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豉香型白酒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豉香型白酒作为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地方性传统白酒,以其酒度低、口感醇滑、豉香独特、醇和甘甜、余味爽净的特点深受海内外消费者所青睐。近年来,白酒消费趋势倾向低度化、舒适化,顺应豉香型白酒的发展特色。该文从豉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酿酒微生物和风味物质分析技术与特征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三个方面概述了豉香型白酒的研究现状,并对豉香型白酒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豉香型白酒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2月7日上午,2015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三届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开幕式在佛山希尔顿酒店举行。本次竞赛决赛为期三天,通过白酒理论考试和品评技能竞赛进行打分评比。这项全国最顶尖的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继北京、四川之后首次在广东佛山举行,表明了广东地产酒技术地位获得了较大影响力,而佛山作为豉香型白酒产业基地和豉香型白酒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子舌的白酒检测与区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酒是重要的饮品,为了对不同品牌与档次的白酒进行等级区分,测试了市售的同一档次不同品牌的银剑南、泰山特曲、茅台国典白酒和同一品牌不同档次的伊力特曲、伊力特(五年陈)、伊力老陈酒(十年陈)白酒对α-Astree电子舌传感器的响应信号,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判别因子分析法对响应信号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舌传感器对同一档次不同品牌的银剑南、泰山特曲、茅台国典白酒的响应信号有明显区别,对同一品牌不同档次的伊力特曲、伊力特(五年陈)、伊力老陈酒(十年陈)的响应信号变化较小;主成分分析法和判别因子分析法既能够区分同一档次不同品牌的银剑南、泰山特曲、茅台国典白酒,也能够区分同一品牌不同档次的伊力特曲、伊力特(五年陈)、伊力老陈酒(十年陈)白酒,且判别因子分析法的区分效果优于主成分分析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子鼻/舌融合技术的白酒类别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白酒质量的快速鉴别,本研究采用两个不同的电子鼻和电子舌融合系统采集不同品牌白酒样品的气-味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K均值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对白酒的品牌进行预测分类分析。经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后,应用基于TGS型气敏传感器的电子鼻和电子舌融合系统可以将3种酒进行很好的区分,其余5种酒有交叉,而应用基于MQ、MP型气敏传感器的电子鼻和电子舌融合系统可以将8种白酒基本区分开来;K均值法分别用于两融合系统,前融合系统的错分类概率为33.3%,后融合系统的错分类概率为23.75%。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对白酒的品牌进行预测分类,应用前融合系统的识别率为93.75%,而应用后融合系统的识别率为98.75%。结果表明:气-味信息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对白酒品牌的鉴别,且应用基于MQ、MP型气敏传感器的电子鼻和电子舌融合系统对白酒类别的识别结果较好于应用基于TGS型气敏传感器的电子鼻和电子舌融合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检验电子舌在茶饮料应用分析方面的能力,应用法国Alpha M.O.S.公司生产的传感器型电子舌对中国市场上已有的51种茶饮料进行检测,所得数据结合判别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舌结合判别分析法可以较好地将不同茶类(红茶、绿茶、乌龙茶)、pH值(pH4.0、p H 4~6、p H6.0)、糖度(含糖、无糖)、咖啡因含量(caffeine30 mg/L、30 mg/L~70 mg/L、70 mg/L)进行分类;电子舌结合回归分析法可以较好地建立茶多酚等风味化学成分的回归方程式。采用次年茶饮料样品对判别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准确率相对较高,说明该判别模型判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的白酒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快速检测白酒品质。以不同品牌、不同香型和不同比例掺假白酒为检测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对电子鼻整体气味响应图谱和电子舌在1、10、100和1000Hz四个不同频段脉冲激发下的金、银、钨、钛四个工作电极组成的传感电极阵列响应信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电子舌对不同品牌和不同香型白酒的区分能力要优于电子鼻,且LDA的识别效果较PCA更好;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定量预测模型,在主成分数取5时,电子舌所建模型最优。用独立样品检验模型精度,模型预测值和参考值的相关系数为0.881。研究结果可为白酒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豉香型白酒产于我国珠三角,具有突出的豉香味而得名,但豉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偏低。所以本课题对豉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功能微生物进行了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乙酸乙酯的酵母菌株,对该产酯酵母进行了理化性能测定,并在生产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白酒是中国传统且独有的产品,酿造原料和酿造工艺的不同产生了不同风味及口感的白酒,现阶段白酒的香型主要分为8种。为了实现对不同香型白酒的快速鉴别,本试验组建了由12个不同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组成的味觉传感器阵列,对8种不同香型的白酒进行检测。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线性判别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识别。在主成分分析三维图中,8种不同香型的白酒能被很明显得区分开来,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5.01%;利用聚类分析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其对8种不同香型白酒的识别率达到了93.75%;最后通过线性判别法对测试样本进行识别,校正集和预测集的识别率均达到了100%。研究表明:此味觉传感器阵列对不同香型的白酒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09年2月19日上午,广东地产米酒行业迎来意义深远的盛事,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豉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委员大会在佛山市太吉洒厂召开.  相似文献   

10.
《酿酒》2009,36(2)
2009年2月19日上午,广东地产米酒行业迎来意义深远的盛事,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豉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委员大会在佛山市太吉酒厂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茅台集团董事长、白酒标委会主任委员季克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处长王旭华、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秘书长赵建华、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寻一种准确、快捷鉴别桑果汁风味的方法,以市售不同品牌的桑果汁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电子鼻、电子舌分别对其气味、滋味分析的差异,明确2种仪器在区分不同品牌桑果汁上的作用。结果表明,电子鼻对桑果汁气味分析显示其差异主要存在于甲基类、硫化物、氮氧化合物、有机硫化物、醇类与醛酮类、芳香成分等化合物上,主成分分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9.905%,各样品判别指数在0.977~1.000之间,说明电子鼻能准确区分不同桑果汁样品。电子舌对桑果汁滋味分析显示其差异主要存在于酸味、苦味、鲜味和咸味上,主成分分析时部分样品出现重叠,说明电子舌分析结果不能完全区分不同样品。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市售畅销的7个品牌、不同等级的浓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建立了浓香型白酒中风味成分的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分析(DA)对不同品牌的浓香型白酒样品进行了有效区分和鉴别。结果表明,不同品牌间样品的相似度存在一定差异;PCA表明前三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9.71%,能对样品进行聚类和区分;利用判别分析可以将不同产地的酒样区分开,正确率为100%。综上,相同品牌不同等级的白酒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品牌白酒可以利用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鉴别和分类,为白酒质量控制及真伪鉴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不同年份的浓香型白酒基酒的快速区分和识别,该研究以5个不同年份浓香型白酒基酒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舌对样品进行判别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对白酒的年份进行分类,将得到的模型分别通过簇状独立软模式法(SMICA)、判别因子分析(DFA)对白酒的年份进行识别和验证。研究表明,SMICA分析的结果能够准确的识别导入的样品数据是否是模型以内和模型之外的年份基酒,而DFA分析可以准确的对导入的白酒样品的年份进行识别,确定其白酒样品的年份。综上所述,利用电子舌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快速、准确、稳定的对白酒基酒年份进行分类和识别,可为白酒掺假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并促进白酒产业和白酒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快速、准确地鉴别鱼香肉丝调料的整体风味信息,本实验以市售不同品牌的鱼香肉丝调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分析不同品牌调料的气味和滋味差异性,并结合氨基酸分析,解析游离氨基酸与电子舌滋味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准确区分不同品牌鱼香肉丝调料的气味,样品B和C的香气相似,其它样品的香气差异明显。电子舌对于不同品牌鱼香肉丝调料的滋味区分较好,样品D的酸味较为突出,样品A的甜味较为突出,样品E在咸味和鲜味较为突出。在样品E中,谷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的味道强度值(TAV)均大于1,对鲜味和甜味呈味具有重要的贡献。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和Pearson相关系数关联性分析表明,电子舌的滋味特性与大部分游离氨基酸呈现正相关,其中酸味和甜味分别与苏氨酸和甘氨酸相关性显著(P<0.05),咸味、鲜味和苦味与谷氨酸相关性极显著(P<0.01)。可利用电子鼻、电子舌和氨基酸分析技术对鱼香肉丝调料鉴别。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利用电子鼻、电子舌、色度仪等设备对中国十二大香型白酒的香气、滋味和色泽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了不同香型白酒的特性和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香气指标,不同白酒滋味指标间的差异更大,其中涩味、鲜味、咸味和苦味是差异最大的几种滋味。白酒香气的检测结果显示,老白干香型、特香型、浓香型白酒相较其他香型白酒而言,芳香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凤香型酒香气物质成分与其他11种香型白酒的差异最大。研究结果为不同香型白酒香气、滋味和色泽差异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这对于后续通过仿生学技术区分不同香型的白酒和确定部分白酒的特征香气成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花椒水煮过程中麻味变化趋势,以花椒水煮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舌及感官评价3种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探究花椒酰胺含量在水煮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探索各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煮过程中花椒麻味总溶出量随着水煮时间加长而增加,感官麻味强度值与花椒酰胺含量值有一致性。电子舌雷达图及主成分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花椒水煮溶液的总体风味变化,将不同水煮时间溶液的麻味进行区分。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电子舌能够较好地进行花椒水煮溶液的麻味鉴别,电子舌探头CA(0.868)、HA(0.704)和BA(0.757)相关系数均大于0.7呈高度相关,说明该3根探头能够较好地反映人体感官对于麻味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分别对新鲜鲟鱼、腌制鲟鱼和发酵鲟鱼(5 d、10 d、20 d、25 d、35 d)的气味和滋味进行检测,并结合感官评价方法,分析发酵鲟鱼加工过程中气味和滋味的差异,以期探寻一种快速、便捷、准确鉴定鲟鱼发酵程度的方法。结果表明,电子鼻的17个传感器和电子舌的5个传感器对不同处理阶段和不同发酵时间鲟鱼样品的气味与滋味响应强度均有差异,不同处理阶段和不同发酵时间鲟鱼样品气味差异明显,滋味差异不明显,说明电子鼻可有效区分不同处理阶段和不同发酵时间的鲟鱼,而电子舌对鲟鱼的发酵过程区分效果欠佳。不同处理阶段鲟鱼的气味差异主要存在于烃类、酯类、醛类、硫化物和胺类等化合物上。感官评价可以从外在分析发酵鲟鱼的滋味和气味及肉质,与电子鼻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高昉 《中国酿造》2020,39(2):220-224
品牌定位是寻找竞争优势和市场立足点的有效战略,随着多元统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白酒品牌定位的科学化势在必行。以中国市场上11个白酒品牌的口味属性为例,探讨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在品牌定位中的运用。研究表明,可以用少数属性公因子代替原来的多个指标,只损失极少的信息。该文基于各品牌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品牌分为不同的组,发现各品牌的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为白酒品牌定位提供参考。最后探讨了因子聚类分析法在品牌定位研究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