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成型温度适中、成型周期短、韧性高等优点,是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筛选不同牌号环氧树脂,调节配方中树脂、固化剂、增韧剂以及增塑剂的含量,研制出一种中温固化并适用于热熔法制备预浸料的环氧树脂体系。考察了树脂体系的胶膜状态、黏度-温度曲线、DSC曲线特性,最终选定的树脂配方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CYD-011、双酚A环氧树脂E-44与邻甲酚醛环氧树脂CYDCN-205的质量比为3∶5∶2。对由其制备的预浸料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由该树脂体系制备的预浸料综合性能优异,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和适用期长等特点,各项指标均很好地满足了厂家对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一种中温固化并适用于热熔法制备预浸料的环氧树脂体系进行了研究。主要介绍了该树脂体系的工艺性能、贮存性能,并通过DSC和IR探讨了双氰胺固化环氧的固化机理。结果表明,当双氰胺和取代脲比例为6∶3时,预浸料用环氧树脂能实现中温固化,且在室温时有较长贮存期。  相似文献   

3.
针对碳纤维预浸料常用环氧树脂体系的一些基本特点,以常温下为固体状态的环氧树脂混合物为基体,采用双氰胺为中温固化剂的固化体系,研究了双氰胺固化剂用量对环氧树脂体系黏度、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溶胀性能的影响,对碳纤维预浸料用环氧树脂体系的研发及应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等温DSC方法研究了一种模压预浸料(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的固化动力学,应用Kissinger和Crane方程拟合求得固化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该预浸料固化动力学唯象模型.通过无转子硫化仪测试预浸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凝胶时间,通过线性拟合得到固化温度与凝胶时间的函数关系,并对预浸料的固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Kis...  相似文献   

5.
预浸料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介绍了预浸料技术的新进展,包括可常温储存的预浸料;低温固化高温使用的预浸料;大丝束碳纤维预浸料和快速固化预浸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中温热熔预浸料用环氧树脂体系,包括国内外基体树脂及固化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粘度对基体树脂的影响规律、固化剂和促进剂的匹配、催化剂的选择等;重点介绍了脲类衍生物和咪唑两类固化促进体系的进展;表明环氧树脂热熔预浸料研制的技术关键是选择合理的树脂体系组合,有较长潜伏期的固化剂和促进剂的匹配及合适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体系的固化过程,考察了玻璃纤维对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的影响;利用Kissinger法和Crane公式计算了体系的反应活化能、指前因子、反应级数等固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玻璃纤维使环氧树脂体系的理论凝胶化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处理温度升高;同时,增大了固化反应活化能,而固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基本不变。说明玻璃纤维使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变难,但不改变其固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一种可以在90℃固化并适用于热熔法制备预浸料的环氧树脂体系。树脂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表明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确定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为70℃/2 h+90℃/6h。通过研究辊面温度和压力对纤维浸透性的影响及树脂的性能,确定了制备预浸料的工艺参数。T700碳纤维预浸料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其弯曲强度达1 408 MPa,剪切强度达73 MPa。  相似文献   

9.
热熔预浸料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加入促进助剂丙烯酰胺制备一种新型热熔预浸料用环氧树脂体系.通过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温度曲线、粘度-温度曲线、DSC法确定了树脂的固化工艺,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适量丙烯酰胺,可使体系粘度降低,使之与纤维有较好浸润性,其复合材料弯曲、剪切性能均优于未加入丙烯酰胺体系,对复合材料断面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纤维和树脂粘接良好.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碳纤维预浸料用环氧树脂体系,介绍了国内外环氧树脂及其固化体系的发展现状;从碳纤维预浸料对基体树脂的要求,对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选择以及如何在树脂调配工艺上防止环氧树脂的爆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介绍了预浸料技术的新进展,包括可常温储存的预浸料;低温固化温使用的预浸料;大丝束碳纤维预浸料和快速固化预浸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双酚A型环氧树脂/硼—胺复合体系(EN体系),该体系在120~140℃固化。固化的EN体系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湿气对EN体系的影响用DSC、TBA和重量分析法进行研究。提出了预浸料合适的操作温度、湿度和贮存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温固化环氧预浸料的综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预浸料在无人机上的国产化应用,对自制中温固化EP(环氧树脂)体系及其预浸料进行了综合性能研究。试验主要通过对基体及复合材料样件进行部分性能测试,采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基体进行了T_g(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采用24 h水煮试验方法对复合材料样件进行吸水率测试。研究结果表明:EP基体及预浸料制作的样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耐湿热性能和韧性特征;其中基体样件弯曲和压缩强度在130 MPa以上,各模量均在3.0 GPa以上,T_g值约142℃,样件断裂破坏具有明显的韧性特征;在0.7 MPa压力下,热压罐成型的各类复合材料样件经24 h水煮后吸水率皆在3%以下,UD(单向碳带预浸料)样件的0°弯曲强度约1 826 MPa,0°弯曲模量约139 GPa,层间剪切强度约80 MPa。  相似文献   

14.
环氧树脂基体固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采用DSC方法对环氧树脂基体进行预固化度及固化度的研究,通过动力学参数计算树脂胶液室温存放的预固化度、固化度、,并考察不同固化制度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多官能度环氧树脂与E51环氧树脂复配,选用适当的固化剂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落球法、拔丝法、流变法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实验研究了该树脂体系的最佳配比,研制出了一种适合热熔法预浸料生产的耐高温环氧树脂体系。采用DSC实验确定了该树脂体系的固化制度,评价了该树脂体系的耐热性,测试了树脂浇铸体及其碳纤维预浸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体系Tg为203℃,树脂及其碳纤维预浸料力学性能均满足目标值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基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阐述了在降低复合材料成本和提高复合材料性能方面,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基体研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用途的不同,从预浸料和湿法成型两个方面综述了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基体的研究概况,并设想了该类基体在未来可能的研制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复合材料用预浸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预浸料的质量控制预浸料的一些性能将直接带入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预浸料的性能。对于热固性树脂预浸料而言 ,在制造过程中 ,运输、储存期间均会发生化学变化。热塑性树脂预浸料在上述情况下虽不发生化学变化 ,但聚合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纯度、结晶形态等对预浸料和复合材料性能及成型工艺均有很大影响 ,如树脂体系组成的微小变化、工艺过程控制不当或偶然失误 ,都会对复合材料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害 ,因此 ,对预浸料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国外已形成一整套严密地质量控制程序和方法 ,建立了保证预浸料制备过程各阶段性能的…  相似文献   

18.
(续 5)4 预浸料的类型和性能4 1 预浸料的类型随着复合材料研究和开发的不断进步 ,使用领域日渐扩大 ,复合材料构件不同制造工艺、不同工作条件对预浸料也提出了不同要求。为了适应来自多方面的需要 ,新的预浸料不断出现 ,预浸料的类型不断增加。按物理状态分类 ,预浸料分成单向预浸料、单向织物预浸料、织物预浸料 ;按树脂基体不同 ,预浸料分成热固性树脂预浸料和热塑性树脂预浸料 ;按增强材料不同 ,分成碳纤维 (织物 )预浸料、玻璃纤维 (织物 )预浸料、芳纶 (织物 )预浸料 ;根据纤维长度不同 ,分成短纤维 (4 76mm以下 )预浸料、长纤…  相似文献   

19.
环氧树脂/芳纶纤维预浸料的质量控制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定了环氧树脂/芳纶纤维预浸料的固化度(红外法)、不可溶分含量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储存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化度、不可溶分含量与储存时间之间在95%的置信条件下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固化度、不可溶分含量可以作为预浸料的质量控制参数,其试验方法可用于预浸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复合材料用预浸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续2)2.2热塑性树脂基体预浸料的制备工程用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如PEEK、PEI、PPS等一般熔点较高 ,超过300℃。熔融粘度大 ,而且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 ,这就给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带来很大困难 ,制造热固性树脂预浸料的常规方法通常不能用于制造热塑性树脂预浸料。于是 ,热塑性树脂基体预浸料的制备就成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极为重要的课题。近20年来 ,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采取了多种工艺方法 ,获得了不少成果 ,常用的工艺方法如下 :2.1.1溶液浸渍法高性能热塑性树脂特别是PEEK、P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