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投料比、不同条件下合成的α-蒎烯/苯乙烯共聚产物和它们的均聚体混合物的臭氧比及其产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完成臭氧化时间与α-蒎烯投料比(mol)成正比;苯乙烯均聚体或共聚体中的苯乙烯组份不影响聚合物分子中α-蒎烯单体链节环内双键的选择性臭氧化。IR、 ̄1H-NMR分析表明,双键臭氧化是定量的,臭氧化产物的溶解性依共聚体组份的不同而不同。适用于聚(α-蒎烯)的臭氧化法,同样适用α-蒎烯/苯乙烯共聚产物,根据此原理可进行共聚产物的初步分离。  相似文献   

2.
聚α-蒎烯羟基化和聚α-蒎烯大分子单体的聚合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CBrown硼氢化-氧化反应对聚α-蒎烯环内双键进行羟基化,获得了羟基化结构单元为33%~50%的产物。羟基化产物与丙烯酰氯反应,得到了带丙烯酸酯基的聚α-蒎烯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平均每条分子链上丙烯酸酯基的数目为2.7)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下进行聚合时,生成交联聚合物,聚合转化率为20%。在相同条件下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时,大分子单体的聚合转化率可达60%。所得聚合物中87.5%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链、大分子单体为侧链的接枝共聚物;12.5%是体型共聚物。  相似文献   

3.
用HPLC、DSC、IR和UV等方法对α-蒎烯和苯乙烯的共聚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α-蒎烯与苯乙烯两种单体确实能进触聚合反应。随着体系中苯乙烯含量的增加,共聚产物的分子量和软化点增加。含少量α-蒎烯的共聚物由于刚性链α-蒎烯的存在使其软化点显著高于苯乙烯均聚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TiCl_4/MgCl_2/MgY(NaY)复合载体催化体系。以Al(i-Bu)_3为助催化剂,研究了乙烯-丙烯共聚的工艺条件;Al/Ti、E/P比和催化效率的关系;着重研究了不同载体配比对聚合物组成的影响,发现改变催化剂载体的组成,可调控产物中C_3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α-蒎烯阳离子共聚合的研究 Ⅰ.与苯乙烯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苯乙烯配比下,进行了α-蒎烯共聚合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共聚反应中,α-蒎烯单体的聚合速率、转化率以及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软化点随苯乙烯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苯乙烯既是共聚单体,又是抑制α-蒎烯正碳离子的脱H~+反应的共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考察助催化剂浓度(Al/Ti摩尔比)和聚合温度对MgCl2/TiCl4/DNBP-AlEt3/DPDMS催化体系聚合行为的影响。发现Al/Ti摩尔比对含给电子化合物和不含给电子化合物的催化体系有不同的影响。Al/Ti摩尔比增大使含给电子化合物的催化剂活性升高,但产物的全同指数下降;使不含给电子化合物的催化剂活性降低,但全同指数提高。Al/Ti摩尔比对聚合活性的影响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竞争吸附模型。当聚合温度为50℃时,催化剂活性最高,但聚合温度对聚合物全同指数的影响较小;在30~50℃之间,聚合符合Arhenius方程;当聚合温度超过50℃时,由于聚合物粒子形态发生变化,结果偏离A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AlCl3引发的2-甲基-1-丁烯(2M1B)和2-甲基-2-丁烯(2M2B)与1,3-戊二烯(PD)阳离子共聚反应。在正己烷为介质的PD阳离子聚合体系中加入2M1B和2M2B均可大幅度抑制或消除交联聚合物的生成,同时使聚合物总产率下降,随共聚单体中2M1B或2M2B摩尔分数的增加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先呈现上升趋势,在达到极大值后逐渐下降。在甲苯为介质的AlCl3引发的PD阳离子聚合体系中加入2M1B和2M2B使得聚合物产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在非均相配位催化剂存在下丙烯与少量4-苯基-1-丁烯的共聚,并对所得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Al/Ti比、反应温度、第二单体浓度、外给电子化合物对共聚合的影响,得出共聚合的较佳反应条件为:t=40min,Al/Ti=50—100,T=45—50℃,同时发现第二单体的加入具有“共单体效应”,外给电子化合物能提高产物的等规度,但使催化效率下降。对共聚物用溶剂进行了抽提,发现聚合物可分为丁酮可溶部分和不溶部分,可溶部分为无规共聚物,而不溶部分为等规共聚物。用13C-NMR方法对共聚物的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的链结构是孤立的4-苯基-1-丁烯单元镶嵌在长序列的丙烯链段中  相似文献   

9.
熊德元  刘雄民 《石油化工》2006,35(6):543-547
以A lC l3-SbC l3为催化体系,通过正交实验,对α/β-蒎烯阳离子共混聚合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单体高转化率的同时,降低了聚合的反应速率,避免了由于反应过快而引起的聚合产物中低聚体含量高、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的现象,有效提高了聚合物的软化点,降低了聚合物的色度。在优化工艺条件(聚合温度0℃,m(α-蒎烯)∶m(β-蒎烯)=7∶3,α-蒎烯、β-蒎烯和SbC l3的滴加速率均为4.0mL/m in,w(A lC l3)=3.0%,m(SbC l3)∶m(A lC l3)=0.50,保温时间8.0h)下,所制得的聚(α/β-蒎烯)树脂的色度(铁钴色)为3,收率为84.0%,软化点(环球法)为136.0℃,酸值(KOH)为0.82m g/g,皂化值(KOH)为0.98m g/g。  相似文献   

10.
不同载体的Ti-Mg催化剂乙烯/1-丁烯气相共聚合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考察了SiO2和聚乙烯粉末两种不同载体催化剂的乙烯/1-丁烯气相共聚合行为。研究表明,这两种载体催化剂对共聚反应表现出不同的聚合特性:以SiO2为载体的催化剂SM-C,共聚合随丁烯单体含量的提高,催化活性逐渐增大。共聚单体组份对聚乙烯为载体的催化剂PM-C的催化活性没有很大影响,均聚与共聚有相近的催化效率。SM-C催化剂在乙烯/丁烯共聚合时反应单体的扩散是聚合反应的控制速度步骤,但对PM-C催化剂则不是聚合反应的控制速度步骤。对催化剂及共聚产物进行了SEM及X-射线衍射分析。两种催化剂在气相流化床上进行了乙烯/丁烯气相共聚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丙烯用负载型催化剂常压淤浆聚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MgCl2/TiCl4-AlEt3和MgCl2/TiCl4/DNBP-AlEt3/DPDMS两个催化体系的丙烯常压淤浆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的动力学曲线都是衰减型的,给电子化合物使聚合速率降低,但同时使聚合的衰减速率变慢。两者衰减期的动力学曲线可以用双活性中心模型拟合。同时发现,聚合初期产物等规度随聚合时间延长而缓慢上升,然后趋于恒定。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聚合过程中聚合物形态的变化,发现聚合在催化剂的次级粒子上进行。  相似文献   

12.
1,3-戊二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合反应竞聚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工作以AlCl_3为引发剂,正己烷为溶剂在20℃合成了1,3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用Kelen-Tudos法测定的反应体系的共聚单体竞聚率为(M_1和M_2分别为苯乙烯和1,3-戊二烯):r_1=1.78,r_2=0.56。对共聚物环化度的研究表明,随着共聚物中苯乙烯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戊二烯链段的环化度较均聚物明显降低,表明聚合反应中苯乙烯单体的引入抑制了1,3-戊二烯的环化反应。  相似文献   

13.
双催化剂体系乙烯二聚和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以Ti(OBu)_4/SiO_2-AlEt_3乙烯二聚催化剂与TiCl_4/LlgCl_2-AIEt_3乙烯聚合催化剂组成的双催化剂体系,使乙烯二聚生成1-丁烯并与乙烯就地共聚生成LLDPE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通过控制预二聚时间及两个催化剂投入量之比,使体系中1-丁烯浓度至少在1小时之内基本保持稳定,从而得到组成稳定的LLDPE。  相似文献   

14.
α、β-蒎烯的可控阳离子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岸龙  梁晖  卢江 《石油化工》2004,33(1):82-86
详细介绍了近几十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α-蒎烯和β-蒎烯阳离子聚合领域包括新催化体系、聚合机理、新型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的含蒎烯共聚物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酸化的膨润土为催化剂,以α-甲基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了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 891,相对分子质量分布(?)/(?)=2.42的聚α-甲基苯乙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原料纯度对产物分子量及分布的影响。当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0%,反应温度为—3℃,反应时间为40 min时,原料转化率为60%,产物软化点为150℃。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经GPC测定。~1H与~(13)C NMR谱分析表明本品应是以烯封端的聚α-甲基苯乙烯。反应过程无废酸,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单体配比下,均相金属茂催化剂Cp2ZrCl2/MAO和Et(Ind)2ZrCl2/MAO对乙烯-已烯、乙烯-丙烯的共聚性能,对共聚物性能进行了测试讨论。  相似文献   

17.
(dbm)_3Ti(OPh)/MAO合成间规聚苯乙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bm)3Ti(OPh)/MAO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反应。研究了Al/Ti摩尔比、催化剂浓度、聚合时间和单体浓度等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非茂钛催化剂体系本体聚合n(Al)/n(Ti)=500时聚合活性可达615kg/(molh)(每摩尔Ti每小时生成的PS量);溶液聚合催化剂浓度为200~1200μmol/L时,聚合活性衰减平缓,苯乙烯的转化率随时间而直线上升。用13CNMR、DSC表征了得到的聚合物,其间规度≥96%,熔点为269~271℃。  相似文献   

18.
使用微量臭氧化装置,找到了适用于对较高分子量聚(α-蒎烯)的环内双键进行选择、定量地臭氧化的条件:-15℃,乙酸异戊酯作溶剂,样品浓度5.0g/L,氧气流速5.0ml/min。测定了来源不同、分子量和结构有差异的3个聚(α-蒎烯)样品的双键含量,所得数值和 ̄1H-NMR测定的相一致。IR、 ̄1H-NMR分析表明,聚(α-蒎烯)所含环内双键完全消失,伴有羰基生成。溶解性和分子量测定表明,臭氧化后样品的极性增大,但分子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苯乙烯在超临界CO2中的聚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苯乙烯在超临界CO2中的沉淀聚合反应,探讨了CO2压力、单体的体积分数、引发剂与单体的摩尔比及添加共溶剂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大CO2压力、减小苯乙烯的体积分数、增大引发剂与单体的摩尔比,都使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在一定的CO2压力范围内,所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呈双峰,而同时添加少量甲苯为共溶剂,可增强超临界CO2与苯乙烯的相容性,从而使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呈单峰。  相似文献   

20.
α-甲基苯乙烯(α-MS)是化工厂用异丙苯生产苯酚、丙酮的副产物。本文对α-MS加氢生成异丙苯催化剂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其反应活性、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t,Pt-Ni/Al2O3(改性)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60~65℃、空速为1~2h(-1)、氢油比为250~6000(v)时,具有较好催化性能;活性达98%、选择性达100%,并具有一定的抗工艺条件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