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提出了砂垫层──钢筋混凝土板复合筏基础的设计思想,给出了这种基础的三维力学模型及其相应的内力计算方法.根据微分方程的相似性,将复合筏核基础的内力分析转换为三种不同支承和受荷情况的弹性地基板的叠加,并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具体计算.通过算例和工程实例比较了复合筏基础和传统片筏基础的受力特性和造价、结果表明。复合筏基础具有内力小和造价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高层建筑成为了我国的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分析筏板基础的沉降量计算,并利用根据实际沉降观测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相应的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褥垫层模量、厚度、短桩模量及基础上不同的荷载对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长桩与土的应力比、短桩与土的应力比、长短桩应力比、基础沉降的影响及其规律进行了分析.数值分析表明:垫层的存在增大了地基的沉降,可调节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的分配;随着垫层模量的增加,长桩桩身应力增加,短桩应力减小;增加短桩的刚度,复合地基的沉降减少;随着基础顶面荷载的增加,桩土应力比增大,位移差也增大.结合武汉某住宅小区的长短桩静载荷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工程中长桩与土、短桩与土、长短桩应力比的变化规律.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可为该类型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介绍了振动计算中桩基刚度的弹性理论和Vs修正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2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确定增强地基刚度所需的桩数.弹性理论实用计算方法确定的桩基刚度,可认为是桩基杆件的弹簧常数,用于基础和桩基联合模型的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长短桩复合地基在湖区软土地基处理中的适用性,针对湖区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采用的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了现场试验测试研究,并与多组短桩、长桩及多桩复合地基的现场静载荷试验和对路基沉降量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约为240kPa,大于设计值的127kPa;路基工后最大沉降量约1.31cm,说明处治效果良好,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湖区软土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建议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模型,对郑州某管桩复合地基实际工程进行了变形计算。通过实测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总结了适合郑州市郑东新区以粉质粘土、粉土为主,地下水位较浅的典型地质背景下的管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复合地基在工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有:桩体的直径、间距、深度和排列方式的选择;桩体承载力的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复合地基变形的计算。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以工程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Based on deeply discussing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discrete material pile, firstly, the settlement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rigid foundation conditions was assumed to consist of two parts, an expanding part and an un-expanding part. Then,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s of deformation properties between the expanding part and the un-expanding par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ile modulus and the applied load in these two parts were respectively developed. Thirdly, by introduci...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封闭煤场的荷载分析,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满仓与半仓堆煤作用下桩内力进行分析,确定桩最不利荷载工况;满仓堆煤作用下2排与3排桩的桩内力分析,确定桩的布置方案,桩的配筋分析,提出优化桩配筋方案,对封闭煤场桩基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实际工程详细介绍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方法,跟踪观测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量和荷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塔式炉基础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某1000MW电厂塔式炉基础为例,通过计算比较,对锅炉基础结构布置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桩筏基础设计的一些优化结论,并希望籍此对类似基础设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的三种计算方法(规范的CFG桩法、龚晓南法、双层应力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利用规范CFG桩法计算的沉降量与实测沉降量比较贴近,但是,其加固区复合模量计算方法的根据有待完善;龚晓南法给出的桩端刺入下卧层的变形量目前尚没有充足的依据;双层应力法在理论上比较合理,但在实际应用上,应力水平系数不易准确确定。通过本文的分析,提出对于桩端下卧层承载力较高的地基,应采用规范的CFG桩法计算复合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15.
沉降和位移观测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丹东至大连高速公路东港段水田区软土路基施工中,应用沉降和位移观测的实际操作,总结了利用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推算工后沉降量并计算沉降土方量的方法。实验表明,在路堤填筑之初,日沉降量和位移量受填筑速率影响较小,数值趋于均匀;在路基填筑高于4 m后,日沉降量和位移量受填筑速率影响较明显,在路基填至5.00 m处,由于填筑速率过高,日沉降量和位移量均超标,若控制填土速率在4.5 cm~7 cm/d之间,各项指标均达标,观测表明沉降变形线近似抛物线状。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从长桩和短桩作用机理两方面阐述了长短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以刚性长桩和柔性短桩组合成的长短桩复合地基为例,对常用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之面积加权法和分步叠加法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之复合模量法和增大系数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两种计算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给出了一个采用增大系数法计算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工程实例,工程实例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较吻合。建议采用增大系数法计算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时有必要对加固区桩间土模量增大系数进行适当修正,修正系数的取值范围需通过对大量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后确定。  相似文献   

17.
针对桩基设计理论中群桩基础沉降计算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群桩沉降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荷载传递法计算自身桩顶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根据剪切位移理论考虑群桩之间的相互影响,对群桩位移影响系数进行了修正,进而求得了邻桩桩顶荷载作用下对其产生的沉降,在考虑各桩的存在引起位移折减后将其迭加,得出了一种群桩沉降的计算方法.通过与已有模型桩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合地基沉降规律和Logistic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提出了应用Logistic模型预测复合地基沉降.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预测复合地基沉降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复合地基的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优选出刚性桩复合地基做为5万m^3钢油罐基础的地基处理方案。在没有现行规范规定的情况下,参考《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91确定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和试桩确定桩直径、间距和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每台罐基础布桩1467根,经低应变检测优良率达83%以上。油罐使用至今,地基稳定。刚性桩复合地基用于大型油罐基础的地基处理,投资省、工期短、技术可靠,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