处理时间为90 min,温度为35℃,水样的pH为2时,处理效率可达99.42%.  相似文献   

6.
为了高效、低成本地处理含Cr(Ⅵ)废水,提出采用离子交换—还原沉淀耦合工艺处理该废水.结果表明,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含Cr(Ⅵ)废水以20 mL/min连续10.5 h流经离子交换柱,Cr(Ⅵ)的吸附率高达99.9%;用5% NaOH溶液洗脱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洗脱液含Cr(Ⅵ)高达6918.7 mg/L.FeS04·7H20还原处理浓缩后的高浓度含Cr(Ⅵ)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7,反应时间30 min,搅拌速度100 r/min,FeSO4·7H20投加量为理论投加量的1.2倍,此条件下Cr(Ⅵ)去除率高达99.7%.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硫酸和硝酸锰溶液制备了改性活性炭H-AC和Mn-H-AC,并探讨了不同活性炭吸附剂对废水中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活性炭相比,H-AC和Mn-H-AC对Cr(Ⅵ)的吸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其中Mn-H-AC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各因素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废水初始pH值吸附反应温度 Mn-H-AC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花生壳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能力,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用重铬酸钾溶液模拟废水,通过单因素吸附实验,探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吸附时间、Cr(Ⅵ)初始浓度、温度对花生壳吸附Cr(Ⅵ)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磷酸/盐酸双组分改性的花生壳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佳。当溶液中Cr(Ⅵ)初始浓度为15 mg/L时,投加改性花生壳0.3 g,调节溶液pH为1.4,在温度为30℃条件下吸附120 min, Cr(Ⅵ)的去除率可达97.75%。  相似文献   

9.
针对纳米零价铁(nZⅥ)易团聚、氧化等缺陷,基于液相还原法,本文利用具有层状结构的铁氨基黏土纳米材料(FeAC)改性nZⅥ用于去除电镀废水中的Cr(Ⅵ)。考察了材料配比组成、投加量、初始pH值对体系去除Cr(Ⅵ)的影响,也研究了改性材料去除实际含铬废水的能力。研究表明:FeAC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吸附材料的分散性与稳定性,削弱nZⅥ的团聚与氧化问题;当Cr(Ⅵ)浓度为20 mg·L-1,FeAC与nZⅥ的质量配比为1:5且投加量为0.250 g·L-1时,改性纳米材料对Cr(Ⅵ)的去除效果最佳;废水中存在的Cu2+、Ni2+均对改性材料去除Cr(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实际含铬废水也保持稳定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沸石为吸附材料,采用搅拌吸附方法研究了其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去除效果,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了其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改性沸石粒度(-0.25+0.15)mm、用量30g/L、溶液初始pH=6,在25℃搅拌吸附30min,水中Cr(Ⅳ)的吸附云除率达到91%以上。改性沸石对水中Cr(Ⅵ)的吸附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描述,每100g改性沸石对Cr(Ⅵ)的饱和吸附量为26.53 mg。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氢氧化钙对蜂窝煤渣进行改性,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改性前后蜂窝煤渣的物质组成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蜂窝煤渣对模拟含铬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H值、振荡速率、温度以及Cr(Ⅵ)初始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改性蜂窝煤渣吸附处理Cr(Ⅵ)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剂用量40 g/L,室温下以150 r/min振荡速率吸附处理40 min,当Cr(Ⅵ)初始浓度为30 mg/L时,Cr(Ⅵ)的去除率能达到98.84%。改性蜂窝煤渣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并且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来描述。改性蜂窝煤渣对模拟废水中Cr(Ⅵ)的吸附是煤渣组分和新生分子筛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农业废弃物核桃壳制备的活性炭(WSAC)吸附处理六价铬,可达到以废治废效果。对核桃壳基活性炭(WSAC)表面结构进行红外光谱表征,测定其热重、差热等参数的变化,分析其热性质以及热稳定性。考察影响吸附热力学的参数,包括含Cr(Ⅵ)模拟废液的pH、Cr(Ⅵ)初始质量浓度以及WSAC投加量对Cr(Ⅵ)吸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WSAC吸附六价铬参数的最优值分别为:Cr(Ⅵ)初始浓度为4 mg/L、pH=3.95、WSAC投加量为2 mg/mL。Cr(Ⅵ)去除率影响因素分析表明,WSAC投加量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溶液pH及初始浓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氯化锌浸渍活化法制备了氯化锌造孔壳炭,研究了其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效果,并采用SEM、FTIR和BET等方法对改性壳炭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处理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20 mg/L的水样,当温度为25℃,改性壳炭投加量为0.5 g,pH为2.0,吸附时间为180 min时,Cr(Ⅵ)去除率为98.8%,最大Cr(Ⅵ)吸附量为11.284 mg/g。拟合结果显示,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改性壳炭对Cr(Ⅵ)的吸附过程,该动态吸附平衡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处理含铬(Ⅵ)废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壳聚糖和改性壳聚糖吸附法分别处理含铬(Ⅵ)模拟废水。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废水酸度及铬(Ⅵ)离子初始浓度等对铬(Ⅵ)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壳聚糖的吸附效果。实验表明,Na2S改性后的壳聚糖对Cr(Ⅵ)吸附效果最为理想。该法简便,去除率高。  相似文献   

15.
比较改性前后柚子皮吸附Cr(Ⅵ)的能力差异,并对吸附原理进行分析。采用生物吸附法,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含Cr(Ⅵ)废水中投加未经处理的柚子皮时,在pH为2,Cr(Ⅵ)的初始浓度在1.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反应温度为25℃,吸附10 min基本达到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公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当含Cr(Ⅵ)废水中投加经磷酸改性的柚子皮时,在pH为2,Cr(Ⅵ)的初始浓度在50.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反应温度为25℃,吸附20 min基本达到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公式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磷酸改性的柚子皮吸附能力更强,可作为新型吸附材料加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比较改性前后柚子皮吸附Cr(Ⅵ)的能力差异,并对吸附原理进行分析。采用生物吸附法,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含Cr(Ⅵ)废水中投加未经处理的柚子皮时,在pH为2,Cr(Ⅵ)的初始浓度在1.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反应温度为25℃,吸附10 min基本达到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公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当含Cr(Ⅵ)废水中投加经磷酸改性的柚子皮时,在pH为2,Cr(Ⅵ)的初始浓度在50.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反应温度为25℃,吸附20 min基本达到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公式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磷酸改性的柚子皮吸附能力更强,可作为新型吸附材料加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季铵化壳聚糖及其絮凝六价铬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改性剂接枝改性了壳聚糖,制备得到了2-羟丙基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CTA-CTS),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用得到的产品处理含Cr2O72-的模拟电镀废水,研究了接枝时间、废水的pH值、CTA-CTS的质量浓度对Cr(Ⅵ)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反应主要发生在—NH2上,并以反应时间为10.0h的产品对Cr(Ⅵ)的去除能力较强,在pH值为5.0,CTA-CTS的质量浓度为100mg/L左右时,对Cr(Ⅵ)的去除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锰酸钾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在静态条件下,对改性活性炭处理Cr(Ⅵ)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量有明显的提高,提高率为79.91%。酸性环境利于Cr(Ⅵ)的吸附,且pH应控制在6左右;低温对吸附有利;吸附能较好的满足Langmuir等温线和准二级动力学曲线,最佳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3和0.9983。  相似文献   

19.
用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静态条件下,对以褐煤为原料制备的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磺化煤的用量、Cr(Ⅵ)起始浓度等因素对磺化褐煤吸附Cr(Ⅵ)的影响,确定了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的最佳条件:溶液的pH为2.0,Cr(Ⅵ)起始质量浓度为40mg/L,吸附温度为70℃,吸附时间为3h,磺化煤用量为80mg,Cr(Ⅵ)去除率达98%以上。同时探讨了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以鸡粪和玉米芯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热解生物炭前驱体(BPC),并用尿素对其水热改性,得到水热改性热解生物炭(HMPC),研究了HMPC对废水中Cr(Ⅵ)和甲基橙(MO)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Cr(Ⅵ)、MO溶液初始pH分别为2.0、6.5,搅拌速率为150 r/min,HMPC投加量为1 g/L的条件下,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Cr(Ⅵ)、MO的吸附量分别为56.26、73.31 mg/g。HMPC对Cr(Ⅵ)和MO的吸附较好地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模型更好地拟合HMPC对Cr(Ⅵ)和MO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