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春宇 《灯与照明》2001,25(6):11-13
该文就酒店餐饮室内设计及室内灯光处理结合设计实例进行了讨论,提出室内设计中功能性照明宜以照度为标准,装饰性照明宜以亮度为标准,并提出照度值的确定方法和主体物与背景亮度比值关系。  相似文献   

2.
杨春宇 《灯与照明》2001,25(6):11-13
该文就酒店餐饮室内设计及室内灯光处理结合设计实例进行了讨论,提出室内设计中功能性照明宜以照度为标准,装饰性照明宜以亮度为标准.并提出照度值的确定方法和主体物与背景亮度比值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道路照明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了影响高校道路照明质量的因素。通过相关规范的对比分析,结合专家访谈建立高校道路照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照度和亮度是影响高校道路照明的关键因素。选取典型区域进行照度和亮度实地测量和问卷调查,得到高校道路照明的水平照度建议值为10~20lx,垂直照度建议值为5~15 lx,亮度建议值为0.8~1.2 cd/m~2,研究结果可为高校道路照明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照明方案的分析,探讨照明设备选择、灯具布置、投射瞄准点确定与赛场所需水平、垂直照度、照度均匀度之间的关系。提示室内体育馆投光照明瞄准点的确定是提高照度均匀度诸因素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媒体的高速发展,手机等VDT阅读遍及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手机设备在办公室、教室、商场、居室等空间都有广泛的阅读使用,这些空间的照明环境对于手机阅读舒适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主观评价实验的方法,搭建实验空间,以阅读面照度、光源色温、阅读背景面反射系数等参数为实验变量。被试使用不同屏幕亮度级别的手机进行图文阅读,而后对当前工况给出1~10分的舒适性主观评价,实验共收录了11 352个舒适性评价结果。研究发现手机阅读舒适性随阅读面照度的不断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当手机屏幕亮度为60 cd/m~2时,阅读舒适性最好的照度范围为20~50 lx;当手机屏幕亮度为100 cd/m~2时,不同工况下阅读舒适性普遍较好,照度范围在50~500 lx,阅读舒适性均可保持在较好以上水平。当手机屏幕亮度为180 cd/m~2时,阅读舒适性最好的照度范围在200~400 lx。阅读面反射系数对阅读舒适性有一定影响,在照度较高或手机屏幕亮度较高的情况下,背景面反射系数与舒适性成反比。色温对于手机阅读舒适性影响较小。本研究对于不同空间的照明设计以及手机的亮度调节使用都有指导意义,合理的照明设计及VDT设备使用会提升使用者效率、减轻使用疲劳、对人的健康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国外道路照明设计的照度法、亮度法、小目标可见度法三种方式谈起,分析了我国照明业界对亮度法的认识不足;并以隧道照明设计的两种场景为例,综合比较了六个方案分别在沥青路面R3和水泥路面C1情况下的地面和墙面的亮度与照度,也计算了路面的亮度与照度的均匀性及眩光值。比较不同方案的结果发现我国隧道照明灯具与国外的差距,以此提请照明界同仁们认真审视道路与隧道照明中亮度与照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VDT阅读的视觉舒适度要求,开展实验室内阅读环境照明现状舒适度主观评价实验,研究照明要素对阅读舒适度的耦合影响。通过集成学习XGBoost算法计算得出垂直于桌面放置的计算机屏幕阅读舒适度的照明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为:背景亮度/反射系数(0.33)、工作面照度(0.31)、光源色温(0.27)、屏幕亮度(0.09)。获取了上述4要素的优选值或范围,得到了“最优”、“优选”和“不达标”3档VDT阅读照明环境,进一步论述了基于舒适度需求的VDT阅读环境的照明设计和整改策略,及“照明环境”与“VDT阅读界面”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8.
从国外道路照明设计的照度法、亮度法及小目标可见度法三种方式谈起,分析了我国照明业界对亮度法的认识不足;并以隧道照明设计的两种场景为例,综合比较了六个方案分别在沥青路面R3和水泥路面C1情况下的地面和墙面的亮度与照度,并计算了路面的亮度与照度的均匀性及眩光值。比较不同方案的结果发现我国隧道照明灯具与国外的差距,以此提请照明界同仁们认真审视道路与隧道照明中亮度与照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监测了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和天河城商业区的广告大屏幕和广告招牌夜间照明,初步探明夜间光污染状况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商业区广告大屏幕的平均亮度为1063.9~2537.0 cd/m^2,均超过《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中有关城市中心和商业区(E4)中广告照明的平均亮度限值规定的2.5~6.3倍,商住混合区临街住宅最大窗外垂直照度均超过《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中居住区(E3)熄灯时段前10 lx的限值规定,其中北京路步行街口霓虹灯二楼民宅监测点的最大窗外垂直照度超标准限值达10倍,存在较大程度的光污染。  相似文献   

10.
办公空间使用者活动的固定性和长期性要求办公空间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健康的光环境。研究表明,色温和照度对人中枢神经系统有极大的影响,通过调节色温和照度可以提高大脑兴奋缓解大脑疲劳。引入天然光的室内光环境中,照度和光色分布受到照明灯具和天然光的双重影响,呈现一种复杂耦合关系。目前大部分室内光环境的控制中室内照度和环境光色的控制是分离的。针对办公空间的动态光环境,定义任意时刻进入室内的天然光和室内LED光源为"混合光源",此时"混合光源"的色温为"视色温"。基于此,提出了室内健康光环境控制模型,即通过控制天然采光与LED灯具输出的光通量和色温,在天然光与人工照明混合照明的光环境中,实现工作面满足照度均匀度的同时,混合视色温可调且有较好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1.
光源色温对隧道及道路照明视觉功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中间视觉理论,采用自行研制的反应时间测量系统和PR-650光谱扫描仪,分别对同类型不同色温的光源进行了反应时间和光谱能量分布测试。获得了在中间视觉条件下反应时间与背景亮度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以及反应时间随背景亮度、视标对比度和视标偏心角改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背景亮度范围内,用高色温的紧凑型荧光灯照明能缩短反应时间,从而增快对瞬态事件的反应速度;反之,用低色温的紧凑型荧光灯照明则会延长反应时间,导致大脑反应迟钝。本研究成果提供了光源色温影响视觉功效的实验依据,为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的隧道及道路照明设计标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照明研究和发展的深入,照明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对照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ED照明光源以其节能环保和光色技术优势备受青睐。本文提出LED家居室内照明光色设计流程,从照明的照度和色温两方面研究光色设计因素,以家居卧室照明设计为载体,建立照明模型,提出照明情景模式设置、照明计算,以及光色稳定控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光源色温和显色性对室内光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照明设计除了要达到规范所规定的照度标准外,还需合理地选择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性。本文从视觉进行的角度和视觉实验的结果出发,强调了照度之间无明确关联的观点,光源色温的选择不取决于要求达到的照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老年人在住宅楼梯间内的照明需求出发,以天津市内15个老旧小区内的老旧住宅楼梯间为研究对象,对其照明空间指标、照明环境指标和照明参数指标进行现状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状主观评价。结果表明60岁及以上人群对楼梯间内各区域照明现状评价未达到满意程度。此外,其对梯段处、平台处、入户门门锁处、单元门门厅处和楼梯间整体照明的满意程度均低于60岁以下人群,且除楼层平台地面均匀度和光色氛围满意度外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实测数据与主观评价的结合分析,60岁及以上人群对楼梯间照明整体满意程度与踏步处照度、平台处照度和门锁处垂直照度呈正相关。其中梯段处照明需求与踏步处照度呈正相关,平台处照明需求与平台处照度和均匀度呈正相关,门锁处照明需求与门锁处垂直照度呈正相关。因此现有老旧住宅楼梯间内梯段处、平台处、入户门门锁处照度均需提升,且照明设计及指标应根据老年人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及改善。  相似文献   

15.
在隧道照明控制系统中,维持隧道内外光线强度的平衡是控制的目的。因此根据外部照度控制灯光的开灯率是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分析了光照度检测条件的前提下,提出了灰色理论的隧道照明多级亮度智能控制策略,解决了开灯率高,能源浪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优化设计方法在照明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针对民用飞机客舱照明设计方案,研究了Downhill-Simplex优化算法在客舱照明设计中的应用,编写了照明优化设计程序,通过客舱工作面照度均匀度优化设计实例对优化设计程序进行了验证。其中优化前客舱工作面照度均匀度为0.5,通过优化客舱工作面照度均匀度达到了0.8,表明优化算法是可靠的。本优化设计方法可用于飞机内外部照明、道路照明和投影设备等非成像光学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天津市两个主要交通广场的照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价研究。调查中采用了数码相机采集不同广场照明的图片,并将图片利用天津大学建筑技术研究所自行开发研制的亮度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得到广场照明的亮度数据;通过手持式照度计采集广场的照度数据,并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广场上的人们对交通广场照明的看法和建议,提出了与交通广场照明相关的一些参数和建议,为交通广场的照明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LED智能照明,将无线通信及智能自适应控制技术引入LED照明控制系统中,利用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室内照度及温度一色调的智能调节,最终实现恒照度、色调随温度变化的智能照明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ZigBee的LED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实现恒照度、温度一色调自适应控制。该方案适用于工作照明及会议室照明等场合,达到节能、舒适及色彩效果。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城市地下道路的照明设计原则、程序、内容及要点,按规范的要求对道路照明照度(或亮度)计算进行了归纳,总结了照明的供配电系统与控制,并介绍了地下道路照明和节能的评价指标,以期为类似城市地下道路照明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眩光持续时间的主观反应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眩光指数的眩光由于作用于人眼的时间不同,刺激程度也不一样,本实验设定不同的灯具亮度和背景亮度,也就是在不同眩光指数下,通过改变眩光持续时间来测试人对眩光的主观感受,得出其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和说明,同时结合体育照明,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