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后亚硒酸钠处理对杏果黑斑病的控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春丽  李永才  毕阳  刘筱  杨兰  乔文景  王迪  唐瑛 《食品科学》2016,37(14):258-263
通过离体和体内实验研究亚硒酸钠对杏果黑斑病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作用及黑斑病的控制效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处理能显著抑制A. alternata菌落的生长和孢子萌发,且存在质量浓度效应,40 mg/L的亚硒酸钠能显著抑制A. alternata菌落的生长,其菌落直径较对照降低了30.8%,同时亚硒酸钠还能使A. alternata菌丝发生凹陷、扭曲等形态结构的改变;体内实验表明,采后亚硒酸钠处理能有效抑制损伤接种A. alternata的杏果黑斑病的扩展,其中20 mg/L亚硒酸钠的控制效果最佳,其病斑直径较对照减小了11%;采后亚硒酸钠处理还能够明显减少杏果乙烯的释放和呼吸强度的升高,延缓质量损失率和硬度的降低。可见硒在果蔬采后防腐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王毅  赵宾宾  毕阳  李永才  李桂敏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4):331-333,384
研究了采后硅酸钠处理对杏果黑斑病的控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硅酸钠对黑斑病病原物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以25mmol/L处理效果最好,抑菌率可达72.73%。50mmol/L硅酸钠浸泡可明显降低杏果损伤接种A.alternata的病斑直径,处理组病斑直径低于对照22%,且抑制效果可持续96h。50mmol/L硅酸钠处理还有效延缓了常温贮藏初期果实硬度的下降,维持了较高的可滴定酸和VC的含量,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由此表明,采后硅酸钠处理可通过直接抑菌和诱导果实抗性来控制杏果黑斑病,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钼酸铵和焦亚硫酸钠对采后苹果青霉病和黑斑病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GRAS物质钼酸铵和焦亚硫酸钠处理对苹果青霉病和黑斑病的控制,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钼酸铵和焦亚硫酸钠均能抑制Penicillium expansum和Alternaria alternate菌落的生长,其中7.5 g/L钼酸铵、0.3 g/L焦亚硫酸钠抑制效果最佳,其抑菌率分别达到78.7%、72.7%、81.3%、56.3%。体内试验表明,钼酸铵和焦亚硫酸钠对损伤接种苹果的青霉病和黑斑病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7.5 g/L的钼酸铵对苹果青霉病的抑制效果最佳,0.25 g/L的焦亚硫酸钠对苹果黑斑病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由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黑斑病是梨果主要采后病害之一,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本实验以梨果黑斑病菌A. alternata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代谢产物吡啶-2,6-二羧酸(pyridine-2,6-dipicolinic acid,DPA)对A. alternata生长的抑制和对梨果黑斑病的控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其抑菌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DPA能显著抑制A. alternata的菌落生长、孢子萌发以及芽管伸长,其中2.0 mmol/L DPA处理后培养9 d时A. alternata菌落直径仅为对照组的51.76%,4.0 mmol/L处理可完全抑制A. alternata的生长。DPA处理对梨果黑斑病的扩展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贮存至第11天时,20.0 mmol/L DPA处理组早酥梨病斑直径仅为对照组的55.17%。进一步研究表明,DPA处理提高了A. alternata细胞膜的通透性,菌丝电导率、蛋白质和核酸渗漏量显著增加,同时DPA处理降低了细胞膜组分麦角甾醇质量浓度,提高了A. alternata丙二醛浓度。结论:DPA可通过延缓A. alternata生长、提高膜通透性、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促使膜脂氧化而发挥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食用槟榔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测和气质联用确证的方法,用乙醚萃取经盐酸酸化后的提取液,分别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对乙醚层进行洗涤后浓缩,氮吹至近干后用乙醇定容。采用DB-5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行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在4~20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 r~2均大于0.999 5,分别对2.0, 5.0和20.0μg/m L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3.6%~103.6%之间, 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定量下限均为0.1 mg/kg,标准物质分离度在10.0以上。气质联用法采用SIM扫描,在2~1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r2均大于0.998, 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定量下限分别为0.012, 0.01, 0.01和0.01 mg/kg。气质联用法能有效地将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与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分开,避免假阳性的出现。该方法适用于槟榔等复杂基质样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豆制品中甜味剂安赛蜜、糖精钠和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九种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实验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Diamonsil),以0.02mol/L的乙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淋洗,柱温25℃,DAD检测器在波长236nm进行检测。整个分离过程在22min内完成。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7.5%~102.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99%。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7.
研究非亲和菌株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菌体蛋白激发子对杏果实抗黑斑病的诱导效果及其作用机理。以‘兰州大接杏’为试材,通过处理后不同时间损伤接种杏果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研究T. roseum蛋白激发子对杏果实黑斑病抗病性的诱导及其时效性,同时进一步研究最佳处理质量浓度对杏果实组织活性氧及抗性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T. roseum蛋白激发子处理可显著抑制损伤接种杏果病斑的扩展(P<0.05),其中14.4 μg/mL蛋白激发子的控制效果最好,且诱导处理72 h时杏果产生最大抗性。T. roseum蛋白激发子处理后杏果组织O2-·的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分别在48 h和72 h出现明显的峰值,同时处理的果实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均有所增强。T. roseum菌体蛋白激发子处理能显著增强杏果组织的抗性,其可能是通过激发活性氧爆发和提高杏果实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可见T. roseum蛋白激发子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诱抗剂应用于采后病害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10):141-147
目的:优化气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含量的分析方法。试样先后经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盐酸酸化,无水乙醚提取,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后浓缩近干,无水乙醇溶解的条件下以外标法定量,通过5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与柱温箱温度的系列变化进行测试,最终确定最佳分离柱为Inert Cap 1301,柱温箱的初始温度为90℃。结果: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加标回收率在91%~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6%~0.8%之间,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与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528mg/kg、0.497mg/kg、0.473mg/kg与0.440mg/kg。结论:优化仪器分析方法后,测定酱油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含量的灵敏度明显提高,分析时间明显缩短,加标回收良好,这有利于提高检测分析效率,减小分析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9.
从提高纸张抗菌性能角度出发,研究了漆酶/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处理未漂硫酸盐浆后纸样抗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漆酶/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处理末漂硫酸盐浆抄造的纸样能较好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 门氏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4.50%、90.87%、98.99%和99.12%.耐洗实验结果表明,纸样经4次洗脱后其抑菌率变化不大,推测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在漆酶作用下与纤维发生化学键连接而非简单的物理吸附.通过浆料卡自值的测定和扫描电镜的检测结果间接表明了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在漆酶的作用下可以接枝到纤维表面,表现为卡伯值增加,纤维表面有沉积物及纤维间生成连接膜.  相似文献   

10.
《造纸信息》2011,(12):50-50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裴继诚等人,研究了漆酶/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处理未漂硫酸盐浆后纸样抗茵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用漆酶/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处理未漂硫酸盐浆抄造的纸样能较好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4.50%、90.87%、98.99%和99.12%。耐洗实验结果表明,纸样经4次洗脱后其抑菌率变化不大,推测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在漆酶作用下与纤维发生化学键连接而非简单的物理吸附。通过浆料卡伯值的测定和扫描电镜的检测结果间接表明了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在漆酶的作用下可以接枝到纤维表面,表现为卡伯值增加,纤维表面有沉积物及纤维间生成连接膜。  相似文献   

11.
哈密瓜常温贮运中容易腐烂。氯硝胺对匍枝根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剂A对镰刀菌、链格孢和青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二者在抑菌谱上具有互补性。1000mg/L的抑菌剂A和1000mg/L的氯硝胺配制而成的保鲜剂能有效控制哈密瓜常温贮运中的腐烂。  相似文献   

12.
采前水杨酸处理对杏果实抗病性及苯丙烷代谢的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材,在果实坐果期、膨大期、转色期及采收前48 h的4 个时期,采用1.0 mmol/L水杨酸对杏果实进行喷施处理,以喷清水处理作为对照。采收后的杏果实置于4 ℃、90%~95%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定期统计杏果实接种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病斑直径和接种发病率,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羟化酶(C4H)、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的活性及木质素、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研究采前水杨酸处理对杏果实抗病性和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采前水杨酸处理能有效降低杏果实损伤接种的病斑直径和接种发病率,显著提高杏果实PAL、C4H、4-CL的活性和木质素、总酚、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探究外源褪黑素对采后杏果实黑斑病抑制效果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将杏果实分别置于50、100、200μmol/L褪黑素溶液进行减压(0.05 MPa)处理2 min后,常压状态下浸泡8 min,以蒸馏水同样处理作为对照,自然晾干后的杏果实转入温度(0±1)℃,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放置48 h后,损伤接种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于相同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杏果实接种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力,及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产生速率、细胞膜渗透率、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显著延缓了杏果实发病率的上升(P<0.05),抑制了杏果实病斑...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抑制甜樱桃软腐病的作用机理,实验分析贝莱斯芽孢杆菌KT对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LC-7的体外和甜樱桃果实体内抑制效果,以及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株对甜樱桃果实相关防御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转录组学解析在与匍枝根霉互作期间,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株中与次级代谢物合成和生物防治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109 CFU/mL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悬液对匍枝根霉LC-7菌丝抑制率达87.12%,此时孢子萌发率和胚芽管长度分别为21.54%和11.45 μm。在甜樱桃果实上,1×109 CFU/mL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悬液处理48 h后,果实软腐病发病率约为20%,比对照组降低了约80%,并且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悬液能抑制甜樱桃果实多酚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力,诱导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增加,提高果实抗氧化和抗病能力。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经与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株共培养后,匍枝根霉LC-7菌丝和孢子形态扭曲,贝莱斯芽孢杆菌KT对匍枝根霉LC-7具有明显的致畸作用。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株中抗生素合成基因簇bacillaene中的pksIJ和糖醛酸磷壁酸合成基因簇中的tuaAGE基因表达上调,此外发现,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生物学过程中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组装和亚基组成及核糖体组装等一系列与核糖体活动相关的过程。贝莱斯芽孢杆菌可能通过营养和空间竞争以及分泌抑菌活性物质直接抑制匍枝根霉LC-7,还可诱导甜樱桃果实的抗病性。贝莱斯芽孢杆菌对由匍枝根霉引起的甜樱桃软腐病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具有开发成生防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采后多胺处理对杏果实黑斑病的控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大接杏果实为原料,研究了采后外源多胺处理对杏果实黑斑病的控制效果及对贮藏品质的影响。结 果表明采后多胺处理能显著抑制果实黑斑病的扩展,有效提高果实的抗病性,且控制效果存在多胺种类和浓度效 应,其中1.5 mmol/L精胺、1.5 mmol/L亚精胺和10 mmol/L腐胺的效果最佳,其病斑直径分别较对照减少了38.0%、 26.6%和34.2%。同时采后多胺处理能降低杏果实质量损失率,延缓硬度下降,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 的升高,并且能有效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和颜色的变化。可见,多胺在杏果实防腐保鲜上具有较好的 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浓度核黄素处理时厚皮甜瓜果实损伤接种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病斑直径,以及离体培养条件下核黄素处理对两种病原物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核黄素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苯丙烷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核黄素浓度为1.0 mmol/L时对甜瓜粉霉病和黑斑病病斑直径的抑制效果最佳。离体培养情况下核黄素处理对T. roseum和A. alternata的孢子萌发率和菌丝生长有抑制效果,其中以浓度为1.0 mmol/L效果最佳。核黄素处理显著提高了厚皮甜瓜果实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还显著提高了总酚、类黄酮、木质素的含量。由此表明,采后核黄素处理可活化苯丙烷代谢,增加相关酶活性及抗性物质的积累,从而强化果实细胞壁结构,抑制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肉桂醛对番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娜  张辉  马丽  唐坚  乔勇进 《食品科学》2014,35(14):251-255
为研究肉桂醛对番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在离体条件下分别研究肉桂醛对
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人工活体接种法研究肉桂醛对番茄果实灰霉病斑的控制作用,及
其对番茄自然发病果实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醛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好的抑制作
用,对菌丝生长的EC50值为95.6 μg/mL,质量浓度为60 μg/mL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活体条件下肉桂醛能够
有效地抑制番茄果实采后灰霉病病斑的扩展,以4 000 μg/mL效果最好,且在此质量浓度条件下,对于降低果实质
量损失率,维持番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均具有较好的效果。4 000 μg/mL肉桂醛处理能够有
效地控制番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及延长其保鲜期。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臭氧对杏果实采后黑斑病的抑制效果,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材,损伤并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接种后的杏果实用200 mg/m3臭氧气体进行熏蒸处理,每次熏蒸30 min,每7 d处理一次,处理后的接种链格孢菌杏果实置于1~2 ℃、90%~95%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49 d,定期统计其病斑直径和接种发病率,并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肉桂酸-4-羟化酶(cinnamic acid-4-hydroxylase,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ic acid CoA ligase,4CL)、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GLU)和几丁质酶(chitinase,CHT)活力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00 mg/m3臭氧可有效提高杏果实PAL、C4H、4CL、GLU和CHT活力,增加杏果实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显著抑制杏果实病斑直径和接种发病率的增加(P<0.05),增强杏果实对黑斑病的抗病性。说明臭氧处理增强杏果实的抗病性与调控苯丙烷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