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向量超级计算机的简短历史,并讨论向量体系结构的优点。尽管向量超级计算机由于造价的因素趋于被淘汰的地位,但是在未来的计算机应用领域里,向量体系结构仍然是很值得关注的,特别是在以图形、图像和多媒体处理里为主的下一代的计算机系统中的,有非常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桥梁,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系统的可扩性,可编程性和可用性。本文简要介绍当前国际上几种主要超级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现状,分析当今及未来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存储系统的层次与组织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多处理机紧耦合的超级计算机的为模型,着重阐述了局存-主存-外存三级存储系统中容量与速度的匹配问题,提出了优化原则,使系统具有吞吐量大,带宽高的特点,从而改善了“瓶颈”。  相似文献   

4.
目前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是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在2010年11月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一。"天河一号"采用了CPU与GPU相结合的异构融合计算体系结构,自主设计实现了高速互连通信系统,在多个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具有应用适应性强、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可扩展性好等特点,为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高性能计算平台。采用石油地震数据处理、飞行器流场模拟、生物分子动力学模拟、磁约束聚变数值模拟、湍流数值模拟、晶体硅分子动力学模拟、全球大气浅水波全隐式数值模拟、地球外核热流动数值模拟等应用的典型算例对"天河一号"进行了大规模并行程序测试,结果表明,"天河一号"在上述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超级计算机领域,并行机的体系结构和相应的并行程序设计语言一直是前沿课题和难点,而且体系结构的变化必将带来程序设计语言的改进和发展。本文基于一个带有超级节点的SPP体系结构,对该结构下的控制(任务)并行、数据分布和同步问题分别从语言一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外积极发展小型超级计算机系统,其性能接近或稍低于超级计算机,而结构灵活、可靠性好、性能价格比高、受到各界重视。本文在介绍苦干小型超级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的基础上,论述了这类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与主要特点,对系统性能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外积极发展小型超级计算机系统,其性能接近或稍低于超级计算机,而结构灵活、可靠性好、性能价格比高,受到各界重视.本文在介绍若干小型超级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的基础上,论述了这类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与主要特点,对系统性能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织女星网格的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91,自引:14,他引:91  
网格技术是高性能计算机研究的热点,网格的体系结构是构建网格系统的基础,在分析比较现有网格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织女星网格的体系结构设计,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织女星网格体系结构的基本思路是实现一台虚拟的、单一的网格超级计算机,其核心是Vege设计思想,织女星网格体系结构的关键组成包括网格硬件、网格互联系统以及网格操作系统,同时提出了资源路由器、网格计算协议、网格浏览器等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科学计算的并行程序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义  董绍静 《计算机工程》2002,28(12):83-85,95
由不同高性能RISC处理器及其构成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其基准性能和体系结构是不尽相同的,而且一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寿命也就只有3-5年时间,这将使得大多数付出巨大代价且在特定平台上开发成功的高性能科学计算程序往往会因为机型的改变而不能运行或不能很好运行,因此,人们迫切需要通用化程序,文中通过对在几种主流超级计算机上大量的测试数据的分析,指出了消息传递模式与指令级并行性对提高并行程序通用化程度的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利用网络化虚拟集群计算机资源从事高性能科学计算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化分析总结了七十年代以来超级计算机的发展,提出了目前流行的第三代超级计算机是紧密耦合的多机系统。针对体系结构的重大变化,程序设计方法也有多种选择。作者分别综述了四种研究发展方向,分别讨论了它们的背景、不足和前途。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in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there has been almost no debate about the practice of simulation across these domains of application. 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two domains of practice, business and military simulation, and identifies three modes of practice: simulation as software engineering, simulation as a process of organisational change and simulation as facilitation. The facets of each of these modes of practice are described, and the predominant usage of the modes in business and the military are identified. The implications for simulation software suppliers, practitioners, researchers, educators and us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该文在研究石油领域并行仿真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四种并行仿真模式。这些并行仿真模式已在基于机群的石油勘探仿真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它们同样适用于其它应用领域,用以提高并行仿真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 management systems, policy-based management has been introduced in cross-domain organization collaborations and system integrations. Theoretically, cross-domain policy enforcement is possible, but in reality different systems from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or domains have very different high-level policy representations and low-level enforcement mechanisms, such as security policies and privacy configurations. To ensure the compatibility and enforceability of one policy set in another domain, a simulation environment is needed prior to actual policy deployment and enforcement code development. In most cases, we have to manually write enforcement codes for all organizations or domains involved in every collaboration activity, which is a huge task.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n enforcement architecture and develop a simulation framework for cross-domain policy enforcement. The entire environment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blem of enforcing policies across domain boundaries when permanent or temporary collaborations have to span multiple domains. The middleware derived from this simulation environment can also be used to generate policy enforcement components directly for permanent integration or temporary interaction. This middleware provides various functions to enforce policies automatically or semi-automatically across domains, such as collecting policies of each participant domain in a new collaboration, generating policy models for each domain, and mapping specific policy rules following these models to different enforcement mechanisms of participant domains.  相似文献   

14.
PTS领域中的Agent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大部分的多Agent系统协作理论没有对实时、动态和通信不可靠环境下的Agent体系结构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该文首先给出了对动态、实时和通信不可靠环境下的多Agent协作问题的一种典型描述──PTS领域的定义,并分析了PTS领域的消息处理及动作执行的循环机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适合于PTS领域的Agent体系结构,最后在微机平台上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以机器人足球仿真比赛为背景实现了这种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颖的生成初始粒子信息方法,介绍了从图像直接生成初始粒子分布的过程,利用Matlab和C 程序实现了复杂几何形状区域上初始粒子的生成,为粒子方法模拟复杂边界的多相流体系及流动、传递和反应相耦合的过程提供了有效支持。通过模拟肺呼吸的粒子初始化的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能方便、准确地生成复杂的二维几何边界的初始粒子分布。  相似文献   

16.
通用的基于HLA分布交互式仿真平台体系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深入分析仿真系统对仿真平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通用的基于HLA分布交互式仿真平台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具有实用性强、层次清楚的特点,对国内相关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将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还对体系结构中的一些核心构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高性能数值模拟编程框架的作用和目的,阐述编程框架的研发和应用现状。希望本文对数值模拟超级并行应用软件的研发和其他相关领域编程框架的研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格模拟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技术描述、体系结构、研究目标、模拟过程四个方面介绍当前国内外几种主流网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论述了网格模拟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资源调度模拟、中间件模拟、应用模拟及用户模拟.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各模拟技术的特征、优势、不足以及应用领域.最后,给出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is viewed as solving a fixed point problem whose unknowns are infinite histories or streams of event and time information. Stream domains provide two notions of convergence,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usual categorization of simulation methods. Metric convergence leads to optimistic parallel simulation (the classic event list mechanism turns out to be a specialization), and convergence in the sense of partial orders leads to conservative parallel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20.
建模与仿真逼真度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逼真度(Fidelity)是建模与仿真从业群体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它提供了度量仿真模型复现其对应现实世界程度的方法,它可以提供方法来确定一个已知模型是否“足够好”.通过研究目前存在的工程应用领域的逼真度相关文献,分别对仿真逼真度定义及相关概念的研究,以及在量化与评估方法体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M&S)逼真度研究与应用的进一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