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长沙市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蘑菇中毒预警及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年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报告的长沙市毒蘑菇中毒事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地区的毒蘑菇中毒事件数。结果蘑菇中毒事件203起,中毒618人,死亡15人,主要发生在6—9月,绝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地区,家庭是毒蘑菇中毒主要的发生场所,高发地区为宁乡市、长沙县和浏阳市。2016—2020年长沙市中心城区(芙蓉区、开福区、岳麓区、天心区和雨花区)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数明显低于周边县市(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和宁乡市)(χ2=17.117,P=0.002)。2017年长沙市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起数最多,其余年份相差不大,死亡人数呈现降低趋势。结论 长沙市毒蘑菇中毒事件具有季节性和区域高发性的特点,对周边县市农村地区的50岁以上居民需调整宣传干预手段,减少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2—2017年江西省毒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毒蘑菇中毒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系统”查询2012—2017年江西省上报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17年江西省共报告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起数120起,发病人数463人,死亡人数19人,病死率为4.1%;事件起数最多的是2015年,占事件总起数的33.3%(40/120);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5~8月份;九江市、鹰潭市、吉安市和抚州市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地区;家庭是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发生场所,家庭毒蘑菇中毒事件占中毒事件总起数的92.5%(111/120);农村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率高于城市;误采误食是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类别主要以灰花纹鹅膏菌和铅绿褶菇为主。结论 毒蘑菇中毒是造成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浙江省毒蘑菇中毒发生规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蘑菇中毒的预警及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6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浙江省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7年内共报告毒蘑菇中毒暴发事件42起,累计中毒病例192例,死亡13例,死亡例数占浙江省同期食源性疾病暴发总死亡例数的76.5%(13/17)。事件起数最多的是2016年,占总数的40.5%(17/42)。6~10月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中毒事件起数、发病例数分别占95.2%(40/42)和97.9%(188/192)。死亡例数均集中在6~8月。家庭是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发生场所, 占总事件起数的83.3%(35/42)。事件起数在前3位的地市是杭州市、金华市、绍兴市,事件起数在前3位的县(市、区)是宁海县、桐庐县、嵊州市。病例症状以胃肠炎型为主,占总发病例数的72.4%(139/192)。发病潜伏期最短为18 min,最长为15 h,中位数为2 h。从两起严重脏器损害型事件的毒蘑菇中检测出鹅膏多肽。结论 毒蘑菇中毒是浙江省造成食源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对高发季节、高发地区及高发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 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云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特征及空间相关分布,为制定云南省蘑菇中毒事件有效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9年云南省报告的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相关信息,描述和分析时间、发生场所、空间相关性和毒蘑菇种类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5-2019年云南省共报告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湖北省毒蘑菇中毒流行特征,为预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湖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湖北省共计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163起,发病487人,死亡17人,病死率为3.49%(17/487)。事件数最多的是2020年,占总事件数的34.36%(56/163);毒蘑菇中毒主要发生在6-10月份;恩施州和宜昌市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地区;家庭是毒蘑菇中毒主要发生场所,占事件总数的93.87%(153/163);农村毒蘑菇中毒事件远高于城市;误采误食是毒蘑菇中毒的原因。结论 毒蘑菇中毒是湖北省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在高发季节对重点区域、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教育群众不采不食野生蘑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2016—2020年郴州市毒蕈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为制定毒蕈中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整理2016—2020年郴州市通过“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系统”上报的毒蕈中毒事件资料,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区、人群特征以及毒蕈来源、种类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20年郴州市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131起,发病461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1.3%;事件起数最多的是2020年,中毒发生时间集中在5~10月;事件报告起数和发病人数居前3位的依次是嘉禾县、北湖区和宜章县,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家庭是毒蕈中毒高发场所,毒蕈主要来源于市民自行采摘,也有部分从市场购买;已知毒蕈种类的中毒事件中的事件起数和发病例数前3位的依次为日本红菇、大青褶伞、近江粉褶菌,死亡病例由灰花纹鹅膏和亚稀褶红菇中毒引起。结论 应针对特定时间、地点和人群进行毒蕈中毒宣传教育,同时应加强对野生蕈市场销售的监管,开展毒蕈中毒的相关研究,以科学预防毒蕈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武汉市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处置过程,鉴定引起中毒的毒蘑菇种类,为做好此类中毒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方法收集事件病例资料,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蘑菇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食用自行采摘并炒制的蘑菇,食量不等。病例早期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后期以肝、肾和凝血功能损伤为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裂皮鹅膏菌。结论本次事件是因误食裂皮鹅膏菌引起的急性中毒。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和患者临床表现,证实了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裂皮鹅膏菌的物种鉴定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浙江省长兴县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中毒蘑菇的种类,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总结调查处置经验,为中毒患者的救治和中毒的预防提供借鉴。方法 对中毒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毒蘑菇样品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系统学鉴定。结果 本次毒蘑菇中毒事件共发病3人,其中1例重症,2例轻症,罹患率为100%,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其中1例经短暂“假愈期”后出现严重横纹肌溶解中毒症状,血清肌酸激酶(CK)最高达318 200 U/L。毒蘑菇样品经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鉴定为亚稀褶红菇。结论 本次事件是一起因误食亚稀褶红菇引起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民众防范意识,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救治能力是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我国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预防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导致的酵米面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20年全国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中毒事件,对事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描述性分析,应用Excel 2013软件和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5—2020年,全国共报告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中毒事件30起,中毒188例,死亡85例,病死率为45.21%;其中较大级别事件占事件总数的93.33%(28/30),病死率53.13%。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头晕、腹泻。主要发生在5~9月;全国有7个省份22个县报告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中毒事件,主要位于我国华南、西南和东北地区。人群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病死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引起中毒事件的主要中毒食品有谷类食品和木耳;谷类食品中,家庭自制的谷类发酵制品占80.00%华南和西南地区以玉米粑、糯玉米汤圆、河粉等食品为主,北方地区以酸汤子为主。结论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中毒事件,因其高病死率往往引起社会的重视。2005—2020年,除2013、2017和2019年外,其他年份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引起的中毒事件均有报告。事件发生地区主要为农村地区,以家庭自制的谷类发酵食品为主,近年来发生在城市地区由市售食品河粉引起中毒事件应引起高度重视。预防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中毒事件主要从食品加工方式和饮食习惯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提倡科学饮食,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全国河鲀毒素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河鲀毒素中毒的精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20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河鲀毒素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我国2011—2020年共报告河鲀毒素中毒事件92起,中毒339人,死亡15人,病死率为4.4%。河鲀毒素中毒主要发生在我国沿海地区,原因食品包括鲜河鲀鱼(71.7%,66/92)、河鲀鱼干(13.0%,12/92)、织纹螺(7.6%,7/92)、鲎(5.4%,5/92)和云斑裸颊虾虎鱼(2.2%,2/92),每年3~4月是中毒高发期。结论 做好河鲀毒素中毒的防控,建立生物标本中河鲀毒素检测方法,提高河鲀毒素中毒病原学鉴定能力;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和科普宣传,改变民众捕食野生河鲀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云南省2015—2020年野生蕈中毒事件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进行分析;采用季节趋势模型对云南省2021年每月野生蕈中毒事件数进行预测。结果云南省2015-2020年共报告野生蕈中毒事件3428起,中毒13931人,死亡180人;6-8月为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高峰期,报告起数占总数的85.0%;报告起数前三位的州市为:文山、玉溪和楚雄,报告起数占总数的48.7%;家庭是野生蕈中毒高发的场所,事件报告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91.7%、85.2%和93.9%。采用季节趋势模型对云南省2021年野生蕈中毒事件趋势进行预测,野生蕈中毒事件继续呈上升趋势,中毒高峰为6-8月。结论 野生蕈中毒是云南省危害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其高发季节、高发地区、高发场所,提前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广泛开展预防野生蕈中毒知识宣传教育,有效地降低野生蕈中毒事件的发生。季节趋势模型对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应用于预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蕈中毒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查询2015-2019年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江西省共报告毒蕈中毒病例1 35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59/10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贵州省2011—2021年毒蘑菇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特征分析,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贵州省2011—2021年上报至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的毒蘑菇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贵州省2011—2021年共报告毒蘑菇中毒1 527起,中毒5 312人,死亡95人,病死率1.79%;2020年报告起数最多;第二、三季度高发;中毒场所主要发生在家庭;报告死亡事件55起。结论 毒蘑菇中毒是贵州省报告最多、引起死亡最多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家庭,应加强有效的宣传教育,降低贵州省毒蘑菇中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安徽省毒蕈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查询2016—2017年安徽省毒蕈中毒事件及病例,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安徽省共报告毒蕈导致的中毒事件129起,中毒223人,死亡2人,主要发生在8~10月,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家庭是毒蕈中毒主要发生场所,高发地区为皖北与皖中交接区域和皖南山区,病例主要为40岁以上人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首诊诊断为疑似毒蕈中毒的正确率为69.23%(90/130)。结论 安徽省毒蕈中毒具有季节性、区域高发性的特点,应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进行宣传,减少毒蕈中毒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2004—2013年贵州省毒蕈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毒蕈中毒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和"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查询2004—2013年期间贵州省上报的毒蕈中毒事件,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3年贵州省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118起,中毒698人,死亡85人,病死率为12.18%。事件类别以"未分级"事件居多,占62.71%;"较大"事件占35.59%。夏秋季是毒蕈中毒多发季节,发生场所以农村家庭为主。结论误采误食是毒蕈中毒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医生的诊治培训,提早预警通报,防止毒蕈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