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景学  马文石 《粘接》2006,27(2):35-38
概述了近年来橡胶弹性体、刚性粒子、热塑性树脂、液晶聚合物及核-壳结构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弹性体、刚性粒子、无机纳米粒子、柔性链段固化剂、核壳结构聚合物及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各增韧剂的增韧机理及其改性环氧树脂的优缺点,最后对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环氧树脂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了环氧树脂的改性技术。介绍了用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刚性粒子、核壳型结构聚合物来增韧环氧树脂 ,以及环氧树脂绝缘性、耐湿热性和阻燃性等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适用于复合材料液体成型(LCM)工艺的环氧树脂低粘度增韧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采用核-壳橡胶粒子、超支化聚合物(HBP)核-壳粒子、纳米氧化物粒子、碳基刚性粒子、嵌段共聚物和热致液晶以及原位聚合和本体改性增韧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些年来无机刚性粒子增韧聚丙烯(PP)的结构设计、刚性粒子粒径及其分布、改性剂种类及用量对增韧增强效果的影响以及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机理。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刚性粒子增韧PP中,弹性体包覆刚性粒子的壳一核结构设计具有优异的增韧效果。在定量分析PP增韧机理方面,介绍了脆韧转变分析中界面黏结判据和粒间距判据,以及有限元方法在此领域的应用,刚性粒子增韧机理主要为界面脱黏到空洞/银纹化损伤和空洞/剪切屈服损伤的转变。此外还介绍了目前刚性粒子与橡胶混杂增韧PP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PVC的三种改性研究。物理改性分为弹性体改性PVC和刚性粒子改性PVC;化学改性分为共聚改性、交联改性、接枝改性、氯化改性;原位聚合改性有两种,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基体的原位聚合、核壳结构的有机粒子-无机粒子和聚合物基体原位聚合。并依照市场前景对聚氯乙烯未来的应用做出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级交联粒子为耐热改性剂,系统研究了聚氯乙烯(PVC)树脂/粒子耐热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树脂三元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维卡耐热性能及流变行为,探讨了刚性粒子和橡胶粒子在PVC树脂增韧和耐热改性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离子型耐热改性剂可以显著提高PVC树脂的维卡软化温度,加入MBS树脂可提高共混物冲击强度。研究发现,PVC中加入8份MBS和15份耐热改性剂,可制得耐热、抗冲兼备的PVC共混新材料。  相似文献   

8.
环氧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改性环氧树脂的最新研究状况,概述了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刚性粒子及核壳结构聚合物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以及对环氧树脂阻燃性、绝缘性的改性,并对环氧树脂改性的新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李效玉  穆元春  邱藤 《中国涂料》2010,25(6):28-30,57
首先采用多步法的聚合工艺,利用壳层交联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窄分布、多层核壳结构形态的乳胶粒子。利用TEM、DLS对乳胶粒子进行分析,在TEM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乳胶粒子多层核壳结构;乳液粒子的核壳结构进一步被DLS数据所证实,即本乳胶粒子具有多层核壳结构;并且由DLS分析得到乳胶粒子的直径与TEM照片中得到数据相符。利用Horus成膜仪对乳胶粒子成膜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从而可以得到成膜助剂的最佳使用量。  相似文献   

10.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少坤 《粘接》2008,29(6):34-38
概述了环氧树脂的特性和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主要途径,分别介绍了热塑性树脂增韧改性环氧树脂、核-壳结构增韧改性、膨胀性单体增韧改性、刚性粒子增韧改性、无机纳米粒子增韧改性、液晶聚合物增韧改性、液体橡胶增韧改性等方法.重点对液体橡胶增韧改性进行了讨论,同时分析了目前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滑石粉为硬核、低熔点高熔体流动速率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软壳的核壳结构粒子的制备方法,并用该核壳结构粒子与回收PP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核壳结构粒子对回收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核壳结构粒子用量为30份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为16.1 J/m,拉伸强度为28.79 MPa,弯曲强度为39.01 MPa,弯曲模量为1 535 MPa;用滑石粉/低熔点高MFR的LDPE制备的核壳结构粒子填充回收PP后的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性较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的研究状况,在聚氨酯乳液存在下进行丙烯酸酯单体的乳液聚合,可以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微观共混材料,使改性涂料树脂兼具两种聚合物的优点。对影响复合乳液粒子尺寸及其分布和性能的因素,例如DMPA含量、DMPA中和度、核壳粒子的增长、聚氨酯分子中硬段含量,复合乳液动力学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以及PMA乳液流变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同样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技术,总结了环氧树脂的复合增韧机理。介绍对比了多种增韧技术的增韧机理、研究发展现状及优缺点,其中包括橡胶增韧、热塑性树脂增韧、有机硅改性、核壳聚合物增韧、刚性粒子增韧、纳米粒子增韧、膨胀型单体增韧、大分子固化剂增韧、热致液晶聚合物增韧、互穿聚合物网络增韧、树枝型分子增韧等。  相似文献   

14.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和新方法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野  杜明 《化学与粘合》2007,29(3):197-200,205
简单介绍了环氧树脂技术的研究进展和近期的主要应用,并概述了环氧树脂的改性技术.主要介绍了增韧改性的一些新方法,包括热塑性树脂增韧、互穿网络增韧、热致性液晶增韧、原位聚合增韧、核壳结构聚合物增韧等,主要介绍了用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刚性粒子、核壳型结构聚合物来增韧环氧树脂,以及环氧树脂绝缘性、耐湿热性和阻燃性等的改进方法,并对其中的增韧机理作了总结分析.最后本文综述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技术发展及其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正硅酸乙酯为SiO2绝缘介质前驱体,FeSi5Cr5.5合金球形粉末为基体,研究了流态化气相沉积中FeSi5Cr5.5/SiO2核壳结构的形成时间及演化过程。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不同沉积时间下制备粉末样品的显微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表征了粉末样品在室温下的磁滞回线和电阻率。结果表明,在流态化气相沉积过程中,从原料FeSi5Cr5.5合金粉末到完全转换成FeSi5Cr5.5/SiO2核壳结构粉末至少需要30 min,且转换过程符合三维岛状形核生长模型。在FeSi5Cr5.5/SiO2核壳结构中分别存在5种氧元素结构和4种硅元素结构,形成FeSi5Cr5.5/SiO2核壳结构后粉末电阻率提高了3~4个数量级,但饱和磁感应强度降低了约9.6%。  相似文献   

16.
电子封装材料用环氧树脂增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曹有名  林尚安 《粘接》2002,23(3):34-38
未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存在质脆、冲击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它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针对这些不足,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改性研究。文中综述了近年来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烷基化纳米二氧化硅/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核壳型复合弹性粒子,并用于增韧环氧树脂。核壳粒子的形态由透射电镜观测,改性试样的断裂表面由扫描电镜观测,并对该增韧剂进行了实际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粒子的添加量为10phr时,能大幅度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及耐水性。  相似文献   

18.
核-壳结构纳米CaCO_3/S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氢氧化钙碳化过程中向体系中滴加硅酸钠溶液的方法来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CaCO3/SiO2复合粒子。将超细碳酸钙的制备和表面包覆改性工艺融为一体,在碳化反应的末期加入硅酸盐水溶液,通过控制碳化末期的反应及硅酸盐水解反应的进程,有效地防止了碳酸钙粒子的团聚,同时在超细碳酸钙粒子表面成膜包覆二氧化硅薄层,获得核-壳结构的CaCO3/SiO2复合颗粒。用耐酸性测试、吸油值、TEM、IR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包覆效果、粒径大小、形貌、化学组成等做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