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一  王晖 《建筑与文化》2021,(11):22-23
可动建筑表皮是建筑设计研究的前沿领域.文章对可动建筑表皮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将相关研究分为可动表皮的几何形态设计研究、运动机制研究和环境性能研究三类,分析了每个类别的前沿进展,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对可动表皮设计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张佑民 《华中建筑》1996,14(1):75-76
论建筑画“最完美的形式”追求张佑民“艺术的最高目的是追求最完美的形式,这是一切优秀作品的共同特点,也是艺术的本质。”[1]建筑画作为艺术它所追求的“最完美的形式”应该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从狭义角度看待建筑画创作,它是建筑师以绘画形式手段...  相似文献   

3.
当代乡土:多元化世界的一种建筑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当代乡土:多元化世界的一种建筑选择[新加坡]林少伟(WiliamLim)著文黄海译导言乡土建筑一词,多适用于未经过建筑师设计的建筑以及传统的低矮住宅和小商铺;美国文化遗产字典,将乡土一词精彩地定义为“某种特定文化所固有的建筑和装饰形式”。这一定义给人...  相似文献   

4.
空间结构形态与建筑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建筑形态的美是每个建筑师从事建筑创作的重要目的之一,而力求结构设计的合理又是每个结构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责任。结构形态应该是结构内在规律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建筑与结构不仅应做到形式上的结合,也应做到内在规律的结合。本文拟在建筑形态构成与结构理论等方面,对空间结构与建筑形态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作为今后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侯伟光  薛芸 《山西建筑》2007,33(21):28-29
如何为现代建筑命名、现代建筑在不在中国、建筑形态将走向何方等,这些都是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建筑学者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建筑领域的现状,希望能为建筑的发展提出一些理论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黄海 《华中建筑》1997,15(1):13-15
建筑———传播社会文化及内在价值的媒体中国真的需要西方式建筑吗?[美]西索·斯第沃得著文(WCecilSteward)黄海译中国真的需要西方式建筑吗?欧美形式的后现代主义已在中国的新建筑中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从香港到北京发展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我认为...  相似文献   

7.
议小学校园环境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兵营 《规划师》1999,15(1):69-73
1校园行为路易·康曾言:“我认为学校是一种适于学习用的环境。学校之初,是一个人坐在一株大树下,当时他不知道自己是教师,他与一些人讨论他的知识,这些人也不知道他们就是学生。这些学生企求让他们的孩子也听这个人讲授。一些空间设立起来,这就是最早的学校”[1]。虽然今天的校园功能表现出多样化特征,但大师的这一段表述仍可说明,校园是一个特定的环境,由主体和客体两大要素构成。师生与空间融合构成了校园环境,产生一种目的性行为。客体空间是因主体需要产生,并为主体行为服务。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  相似文献   

8.
刘国球 《中外建筑》2002,(2):103-104
以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和其他领域,是彻底改变人民生产、生活以及思维、交流方式的一种行为。知识是经济的基础,是工农业发展,社会稳定的象征。21世纪步入市场经济的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建筑业来说,认识到文化科学知识是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从而转变观念,调整思想,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求得发展,是极为重要。 1 开辟人才资源的途径,使建筑企业的人才需求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以建筑实体为对象,以实体的表义性作为建筑形态的共同特征,对实体的基本特点和形态意义的组织方法进行了跨学科探索。其目的是分析实体的形态特征对建筑意义引导和暗示的认知作用,以及建筑实体的组织结构倾向性,对形式意义理解的影响程度。据此,对建筑形态设计涉及到的建筑识别方式、实体的性质和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归纳出实体的五个基本特征,并阐述了这些基本特征与建筑空间功能属性和精神内涵的关系。同时,根据感受者对形态反应的心理活动特点,从感知的角度,提出了三种具有启发性的形态组织方法。通过分析和论证认为,对建筑物质元素控制的恰当方法,是从易于识别和理解的角度使实体充分特征化。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与雕塑关联到两个类别的艺术形式。建筑与雕塑的联系可以从直接联系、形式联系、精神与文化上的联系三个层面去理解和研究。这些联系,一方面是来自于建筑与雕塑存在的前提特征,另一方面来自于这两种艺术形式自身的表现特点,这是它们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建筑与雕塑之间又存有异同。可以从构筑、文化、精神、公共性与技术等方面去综合分析,能够得出比较全面的释读。  相似文献   

11.
内在的秩序——对建筑类型学形态创作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丽君  舒平 《新建筑》2010,(1):67-71
面对纷繁复杂的建筑现象、建筑思潮,要想客观准确地评析建筑类型学形态创作的特征,除了要了解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还要通过比较研究与批评来认清这种建筑创作的理论,进而真正读懂现代建筑类型学理论。通过形式与功能、现在与过去以及表现力的深层心理机制三方面的比较,辨析了建筑类型学理论在形态创作上的特征,指出类型学是把城市看做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汇的产物来加以阐述的,建筑的意义依赖于隐藏于现实中单体建筑物无限变化的形式背后不变的常数。  相似文献   

12.
平行与交叉——建筑形式构成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俭  宛素春 《新建筑》2002,(2):46-49
建筑形式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两种基本关系的表述。从这个角度对平行与交叉两种建筑形式的构成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分析建筑形式构成方法的两组基本元素--“形态与界面”、“中心与边缘”,并依据实例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3.
冯高磊 《建筑》1998,(9):28-29
建筑风格是建筑形式的抽象和表象。是对某一批类似建筑形式的综合和概括。建筑风格一般分为三种类别,一是传统的单一风格如与民族、地域、宗教和时代紧密相连的风格。二是学派的风格,即以他们的思想、观点综合了原有的民族、地域、宗教、功能等单一风格,形成独特的团体风格,另一种是建筑师们的个人风格。建筑造型手法的运用结果是形式,大量类似的形式会形成风格,建筑形式一经形成风格,也就有了相对的稳定性。这是由于人们创造的完整型制的延续应用,反过来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形成某种固有观念形态。另外也有地域之隔、宗派之见,加…  相似文献   

14.
解构不是一种风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解构主义不是一种哲学,而是一种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解构主义的研究是形而上学的知识体系。建筑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构成解构主义的研究对象,但解构主义的建筑研究也严格地把自己限定在这个领域,其直接对象则是建筑为作文化表意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即形式/意义关系。解构主义的目的在于消灭形而上学的存在,但是对存在的否定不能通过“非”或“反”的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李华 《建筑学报》2023,(8):7-16
将地方建筑和地方性建造置于中国建筑知识构筑的脉络中,以追问“地方”之于建筑学的意义为起点,从建筑生产的条件、观念塑造、生产形式、具体实践和传统建筑研究等不同的方面,回溯“地方”作为一种建筑知识是如何被理解和形塑的,并以此考查其在当代的变迁和意义,不仅是实践上的,更是在对建筑设计的知识与认识上的。  相似文献   

16.
翟辉 《华中建筑》1998,16(3):31-33
“建筑与环境必须不断地变化以反映时代与场所、人与社会的变化,而不管这些变化如何,我们都应将以‘经验与知识’或‘场所精神’为标志的文化延续给下一代”。“文化是孕育建筑的土壤,正是由于文化土壤的培育,使建筑有了‘记忆中的活力’,而不是那种‘瞬间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赖特的有机思想是指空间的关联性、形式的目的在于建构空间的交流并与自然环境的整合;而德国贺林的有机理论意旨机能的有机体。两位建筑师的理论与实践解释了有机建筑的实质——在艺术和建筑的领域中,有机的创作并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原则。该文探讨了赖特和贺林的有机建筑思想和建筑形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有机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标准《建筑排水用便聚氯乙烯管材》GB/T5836.1-92[1]以及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29-95[2]的成功编制,编印新的排水管水力计算和当量负荷表,供给排水专业教学、设计及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筑·探索     
《云南建筑》2012,(5):I0001-I0001
建筑探索,是通过使用者对建筑的行为体验,结台建筑理论不断优化、提升而后深化设计的一种行为。它从末简单地只停滞在单一的空间、功能或者艺带等领域,而是从建筑选址开始。对周遭大环境所具有的人文、地形、地貌等外部特征,结合建筑市身的使用功能,对建筑内外的空间、艺带、形式等诸多方面开展的多元化研究讨论,是一种高级的建筑设计思想及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杂谈建筑的象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艺批评的范畴里,研究文艺媒体的象征性已是20年前的事了。然而在建筑批评的领域里,关于建筑象征性的讨论则显得浮光掠影。我们似乎很轻易地绕开了作为设计师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就是建筑为什么一定要有文化和社会意义?建筑的象征性是什么?建筑的象征性有什么什么特质?了解这些知识对当代的建筑师们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一直使我困惑,让我无法仅仅留在建筑的领域内,最后,选择了“离经叛道”的道路。今天,上述问题可能还在困扰着中国的设计师们。君不见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悉尼歌剧院式的贝壳建筑或是风帆式的宾馆吗,人们美其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