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梳理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端、发展中形成的理论和具体的建筑实践,总结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三方面特征——装饰主义、文脉主义和隐喻主义,并对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后现代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里卡多波菲尔和米歇尔格雷夫斯的建筑理论和作品进行了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隐喻主义是西方后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之一。虽然后现代建筑思潮已经褪去,但隐喻主义思想及其方法在今天的建筑设计实践中仍然有其生命力。因此,有必要对暗含着隐喻主义脉络的"建筑形式隐喻"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文章从隐喻的概念辨析着手,进而阐明建筑形式隐喻的概念及其发生的三要素:本体、喻体、解体。之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建筑形式隐喻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及其解读机制,分析其感知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探讨建筑形式隐喻现象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
后盾 《华中建筑》2009,27(11):17-19
该文通过对詹克斯和文丘里后现代建筑理论的评析,指出两人在"建筑的语言和隐喻"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立场:詹克斯看重建筑隐喻的含义,而文丘里则看重建筑表达隐喻的方式。文章也由此剖析了文丘里坚称自己是现代主义者,而不是后现代主义者的缘由。  相似文献   

4.
从后现代主义谈起近年来,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比较时髦,它是不是一种健康的趋向,值得探讨。后现代主义标榜文脉主义、隐喻主义与装饰主义,强调建筑物的精神功能和自由的表现方式,同强调物质功能的现代主义相对立。然而,后现代主义无论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显示了严重的片面性。从理论上看,尽管建筑应当考虑历史和继承,为了精神功能也可有一定的象征和装饰,但建筑是社会物质  相似文献   

5.
缪军 《世界建筑》2002,(11):65-67
本文是关于建筑语言的抽象形式与符号意义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建筑艺术不是单纯的实用物,是处于“纯的艺术”与实用物这两极之间的变化中,在变化的不同梯阶上,抽象形式与符号意义的作用与关系也是不同的。建筑作为文化表意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即形式/意义关系在建筑符号学的领域里通过“陌生化”手法加以应用,这意味着由抽象形式与意义混杂而成的建筑语言的通俗性和建筑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朱博 《华中建筑》2008,26(2):39-42
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界兴起了一股“后现代主义建筑”热潮。1980年起,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和作品开始传入中国。该文对后现代建筑在中国出现的背景、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后现代建筑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7.
韩斌 《新建筑》1991,(4):25-29
C·詹克斯对P·埃森曼有一次特别采访,在他们唇枪舌剑的对话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譬如: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最早宣布“后现代死亡”的埃森曼又坚持自己是后现代主义者?解构建筑和后现代建筑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些费思索的问题,它使我们在有限的资料中冥思苦想,争论不休。这里把所想到的一些略加整理,求教于广大同行,也许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隐喻源自于语言学或文学的概念.它用于建筑中,是建筑理论引入外学科概念.方法.打开封闭系统.获得新的营养的一种积极表现。总的看来,它是一种建筑语言中语义转换的现象.即通过在场的.实际使用的建筑符号(建筑形式本体).转向不在场的、未实际使用的建筑符号(建筑形式意义),从而达到建筑与历史文脉。社会文化习俗,人与自然环境等之间的交流。它作为一种建筑形式语言的意义交流模式.从广义上  相似文献   

9.
没有语言,我们不能交谈,它是一种交流工具。没有语言,我们就不可能表达思想。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进一步说,是语言决定了我们如何表达思想。 ——布鲁诺.赛维 当今,建筑不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美学现象,还是作为信息交流的手段,都已成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建筑。无论从外观到内部的空间处理,都比八十年代以前的建筑要丰富得多。但盲目的借鉴、模仿和抄袭,使某些作品看起来东拼西凑、杂乱无章,甚至于以牺牲功能作为代价,使建筑本身流于形式主义,这是不可取的。问题出在哪里呢?症结在于设计者对建筑语言的运用失当及驾御符号的能力不足。当然也不排除外来因素的影响,我们在以下的内容将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肖晴 《安徽建筑》2011,18(1):36-37
波特兰市政厅——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周身散发着后现代主义"装饰、文脉和隐喻"的特征。通过对波特兰市政厅建筑形象与其蕴含的精神意义的分析,阐述了建筑符号在建筑中的美,并提出了建筑符号的隐喻作用是使建筑完美展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何敏俊 《城市建筑》2014,(33):182-182
纪念性建筑是历史与人们情感的载体,它能通过建筑的语言,把建筑师团队的思绪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工程为例,叙述了象征与隐喻手法在纪念性建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丁华 《中外建筑》2013,(3):39-41
通过对具象隐喻主义的阐述,结合近几年的建筑实例,论述了象征与隐喻在建筑作品中的应用及意义,并针对当前使用隐喻手法存在的误区进行了批判,从而说明了具象隐喻主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地域风格在印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印度现代地域建筑风格发展的归纳,将其表叙为对印度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的自然回应。并着重对以里瓦尔、多西和查尔斯·柯里亚等人为代表的印度建筑师的作品进行介绍,具体剖析了它们如何充分利用建筑外墙虚实凹凸对比和变化的建筑图式语言,既保证了良好的自然通风,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遮蔽炎热阳光的照射,从而展现印度现代地域建筑风格的诱人魅力。  相似文献   

14.
汤景  彭晋媛 《华中建筑》2005,23(5):54-56
该文从心理学所剖析的联想到同构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同构是设计师在进行形象恩维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够帮助设计师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造型视觉语言。同时,以较具代表意义的建筑师的作品为案例,分析同构在现代建筑造型语言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熊毅  李蕾 《时代建筑》2010,(1):88-93
在印度布巴内斯瓦尔火车站建筑创作中,建筑师从场地与生态要素出发,通过寻找当地建筑的原型语言,力求使设计兼具地域性、艺术性与时代性,并与现代交通建筑的个性有机契合。最后就本次设计,对地域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建筑技术与文化语境中寻求适合自我生存与理性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但功水 《山西建筑》2007,33(28):64-65
从数的象征、色彩的象征、物品的象征三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象征手法,提出了建筑师应注意建筑特征,摒弃庸俗的象征,以创造更有艺术性的象征性建筑,从而使建筑的艺术象征更完美.  相似文献   

17.
任育红 《山西建筑》2009,35(34):38-39
结合苏州新区净水厂建筑设计,探讨了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应充分发挥地区性的文化特点,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以创造出新型的现代化工业建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的创作实践,探讨了当代职业化的建筑创作环境下,建筑师如何结合项目所在地域的特定历史、人文及经济环境,选取适当的切入点,创作出扎根当地环境,被当地民众接受,能与地域文化、地理空间氛围对话、融合的新建筑形态,从而在传承地域文、维系地域空间特征的同时,赋予地域性命题时代性及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Mid-twentieth-century modern architecture in Houston thematised responsiveness to the natural phenomena of heat and light despite the fact that Houston's most celebrated modern buildings were designed to be completely reliant on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An examination of Houston buildings constructed from the late 1940s through the 1960s demonstrates the ways in which modern architects sought to privilege the architectural recognition of regional climatic difference while also employing modern technology to alleviate local climatic extremes of heat and humidity. The spectacular modern buildings that represent this era in Houston raise crucial questions: How did architects reconcile the doctrine of climatic responsiveness to the equally modern desire for maximum transparency? What proved more compelling: responsiveness to local circumstance or the imperatives of modern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d modern architects perceive that there might b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responsiveness to climate and other aspects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identity, such as transparency? Because concern about the roles of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responsi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current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t is pertinent to examine the ways modern architects in a particular climatic setting negotiated the issue of climatic responsiveness as modern architecture became the dominant practice.  相似文献   

20.
Mid-twentieth-century modern architecture in Houston thematised responsiveness to the natural phenomena of heat and light despite the fact that Houston's most celebrated modern buildings were designed to be completely reliant on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An examination of Houston buildings constructed from the late 1940s through the 1960s demonstrates the ways in which modern architects sought to privilege the architectural recognition of regional climatic difference while also employing modern technology to alleviate local climatic extremes of heat and humidity. The spectacular modern buildings that represent this era in Houston raise crucial questions: How did architects reconcile the doctrine of climatic responsiveness to the equally modern desire for maximum transparency? What proved more compelling: responsiveness to local circumstance or the imperatives of modern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d modern architects perceive that there might b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responsiveness to climate and other aspects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identity, such as transparency? Because concern about the roles of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responsi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current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t is pertinent to examine the ways modern architects in a particular climatic setting negotiated the issue of climatic responsiveness as modern architecture became the dominant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