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艳香  刘明  田晓红  汪丽萍  谭斌 《食品科技》2011,(12):147-149,152
以苦荞粉、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作苦荞挂面,探讨苦荞挂面在加工过程中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及以黄酮作为标记物评价苦荞挂面中苦荞含量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加水、和面、醒置、压延、干燥工艺前后的黄酮含量(干基)差异均不显著(p>0.05),苦荞黄酮在挂面加工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苦荞粉添加量与挂面中黄酮含量呈线性相关(R2=0.999)。将黄酮作为标记物来快速评价挂面中苦荞含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苦荞醋及其多糖物质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苦荞醋及其多糖物质的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以山西宁化府生产的苦荞醋为原料,采用乙醇沉淀法制备苦荞醋多糖,分析其单糖组成。通过清除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及测定总还原力等方法对苦荞醋及其多糖物质的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荞醋多糖得率为8.52mg/mL,主要由阿拉伯糖(Ara)、木糖(Xyl)和葡萄糖(Glc)组成,并含有少量甘露糖(Man)和半乳糖(Gal),其摩尔比为2.15∶3.98∶2.35∶1.0∶1.0。苦荞醋及其多糖物质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其中苦荞醋的抗氧化能力强于多糖物质。  相似文献   

3.
对苦荞醋及其多糖物质的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以山西宁化府生产的苦荞醋为原料,采用乙醇沉淀法制备苦荞醋多糖,分析其单糖组成。通过清除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及测定总还原力等方法对苦荞醋及其多糖物质的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荞醋多糖得率为8.52mg/mL,主要由阿拉伯糖(Ara)、木糖(Xyl)和葡萄糖(Glc)组成,并含有少量甘露糖(Man)和半乳糖(Gal),其摩尔比为2.15∶3.98∶2.35∶1.0∶1.0。苦荞醋及其多糖物质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其中苦荞醋的抗氧化能力强于多糖物质。   相似文献   

4.
苦荞黄酮的水浸提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苦荞水提液中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目的,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研究了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34:250(g:ml)条件下,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优水提条件为水的pH值8.0、水提温度100℃、水提时间105 min;按优化工艺条件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1.440%.  相似文献   

5.
苦荞壳中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芦丁降解酶在不同浓度乙醇中的活性,并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苦荞壳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用30倍原料重的80%乙醇溶液,在70℃条件下提取2h。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业科技》2002,(08):40-43
研究了芦丁降解酶在不同浓度乙醇中的活性,并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苦荞壳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用30倍原料重的80%乙醇溶液,在70℃条件下提取2h。   相似文献   

7.
苦荞黄酮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苦荞黄酮对猪油和亚油酸的抗氧化效果不同.在猪油体系中,含槲皮素较多的苦荞黄酮抗氧化作用较强;在亚油酸体系中,苦荞黄酮各组分协同抗氧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超声辅助提取苦荞黄酮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荞黄酮的提取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苦荞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传统提取工艺的提取率较低,故选择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一步研究。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相比传统提取工艺的提取时间较短,温度较低,提取物纯度较高,二次提取率较高。其优化条件为浸提温度60℃、体积分数60%乙醇、料液比1∶7.9、浸提时间10min、超声功率70W、超声频率40kHz。苦荞黄酮提取率为85.40%,提取物的纯度60.96%,苦荞黄酮的得率为4.69%。二次提取率为9.61%,两次总提取率为95.01%。  相似文献   

9.
苦荞黄酮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定量测定苦养黄酮的两种比色方法,通过与HPLC测定结果对照、影响因素的探讨以及方法评价,提出AlCl3比色法比常用的NaNO2-Al(NO3)3法更适于苦荞黄酮的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苦荞黄酮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丹  丁霄霖 《食品科学》2001,22(4):22-24
苦荞黄酮对猪油和亚油酸所起的抗氧化效果不同,在猪油体系中,含槲皮素较多的苦荞黄酮抗氧化作用强;在亚油酸体系中,苦荞黄酮各组分协同抗氧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苦荞麦麦皮粉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乙醇溶液浸提、水溶液浸提、乙醇抽提3种方法提取苦荞麦麦皮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乙醇溶液浸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A2B2C2D3,即用20倍75%乙醇在60~65℃下浸提4h;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A1B2C3,即用20倍水量在50~55℃下浸提4h;乙醇溶液抽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95%的乙醇回流抽提10h。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苦荞黄酮分离纯化效率,本文采用双水相体系超声辅助提取苦荞籽黄酮。本文探讨了15种有机试剂/无机盐双水相体系萃取苦荞黄酮的能力,并考察了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硫酸铵和丙酮质量浓度在丙酮/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黄酮分配行为的影响,同时采用响应面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15种有机试剂/无机盐双水相体系中,丙酮/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具有最佳的苦荞黄酮提取能力;苦荞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46.65 g/g,超声温度44.75℃,硫酸铵质量浓度22.86%,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可达20.01±0.26 mg/g;与80%乙醇提取法相比,本法所得黄酮提取物总黄酮含量和芦丁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黄酮纯度高达62.35%,纯度提高了38.86%;提取物DPPH·和ABTS+·清除率分别提高了22.52%、43.82%。因此,本法是一种更经济快速的苦荞黄酮初步提取纯化方法,有效提高了黄酮功能性整体研究进度。   相似文献   

13.
苦荞麦中富含黄酮,通过对苦荞麦中各部分黄酮的测定,结果发现,苦荞麦皮中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苦荞麦中富含黄酮,通过对苦荞麦中各部分黄酮的测定,结果发现,苦荞麦皮中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苦荞醋生料发酵过程中主要功能成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苦荞醋生料发酵工艺各生产阶段总黄酮、多酚、γ-氨基丁酸(GABA)、D-手相肌醇(D-CI)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料制醋酒精发酵阶段是这些功能成分的有效积累阶段;醋酸发酵阶段,总黄酮、总酚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GABA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而D-CI含量有明显的提高;熏醅阶段,多酚含量呈先增加后平缓的趋势,其余成分明显下降。通过了解苦荞醋生料发酵工艺过程中各个功能成分的变化规律,以便为改进工艺,提高醋中的功能成分含量,为开发功效更好的苦荞醋新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苦荞发芽过程中不同部位的黄酮合成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荞种子为原料,研究其在发芽过程中胚根、胚轴和子叶中总黄酮以及芦丁、槲皮素的合成动态。结果表明:苦荞发芽过程中,其胚根、子叶中总黄酮含量在3~9d范围内增加幅度较大,增加至第9d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处于相对稳定水平;胚轴中的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芦丁含量变化趋势和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胚根、子叶中的槲皮素含量在3~9d范围内逐渐降低,第9d后处于相对稳定水平;胚轴中的槲皮素含量逐渐升高。在同一发芽时间,总黄酮含量子叶中最高,其次是胚轴,胚根中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萌发3 d的苦荞为实验材料,通过红光、黄光、绿光、白光、蓝光、紫外A(254 nm)、紫外C(365 nm)七种不同的光质处理萌发过程中的苦荞,研究了不同光质对萌发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以及与黄酮合成和降解有关酶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紫外、蓝光、白光、绿光、黄光和红光处理均可显著地增加苦荞芽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与暗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段紫外(UV-C)处理后,苦荞芽中总黄酮和芦丁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0.1%、40.9%,蓝光处理其次。同时,经光处理后,苦荞芽中黄酮类物质代谢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察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均显著升高,与总黄酮和芦丁含量呈现正相关。此外,苦荞萌发过程中,光处理可增加苦荞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35.1%,清除率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表明光处理可以通过增加苦荞芽中黄酮类物质含量进而提高苦荞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study, major types of flavonoids in 7‐day sprouts of five common buckwheat cultivars grown in Poland (Hruszowska, Kora, Panda, Luba and Emka) and wild tartary buckwheat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prouts of common buckwheat cultivars and wild tartary buckwheat contained both known and a newly discovered flavonol: quercetin 3‐O‐galactosyl‐rhamnoside. An exceptionally high content of this flavonoid was found in cotyledons of wild tartary buckwheat (30.79 ± 0.14 mg g?1 DW), exceeding about 10 times level of rutin (3.16 ± 0.07 mg g?1 DW). The results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data published so far on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in sprouts of tartary buckwheat. Higher levels of flavonoids were measured in cotyledons than in hypocotyls with the exception of anthocyanins, which were present in higher amounts in hypocotyls. Cotyledons of common buckwheat sprouts were rich in C‐glycosides of luteolin and apigenin, the total content of which exceeded ca. 5 times the concentration of rutin.  相似文献   

19.
苦荞作为一种食药两用的粮食作物,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文中介绍了苦荞抗氧化活性成分,总结了其抗氧化功能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