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包装之美──建筑美散论韩江陵包装一词,随着高潮的汹涌,如今已越来越变得时髦,不仅使用频率大大提高,其语意又外延到许多以前陌生的对象,所以当人们现在听到或看到包装这个字眼儿,便不再只想到商品了,而是自然而然地就联想到歌星、影视名星、体育名星、商家、作家... 相似文献
2.
建筑形象是通过各种几何形体造型、空间和环境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一定的审美情感的物化形态,其表现为直接形象。主要特点是:其一是表现艺术。建筑形象主要是各种几何形体,类似抽象雕塑,它缺乏完整的叙事描写的能力,不大可能直接反映具体思想,通过形体与空间的组合,或借助隐喻象征手法,可以赋予建筑以雄伟、华丽、典雅、轻快等艺术气氛和美学意境的目的,间接地表现特定的时代、民族、地区的艺术特征,建筑师个人意识和创作思想。我国古代有“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说法。西方从古希腊起就流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观点。可见…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园林中的建筑是体现园林文化基调美学同格的重要因素,文章略述亭台楼阁等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建筑艺术探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筑艺术的媒介(质料)具有“物理大于心理”、“适用功能决定形式”、“经济造价的重要因素”的特性.虽然中西建筑各呈异彩,但是,在“造型美”、“整体和谐美”、“流动美”等方面,又大相径庭.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与雕塑、音乐、绘画等关系密切,在相互扬弃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筑,是人造的、供人居住和活动(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的场所.它起源于人类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的实用需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环境.它以社会物质生产为基础,首先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作为人们艺术审美对象.建筑保存了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是最古老的门类艺术之一,现代建筑的体载(类型)一般分为:生产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纪念性建筑、园林和建筑小品等.一、建筑艺术媒介的特性建筑使用木材、石头等物质材料作媒介构造具有三维空间的物质实体.与其他艺术的媒介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高科技美学已经引起关生,早在几年以前就出版了《美学与电子文化》[1]的专著。人们已经认识到高科技并不单纯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物质系统,它还是一种具有时代性的社会文化现象。高科技在为建筑提供新的运作方式的同时,也必然赋予它新的美学内涵。对此,建筑设计师与理论家应当充分确认与研究。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手段及成就。因此,技术必然是一个伴随人类文明进程,与一定时代——地域——社会相对应的动态概念。随着后工业社会降临人间,技术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之一是社会”主导技术“升阶”为“高技术”(High-Te…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从美与建筑美学开始,阐述了当代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继而引出了高迪与他的曲线建筑。以当代建筑美学的角度入手,通过评述高迪建筑之美在现代主义建筑美学中的体现与意义,为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复兴提供了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安徽查济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分析了徽派建筑的特点及其传统人文内涵,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保护现存徽派古建筑群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建筑的外部空间形式往往是高层次的建筑理论的重要表现途径,对建筑的形体塑造的研究与讨论虽不时兴,但却值得,这将会直接地提高建筑创作实践水平。本文拟就对某些建筑形象中的“雕塑性”形式感问题及其创造作些肤浅的探索。一“雕塑感”——建筑中的美学现象在建筑评论文章中,“雕塑感”一词常被用来品评一些具有个性的建筑形象,表达了品评者对建筑外的空间形象的心理感受:建筑的外形特征使他们联想到了雕塑艺术。例如: 相似文献
17.
18.
李峰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27(3):46-50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不同民族的时空观念,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也可以说是哲学起点的不同.笔者尝试对中国哲学中的时空观念及其在建筑思想中的渗透进行探讨,试图揭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深层的哲学及美学根源,并相信这是对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理性”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概念、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活动。人们对理性美的追求一般是建立在事物某种程度上的真实之上,它从客观的真实出发,通过有步骤的推理和科学的判断,使事物臻于完美。这是理性主义者的信仰,他们从理论上否定主体论美学,力图排除感性经验的干扰与迷惑。因此,理性美的追求始终在一个独立的、不受环境干扰的系统中寻求其永恒的真理。纵观建筑发展史,已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建筑理性美的创作原则,尽管人们各抒己见,但这些原则对我们当前和未来建筑发展的探索仍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分析建筑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