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备了掺Co草酸盐系列粉体CoxZn((1-x))C2O4·2H2O(x=0、0.01、0.04),考察不同气氛对其热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UV-VIS-NIR吸收谱和XRD图谱分析表明,系列草酸盐均为单一相,Co2+的引入没有改变草酸锌的晶体结构;TG-DTA分析表明,热分解过程分为二水草酸盐失水和无水草酸盐分解2步进行;无水掺钴草酸盐的分解,在氮气气氛下是吸热过程,而在空气气氛下是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TG-DSC、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二水草酸镍在氩气中热分解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水草酸镍在氩气中的热分解过程经历了2个阶段,首先,200—300℃时二水草酸镍失去结晶水;其次,325—425℃时N iC2O4被热分解为金属镍粉。与此同时,二水草酸镍在氩气中热分解制备金属镍粉过程中,在254.4—407.5℃时,二水草酸镍在氩气中热分解产物的粒径变化最大;407.5—450.0℃时,二水草酸镍在氩气中热分解产物的粒径变化次之。因此,为了制备出超细的金属镍粉,可以分段性地控制二水草酸镍在氩气中的热分解条件。  相似文献   

3.
RDX热分解的TG-DSC-QMS-FTIR同步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TG-DSC-QMS-FTIR同步动力学技术对RDX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DX在熔融之后发生分解,可以确定RDX的产物有C、H2O、CH2O、N2O、CO、CO2、NO2,可能有CH4和NH3,而几乎没有NO.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技术进行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RDX的分解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连续步骤,第1步反应的活化能为235 kJ/mol,指前因子log(A/s-1)为22,反应级数为0.6,主要气体产物为CO2、NO2和CH2O;第2步反应的活化能为110 kJ/mol,指前因子log(A/s-1)为1.5,反应级数为1.7,主要的气体产物是N2O、H2O、CH4、NH3、C2O+/C3H+4、CN+/C2H+3、CHO+/C2H+;第3步反应的活化能为223 kJ/mol,指前因子log(A/s-1)为20.9,反应级数为4,主要的产物是C和CO.  相似文献   

4.
胡付欣  张永萍 《弹性体》2006,16(3):25-27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氯丁橡胶(CR)接枝共聚物(CR—g—PMMA)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CR的热分解过程分三步进行,N2气氛下的明显起始分解温度为210℃,推算出各步热分解反应级数、活化能和频率因子。  相似文献   

5.
按照化学计量比Y2.94Ce0.06 Al5O12,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YAG∶ Ce荧光粉的前驱体,并将制得的前驱体分别在空气气氛,惰性气氛(N2)和还原性气氛(CO)下煅烧.采用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图谱研究了产物在煅烧过程中相的演变过程以及最终产物相的组成.结果表明,当在空气中煅烧时,大量Ce3激活离子被氧化成Ce4并在基质中析出成为CeO2相;在CO气氛中煅烧的样品中存在中间相(YAM),证明在相同煅烧温度下该气氛不YAG晶相的形成.荧光光谱表明,YAG晶相的形成和Ce3离子的氧化对样品的发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当在均相沉淀过程中添加聚乙二醇分散剂并在氮气气氛下煅烧后,产物的荧光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6.
草酸锌热分解条件对氧化锌粒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群  陈水林 《精细化工》2004,21(1):5-7,15
借助透射电镜(SEM)研究了不同热分解条件对氧化锌粒径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在500~900℃的煅烧温度内,随着热分解温度的增加,氧化锌的聚集程度越来越大,平均粒径由50nm增大至500nm;在同一煅烧温度(500℃)下,随着煅烧时间的增加氧化锌的聚集程度呈增大趋势,平均粒径由50nm增大至300nm。相同热分解条件下,由乙醇洗涤的草酸锌制备的氧化锌粒径分布较窄(10~50nm),而由水洗涤的草酸锌制备的氧化锌粒径分布较宽(30~80nm)。热分解草酸锌制备纳米氧化锌的适宜工艺条件为:500℃,1h。  相似文献   

7.
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作为偶氮类化合物的一种,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特性极易发生热分解。通过C80微量热仪测试分析其热分解行为,并使用TG-FTIR-MS联用设备分析其热解过程及产物。结果表明,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的热分解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分解放热峰,其放热量约为(945.67±23.45)J/g。并对其热解过程进行推断:首先是C-O单键断裂,?CH(CH3)2裂解析出;然后C-N键断裂,O=C-O析出或是N=N键断裂,O-CO-N析出;最后再发生?CH(CH3)2裂解为:CH2、?CH(CH3)2析氢生成CH2=CHCH3;C-O单键断裂,O=C(CH3)析出、氧化变成H2O、CO_2等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8.
RDX和HMX的热分解Ⅲ.分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RDX和HMX热分解的各种机理,其热分解的初始过程是N—N和C—N键断裂的竞争反应,试验条件和样品相态等因素影响竞争过程。用DSC—FTIR联用技术和热裂解原位池/FTIR分析了主要分解气相产物和凝聚相中主要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RDX和HMX热分解的主要分解气相产物为N2O,CH2O,CO,CO2,H2O和HCN。RDX的分解气相产物CH2O和H2O红外吸收率的温度关系曲线都产生双峰,RDX基团-NNO2的吸收带1589cm^-1和1278cm^-1有两个不同速率的变化过程。用N—N键和C—N键竞争断裂的观点解释了RDX与HMX热分析和产物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热重差热分析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二水草酸镍在空气中热分解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水草酸镍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在175~275 ℃二水草酸镍失去结晶水;从325~400 ℃ NiC2O4被热分解为氧化镍。二水草酸镍在空气中热分解制备氧化镍过程中,在246.5~357.8 ℃,二水草酸镍在空气中热分解产物的粒径变化最大;在357.8~400.0 ℃,二水草酸镍在空气中热分解产物的粒径变化次之。因此,为了制备出超细的氧化镍,可以分段性地控制二水草酸镍的热分解条件。  相似文献   

10.
用热分解法,对草酸铈进行缓慢热分解,制备出比表面积较高,孔道分布均匀的介孔结构CeO2材料。此法无需引入表面活性剂做造孔模板,步骤简单,成本较低。通过TG-DSC,XRD,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法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此外,还对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的介孔CeO2材料进行了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性能测试,结果表明500℃焙烧制备的介孔CeO2的催化活性最好,在275~425℃温度范围之间,NO的转化率维持在100%。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重分析(TG)技术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研究了含二缩三乙二醇二硝酸酯(TEGDN)的混合酯发射药动态气氛下的热分解性能.结果表明,该类混合酯发射药的热分解主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发射药中NG和TEGDN的挥发分解,第二步为发射药中NC和二号中定剂(C2)的分解;两步分解过程的失重量和最快失重温度点随配方中TEGDN和NG质量比的不同而有差异;混合酯发射药在不同压强下的DSC曲线上均只呈现一个明显的分解放热峰,且放热峰的峰温随压强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基于草酸偏二甲肼在核燃料后处理Purex流程污溶剂的洗涤及在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中的应用,采用TG/DTG、DSC及热红联用技术对草酸偏二甲肼的热分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热分析结果表明,草酸偏二甲肼热分解主要发生在180.4~217.6℃之间,峰值温度约为199.2℃,分解过程为吸热反应.利用Kissinger法研究了草酸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过氧化苯甲酰(BPO)在不同情形下的热分解危险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BPO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情况以及不同杂质对BPO的热分解影响,采用Kissinger法以及Ozawa法计算其表观活化能,从不同角度分析BPO分解放热过程的特点和危险性。从初始分解温度角度,t_0(C_7H_8)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分析(TG-DTA/DTG)、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固态物质NH4Al(SO4)2在氩气中的热分解过程.热分析结果表明,NH4Al(SO4)2在氩气中分3步分解,其质量变化率与理论计算相吻合.XRD结果表明,NH4Al(SO4)2热分解的最终产物为Al2O3.用Friedman法对各步分解过程的活化能Ea进...  相似文献   

15.
张予东  徐元清  常海波  张普玉 《化学世界》2012,53(4):204-207,235
用热分析法研究了阻燃剂聚丙烯酸五溴苄基酯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该阻燃剂在空气气氛中为两步分解,在氮气气氛中为一步分解,利用Friedman法求出聚丙烯五溴苄基酯的第一步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变化趋势,同时利用Satava-Sestak法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在0.10至0.90的转化率范围内,聚丙烯酸五溴苄基酯在空气气氛下的活化能为167.35kJ/mol,在氮气气氛下的活化能为171.94kJ/mol,热分解机理均为Avrami-Erofeev方程,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级数分别为n=23和n=12。动力学方程分别为G(a)=[-ln(1-a)]23和G(a)=[-ln(1-a)]12。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重分析(TG)以不同的升温速率(5、10、15、20、30℃/min)分别在氮气气氛和空气气氛下对覆铜板中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热分解行为进行了研究,讨论不同升温速率以及不同气氛下双氰胺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的热分解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环氧树脂的TG曲线随升温速率的提高移向高温区,说明热分解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上升。DTA曲线的峰顶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移向高温段,说明受热分解所需达到的温度更高。氮气气氛下环氧树脂只有一个阶段的受热分解且其分解放热量较小,而空气气氛下环氧树脂则分两个阶段进行且其分解放热量高,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放热,说明环氧树脂在空气气氛下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复杂的热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7.
碱土金属苯甲酸盐的热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TA和TG研究了碱土金属苯甲酸盐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 ,并用红外光谱、色 -质联用表征了热分解产物。碱土苯甲酸盐在氮气中一步或两步分解生成碳酸盐或氧化物和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成分主要是二苯甲酮和三苯甲烷等。  相似文献   

18.
韩志旺  高春珍 《广州化工》2011,39(5):84-85,141
氧化铈是一种新型的高温煤气脱硫剂,它的主要优点是再生过程中能产生单质硫。本文采用工业硝酸铈Ce(NO3)3.6H2O为原料制取CeO2,用干混法制备CeO2高温煤气脱硫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不同空速、不同硫化温度以及水气氛对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温度800℃,空速1 500 h-1脱硫剂的脱硫效率较高;水气氛的存在,抑制了脱硫剂的还原与硫化,使得脱硫剂的脱硫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利用热重分析(TG—DTA)法研究了间规聚苯乙烯(sPS)在不同气氛(空气和氮气)下的热分解行为机理。研究表明,sPS在两种气氛下都是只有一个主要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用Kissinger最大失重速率法求得空气气氛下的表观活化能为133.86kJ/mol,而在氮气气氛下的表观活化能为158.96kJ/mol;用Ozawa等失重百分率法求得空气气氛(10%~30%的失重率)下的表观活化能为92.05~105.88kJ/mol,而在氮气气氛下的表观活化能为149.00—175.38kJ/mol;sPS的热裂解和热氧分解过程均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草酸盐热分解还原法制备了粒径1 mm的多孔结构FeNi合金粉,研究了草酸铁镍前驱体热分解过程. 结果表明,FeNi合金为纯BCC相,前驱体在加热过程中在217.5和352.5℃脱水和热分解释放出CO和CO2气体,产生多孔结构;前驱体热分解活化能为148.59 kJ/mol,热分解过程遵循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模型,指前因子为1.25×107,动力学方程为G(a)=[-ln(1-a)]0.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