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提高多联机夏季运行制冷能力和COP并解决系统冬季运行因蒸发温度降低而导致的系统制热量衰减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兼具有蓄冷和蓄热功能的多联机蓄能空调系统,并进行了蓄冰、融冰释冷、蓄热、释热等运行模式下系统的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夜间用电低谷蓄冰模式运行时间约8 h,能够蓄存380 MJ的冷量,用于增加白天运行时制冷剂的过冷度,铜管外结冰厚度约为35 mm,能够保证系统融冰供冷8 h;在释冷运行模式下机组制冷量可提高29%,COP提高到136.4%;在(冬季)夜间低谷时蓄能桶中贮存热水,白天释热运行模式下,通过提高压缩机的吸气温度/蒸发温度解决了系统制热量衰减的问题,并缓解了机组结霜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多联机夏季运行制冷能力和COP并解决系统冬季运行因蒸发温度降低而导致的系统制热量衰减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兼具有蓄冷和蓄热功能的多联机蓄能空调系统,并进行了蓄冰、融冰释冷、蓄热、释热等运行模式下系统的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夜间用电低谷蓄冰模式运行时间约8 h,能够蓄存380 MJ的冷量,用于增加白天运行时制冷剂的过冷度,铜管外结冰厚度约为35 mm,能够保证系统融冰供冷8 h;在释冷运行模式下机组制冷量可提高29%,COP提高到136.4%;在(冬季)夜间低谷时蓄能桶中贮存热水,白天释热运行模式下,通过提高压缩机的吸气温度/蒸发温度解决了系统制热量衰减的问题,并缓解了机组结霜现象。  相似文献   

3.
光伏空调和蓄冰空调同属于绿色空调,两者均能起到缓解电网压力、节约空调运行费用的作用。本文将光伏空调与蓄冰空调结合,提出了一种含有充供(充冷同时供冷)工作模式的光伏蓄冰空调系统,构建了光伏蓄冰空调系统运行调度的非线性优化模型,并基于动态规划方法对优化问题进行了全局最优求解;根据光伏发电与建筑冷负荷的预测数据,进行了不同建筑冷负荷下的光伏蓄冰空调预测控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光伏发电预测的情况下,光伏蓄冰空调系统的预测控制可将夜间的蓄冰能耗转移到日间,有效降低了系统的运行费用,并提高了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光伏消纳率和平均能效;当光伏售电价格降低时,预测控制下的光伏蓄冰空调系统可更充分利用光伏电能,系统的运行费用得到了更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制冷》2017,(4)
本文介绍了一种冰蓄冷空调系统,采用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冰蓄冷双工况制冷机组与基载制冷机组进行蓄冰、供冷。该系统具有配电功率低、日间制冷机组制冷效率高、系统控制简单等特点。结合该商业广场的冰蓄冷设计,对蓄冰方式的设计和运行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中央空调系统在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冰蓄冷系统的经济性好于常规中央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5.
以某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为例,详细分析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几种运行模式及相应的控制方式,合理的控制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高效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冰蓄冷双工况机组,结合北京某大厦的冰蓄冷系统设计,采用逐时能耗计算方法,对分别采用常规定频离心式冷水机组、定频冰蓄冷双工况机组和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冰蓄冷双工况机组3种空调系统技术方案进行能耗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全年变频冰蓄冷比定频冰蓄冷方案节能26.4%,节省电费27.3%;变频冰蓄冷相对于非冰蓄冷方案节省电费53.3%。  相似文献   

7.
针对有关过冷水动态蓄冰技术的相关热点话题,首先就过冷水动态蓄冰系统与冰盘管静态蓄冰系统的运行效率展开讨论,其次就过冷水动态蓄冰系统的预热冷损耗及降低预热冷损耗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采用载冷剂间接换热方式的过冷水动态蓄冰系统运行效率低于冰盘管静态蓄冰系统,直接蒸发换热的过冷水动态蓄冰系统运行稳定性有待提高,过冷水动态蓄冰系统的各种冷量损耗是客观存在的,一般占制冷机组冷量的25%~40%,目前已知的各种降低预热冷损耗的方法在系统成本、节能效果、运行稳定性等方面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不同冷负荷下合理分配蓄冰/释冰量和制冷机组运行时间,提出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使用ELM算法建立负荷预测模型,根据该负荷预测值系统自动制定优化运行策略。将该优化运行策略应用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4号制冷站冰蓄冷系统,控制制冷机组运行和蓄冰装置的冷量分配。经实际运行数据对比验证,基于该模型的负荷预测值与实际运行值匹配度达到85%,应用优化运行策略之后系统运行成本降低6.11%。  相似文献   

9.
对某国公楼冰蓄冷系统两种不同运行方式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浙 《制冷技术》1999,(4):23-26,27
本文对某办公楼中央空调冷源采用冰蓄冷系统后,其运行方式是采用主机优先还是采用蓄冰罐融冰优先进行了初步投资和运行费用两方面的比较,得出该办公楼蓄冷空调采用主机优先运行在经济上较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优化运行控制策略的研究可更好地发挥其"移峰填谷"优势,有利于降低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本文在简述冰蓄冷空调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其常见运行策略,并从负荷预测和优化建模两个角度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冰蓄冷空调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南京市某办公楼的冰蓄冷空调工程为基础,介绍了该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根据负荷分布情况,确定采用主机上游的串联单循环运行模式,结合江苏省峰谷分时销售电价政策,确定蓄冰时间,计算了机组和蓄冰装置容量,从而得到设计日空调负荷分配情况,最后,对冰蓄冷空调系统和常规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进行了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公共建筑中空调系统部分负荷下的节能运行调节需求,制冷机房经常配置多台冷水机组。空调系统中冷水机组能耗占比较高,而机组序列控制在系统满足室内负荷需求与节能中运行起关键作用。为了提高热泵机组的运行能效,本文提出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序列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模型,然后建立多台同型号机组序列优化控制目标函数,同时给出实时建筑负荷下求解机组最佳运行序列组合的算法与步骤。以某工程为例,利用e QUEST软件分析了办公楼全年的空调负荷变化,并在夏季、冬季典型日负荷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热泵机组序列优化控制策略与传统策略。结果表明:与传统策略相比,在10%~100%的系统部分负荷范围内,采用序列优化控制策略的机组能耗平均降低13.4%。在夏季典型日,热泵机组能耗降低14.5%;在冬季典型日,热泵机组能耗降低12.3%;在过渡季典型日,热泵机组能耗降低3.3%。在供冷季,采用机组序列优化控制策略能耗降低14.1%;在供热季能耗降低9.0%。热泵机组的序列优化控制策略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将空调系统中的冰蓄冷技术和低温送风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冰蓄冷加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相结合,不仅可以降低整个系统运行能耗及费用,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反而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初投资;同时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提高人体舒适感。  相似文献   

14.
小型复合空调器的研制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新型蓄冷和热水器复合空调器装置.蓄冰槽在低谷电和夜晚室外温度较低时蓄冷,然后利用蓄冷提高冷凝器出口制冷剂的过冷度,不但增大空调器的制冷量,而且充分利用蓄冰槽内的显热量.放冷结束后,通过调节阀门,蓄冰槽可转换成水冷冷凝器,复合空调器变成热泵热水器,提供生活热水的同时,可以提供一定的制冷量.通过对普通空调器改造的样机进行了夏季工况下运行的实验研究,研究了蓄冰槽盘管不同结构和位置对蓄冰的影响.同原来空调器比较,复合空调器制冷量平均增加28.2%,性能系数平均增加21.5%.复合机组提供热水时平均性能系数为2.77.即提供相同热量热水,复合机组用电量仅为电热水器的36%.提供热水期间平均的制冷量为2325.39w.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TRNSYS软件建立自然冷源冷藏陈列柜系统仿真模型。选取陈列柜送风温度、载冷剂供冷温度为变量,以全年能耗作为考核指标对自然冷源食品冷藏陈列柜运行工况进行优化;在优化基础上分析系统运行特性,并与传统食品冷藏陈列柜能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冷藏陈列柜送风温度为-1.5℃,载冷剂供冷温度为-3℃时的优化工况下,系统年能耗最低,为11 506 kW·h,相比传统食品冷藏陈列柜系统能耗降低40.8%。优化工况下自然冷源蓄冷及供冷模式与自然冷源单独供冷模式总计运行时长为3 739 h,占全年总运行时间的42.7%。全年系统COP为3.9,制冷机组COP为4.1。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冰蓄冷系统制冷机组蒸发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并拟合了制冷剂(R22)和载冷剂(质量分数25%的乙烯乙二醇)在制冰工况下的参数计算公式,编制了蒸发器的仿真程序。此仿真程序对于冰蓄冷系统蒸发器的优化设计以及系统能效比的提高、降低冰蓄冷空调系统能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商务区的兴起,区域供冷的需求日益增长,蓄冰空调系统成为区域供冷系统的选择形式之一。应用蓄冰空调技术的区域供冷系统,其经济性与设计选择最佳蓄冰比例相关。本文以安徽合肥市某区域供冷项目为例,通过设计5种不同蓄冰比例的方案,分析比较投资费用及运行费用,进而确定区域供冷蓄冰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18.
以深圳市14.4万m~2供冷面积的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分析部分蓄冷空调系统在不同蓄冰比例下的工程投资费用及后期运行费用的变化。基于深圳市电价政策,在初期进行空调冷水供应系统的方案比较时,根据相关经验投资数据,发现在30%蓄冰比例时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冰蓄冷空调在夜间电价谷值蓄冰,在白天电价峰值时释冷,实现电力负荷移峰填谷,降低制冷设备的容量。本文通过对某综合中心冰蓄冷空调系统典型空调日运行现状的调研,指出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适建议。对比调整运行方案前后的运行费用,得出费用节省的结论。为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冰蓄冷技术既能够节省运行费用,又能够移峰填谷缓解用电矛盾,但因其技术原因得不到推广。新型融冰机组可模块化预制,将冰蓄冷技术和集中空调系统有机结合,优化运行效果。经过能耗分析计算,不同的组合模式可降低运行费用15%~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