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与文化》2009,(6):32-33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实现理性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其中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焦点之一。但在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中人们往往存在厚古薄今的现象,而作为城市的物质载体,近现代建筑同样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历史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此,我们应慎重、公正地对待每一栋优秀的近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2.
浅论立体绿化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追求宽敞、方便的建筑使用空间的同时,也追求舒适的建筑外部环境,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几年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当一栋栋钢筋水泥的建筑挤满了我们周围每一寸土地时,我们才真正感受到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最缺少的原来是绿色。当前的矛盾是绿化面积与建筑用地的矛盾。现在有一种趋势是大量兴建城市广场,但这种不顾城市属性的绿化似乎更趋向了另一种极端。我们应该在建筑与绿化中寻找平衡,应该追求绿化与建筑的整体与统一。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本来就是设计者所应考虑的,立体绿化的要求是让绿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语言用于设计,服务于环境,解决用地紧张的矛盾。建筑的立体绿化即在建筑设计中将绿化作为一种设计语言,把绿化的概念扩充到空间构成中去解决城市用地紧张,满足市民对公共绿地需求不断增大的愿望。我们可以试想当一栋栋建筑被绿化,那么一个个街区及一座座城市便会浮在绿色的海洋中。  相似文献   

3.
参考任务书     
正参考任务书指导要求(仅供参考):1、项目由四个同为66×66米的建筑组团构成,并以风车状结构环绕一个广场,共同作为校园中的一个模块。2、四个建筑组团中每组建筑功能各异,分别为一栋图书馆、一栋教学楼、一栋科研实验楼、一栋建筑艺术设计楼。参赛者可以在任务书后附的中国北方和中国南方两个地块中任选一个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海州子 《中国建材》2013,(10):116-116
在电视上看到广州两栋民国老建筑半夜遭拆除,颇为痛心。其实一座城市的历史建筑,是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的,一座城市往往可以从一座房子的来龙去脉说起。记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拉奎尔教授曾说过:"上海的里弄是上海最迷人的部分,非常值得保存。一看到它们,我的心就一阵温暖。"所以,当我们的城市建设在追求发展、吐故纳新的时候,应对那些有着历史意义、特殊含义和地方特色的城市老建筑予以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追求宽敞、方便的建筑使用空间的同时,也追求舒适的建筑外部环境,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几年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当一栋栋钢筋水泥的建筑挤满了我们周围每一寸土地时,我们才真正感受到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最缺少的原来是绿色。当前的矛盾时绿化面积已建筑用地的矛盾。现在有一种趋势是大量兴建城市广场,当这种不顾城市属性的绿化似乎更趋向了另一种极端。我们应该在建筑与绿化中寻找平衡,应该追求绿化与建筑的整体统一。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本来就是设计者所应考虑的,立体绿化的要求是让绿化即在建筑设…  相似文献   

6.
正落后产能严重过剩导致"黑色产业链"肆虐本刊讯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近日委托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发布《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本次抽样调查涉及全国28个城市、850余个社区,共计勘察2849栋楼房,访问3674名住户。抽样调查了建筑屋面样本2849个,建筑屋面样本中有2716个出现  相似文献   

7.
海伦街店屋     
《建筑学报》2006,(9):36-37
新加坡Singapore建筑师Architect:Chan soo khian简介马来西亚六甲都市袖珍公园交叉点“一个沉思和冥想的地方”背景这是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的一栋破败的战前巴洛克式建筑,面积为6.1×66.8m,是一栋荷兰殖民和中国和马来影响的杂和建筑。这栋建筑的屋顶已经崩塌,主体早已荒废,小草和爬山虎从这些裂缝中长出来,墙壁结构也早已不再完好。意义我们设想一栋都市中的破败建筑可以被很好地“保存”并“征用”来为公众服务。这些空闲都市空间可以充当安放公共便利设施的“连接袖珍公园”。这片空间可以作为为我们的一处庇护所——喧嚣的城市街道中…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京桥Edogrand是由一栋被保护修复的历史建筑和一栋新增建筑构成的,集办公、商务、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设施。地理位置极其便利,可直通地铁银座线京桥站,并临近JR东京站及多个地铁站。在进行城市再生前,该地区多为小型宅基地,其土地利用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地标性历史建筑(1933年竣工)因老化需要进行维护,同时,银座线京桥站也因过于  相似文献   

9.
历史建筑是一本用石头写成的史书,每一栋建筑都是一段故事,讲述了当时的人文环境,那些从动荡社会中一路伴随我们走来的建筑更应该得到保护,不管是物质上的保护还是人文精神上的传承。近几年出现了很多打着所谓的保护历史建筑的旗号却肆意破坏建筑外形的行为,这与相关人员对待历史建筑的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建筑保护与古建筑的修复不能混为一谈,如何在保护历史建筑文化不受侵蚀的情况下来修复历史建筑所经历过的沧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不应是放置艺术的容器。城市本身应是艺术品,因为艺术不应仅仅是装饰都市生活的奢侈品,艺术应改善都市生活的质量。城市由建筑物组成,城市的质量是每一栋建筑的质量的集合,一个城市的艺术性也是由这个城市中大多数建筑的艺术性决定的,少数所谓的标志性建筑只可能是城市的饰物,它们无法改变城市的整体状况,因此,普通建筑的质量及艺术性对于城市最为重要,艺术本属于每一栋建筑。建筑=公共艺术。” ——张永和《城市=公共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