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钟  兰杰 《饮料工业》2014,(4):41-43
选用啤酒酵母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提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经过高速离心分离、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等电点沉淀及真空浓缩干燥制备还原型谷胱甘肽。采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反应体系,抗氧化性物质抗坏血酸作为参照物,根据DPPH·体系吸光值的变化研究GSH清除自由基的能力,DPPH·反应体系为5mL0.0817mmol/L DPPH·溶液+5mL样品溶液,反应时间30min。考察了不同浓度GSH和抗坏血酸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GSH比抗坏血酸抗氧化能力差一些,但GSH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其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因此,啤酒酵母GSH有重要的抗氧化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小粒黑豆的抗氧化作用与其所含有的酚类、花色苷的含量等密切相关,而这些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会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实验以盐池黑豆、府谷小黑豆两种小粒黑豆为材料,分析烘焙处理对其总酚、花色苷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焙对小粒黑豆的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200 ℃条件下烘焙后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100、150 ℃,150 ℃的总酚含量最低;总花色苷含量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减少;·OH清除作用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烘焙样品的O2-·清除作用显著低于未烘焙样品(P<0.05)。盐池黑豆、府谷小黑豆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以及DPPH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在150 ℃时最低。200 ℃条件下烘焙30 min,盐池黑豆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府谷小黑豆在200 ℃条件下烘焙40 min,其总酚含量最高,而100 ℃条件下烘焙20 min时的花色苷含量、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益智仁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益智仁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益智仁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以总抗氧化能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益智仁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益智仁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40∶1(mL/g)、超声时间35 min、超声功率360 W,在此条件下益智仁总黄酮得率为0.50%;益智仁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均与黄酮质量浓度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益智仁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螯合铁离子能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85±0.20)、(0.87±0.05)g/L和(2.45±0.30)g/L。  相似文献   

4.
酶解缫丝蚕蛹蛋白抗氧化肽的分离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酶解缫丝蚕蛹蛋白抗氧化肽的分离和稳定性,为其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超滤分离酶解缫丝蚕蛹蛋白抗氧化肽,比色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超滤分级后得到分子质量为200~3 000 D的酶解缫丝蚕蛹蛋白抗氧化肽对O2-•、•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8.85 mg/mL、3.13 mg/mL、35.23 μg/mL。该抗氧化肽经过4 h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前后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1.05%、82.26%;在pH 4、8条件下处理1 h,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8.02%、11.80%(100 μg/mL);在温度95 ℃条件下处理1 h,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7.11%(100 μg/mL);用浓度为1.0 mol/L的NaCl处理6 h,相比对照组,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由51.58%下降到22.68%(60 μg/mL)。结论:超滤后得到的分子质量为200~3 000 D的酶解缫丝蚕蛹蛋白抗氧化肽的抗氧化能力比酶解原液有一定提高;且在酸性、高温、脱盐处理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保持较好;胃肠道消化酶对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羟脯氨酸作为胶原蛋白的特征成分,其在肽序列中可使胶原衍生低聚肽对肽酶或蛋白酶产生高度抗性,口服后经过胃肠消化吸收至血液中仍能以肽的形式存在。羟脯氨酸小肽可在肠上皮细胞膜部位被完整吸收,并在血浆达到较高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以及更稳定、高效的生物活性。本实验以15 条羟脯氨酸小肽为研究对象,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4 种体外方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5 条羟脯氨酸小肽中,Leu-Hyp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23.6%;Leu-Hyp、Ile-Hyp的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分别为57.8%和57.7%;其他小肽的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较低,清除率均小于15%或不具有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浓度为3 mmol/L时,15 条小肽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较强,清除率分别可达30%~50%和60%~80%。综上,本实验所选15 条羟脯氨酸小肽均具有一定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Leu-Hyp、Ile-Hyp的体外抗氧化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适用于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以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lanisole,BHA)、VC和生育酚(vitamin E,VE)为对照,测定大豆肽的还原能力、螯合Fe2+能力、清除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及抑制脂质体氧化的活性。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为0~30 mg/mL时,大豆肽还原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BHA、VE、VC类似,大豆肽最大还原能力仅为0.487。大豆肽抑制脂质体氧化的活性弱于BHA和VE,但具有较稳定的增加趋势,最大抑制率达到20.6%;在质量浓度为0~15 mg/mL时,大豆肽螯合Fe2+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最大螯合率为38.7%。然而,未检测出BHA、VE、VC具有螯合Fe2+的能力;在质量浓度为0~3.0 mg/mL时,大豆肽清除ABTS+·活性与VC基本相同,大于BHA和VE,ABTS+·清除率最大为61.2%。大豆肽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大仅为2.1%,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远低于VC(45.0%)、BHA(10.1%)和VE(10.7%),表明螯合Fe2+能力、清除ABTS+·及抑制脂质体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适合用于评价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宋莹蕾  万茵  付桂明  郭岚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5):120-129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葡萄糖和甘氨酸反应体系合成1-脱氧-1-L-甘氨酸-D-果糖(Fru-Gly)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在不同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葡萄糖与氨基酸不同物质的量比的条件下合成Fru-Gly化合物,比较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体系生成Fru-Gly化合物的浓度及其褐变程度的影响,并检测其浓度与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合成Fru-Gly化合物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时间0.9 h,反应温度79℃,葡萄糖和甘氨酸物质的量比3.25∶1,此时样品的3种抗氧化活性均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Fru-Gly化合物的浓度与DPPH自由基清除力、ABTS自由基清除力以及还原力互为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6。  相似文献   

8.
该文测定9个木薯品种在120、180、240 d 3个植龄下叶片总黄酮的含量,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同时探讨抗氧化能力与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植龄增大,总黄酮含量趋于减小、品种间离散程度趋于增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品种间离散程度均增大,FRAP抗氧化能力不受植龄影响,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各植龄下,品种SC12、SC13的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均处于最高水平;聚类分析将27个木薯叶片样品分成5大类群,并且只有在240 d植龄下,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
郑义  王卫东  李勇  朱园园  郭静 《食品科学》2014,35(2):126-131
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了热水浸提高良姜多糖的最佳工艺;以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高良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高良姜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3∶1(mL/g)、浸提温度95 ℃、浸提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实测值为11.81%。高良姜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均表现出一定的质量浓度依赖性;高良姜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和螯合铁离子能力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0.59±0.01)、(0.05±0.003)g/L和(2.75±0.2)g/L。  相似文献   

10.
郑召君  张日俊 《食品科学》2018,39(22):71-79
为挖掘家禽血液潜在的抗氧化特性,以鸡血球为原料,筛选最佳蛋白酶酶解制备抗氧化肽,并对酶解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采用超滤、阳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对酶解物进行连续分离纯化,并用质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酸性蛋白酶水解血球蛋白制备的酶解物具有最高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80%)。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2%、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0?h,该条件下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分别为(98.31±0.66)%、(28.89±0.31)%和1.94±0.03。经系列分离纯化获得抗氧化活性最强的组分,其在质量浓度为0.1?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分别为(87.16±1.59)%和0.21±0.01。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目标肽的氨基酸序列为MGQKDSYVGDEAQSKRGILT,分子质量为2?182.1?Da。  相似文献   

11.
刘雪梅  陈文学  杨铭  于德伟  杨明 《食品科学》2014,35(17):255-259
目的:观察人参糖肽(ginseng glycopeptide,GGP)结合耐力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和抗氧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 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高脂大鼠按TC含量随机分为高脂模型对照组(F组),耐力运动组(E组),GGP 80 mg/(kg·d)组(G组),GGP 80 mg/(kg·d)+耐力运动组(GE组),将同批未经上述处理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每组10 只大鼠,E组与GE组进行8 周的中小强度的跑步训练,期间G组与GE组按80 mg/(kg·d)皮下注射给药,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 次,连续8 周。实验结束时,检测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结果:F组大鼠TG、TC、LDL-C、ApoB、MDA水平明显高于N组(P<0.01或P<0.001),HDL-C、ApoA1、SOD水平明显低于N组(P<0.01或P<0.001)。与F组比较,E组、G组及GE组大鼠TG、TC、LDL-C、ApoB、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或P<0.001),HDL-C、ApoA1、SOD明显升高(P<0.05或P<0.001)。与E组比较,G组TC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GE组TG、TC、LDL-C、ApoB及MDA水平明显低于E组(P<0.05或P<0.01),HDL-C、SOD和GSH水平明显高于E组(P<0.05)。与G组比较,GE组TG、LDL-C、ApoB及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GSH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其他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单纯注射GGP与单纯耐力运动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对机体脂质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GGP结合耐力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优于单纯给予GGP和单纯耐力运动。  相似文献   

12.
王志聪  倪鑫  侯虎  姜慧明  步琳  李八方 《食品科学》2014,35(19):255-259
目的:探究不同分子质量段的鳕鱼皮胶原肽对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效果及相关机理。方法:从鳕鱼皮中提取胶原蛋白并用复合酶酶解,制备不同分子质量段的胶原肽,采用高体积分数酒精诱导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观察统计胃黏膜损伤程度并对胃部组织及血清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胶原肽能够减轻大鼠胃腺的出血损伤,降低胃组织中Ca2+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活力(P<0.05);其中,中分子质量胶原肽效果最好,该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降至9.21%(P<0.01),损伤抑制率为57.16%;胶原肽能提高胃组织中糖蛋白含量(P<0.05),降低胃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提高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清中谷胱甘肽的含量(P<0.05)。结论:胶原肽能够通过增强大鼠胃黏膜屏障及机体抗自由基氧化水平,产生对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宁宁  何慧  胡琪  侯焘  王驰 《食品科学》2014,35(9):181-186
为使咸鸭蛋清得到高值化利用,本实验以电渗析脱盐的咸鸭蛋清为原料,以可溶性钙结合量、水解度为指标,用Alcalase 2.4 L碱性蛋白酶、Neutrase 0.8 L中性蛋白酶、Protamex复合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对脱盐咸鸭蛋清进行酶解,筛选出最佳实验用酶为Protamex复合蛋白酶;进而对制备的蛋清肽进行了脱酰胺处理,分析蛋清肽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适合Protamex复合蛋白酶的酶解条件为加酶量2×104 U/g、底物质量浓度30 g/L、温度50 ℃、pH 6.5,酶解3.5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1.97%,所得蛋清肽的可溶性钙结合量为29.22 μg/mL。再经脱酰胺修饰后,其可溶性钙结合量显著增加(P<0.05)。氨基酸分析显示蛋清肽中含有较多与钙结合相关的氨基酸。以脱盐咸鸭蛋清为原料制备的肽具有较高的钙结合活性,脱酰胺修饰可使其钙结合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木脂素(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SCL)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 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SCL低剂量组(25 mg/(kg•d))、SCL高剂量组(50 mg/(kg•d))、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150 mg/(kg•d)),灌胃给药预处理15 d。末次给药1 h,造模组小鼠给予50%乙醇12 mL/kg一次性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12 h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肝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SCL可明显降低酒精致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以及TG水平(P<0.05),同时使小鼠肝组织MDA含量和NOS活性显著下降,GSH含量提高(P<0.05);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显示SCL可显著改善酒精引起的小鼠肝细胞水肿、坏死,中央静脉充血等病理损伤。结论:SCL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匙吻鲟、杂交鲟和鳙肌肉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养殖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杂交鲟(hybrid sturgeon)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肌肉理化及营养特性,
对3种鱼的肉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鳙的含肉率显著高于两种鲟鱼(P<0.05),两鲟鱼间差异不显著(P>0.05);匙吻鲟肌肉粗蛋白含量与杂交鲟、鳙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鲟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鳙(P<0.05);对于粗脂肪含量杂交鲟与匙吻鲟和鳙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匙吻鲟显著高于鳙(P<0.05);粗灰分含量鳙显著高于两种鲟鱼(P<0.05)。3种鱼的脂肪酸由3种饱和脂肪酸和6种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杂交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匙吻鲟、鳙(P<0.05);匙吻鲟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杂交鲟和鳙(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杂交鲟>匙吻鲟>鳙,3种鱼之间差异显著(P<0.05);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种鱼之间差异显著(P<0.05),鳙>杂交鲟>匙吻鲟。动脉粥样化指数匙吻鲟显著低于鳙(P<0.05);血栓指数匙吻鲟与杂交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鳙(P<0.05)。杂交鲟熟肉率显著低于鳙(P<0.05),胶原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鳙(P<0.05);液体流失率、水分流失率匙吻鲟显著低于杂交鲟、鳙(P<0.05);脂质流失率、肌纤维直径匙吻鲟与杂交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脂质流失率两种鲟鱼显著低于鳙(P<0.05),肌纤维直径两种鲟鱼显著高于鳙(P<0.05);生肉硬度匙吻鲟与鳙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杂交鲟(P<0.05);黏附性、内聚性、回弹力、剪切力杂交鲟均显著高于鳙(P<0.05);弹性匙吻鲟显著高于鳙(P<0.05);黏性、咀嚼性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杂交鲟>匙吻鲟>鳙。熟肉硬度匙吻鲟与杂交鲟、鳙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鲟显著高于鳙(P<0.05);内聚性、回弹力匙吻鲟显著高于杂交鲟、鳙(P<0.05);弹性匙吻鲟显著高于鳙(P<0.05);黏性、咀嚼性匙吻鲟显著高于鳙(P<0.05);剪切力匙吻鲟显著低于鳙(P<0.05)。多汁性、油腻、风味浓度3种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嫩度匙吻鲟<杂交鲟<鳙,匙吻鲟显著低于鳙(P<0.05)。研究认为,匙吻鲟风味较好,健康指数较为理想,杂交鲟与之相似。鳙可提供较高水平的蛋白和HUFA等不饱和脂肪酸,其嫩度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从发酵芝麻粕中提取分离出的小肽体内抗氧化和免疫活性。将56 只4 周龄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成7 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低、中、高3 个剂量的小肽(三肽和四肽),连续灌胃28 d后取血,测定肝脏、脾脏、胸腺系数,血清中丙二醛含量,肝匀浆中的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脾脏中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数量。灌胃发酵芝麻粕三肽和四肽后,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四肽高剂量组小鼠的CD4+/CD8+值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发酵芝麻粕三肽和四肽均具有体内抗氧化能力,四肽在本实验设定中的高剂量条件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7.
屈长波  王恬 《食品科学》2014,35(11):54-57
研究食品添加剂脱氢醋酸钠对动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仔猪作为实验动物模型,选用10 日龄哺乳仔猪(杜×长×大)192 头,随机分成4 组(每组4 个重复,每重复12 头),饲喂不含脱氢醋酸钠的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脱氢醋酸钠0.02%(实验组Ⅰ)、0.1%(实验组Ⅱ)和0.2%(实验组Ⅲ)的日粮,实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仔猪51 d体质量,Ⅲ组显著降低13.26%(P<0.05),Ⅰ、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2)Ⅲ组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显著降低(P<0.05),而Ⅰ、Ⅱ组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仔猪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除Ⅲ组外,Ⅰ(P<0.01)、Ⅱ(P<0.05)组均有明显升高。因此,日粮中添加0.2%脱氢醋酸钠,明显降低仔猪的抗氧化能力,食品中使用高剂量脱氢醋酸钠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蛹虫草基质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stroma polysaccharides,CMSP)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50 mg/(kg·d))、CMSP各剂量组(150、300、600 mg/(kg·d)),连续灌胃30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给予体积分数50%的乙醇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2 h后,小鼠脱臼处死后取血液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取肝脏、脾脏和胸腺计算其系数,并制备肝匀浆测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transferase,GSH)的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CMSP各剂量组肝脏系数、脾脏系数、胸腺系数,血浆中SOD活力、TG含量、ALT活性、AST活性,肝组织中SOD活力、GSH-Px活力、MDA含量、GSH含量与模型组各水平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蛹虫草基质多糖对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扬  孙和平  刘卓  周鸿立 《食品科学》2015,36(23):279-282
探索紫苏油作为抗氧化功能性食品的潜力,研究紫苏油在小鼠体内的抗氧化作用。给昆明小鼠每日灌胃不同剂量的紫苏油,饲养30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实验组灌胃乙醇造成小鼠氧化损伤模型,并对小鼠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PC)含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100、200、400 mg/(kg•d)紫苏油剂量组小鼠肝脏的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6.08%(P<0.01)、17.28%(P<0.05)、25.12%(P<0.05)、48.16%(P<0.01);100 mg/(kg•d)紫苏油剂量组小鼠血清的SOD活力极显著增强(P<0.01);100、200 mg/( k g • d)紫苏油剂量组小鼠肝脏的G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100 mg/(kg•d)紫苏油剂量组小鼠肝脏的PC含量显著降低(P<0.05)。因此,紫苏油在乙醇诱导氧化损伤模型小鼠的体内具有抗氧化作用,其通过降低小鼠肝脏内MDA、PC含量,提高GSH含量,升高血清SOD活力发挥作用,其中100 mg/(kg•d)为紫苏油推荐剂量,应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研究牦牛肝脏中脂肪含量与食用品质及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以海北牦牛为研究对象、当地同龄黄牛为对照,采用内标法对肝脏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对脂肪含量与食用品质、脂肪酸组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牦牛肝脏色度a*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失水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者的功能性脂肪酸有极显著差异(P<0.01);牦牛肝脏P/S值为0.5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大于0.4的标准,n-6/n-3值小于营养学上建议的标准。相关性分析表明:肝脏脂肪含量与失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肝脏脂肪含量与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硬脂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牦牛肝脏具有优良的食用品质和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