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W-C-N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等对样品进行表征;XPS的结果表明成功的实现了W、C、N的共掺杂。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掺杂二氧化钛主要为锐钛矿型,晶粒尺寸在9~15 nm。TEM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氧化钛粒径分布在30~180 nm。对水溶液中甲基蓝在直接阳光下的降解实验表明所制备的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比Degssa P-25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分别掺杂负离子粉和二氧化硅的二氧化钛溶胶,并分别以活性炭、碳纳米管作为载体进行负载,制备得到二氧化钛-碳纳米管(TiO_2-CNTs)复合材料;通过XRD及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XRD结果表明虽然负载体二氧化钛的峰的一致的;SEM的结果表明CNTs负载的TiO_2复合催化剂其晶粒尺寸变小,其中掺杂改性的TiO_2催化剂粒径更小。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作为载体所制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优于活性炭负载的。掺杂改性的TiO_2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优于纯TiO_2催化剂,而掺杂二氧化硅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优于掺杂负离子粉的。  相似文献   

3.
对综合化学实验中“溶胶-凝胶法制备锐钛矿二氧化钛”的实验进行改进。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钛酸丁酯水解,在反应物中加入少量螯合剂乙酰丙酮制备二氧化钛纳米微粒。样品的结构和粒径通过XRD、TEM、QESL、IR、UV-Vis 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得的纳米二氧化钛为锐钛矿型晶体结构,分散度较好,粒径约为5-10 nm。  相似文献   

4.
郑丽娜  迟熠 《广州化工》2011,39(10):105-106,115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溶胶,以浸渍--提拉法制备瓷砖负载的纳米TiO<,2>薄膜,采用XRD和AF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自然落菌实验和人为接菌实验分别考察了纳米TiO<,2>薄膜的杀菌性能.研究表明:纳米TiO<,2>薄膜中生成的是锐钛矿相纳米二氧化钛,晶粒的粒径为18.98 nm,颗粒粒径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La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12 h,制备出二氧化钛微球,通过降解罗丹明B检测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紫外漫反射(UV-Vis)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一步水热法可制备出La掺杂二氧化钛微球,粒径可达73 nm,当硫酸氧钛与尿素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催化活性最好,对罗丹明B降解率达到87%,当掺入0.5%La后催化性能更好,70 min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四氯化钛和硝酸镧为原料,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TiO2和掺杂La3 的纳米TiO2,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红外光谱法(IR)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XRD计算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平均粒径约为11 nm.La3 的掺入改变了纳米TiO2的相组成和晶格,延缓了TiO2由锐钛型向金红石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制备出粒径约12nm,比表面积229.77m~2/g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实验,用XRD,SEM对粒子的形貌、晶型、粒径进行了表征对比,并结合二氧化钛粉体制备的产率,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制备出粒径约为12 nm,比表面积为229.77 m2/g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并通过实验,用XRD、SEM对粒子的形貌、晶型、粒径进行了表征对比,并结合二氧化钛粉体制备的产率,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加料顺序,制备出平均粒径范围在12nm~50nm的球形TiO_2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所制备的TiO_2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球形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填料顺序对粒径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钛酸四丁酯为主要原料,硫酸锰溶液为掺杂剂,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了含锰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粉体的结构、粒径大小、物相、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经500℃焙烧2h后,锰掺杂的二氧化钛粉末为锐钛型结构,其平均粒径为13nm,由于在XRD图谱上未发现有新相的生成,因此,可知锰离子是经过焙烧渗入到了二氧化钛的晶格中,掺杂所引起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锰离子渗入二氧化钛晶格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