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真空包装鲜切紫薯的菌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娇  王宏勋 《食品科学》2012,33(13):156-159
对真空包装鲜切紫薯的菌相组成及其贮藏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出乳酸菌属、肠杆菌科、酵母菌属的特征菌株各两株以及微球菌和葡萄球菌属菌株各一株,经生理生化实验验证符合相关种属特征。整个贮藏过程中酵母菌数量优势明显,乳酸菌变化与细菌菌落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肠杆菌后期生长趋势较快,微球菌和葡萄球菌后期生长趋势降低,初步推断酵母菌和乳酸菌为真空鲜切紫薯的主要优势菌。  相似文献   

2.
研究贮藏温度对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鲜切猕猴桃片品质和菌落总数的影响,建立品质指标和菌落总数货架期预测模型.将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鲜切猕猴桃片分别在0,5,10,15,20,25℃贮藏,定期测定VC含量、叶绿素含量、总酚含量、菌落总数、脆性、色差及固酸比,探讨温度对其的影响,确定各监测指标的拟合方程.结合Arrhenius...  相似文献   

3.
雷昊  谢晶  乔永祥 《食品与机械》2017,33(8):118-121,132
选取1.8 mg/L臭氧水清洗5 min的鲜切杭白菜为试验材料,分别贮藏在0,5,10,15,20℃的恒温箱中,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样品的菌落总数、VC、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变化,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不同的一级动力学预测模型,得到货架期模型的活化能(E_A)分别为49.08,54.87,38.80kJ/mol,指前因子(A_0)分别为4.93×10~7,1.00×10~9,1.22×10~6,最后用10℃的指标进行验证,得到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10%,表明该试验所得货架期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0~20℃鲜切杭白菜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选择性培养基分析真空包装鲜切莲藕的菌相组成,并采用菌落形态、显微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方法予以鉴定;建立Gompertz模型揭示莲藕主要腐败微生物在4℃恒温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基于感官分析,确定低温条件下鲜切莲藕货架期的微生物限量。结果发现,真空包装鲜切莲藕中主要菌相为乳酸菌属、肠杆菌科、假单胞菌属、酵母菌属,实验鉴定出乳酸菌属、肠杆菌科、假单胞菌属、酵母菌属各2株;经菌落形态、显微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鉴定,均符合相关科属特性。整个贮藏过程中,乳酸菌、肠杆菌、假单胞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乳酸菌延滞期最短,假单胞菌最大比生长率最高,酵母菌数量优势相对较大。该莲藕产品的货架期为10d左右,所对应的微生物数量级约107CFU/g。  相似文献   

5.
乔永祥  谢晶  雷昊 《食品与机械》2018,34(1):104-109
以鲜切生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0,5,10,15,20℃)对其品质和菌落总数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贮藏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VC含量和菌落总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基于试验数据,以Arrhenius方程建立叶绿素和VC的一级动力学模型,并建立菌落总数的Gompertz模型,预测其货架期。结果显示,与以Arrhenius方程建立的菌落总数货架期模型SLD相比,以Gompertz方程建立的货架期模型SLG的准确因子为1.25,更趋近于1,说明Gompertz方程可以更好地反映鲜切生菜在0~20℃时的微生物生长趋势,建模更准确;以Arrhenius方程建立的货架期模型SLchlo、SLVc和以Gompertz方程建立的菌落总数货架期模型SLG的相对误差分别为8.89%,4.44%,6.67%,货架期模型SLVc和SLG相对误差更小,表明以VC和菌落总数为特征指标建立的货架期模型可以更好地对0~20℃温度范围内鲜切生菜的货架期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鲜切小白菜和鲜切生菜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并预测其货架期,本文以鲜切小白菜和鲜切生菜为研究对象,对其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变化进行研究,并以细菌总数为自变量对低温与室温下鲜切小白菜和生菜货架期预测模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在4℃与25℃下贮藏时间分别为10 d与3 d时,两种蔬菜的感官评价均大于5分,超过了消费者接受范围,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也在该贮藏时间时超出了标准规定范围,得出鲜切小白菜和鲜切生菜在4℃与25℃下的货架期终点分别为10 d与3 d;低温与室温下鲜切小白菜和鲜切生菜货架期预测模型拟合结果分别为:SL4℃=ln{ln[5.096/(N1-1.990)]}-1/0.279+7.452和SL25℃=ln{ln[3.621/(N1-3.651)]}-1/1.124+1.512;两个预测模型的偏差因子分别为0.979和1.001,准确因子分别为1.050和1.040,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田梦琦  杨润强  庄言  顾振新 《食品科学》2015,36(18):231-236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鲜切水芹贮藏期菌相分析,发现假单胞菌属是其贮藏期优势菌。保鲜袋挽口包装的鲜切水芹在22 ℃贮藏8 d,假单胞菌数量即达到106 CFU/g,低温贮藏有助于抑制假单胞菌的生长繁殖。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有效地拟合出4 ℃和22 ℃条件下假单胞菌属细菌的动态变化,偏差度和准确度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有效的。鲜切水芹于低温贮藏3 d后置于常温(22 ± 1) ℃贮藏时,叶绿素和木质素动态变化符合一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腐败菌的生长速率来预测鲜切水芹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8.
为延长鲜切白菜的货架期,本文采用不同透气率和不同面积的气调窗与包装袋相结合进行试验,通过对鲜切白菜包装袋内感官品质、气体成分进行统计和分析,筛选和优化出鲜切白菜最适宜的气调包装。结果表明:自发气调包装可有效改善鲜切白菜贮藏品质,鲜切白菜适宜选用O2和CO2透过速率分别为4×105和1.6×106 cm3/m2?d?atm,透气比为1:4气调窗,所需要气调窗的面积为1~2 cm2/kg,在4 ℃条件下至少可延长货架期4 d;综合计算气调窗和薄膜的透气量可知,适于鲜切白菜包装袋O2和CO2的透过量应分别为1.85×103~2.08×103 和8.59×103~9.51×103 cm3/kg?d?atm,达到鲜切白菜的适宜气体浓度,O2为3.63%~5.10%,CO2为7.77%~8.07%。研制的自发气调包装袋可使鲜切白菜处于适宜的气体状态,可很好地解决包装袋内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异味问题,且保留原有的鲜切白菜气味,延长其货架期,为鲜切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度和薄膜包装对鲜切胡萝卜货架期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温度(低温和常温)和两种薄膜包装处理(LDPE和HDPE),对鲜切胡萝卜货架期的品质变化和膜脂过氧化代谢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低温显著地减缓了鲜切胡萝卜货架期的失水、褐变和腐烂等现象的出现,同时有利于保持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而两种包装材料在常温下对鲜切胡萝卜失水率的影响差异显著,HDPE优于LDPE,对维持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鲜切胡萝卜的保鲜条件是低温、适宜的包装和避光。推荐鲜切胡萝卜的货架期——常温(HDPE包装):4~5d;常温(LDPE包装):2~3d;低温(HDPE和LDPE包装):20~25d。  相似文献   

10.
为了快速预测鲜切生菜中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长动态,评价温度对鲜切生菜剩余货架期的影响,以引起鲜切生菜腐败的荧光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0、4、10、25℃)对其生长的影响,建立和验证荧光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以及鲜切生菜剩余货架期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修正的Gompertz方程拟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9以上,二级模型偏差度和准确度均在0.9~1.05之间,说明建立的一级和二级模型能够真实有效的预测鲜切生菜中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长情况。以鲜切生菜在7℃和15℃货架期的实测值进行剩余货架期模型的验证,相对误差分别为-12.53%和9.49%,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快速可靠的预测鲜切生菜的剩余货架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紫马铃薯为原料,通过酶法制备富含花色苷的紫马铃薯汁,分别使用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及植物乳杆菌三种乳酸菌对其进行发酵,研究烫漂时间、酶用量对紫马铃薯汁出汁率、花色苷、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及发酵过程中pH、花色苷、总酚含量、糖组分、有机酸、DPPH·清除能力等变化。结果表明:紫马铃薯经烫漂护色2.5 min时出汁率最高。烫漂时间对紫马铃薯汁的花色苷含量影响极为显著,烫漂2.5 min时花色苷含量比未经烫漂处理的提升了7.7倍。经高温α-淀粉酶(20 U/g)、糖化酶(200 U/g)酶解处理后的紫马铃薯汁出汁率为69.80%±3.85%,总酚含量1136.7±33.76 mg/L,花色苷含量为218.25±1.89 mg/L。紫马铃薯汁经乳酸菌发酵后pH逐渐下降,并产生大量的乳酸,产酸能力大小依次为保加利亚乳杆菌 > 植物乳杆菌 > 干酪乳杆菌,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在发酵过程中均作为底物被乳酸菌消耗,发酵48 h后花色苷、总酚、DPPH·清除能力分别下降了11.33%~17.82%、6.22%~7.73%、24.23%~27.62%。抗氧化活性下降与花色苷和总酚含量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王小标  武运  王璐  苗森  邹弯  李振华  李维维 《食品科学》2015,36(11):125-129
研究新疆酸马乳中乳酸乳球菌WLB5、干酪乳杆菌MLS5与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WWMJ1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酸马乳发酵过程中,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WWMJ1可以促进干酪乳杆菌MLS5的生长,干酪乳杆菌MLS5对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WWMJ1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乳酸乳球菌WLB5能促进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WWMJ1的生长。乳酸乳球菌WLB5和干酪乳杆菌MLS5混合发酵有助于提高酸马乳中乳酸菌总活菌数。本研究可为酵母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及开发新型乳制品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闫彬  贺银凤 《食品科学》2012,33(7):131-137
对内蒙古锡盟地区酸马奶中分离出的1株乳酸菌和1株酵母菌进行混合培养,初步确定双菌混合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双菌发酵计数乳酸菌活菌数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0℃摇床培养12h再转到37℃静置培养,最佳发酵时间为20h,脱脂乳中添加的营养成分最优配方为蛋白胨1g/100mL、蔗糖0.5g/100mL、酵母浸粉0.5g/100mL;双菌发酵计数酵母菌活菌数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7℃静置培养8h再转到30℃摇床培养,最佳发酵时间为32h,脱脂乳中添加的营养成分最优配方为蛋白胨0.5g/100mL、蔗糖0.5g/100mL、酵母浸粉0.5g/100mL;选用乳酸菌与酵母菌质量比1:1作为菌种配比。 同时在最佳生长条件下探讨乳酸菌与酵母菌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后发酵对二者共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乳酸菌生长的活性物质生成的时间为12h以前(即将酵母菌在5号配方中30℃摇床培养),促进酵母菌生长的活性物质生成的时间应为16h以前(即将乳酸菌在1号配方中37℃静置培养),在后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与酵母菌双菌培养的活菌数都极显著高于单菌培养(P<0.01)。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卤制鸭腿中的乳酸菌在5、10、15、20、25℃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利用Gompertz模型拟合了测定温度下的乳酸菌生长一级模型和乳酸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的R2都大于0.99,利用平方根模型描述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和延滞期的关系,建立了乳酸菌在鸭腿基质上的生长预测二级模型,方差分析表明二级模型拟合显著。模型可用于预测5~25℃范围内乳酸菌在鸭腿上的生长变化情况,为卤制鸭腿中腐败微生物的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HPLC-MS法鉴定不同品种紫甘薯中花色苷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PLC-MS法鉴定中国5个主要紫甘薯种植品种中花色苷的含量及组成,结果从5种紫甘薯中鉴定出10种花色苷,其中从紫薯038和济18中鉴定出一种新花色苷组分,其质荷比为1 083.结合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和质谱等信息,推测其可能为芍药素3-阿魏酰—羟基苯甲酰槐糖苷-5-葡糖苷.5种紫甘薯中花色苷的含量各不相同,其中紫薯038的总花色苷含量最高(9.66 mg/g),济18的花色苷含量最低(1.71 mg/g).  相似文献   

16.
黑甜玉米乳酸菌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彧  李杰  高云  叶淑红 《食品科学》2006,27(10):412-415
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黑甜玉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该饮料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黑甜玉米乳酸菌饮料是以黑甜玉米和牛乳为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后,添加甜味剂、稳定剂、有机酸、水、香精等调配成的产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黑甜玉米发酵乳35%,白砂糖11%,稳定剂0.5%,柠檬酸0.2%时最佳。采用该技术条件可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高质量产品。  相似文献   

17.
史波林  赵镭  支瑞聪 《食品科学》2012,33(21):345-350
食品货架期是厂商对产品质量的承诺,也是消费者关心的质量要求。针对目前研究中货架期预测模型使用的随意性与不规范性,本文剖析货架食品的品质影响因素,明确感官、化学、物理和微生物4个货架期食品品质评价途径,分析所对应的货架食品品质衰变机理和货架寿命终点检测方法,归纳与总结现有货架预测常用模型和算法,形成基于品质衰变原理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体系,并对该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分析植物乳杆菌45、植物乳杆菌571、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以及联合增香酵母PL09发酵豆乳过程中的酸度、活菌数、电泳图、胞外多糖含量、黏度等的变化,研究不同乳酸菌在豆乳中的生长特性及乳酸菌和酵母菌联合发酵豆乳时的特性。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45和植物乳杆菌571单独发酵豆乳8 h后pH分别达到4.43和4.42,活菌数分别达到3.11×108和2.78×108 CFU/mL,并且总糖含量降低较快;鼠李糖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能够在豆乳中发酵分别产生胞外多糖180.82和174.45 μg/mL;乳酸菌和增香酵母PL09联合用于发酵豆乳时,增香酵母PL09能够促进乳酸菌在豆乳中的产酸能力,并且提高活菌数及产品的黏度,为开发乳酸菌和酵母菌的联合发酵豆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以采自辽宁省不同地区农家38 份传统发酵豆酱样品为试材,通过选择性培养分离出豆酱中的优势乳酸菌及酵母菌疑似菌株,再利用16S rDNA和26S rDNA D1/D2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保藏。结果表明,14 个地区38 份样品中共分离到乳酸菌62 株,初步鉴定结果为L. plantarum 19 株、E. faecium 14 株、T. halophilus12 株、L. sakei 11 株、L. fermentum 4 株、P. pentosaceus 2 株。分离到酵母菌56 株,初步鉴定结果为Zygosaccharomyces 18 株、Candida 13 株、C. parapsilosis 14 株、D. hansenii 7 株、Debaryomyces 4 株。丹东市、沈阳市、阜新市等地区的样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多样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