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矿物填料(如滑石粉、碳酸钙等)及玻璃纤维作为无机填料,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改性料及成核剂对聚丙烯(PP)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填料均能较明地显改善PP的收缩率,其中玻璃纤维影响较明显,添加30 %(质量分数,下同)玻璃纤维时PP收缩率由1.67 %下降到0.34 %,并且收缩率随填料填充量的增加而减小;POE、PE-LLD及成核剂的加入也能改善PP的收缩情况,且随着含量的增加收缩率变小,并且POE改善效果较PE-LLD更明显,当POE添加30 %时,PP的收缩率从1.67 %下降到1.16 %,当PE-LLD添加 30 %时,PP的收缩率从1.67 %下降到1.39 %;成核剂的加入在降低PP收缩率的情况下还能加快PP的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2.
《塑料科技》2017,(1):56-60
以不同用量的玻璃纤维(GF)、碳纤维(CF)、硅灰石、滑石粉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混杂纤维增强聚丙烯(PP)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填料质量比(GF/CF、硅灰石/滑石粉、纤维/无机填料)对增强PP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中加入GF及CF后,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显著提高,断裂伸长率则降至10%左右;PP中加入硅灰石和滑石粉后,其拉伸强度基本不变,冲击强度大幅提升,而断裂伸长率仅略有提高;当纤维(GF/CF)与无机填料(硅灰石/滑石粉)的质量比为35/5时,可得到具有最优综合力学性能的改性PP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针对注塑聚丙烯(PP)蓄电池槽脱模后两端存在严重收缩变形的情况,分别测量了室温下无定型块时及安放定型块定型后室温和50℃下蓄电池槽两端的收缩变形量。结果发现,无定型块时的蓄电池槽两端收缩变形量最大,脱模后放置一周基本稳定;安放定型块定型虽能够减小其收缩变形量,但无法完全消除该类变形;定型块定型后的蓄电池槽在50℃下的收缩变形量甚至超过无定型块时的值。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发现其与PP特性及蓄电池槽结构特点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蓄电池槽两端收缩变形的对策,即延伸蓄电池槽两端筋的宽度或在其两端侧面上增加网络筋格。经过以上2种结构改进的蓄电池槽在存放3个月后其两端基本没有发生收缩变形的情况,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蓄电池槽两端收缩变形的问题,满足了蓄电池装配气密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共混改性体系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别采用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POE)、有机改性的天然累托石粘土(OREC)与经过表面处理的两种晶须:硼酸铝、钛酸钾与均聚聚丙烯(PP)进行二元熔融共混改性,其次采用两种改性剂对PP进行三元共混改性。结果表明:弹性体虽能增加聚丙烯的韧性,但是其拉伸强度有相当大下降,粘土虽能同时提高聚丙烯的韧性与强度,但是增韧的幅度有限,晶须增强、增韧效果较差。POE与OREC对PP有协同增强增韧作用,三元共混体系POE/OREC/PP在适当配比时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其冲击性能比纯PP提高204.%,比二元体系POE/PP提高15.6%,拉伸强度比纯PP下降15.6%,比二元体系POE/PP提高22.6%。  相似文献   

5.
纳米氧化铝改性聚丙烯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雷文  张曙 《塑料科技》2007,35(9):54-58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及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纳米氧化铝,采用挤出工艺将纳米氧化铝与聚丙烯(PP)共混,研究纳米加入量及偶联剂处理对纳米氧化铝填充PP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填充适当比例的纳米氧化铝可提高PP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拉伸模量值,但弯曲模量有所下降;偶联剂处理可改善纳米氧化铝填充PP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对硬沥青、高密度聚乙烯及硬沥青与高密度聚乙烯改性聚丙烯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改性剂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PP/硬沥青、PP/HDPE、PP/硬沥青/HDPE拉伸强度的最佳配比,再结合冲击强度,找出三种情况较好的力学性能。继续添加15%的马来酸酐熔融接枝的聚丙烯和5%、10%、15%、20%四种不同百分比的硅灰石粉(硬脂酸钠处理),其结果是拉伸强度与冲击强度均降低。  相似文献   

8.
宋科 《塑料科技》2019,(6):29-33
为了研究纳米碳酸钙改性聚丙烯(PP/nano-CaCO_3)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大变形特性及相关机理,采用疲劳试验机(MTS)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对该种材料在不同拉伸速率下进行单项拉伸试验,并用有限元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变形程度的试验结果。之后采用电镜扫描(SEM)对不同变形程度的试件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P/nano-CaCO_3在不同拉伸速率下的应力-应变可分为线弹性阶段、屈服阶段、软化颈缩阶段及应力稳定阶段。其中,线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及峰值应力基本不受拉伸速率的影响,应力稳定阶段的稳定应力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大而减小,测试试件的延展率超过300%后仍可继续拉伸延长。电镜扫描发现: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试件表面的纹理及皱褶凸起也增大。总的来说,PP/nano-CaCO_3相比纯PP具有更好的应力-应变稳定性、延展性及柔软度,在抗冲击及承载结构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通过反应挤出对聚丙烯(PP)进行微交联改性,并考察了改性效果。结果表明:DCP是最佳的PP微交联引发剂,当其加入量仅为0.04%时,即能使DVB(用量0.5%)与PP发生微交联反应,生成0.51%的凝胶,使产物的熔体强度比原料提高4倍,结晶度和维卡软化温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产物中有少量β晶生成,使其力学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成核剂对增韧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谢飞  周文 《中国塑料》2000,14(11):76-80
主要研究成核剂种类及用量对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增韧聚丙烯(PP)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成核剂NA1的加入,PP/POE共混物的透明性、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屈服强度均明显提高,研制的改性PP的透明性、韧性和刚性得到了平衡。  相似文献   

11.
以硝酸镁和硝酸铝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g/Al-CO_3-LDHs前体,然后通过阴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衣康酸插层、钛酸酯偶联剂NDZ-201附着的复合改性水滑石(ITA-LDHs)。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好的ITA-LDHs改性的聚丙烯(PP)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TGA和SEM对ITA-LDH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衣康酸已经插入到水滑石层间,钛酸酯偶联剂已经附着在水滑石表面。对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实验(UL-94)、热重曲线、热释放速率(HRR)、总热释放速率(THR)和质量损失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水滑石添加量的增多,无论是未改性还是改性的水滑石都能对PP起到阻燃效果,且改性后的水滑石(LDHs)的LOI值、抗熔滴时间、热稳定性、成炭率均显著提高。当水滑石的添加量为30%(以聚丙烯的质量为基准,下同)时,ITA-LDHs改性PP的LOI达到27.5%,明显优于添加未改性LDHs PP的25.5%;UL-94等级达到V0级,优于未改性LDHs的V1级;通过测试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可知,与未改性的水滑石相比,改性后的水滑石力学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小本体聚丙烯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本体聚丙烯为基料,选择滑石粉为填料进行填充,同时选用三元乙丙橡胶进行增韧,研究了该填充增韧体系的组成和性能,实验证明:小本体聚丙烯经过适当的改性,可以制成综合性能较好的改性聚丙烯料,为小本体聚丙烯的改性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聚丙烯化学改性的机理和化学改性聚丙烯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同时分析了化学改性的反应条件对单体接枝量的影响,即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温度和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以及化学改性聚丙烯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聚丙烯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京龙  赵伟  王丽 《塑料科技》2008,36(1):94-97
介绍了目前广泛采用的聚丙烯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儒 《中国塑料》1989,3(2):66-74
本文综述了顺丁橡胶、热塑性弹性体 SBS、聚乙烯、玻璃纤维和碳酸钙等对聚丙烯的改性,并简要地介绍了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17.
mPE弹性体增韧改性PP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茂金属聚乙烯(mPE)弹性体代替传统的弹性体,对聚丙烯(PP)的增韧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橡塑比和mPE的牌号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的弹性体的增韧效果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弹性体相比,mPE增韧改性的PP显示出卓越的低温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概述国内外改性聚丙烯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以共聚丙烯为基础料的共聚共混改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用21种不同牌号乙丙橡胶对聚丙烯增韧的效果,并介绍用质量分数2%-10%三元乙丙橡胶增韧的超高韧性聚丙烯合金和滑石粉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等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共混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双螺杆共混挤压机和熔融纺丝机,以PET、PE、EVA及另一牌号的PP对聚丙烯进行共混改性,讨论了这些共混物或共混纤维的相容性、流动性、可纺性和染色性。  相似文献   

20.
改性聚丙烯应用开发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略分析了目前聚丙烯改性研究及应用的发展趋势。综述了我国近年来研究开发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