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冲  陈海军  蒋金柱  朱跃钊  张华  孟鲤 《真空》2012,49(3):88-91
本文介绍了新型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着重对该集热装置集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及分析,并对集热装置进行热性能试验,提出系统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新型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具有较高的集热温度和较高的集热效率,闷晒工况下,集热介质温度可达190℃以上,循环工况下,53 kg集热介质温度最高可达115℃,瞬时集热效率最高可达36%.  相似文献   

2.
李宁  王启镔  郑琪 《硅谷》2011,(21):24-25
从进口速度分布、冷空气吸热率、场协同等角度分析多孔渗透率及多孔墙与南墙间的流道宽度对多孔太阳墙集热系统传热与流动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渗透率和流道宽度对集热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适当选取渗透率和适当增大流道宽度有利于提高多孔太阳墙集热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毛凌波  张仁元  柯秀芳  陈枭 《材料导报》2007,21(12):12-15,23
对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及其所用集热介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用于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集热介质主要有黑色液体、气-固或液-固悬浮体系、熔盐及其三者的相互混合物。在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由于集热介质既是吸热材料也是传热材料,因此,要求集热介质应具有吸收率高、稳定性好、热导率高、与容器相容性好等性能,但是目前传统的集热介质都存在较多的不足,难以推广应用。提出了使用纳米流体作为新一代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介质,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实验,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5种不同质量浓度的烃类、蜡类相变流体(phase change slurry,PCS),测试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两类相变流体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粘度及稳定性,分析了相变材料种类、质量浓度、使用温度、剪切速率等对热物性、流动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不同因素的影响规律,为相变流体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低温集热蓄热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太阳能低温集热蓄热的相变流体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前期对相变流体的实验研究,选定了以质量分数为20%的烃类相变流体作为基液,制备了多组以TiO_2纳米颗粒为添加剂,SDBS为分散剂的添加纳米颗粒的相变流体。通过改变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粒径以及分散剂质量分数,分析不同相变流体随温度变化的热物性及稳定性,最终得出烃类相变流体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20 nm TiO_2纳米颗粒及质量分数为0.1%的SDBS分散剂,其热物性及稳定性最佳。为添加纳米颗粒的相变流体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低温集热蓄热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制冷》2015,(3)
采用新型吸附床结构建立一套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利用ZSM-5沸石分子筛-水作为工质对进行空调应用领域吸附脱附制冷性能研究。通过实验测得吸附床内温度可达130℃,与太阳辐照度有密切的关联,床内沿轴线有温差分布,周向温度分布均匀。吸附过程沿制冷剂进口方向有时滞后,吸附床温度对吸附过程有影响,实验系统COP变化范围为0.02~0.05之间。  相似文献   

7.
鲁红光 《硅谷》2012,(19):63-64
介绍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系统中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原理,教学用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结构设计、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
魏海波  孙清  张晶宇  王庆伟 《真空》2006,43(4):10-12
介绍了采用真空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太阳能集热板上镀选择性吸收膜,从而使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效率得到提高;集热板的αs=0.91~0.96;ε≤0.1。并介绍了镀膜设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毕月虹  陈林根 《制冷》1999,18(3):25-28
本文确定了“太阳能—土壤热源”热泵冬季供热交替运行方式下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和集热率, 由此为太阳能热泵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将太阳能烟囱和TROMBE墙这两种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方式相结合,提出两者串联的复合太阳能利用结构。利用传热学理论,采用能量平衡法对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就其结构尺寸与室外气象参数对其通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太阳能烟囱+TROMBE墙复合结构"来强化高温高湿地区室内的通风是完全可行的;其性能受结构参数与室外气象条件影响很大,墙面宽度与高度及太阳辐射强度与室外气温的增加均有助于改善复合结构的性能,但空气夹层厚度的盲目增大会降低其通风性能,10cm可以达到较好的运行效果;其倾角可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在30°~60°。研究结果对太阳能烟囱+TROMBE墙复合结构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步法配制了Co-H2O纳米流体,针对不同粒径、不同质量分数、不同pH值的纳米流体,与去离子水一起同步测试了其光热转换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温升速率及集热量明显优于去离子水的。纳米流体质量分数有一最佳值,实验中质量分数为0.1%时效果最好,其最高温度要比纯水高出30.3%。30 nm Co-H2O纳米流体的光吸收能力要强于50 nm Co-H2O纳米流体的。pH值对光热特性有较大影响,实验中p H=8效果最佳。Co-H2O纳米流体优异的光吸收性能表明其有望运用在直接吸收式太阳能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
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因其稳定性、可控性,以及高装机容量成为太阳能热利用方式的重要形式。太阳能集热场的集热效率是影响聚光太阳能热电站发电容量和光电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近期太阳能集热场提高光热转化性能的关键技术,从光学结构、集热器结构以及流体工质3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先进的集热器优化策略和性能提升技术,并指出相应优化方法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集热场技术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纳米流体辐射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两步法配制了Cu-H2O、Co-H2O、MWCNT-H2O三种纳米流体,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结合积分球原理测试了不同粒径、不同质量分数、不同光程的上述纳米流体在太阳能全波段(250nmλ2500nm)的透射率。结果表明,三种纳米流体的透射率都要比水的小,并且纳米流体的透射率随着粒径的增大以及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光程的减小而增大。在相同质量分数条件下,MWCNT-H2O透射率最小,在250~775nm波段,Co-H2O的透射率要高于Cu-H2O的,而在775~1370nm波段,Co-H2O的透射率要低于Cu-H2O的,表明不同粒子在不同波段具有不同的光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14.
白穜  郭锋 《中国科技博览》2014,(38):271-271
热管式太阳能接收器是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本文运用Fluent软件对接收器启动过程中受热面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温度最高点出现在接收器受热面上部,热管中吸液芯的润湿性能和输入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对温度场的分布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空气集热耦合地板蓄热系统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被动式太阳能空气供暖的混凝土地板蓄热系统,并对该蓄热系统在寒冷地区农村住宅中的应用进行了热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讨论了该蓄热系统对室内热环境的作用,不同集热器朝向、热气流湿度及供风速度作用下地板蓄热系统的蓄放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空气集热耦合混凝土地板蓄热系统充分利用建筑本体结构蓄热,有效提高了太阳能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步法制配了Co-H_2O纳米流体,实验研究了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直径、温度对纳米流体比热容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离子水的比热随着纳米颗粒的添加不断减小,质量分数为0.1%和0.2%的Co-H_2O纳米流体比热比去离子水分别降低了2.88%和5.76%。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流体的比热容逐渐增大,并且纳米流体质量分数越大,其比热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相对低浓度的纳米流体越明显。粒径越小的纳米流体比热容越大。现有比热容计算模型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不能直接用于计算。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化石燃料利用的支持,可再生资源成为能源战略的基石。由于太阳能是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从而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国际氢能署的目标是:到2050年,全球22%的发电来源于太阳能发电[1],其中大约50%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另外50%来源于太阳能集热发电。为了达到国际氢能署的目标,必须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和能源储存技术的成本[2]。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不断降低,但  相似文献   

18.
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动热管是依靠自身内部工作液体相变来实现传热的传热元件,影响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几何参数、物理参数和操作参数。本文对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给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铯热管研制的关键技术,通过测量热管外壁温度,在定温条件下研究了重力铯热管的等温特性和启动性能;同时,分析了冷凝段长度对铯热管等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加热炉温度在330~630℃,铯热管均能正常启动;加热炉温度越高,启动越快;在该温区,铯热管具有优良的传热性能;然而,当冷凝段长度为300mm时,铯热管壁面温度出现锯齿状周期波动。从过热度的角度,分析了铯热管内部的沸腾相变传热机理;选择合适长度的冷凝段可避免周期性间歇沸腾的产生。实验结果同时也了证明铯热管在330~630℃温区可作为高效的传热元件,非常适合复现ITS-90国际温标锌凝固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太阳能集热板真空镀膜生产线系统组成及其主要结构的特点。该系统制备的集热板选择性吸收涂层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耐候性能;提高集热板光热效率和涂层的使用寿命并实现了集热板集热涂层生产的环保化和连续化,对平板集热器的发展和应用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