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照明与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中国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的绿色照明设计,以该项目为实例阐述了推进绿色照明工程的有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3.
《城市环境设计》2011,(5):296-305
项目名称:苏州美术馆新馆,文化馆新馆、名人馆 设计单位: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4.
胡扬 《安徽建筑》2013,(3):44-45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新馆进行建筑评论研究。以天津美术学院发展历史为背景,对美术馆新馆进行了工程数据、城市与建筑空间、功能模块、公众参与性的分析,从而归纳出建筑具有的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为当代人对美术馆的认识进行了解释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华中建筑》2005,23(6):169-170
百年书城——北京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2878m^2,阅览座4800个,藏书600万册。  相似文献   

6.
百年书城——北京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2878m^2,阅览座4800个,藏书600万册。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馆(以下简称建馆)位于清华大学主楼前广场建筑群中,建成于1990年代。建筑分为南楼、北楼、中楼3个部分,均为5层。其中中楼和南楼为建筑学院所属,北楼为继续教育学院使用。3部分呈U字形布局,中间围合出一个向东开口的三合院,而刚建成不久的节能楼,将东侧的开口遮挡了一半,进一步加强了内院空间的围合感。目前,这个内院除承担少量的交通功能以外,很少有人使用。南楼和北楼均是中间走廊、两边教室的空间布局方式;中楼内为较大的公共空间,如报告厅、多功能厅、图书馆等。整个建筑界面封闭,空间之间缺乏联系。3年前的一次改造…  相似文献   

8.
大连市图书馆旧馆改造与新馆室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技术革命与信息的大规模膨胀,无不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索取信息资料的方式与渠道。图书馆的规模不断扩大,视听资料也在增加,不仅是资料的种类与数量,开馆的时间、借出、预约、复印、参考、检索等各项服务,均向传统式图书馆的格局与管理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9.
天津大学建筑馆中庭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配合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改变,天津大学建筑馆对原建筑中庭进行了改扩建,新旧建筑空间相互渗透、穿插、借用,并有效地利用一狭长的天井,使新建筑馆的物理环境、空间环境都得到改善和提升,为建筑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8)
<正>作品名称:拙玉馆室内改造设计设计说明:先确定主次入口,后根据主次入口组织主次流线体系,再依托流线系统组织室内空间(或围合、或开敞、或半开敞半围合、或上下有别、或上下贯通),最后采用片墙、钢框、竹帘、展柜、玻璃等多种形式围合空间(空间之间相互连通、渗透、互为景观),使得人日常游走于其中时,感受到流线的顺畅的同时又富有节奏变化,充满趣味性与探索欲望。感谢黄建军副教授在项目设计及施工推进中给予的无私帮助,并一同感谢参与项目策划与设计施工的各位同学及朋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室内环境的健康、舒适和节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某城市动物园大熊猫馆的室内声学环境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场馆的使用功能和声学特征进行分析。在综合考虑熊猫及人体健康、舒适性的基础上,提出针对该场馆的声学改造方案。为下一步制定动物场馆声学设计标准提供前期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作品名称:拙玉馆室内改造设计设计说明:先确定主次入口,后根据主次入口组织主次流线体系,再依托流线系统组织室内空间(或围合、或开敞、或半开敞半围合、或上下有别、或上下贯通),最后采用片墙、钢框、竹帘、展柜、玻璃等多种形式围合空间(空间之间相互连通、渗透、互为景观),使得人日常游走于其中时,感受到流线的顺畅的同时又富有节奏变化,充满趣味性与探索欲望。感谢黄建军副教授在项目设计及施工推进中给予的无私帮助,并一同感谢参与项目策划与设计施工的各位同学及朋友。  相似文献   

13.
程晓喜 《华中建筑》2006,24(2):65-69
该文介绍、评析了关肇邺先生新近设计的清华大学化学馆新馆。虽然这只是一座校园小建筑,但集中反映了建筑师对环境的尊重,对时代精神的定位,对人文的关怀以及对经济性和细节完美的平衡等建筑理念。作者也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于当前高、大、新奇、华丽等建筑风尚的反思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博物馆老馆加固改造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博物馆老馆建成于1959年8月,占地面积5.05万m2,建筑面积6.5万m2,为建国初期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由于受建设时期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建筑规模、材料、质量、设施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现在国家博物馆发展的需要和安全使用要求。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检验报告》可知:老馆结构梁、板开裂较多,裂缝最大宽度梁为1.5mm、板为2.3mm,并有少数地方出现露筋现象。抗震验算表明:原结构在8度多遇地震作用下不能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部分区段的结构安全可靠度已经较低,必须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老馆加固改造工程的结构设计,运用结构综合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和多种最新的加固手段,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实现了提高抗震能力和改善使用功能的协调,取得了重大工程加固改造的良好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京大学图书馆旧馆改造的设计理念和构思、可行性研究、技术决策、目标定位、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介绍,以提供旧建筑改造的实例。  相似文献   

16.
清华大学科学馆的加固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科学馆是中国近代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在介绍科学馆加固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溯源、工程可行性分析、现状调研、检测鉴定等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工程实施中保护、加固的实践方法及工程技术,并对其具体应用及施行过程中的若干重点环节作了深入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MVRDV于近期公布了其最新的改造项目,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打造的荷兰馆改造为新的联合办公大楼,并在场馆周围增加两栋新的建筑,包括学生宿舍楼和办公兼停车场大楼。MVRDV的设计保留了2000年世博会展馆的原始品质(包括位于场馆四层的标志性森林),并将原项目的概念延续至两栋新建筑的设计当中。世博会  相似文献   

1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于2005年对学院教学楼进行了装修改造,这个改造项目是教师将自己的研究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很好的例子,让建筑实践能很快反馈于教学,教学与实践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向世人展现了各具特色的世博建筑,充分体现了现代城市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共荣。世博保留建筑作为此届世博会留给城市的纪念,其后续利用对延续世博精神、提升空间品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结合上海世博会法国馆的改造项目,介绍该场馆改造前的抗震鉴定工作,为后续改造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轶  李承柱  李伟政  张开臣 《建筑结构》2019,49(18):131-135
首都滑冰馆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主体结构为60榀倒L形预应力刚架,地下1层顶板采用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屋面采用空间梭形桁架结构。介绍了首都滑冰馆结构概况以及冬奥会改造的内容,对结构初始建造、1~3层附属结构逐步拆除过程进行施工分析,提出拆除过程对现有结构内力的影响,特别是看台斜梁构件拆除对主体结构的影响,继而制定监测要求及控制标准,确保结构拆除过程安全可控;研究了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的受力特点及预应力损失情况,针对该结构加固、拔柱改造等要求,提出相应的加固做法,为此类型结构的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