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分配型和非分配型同位素示踪剂,对科尔沁油田包26-30注水开发井组进行了井间示踪生产动态监测,定性给出包26-30井注入水推进方向、速度、井间连通性及储层非均质性的分析解释,定量给出了注采井间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规律的综合解释,提出了调整和治理注水开发井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井间示踪监测确定水驱油藏剩余油饱和度技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注水开发的老油田,由于主力砂体非均质性严重、水淹程度高、剩余油分散,常规方法难以预测和评价井间高渗通道和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因此开展了以示踪剂井间监测为主,与油藏数值模拟有机结合确定井间剩余油饱和度综合评价技术.阐述了井间示踪监测确定水驱油藏剩余油饱和度技术方法原理,以及这项技术在港西三区二断块注水井组的应用,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了注水井调剖、油井提液和打调整井等措施.综合调整后的生产动态表明,示踪剂测试结果和调整井测井结果及动态特征吻合,各项措施均取得明显效果,为老油田开发中后期应用井间示踪监测技术,指导三次采油的综合调整找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井间渗透率的确定可用于油藏描述及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评价,对油田开发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估算井间渗透率的常规方法为生产动态测试,由于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该问题,利用水电相似原理,建立井间渗透率与注水量分配系数的关系式,结合能够获取注水量分配系数的容阻模型,提出一种利用注采数据估算井间渗透率的新方法。运用数值概念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将其应用于渤中25南油田E07井组。结果表明,油井E18方向井间渗透率估算值最大,与示踪剂监测中油井E18方向前缘推进速度最快相符,另外,该方向井间渗透率估算值为5 192×10~(-3)μm~2,与示踪剂解释结果5 616×10~(-3)μm~2基本一致。所提出的方法将容阻模型的应用范围从注水量分配系数的估计拓展到井间渗透率的估算,可更为简便快捷地研究油藏平面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4.
以油藏水锥理论为依据,分析研究厚油层中不同沉积韵律层水锥的基本模式与特征,通过研究分析确定,该断块油水界面是波状起伏的倾斜曲面,其特高含水期同样蕴藏着可观的剩余油潜力,有效地控制该断块注入水锥进是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的关键。通过实施综合措施,提高了该断块的采收率,对同类油藏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与经济效益具有现实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数值分析,即可求得任意时刻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从而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为油田开发生产提供指导。卫95块油田是一个极复杂的断块油田,经过十几年的注水开发,层间矛盾越来越突出,水驱动用程度低,油藏中剩余油潜力大,应用井间示踪剂测试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摸清卫95-127井组地下剩余油的大小及分布状况,从而确定挖潜的主攻方向。结果表明,低渗层剩余油饱和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井组西部,大小为5  相似文献   

6.
牛栓文  赵晓燕  俞萍 《测井技术》2005,29(4):376-378
针对单一示踪剂测试技术存在的只能计算出水淹层的厚度、渗透率及孔道半径等地层参数,而不能对剩余油定量化研究做出精确计算,以及复杂断块油藏层系多的特点,采用微量物质水相示踪剂测试技术,考虑油水两相的油组份、水组份、分配性示踪剂、非分配性示踪剂等4个组份,建立两相4组份数学模型,然后采用黑油模型中的隐压显饱法来求解分小层压力和剩余油饱和度;通过增加示踪剂的类型,实施分层注水测试和多向受效的监测,建立油藏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法求解油藏各层压力和流线分布,最终定量描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通过在辛68-66井组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这种方法简单实用,解释精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复杂断块油藏,因其复杂的地层、构造和储集层条件,用传统的解释方法难以保证油藏描述的准确性。为了提高油藏描述精度,阐述了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原理与参数解释,将该技术与地层对比相结合进行港西一区二、四断块油藏描述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编制了开发方案。方案实施后与油藏描述结果吻合率较高,实践证明,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是辅助提高油藏描述精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油藏中注入各类气体示踪剂,来了解注入流体和被驱替流体在储层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特征的示踪剂方法是注气油藏开发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对国内外有关气体示踪剂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将水示踪剂的分配机理运用于注气油藏中气体示踪剂在油藏流体中的分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滞留机理,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回归处理滞留实验的结果,并初次引入概率理论来描述气体示踪剂在油藏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特征,建立起气体示踪剂在油藏多孔介质中运移的特征速度方程。  相似文献   

9.
海上断块油藏平面与纵向上非均质性强,注采井距大,长期注水开发易形成优势通道,水驱开发效果差;并且由于合采合注井较多,纵向各层注入、产出不清,单一的优势通道评价方法准确性较差。以涠洲12-1油田北块6井区为例,综合应用井间动态连通性分析方法、无因次PI值方法、示踪剂试井及流线模拟技术,对该区块优势通道发育情况进行识别和定量描述,并结合数值模拟相互验证,为后续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最早采用现代技术开采和最早注水开发的玉门老君庙油田,在67年的开发历史中先后采用测井、油藏工程、岩心、数值模拟、水矿化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开发时期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同时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而同位素示踪技术对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油水分布关系和剩余油研究针对性更强,其原理为:对注水井注入两种同位素示踪剂,根据对应油井产出示踪剂质量浓度曲线形态的变化,以及两种示踪剂峰值质量浓度产出的时间差,以色谱分离理论与对流扩散理论为基础,应用示踪剂解释软件,进行注采对应关系分析、储集层非均质性参数确定和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老君庙油田M油藏4252井组的应用,为老油田后期注水开发剩余油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捷直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濮城油田文51断块是一个典型的多油层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长期注水开发造成井况损坏严重,注采井网遭到破坏,剩余油集中在井况损坏区、断层高部位、注水切割区及河道砂体注入水流线未波及的井间滞留区。剩余油的挖潜依靠多元化配套技术,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水驱控制储量和动用储量,从而提高区块采收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在胜坨复杂断块油田应用单种或多种同位素示踪剂监测的情况。通过对同位素示踪剂产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 ,可以评价各方向流体的波及状况 ,认识油层非均质性 ,确定井间剩余油分布情况以及高渗层的渗透率、厚度及喉道半径等 ,对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留油田断块油藏内部断层组合可分为单体型,平行型,树枝型和网格型4种类型,对不同的断层组合在注水开发中对注入水阻挡作用以及所形成的剩余油特征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开采不同类型剩余油的方法,方断块油藏开发后期挖油藏潜力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在油中分离系数不同的两种水溶性示踪剂可确定水淹油藏的残余油饱和度,从由氚或碳14示踪的醇,酮、醛、不溶于水油的无机物和有机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物质中选择分离示踪剂。这些示踪剂被注入到地层中,过一段时间后,分析示踪剂开采曲线即可确定这些示踪剂的色谱分离情况。  相似文献   

15.
井间示踪技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间示踪技术是从注入井注入示踪剂段塞,在连通油井监测注入流体的突破,通过软件拟合,可定量描述井网的连通程度及储层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性。根据色谱分离理论,可求出注采井间的剩余油饱和度及剩余油分布。与其它油藏描述手段相比,井间示踪技术得到的资料更直接准确。  相似文献   

16.
梁生 《油气井测试》2005,14(4):30-31
秦家屯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十屋断陷东北部,属于非均质断块层状油藏,通过示踪剂监测技术可以了解区块内井间连通情况,判断油井见水、来水方向及油层水驱动用程度,结合油藏静态资料研究,指导油田开发,改善开发效果,达到了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研究油水井间高渗透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油水井间的高渗透带及大孔道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现场常用的普通示踪剂只能定性监测井间高渗透带或大孔道,放射笥同位素示踪剂技术主要是水井中注入一种氚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通过不同部位油井放射笥示踪剂产出计算及峰值征分析,利用解释软件处理推导出多种地层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油水井之间存在的高渗透层及大孔道参数,为下步注采调整方案及封堵大孔道控水稳油等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该技术在2个断块开展了现场试验,均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微量物质井间示踪测试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士荣  刘同敬 《测井技术》2007,31(5):408-412
对比了微量物质元素示踪测试与化学示踪剂测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测试、非放射性及稳定同位素示踪剂测试等技术的不同及其在井间示踪测试技术中的优越性,肯定了其热稳定性好、药剂种类多、可以分层或多井组测试,对人和环境没有污染等特点.该项技术也是老油田复杂断块井间示踪测试发展的方向.微量物质井间示踪测试综合解释方法还是剩余油饱和度解释的最好方法.大港油田在以往的井间示踪测试中从未使用过微量物质示踪剂测试技术.例举了在大港油田数口井的微量元素示踪测试施工、示踪剂产出情况及参数解释.此项技术是今后在大港油田大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分层多种示踪剂井间监测技术在坨11南断块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尹文军  王业飞 《油田化学》2005,22(1):55-58,92
简介了题示示踪剂井间监测技术的原理、示踪剂用量设计及所得资料解释方法。在胜坨油田11南断块沙二8砂层组,相隔22或23天,将3组不同的非分配型 分配型示踪剂分别注入3-9-271注水井的沙二81、沙二82、沙二83层,在周围生产不同层位的9口采油井进行监测。以沙二81层为例说明示踪剂产出浓度曲线拟合效果较好。监测资料表明沙二8层的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均较强,有几口井内有窜槽现象。由监测资料确定了3个小层的主要水驱方向。通过监测数据的综合解释,得到该井组的井间高渗层渗透率、厚度、喉道半径、主流通道、波及体积及系数等储层参数,表明井间主流道均为长期注水冲刷形成的高渗层。井区非均质性强,83层尤其突出。根据综合解释结果修正地质模型,应用示踪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井组3个小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图6表5参3。  相似文献   

20.
用分配性示踪剂测剩余油饱和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井间示踪剂测试中,同时使用分配性示踪剂和非分配性示踪剂,并利用色谱转换技术,由2种示踪剂产出剖面之间的分离直接求出井间的剩余油饱和度。运用该方法对Ranger油田的示踪剂测试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与文献上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