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Dry-TOST氧化油泥模拟试验评价4种市售汽轮机油在氧化寿命和油泥生成量方面的特点,结果表明:A油的氧化寿命最长为1 700h,但油泥生成最多,为1 358μg/g;B油的氧化寿命为1 512h,油泥生成超过100μg/g,为250μg/g;C油的氧化寿命为1 300h,油泥生成较少,为58μg/g;D油虽然油泥生成最少,为22μg/g,但氧化寿命最短为336h。汽轮机油需要兼顾氧化寿命和油泥生成量,只有C油兼顾该性能,满足三菱重工规格MS04-MA-CL002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五氧化二磷、烷基醇和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为原料合成多功能齿轮油极压抗磨添加剂MEAD,利用红外分析确认添加剂的结构,考察MEAD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以及防锈、抗腐蚀性能,通过烘箱氧化试验、四球和SRV摩擦磨损试验等评价MEAD的油泥分散性和摩擦学性能,并与其它常用极压抗磨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合成的多功能齿轮油极压抗磨添加剂MEAD具有良好的防锈、油泥分散、承载、抗磨损及摩擦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黄胜军  王泽恩 《润滑油》2012,27(2):48-51
为考察液压油的氧化耐久性能,设计建立了Vickers 20VQ5高压叶片泵台架系统及液压油氧化耐久性评定方法,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空气夹带试验。考察油品黏度变化、酸值增加和油泥生成情况。参比油实验表明,台架运行平稳,能较好地区分不同液压油品氧化耐久性能和油泥生成趋势,满足长寿命液压油新产品开发的试验评定需求。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L-TSE/LF 46长寿命极压汽轮机油在天然气管道离心压缩机上的实际使用性能。L-TSE/LF 46长寿命极压汽轮机油性能稳定,可靠性好,能够满足天然气管道离心压缩机的润滑要求,润滑周期超过1年。  相似文献   

5.
<正>以长城2号锂钙基润滑脂为基础脂,在其中分别加入纳米ZrO2、CeO2、Al2O3、SiO2添加剂,通过评定其极压抗磨性、氧化安定性、机械安定性及轴承寿命,研究了不同纳米氧化物添加剂以及不同粒径大小对润滑脂性能极压抗磨性及减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ZrO2能够有效提高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氧化安定性及轴承寿命,特别是抗微动磨损性能,是较为理想的润滑脂纳米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高载荷低腐蚀极压抗磨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将其添加到多元醇酯类基础油中进行性能评定。与各类商品极压抗磨剂进行性能对比,重点考察承载能力与腐蚀和氧化安定性。结果显示,所研制的极压抗磨剂具有优良的腐蚀和氧化安定性、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承载能力和润滑性能。制定了产品指标并进行了批次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碳黑斑点和油泥生成模拟试验法考察了汽油机油对污染物的悬浮分散能力与油泥生成倾向,初步分析了油泥形貌和组成。试验表明:不同油样对污染的分散能力不同,油泥生成的倾向也不同。实验室模拟试验法能较好地共分不同油样的油泥生成倾向。实际使用的汤油机油生成的油泥中存在各种来源的不溶物,油泥的有机组成可以被分为酸、碱、中性三组分。  相似文献   

8.
姜靓 《石油商技》2008,26(2):58-61
开发了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低气味、低黏度、高油性及高极压性的重负荷极压切削油,在南通纵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X6330A型万能摇臂铣床上进行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重负荷极压切削油时减少刀具磨损、延长刀具寿命、提高工件质量和表面光洁度有明显效果,同时克服了使用硫化切削油和植物油型切削油在机床表面易锈蚀、易形成漆膜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利用Dry-TOST试验考察含不同抗氧剂的涡轮机油样品的氧化寿命和油泥沉积趋势,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EDS)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分析了沉积油泥的成分,探究添加不同抗氧剂油品的油泥来源.结果表明:与烷基化二苯胺相比,高温下N-苯基-α-萘胺的抗氧化性能更强;经氧化...  相似文献   

10.
SH46合成极压长寿命汽轮机油可以在水泥磨主电机轴承上连续使用30000h。  相似文献   

11.
将油溶性聚醚(OSP)作为汽轮机油基础油组分,考察了油品的抗氧化性、清净性、油泥生成趋势和抗乳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OSP具有很好的油溶性和独特的醚链结构,将OSP作为汽轮机油基础油组分是改善汽轮机油性能的有效途径;随着基础油中OSP含量的增加,新汽轮机油的黏度等级没有发生改变,而黏度指数增加,倾点降低,其它指标没有明显变化;OSP与复合剂F-2的互配性较好,加入OSP的油品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清净性、抑制油泥生成性能和抗乳化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快速确定涡轮润滑油中的沉积物。该方法可测定在不同氧化时间下油样中抗氧剂的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情况。对涡轮润滑油氧化安定性实验结果与GPC谱图中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分析对比发现,油品的氧化降解越严重,其中的抗氧剂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就越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也越宽。将△S/S(△S为相对分子质量高于800的增加峰值区域面积,S为新鲜油的峰值区域面积)值作为评价油品沉积物抑制能力的指标。该数值与油样氧化过程中生成的沉积物数量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益梅蓉 《润滑油》2012,27(3):27-32,37
对6种不同类型汽轮机油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旋转氧弹、FTIR法、RULER以及酸值等试验方法对汽轮机油氧化过程中的氧弹保持性、抗氧剂消耗、油泥析出、酸值增加等进行了考察。分析了汽轮机油配方组成对其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各种测试方法在分析油品氧化情况时具有的特点,提出了监测汽轮机油氧化衰减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汽油发动机油泥的形成与模拟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永源 《润滑油》1999,14(1):52-56
介绍了汽油机低温油泥的组成及形成原因,认为机油氧化与未完全燃烧的混合气体是低温油泥形成的主要因素。重点介绍了国内外低温油泥分散性模拟评定方法,建议在建立发动机油泥模拟评定方法中要同时评价机油的抑制油泥生成能力和油泥的分散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10W/30SD/CC通用内燃机油为例,利用红外光谱测定技术对通用内燃机油在汽、柴油车使用过程中的氧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汽油机油加强了高温清净性能,柴油机油具有低温油泥分散性能。在柴油车上使用的衰败变质趋势大于汽油车,抑氧水平的下降趋势也大于汽油车。  相似文献   

16.
汽轮机油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吴祖望 《润滑油》2005,20(1):12-16
为了提高供电效率,燃煤蒸汽轮机电站将采用超超临界参数的技术,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汽轮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轮机油的运行环境更加苛刻。分析了汽轮机的参数发展以及汽轮机油的规格变化和研究现状,提出汽轮机油的发展方向是具有更好的氧化安定性,更小的油泥生成趋势,更高的清洁度,更好的过滤性,更好的空气分离性能和水解安定性。同时还对相关的添加剂技术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某型舰船燃气轮机主减速器润滑用油的国产化进行了替代油品的研制。使用PAO6、VHVI4和酯类基础油,加入适当种类和比例的抗氧剂、极压抗磨剂、防锈抗腐蚀剂等研制了满足暂定质量指标的油品。该油具有良好的粘温性能、氧化安定性、防锈抗腐蚀、抗高温腐蚀、水解安定性以及适宜的极压抗磨性。  相似文献   

18.
徐平 《润滑油》2006,21(6):35-40
介绍了抗氨汽轮机油复合剂的研制,阐述了使用加氢异构化基础油生产汽轮机油的性能特点和优势。实机使用试验表明:研制油品具有优异的抗氧性和水分离性,质量稳定可靠,使用效果良好,可减少换油周期及延长检修周期,满足氨和合成气压缩机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