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照明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视觉舒适度,也影响着学习效率,而同时使用VDT与纸质阅读媒体的学习模式在大学生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本研究希望通过在实验室照明环境下得到同时使用VDT与纸质阅读媒体时视觉舒适度与学习效率的变化,进而得到照明环境对视觉舒适度和学习效率的影响规律,为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1)光源色温为4 500 K,照度为500 lx时,视觉舒适度评分与作业绩效表的学习效率都达到最佳状态;(2)实验还发现,男性更适合在偏于低色温的环境下工作,女性则在偏于高色温学习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2.
VDT的照明环境及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VDT环境下引起的办公人员视疲劳现象,陈述了引起视疲劳的原因,并就其照明环境从视功效方面提出了一些可改善VDT环境下视看条件的照明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室照明现状及视觉环境主观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照明现状数据测量和主观感知评价两方面,对重庆大学新、旧校区不同教室环境的照明现状和视觉环境主观评价进行了综合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大学教室照明质量仍不理想,且学生对教室照明中视知觉主观感受较为关注。研究指出适宜的大学教室照明环境对提高学生的视力、身心健康及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紧张的生活节奏唤起了人们对照明环境舒适度的关注。防眩光、适宜的亮度比是保证视觉舒适性的基本要素,应是办公室等各类环境照明需达到的基本要求。而具有上射光线、足够的功率、基本的高度和合理的摆放位置等,则是读写台灯提供舒适照明环境的要件。 相似文献
6.
退休年龄延迟、退休返聘现象常态化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电脑、手机等视频显示终端(VDT)在老年人生活、工作中的需求量及使用率递增,但VDT作业也容易诱发老年人视觉疲劳。本文采用问卷访谈的方式,对老年人群的电脑使用现状、照明环境现状及需求、视疲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电脑VDT作业时间较长,视疲劳发生率较高;老年人VDT作业时对照明有需求,但对照明现状满意度不高;老年人倾向较高的环境亮度和屏幕亮度,偏爱白色光,认为环境亮度、屏幕亮度、光色是影响VDT视疲劳程度的主要因素。基于老年人的视觉特征,提出老年人对VDT照明环境的要求:较高的环境亮度;较大亮度对比度;高质量的显色性,避免低色温;应尽量避免眩光。本研究结论可为下一步研究适宜于老年人VDT作业的照明参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的视觉环境,对照明要求较高,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都有新发展。尤其近年的上海博物馆照明得到了普遍的赞誉,是我国在该方面的进步标志。但纵观全国各地形式各异的博物馆,其视觉环境还存在着诸多令人不甚满意之处。本文拟将博物馆照明的视学环境评价作一综述,并对其表现风格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时代的到来预示着办公方式的多元化,VDT(目视终端显示)的广泛使用,现代办公环境对照明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办公室照明不仅要满足全体员工各自的视觉作业要求,更要营造出一个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针对这些要求,该文对VDT环境下照明设计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便携式阅读灯三个档位的亮度,使用户在不同的光环境下部能选择合适的亮度进行阅读,研究邀请了20名被试者参加主观实验。被试者先后在六种不同照度的光环境下进行阅读,并同时使用便携式阅读灯作为辅助照明,然后根据主观感受选择出每种照度下其偏好的一个亮度,再对照明条件作出主观评价。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用户所偏好的阅读灯照明亮度基本适用于任何低于75 lx的环境照度;(2)便携式阅读灯三个档位最佳亮度的推荐范围分别为:21~25cd/m^2,30-45cd/m^2,58~68cd/m^2。 相似文献
10.
对近5年内不同屏蔽率滤蓝镜片(BLFL)在VDT光环境作业者视疲劳缓解、视功效、睡眠节律等方面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佩戴镜片时长和屏蔽率高低是影响实验显著性的两个重要因素。高屏蔽率BLFL会影响被试的辨色表现;睡前短时间佩戴BLFL影响睡眠节律;被试在长期日常佩戴BLFL或采用高屏蔽率(50%)镜片能增加视疲劳实验的显著性,但具体阈值尚不明确。部分研究报告了年龄差异、VDT作业种类对BLFL偏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技术的普及改变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工作模式,大量VDT作业极易导致建筑师患视疲劳等眼疾。通过优化办公光环境,降低其患病风险,已成为室内照明领域的关注热点。然而,不同个体对光环境适应性差异巨大,如何找出光环境与人体间的影响因素,成为研究的关键。本研究以中医体质理论为切入点,探寻人体体质与VDT作业光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联。以具有代表性的平和质与阳虚质为研究体质,各选取被试16名(8男8女),以相同体质为分组条件,使用SPSS软件对两组被试VDT作业前后各项状态、表现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其在相同光环境下的适应性差异。实验发现,平和质被试对实验光环境更敏感,虽两组被试在多数测评项中变化趋势一致,但具体变化量多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光环境对其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平和质被试光环境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对于老年人来说,阅读是一项很重要的、依赖视觉系统条件的活动,而照明是影响阅读能力和阅读乐趣的因素。本实验试图研究不同种类的阅读照明条件,用社会科学领域里被广泛应用的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寻找出最适宜于老年人阅读的照明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人在街上行走时使用手机。已有研究表明步行时使用手机会降低行人的环境感知能力,从而导致各类行人安全事故的增加。本文通过建立行人步行的需求能力模型,分析了手机使用者和其步行环境之间的“障碍”关系,提出了以降低环境需求来提高手机使用者感知能力的技术路线,并通过297份结构化问卷调查了视觉环境补偿措施的可行性。调查结果表明,照明和视觉补偿措施比智能手机技术或公共管理措施更有前景。在照明与视觉环境补偿措施中,人们普遍认为LED灯光类警示措施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行人安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为家居阅读环境提供完成工作学习等阅读工作所需的光线的阅读台灯,研究其不同光学参数对于视觉功效的影响便有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台灯生产厂商目前对于台灯色温对于使用者视觉功效的影响研究很少涉及。目前我国的现行标准也并未规定台灯的色温。基于这个问题,本实验采用了3种不同色温的台灯光源,检测目标初始探测程度,完成一定阅读任务后的视疲劳情况,以及人们对于不同色温环境的喜好程度。得出了台灯色温对于阅读工作者的视疲劳的影响,其结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媒体立面照明为代表的直视照明已成为城市夜景照明的重要手段,但针对直视照明的管控要求在国内外标准规范中均呈现明显不足,致使面向此类照明方式的设计、建设和评估依据不足。研究搭建了一组用于模拟直视照明场景的灯光组件,以3000 K线性灯具静态照明为研究对象,探讨亮度(5个等级)和观察距离(3种距离)变量下被试的眼部舒适度变化情况,最终获得50组主观评价量表。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并评估被试的舒适度曲线,结果显示:3种观察距离下随着亮度升高舒适度呈现下降趋势;随着观察距离增大,有更多曲线呈现出“大落差”特征,表明低亮度环境下观察距离越远舒适度越高,但随着亮度升高3种观察距离下的舒适度结论趋于一致,表明高亮度场景中观察距离对舒适度的影响较小;部分被试(3 m中5人、6 m中4人、9 m中8人)的曲线存在“V”(或“倒V”)型拐点,且多发于40%或60%两个亮度等级,表明此拐点对应的亮度等级的舒适度高于(或低于)其他亮度级别,在未来更大样本的研究中应关注此类人群的占比情况。未来应将光色、动态等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变量引入研究,以得出能够模拟更多场景的实验室研究结论,并不断探讨对真实城市环境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17.
对中国(以上海地区为主)起居室及其照明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总结了其基本功能布局与照明特点。基于调研结果,搭建了真实尺度的起居室模拟实验室。通过主观评价实验,从人因工学角度探讨了中国人对起居室光照环境中色温、光源及显色性的视觉偏好。总结了适合中国人的起居室照明设计策略,为半导体照明技术在起居室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持。通过研究,对主观评价实验的方法进行总结,为下一阶段实验提供理论及经验支持。结果显示:(1)色温与被试对空间的主观感受的相关性在数理统计上显著(P=0.001),并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照度和光分布下,对比2700K,被试认为色温4000K的照明场景的主观亮度更高;(2)光源、显色性与被试对空间的主观感受的相关性在数理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