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瑞士乳杆菌发酵对猪肉酶解液风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为液体种子种龄8h、接种量6%、发酵温度37℃、起始pH6.5、发酵时间12h,酶解液经发酵后其苦味基本消失、猪肉风味更加浓郁、氨基态氯含量增加了30%~40%。  相似文献   

2.
酶解方式对黄油酶解物风味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PME和GC-MS方法比较了不同酶解方式对黄油酶解物中风味物质的影响。黄油单酶酶解物、双酶酶解物中分别鉴定得到12种、16种,14种(同时加酶)和16种(顺序加酶)风味物质;黄油酶解物中的主要风味物质为酮类、脂肪酸类物质。两种酶解方式的双酶酶解物中的主要风味物质相似,均为中、短碳链的脂肪酸,但含量有所不同。因此,不同酶解方式获得的黄油酶解物中风味物质的种类与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3.
用酶解和发酵联合处理新鲜牛蒡根,在活性多糖充分溶出的基础上,通过乳酸菌发酵改善牛蒡根的不良风味。以牛蒡酶解液中多糖含量和风味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解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4%,料液比1∶6,温度55 ℃,酶解时间1.5 h,超声功率200 W。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显示,醛类及萜烯类化合物例如苯乙醛、Β-瑟林烯、A-姜黄烯是引起牛蒡不良风味的主要来源,在酶解、发酵过程中会转化为具有愉悦风味的酮类和醇类。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经不同方式处理的牛蒡液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苯乙醛、Β-瑟林烯、A-姜黄烯存在较大差异,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可有效改善牛蒡根不良风味。  相似文献   

4.
以复合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分别酶解牛肉,得到牛肉酶解液,将4种牛肉酶解液分别和大曲混合后兑盐水发酵,比较不同蛋白酶制剂对发酵牛肉酱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蛋白酶组的总酸、氨基酸态氮和总氮含量分别为1.67 g/100 g、1.11 g/100 g和1.53 g/100 g,优于其他3种酶制剂组。添加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的牛肉酱基质检出有机酸7种,提高了丙酸、酒石酸、苹果酸和琥珀酸的含量。在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方面,添加复合蛋白酶组检出67种,在酯类、醇类及酸类的种类和含量上比添加其他酶制剂组略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发酵乳制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具有调节机体功能、预防和治疗疾病、延长寿命等保健功能功效, 此外因其具有独特的发酵风味及组织状态, 深受消费者欢迎.发酵乳风味是评估其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以生成多种风味化合物, 其中主要包括酸类、酮类、酯类和醛类, 这些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以发酵乳为原料,通过在原有乳酸菌的基础上,加入酵母菌,待发酵液凝乳后,测定其中风味物质和质构特性的变化情况,研究酵母菌对于发酵乳中风味物质产生以及质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在加入酵母菌之后,风味物质的含量较之前明显提高,变化最大的异戊醇的含量提高了200%以上;质构特性的各参数也有显著提升,其中,硬度和黏聚性明显提高,而稠度和黏度尽管提升不显著,但仍有较大上涨趋势。说明酵母菌的加入对于发酵乳制品中的风味物质和质构特性均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蛋白质强化对发酵乳品质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使用酪蛋白酸钠、浓缩乳清蛋白和乳蛋白浓缩物对发酵乳进行强化.结果表明:3种蛋白强化均会减低发酵速率,在对发酵乳的质构特性影响方面酪蛋白酸钠能大幅提高发酵乳的硬度、黏力、弹性和胶着性,浓缩乳清蛋白最能提高发酵乳的弹性模量、黏性模量,而乳蛋白浓缩物的影响均介于酪蛋白...  相似文献   

8.
不同酪蛋白水解物对低脂发酵乳发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种蛋白酶(中性蛋白酶Neutrase、木瓜蛋白酶PA2、碱性蛋白酶Alcatase2.4L和胰蛋白酶PTN6.0S)的酪蛋白水解物对低脂发酵乳的发酵参数(滴定酸度、pH值下降速度、终点酸度和产酸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酪蛋白水解物具有明显促进低脂发酵酸奶发酵、缩短发酵时间的作用,中性蛋白酶的促进发酵效果最好,木瓜蛋白酶次之,碱性蛋白酶和胰酶的效果相差不大;各添加样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速度都高于空白样,甚至高于双倍接种量的空白样。综合考虑,采用木瓜蛋白酶对酪蛋白进行水解后产物最适添加到低脂发酵乳。  相似文献   

9.
从风味与风味酶的概念入手,综述了风味生物技术的概况和三种风味酶,即脂肪酶、复合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在国内外风味工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乙醛、丁二酮对发酵乳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发酵乳的风味组成,重点介绍了乙醛、丁二酮对发酵乳风味的影响,以及发酵乳中乙醛、丁二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乳及其制品中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乳尤其是发酵乳中的风味物质种类繁多,包括非挥发性酸、挥发酸、羰基化合物以及蛋白、脂肪和乳糖等的分解物。由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和理化的原因,容易使乳制品产生不良风味。通过加入抗氧化剂等添加剂、加强杀菌措施、控制原料奶的品质和环境条件来控制风味的变化,提高其品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成品发酵乳在4℃、室温和37℃储存条件下主要风味物质的变化,包括羰基化合物乙醛、双乙酰以及挥发酸和酸性物质,同时考察发酵乳的风味强度和风味协调性等感官品评指标.结果显示发酵乳的主要风味化合物质量分数均呈增加趋势,且增长速度先快后慢.风味比较协调的发酵乳,其乙醛与双乙酰质量分数的比例在0.56-0.70之间.风味物质和风味评分分数的相关分析证明,发酵乳中的各风味化合物相关显著,且对发酵乳的风味强度和风味协调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鲜牛奶、白砂糖、焙茶粉、果胶和稀奶油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为发酵菌种,制备饮用型焙茶风味发酵乳。以离心沉淀率、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饮用型焙茶风味发酵乳的配方。结果表明,饮用型焙茶风味发酵乳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8.5%、焙茶粉0.30%、果胶0.35%、稀奶油1.5%。在此优化条件下,饮用型焙茶风味发酵乳呈浅褐色,口感清爽细腻,茶香浓郁,奶香突出、酸甜适宜,感官评分为90分,离心沉淀率为1.04%,产品稳定性良好,产品质量指标满足国标GB 19302—2010《发酵乳》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复合蛋白酶ProTamEx1.17L和脂肪酶CR双酶结合可控酶解技术对稀奶油进行酶解,利用GC-MS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法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ProTamEx1.17L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0.04%,温度45℃,pH6.0,时间3.5h;脂肪酶CR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0.06%,温度45℃,时间18h,pH6.0。酶解物经GC-MS分析检测,与酶解前相比,短链及中链脂肪酸,如癸酸、辛酸、丁酸等相对含量增加;同时甲基酮类和内酯类物质相比之下含量减少。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氨基酸总量达23.80mg/g,相比酶解前增长了约12倍。其中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9.13%。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从兼香型白酒不同轮次酒醅中筛选到两株碱性蛋白酶活较高并对乙醇具有较好耐受性的菌株,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LS9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10,其液态发酵产碱性蛋白酶活性分别可达(163.82±15.85) U/mL和(241.69±20.07) U/mL,二者均能在含体积分数6%乙醇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菌株LS9和S10均能产生典型的酱香风味。气质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S9和S10发酵后代谢产生了5-甲基糠醛、β-苯乙醇、苯乙酸、α-亚麻酸等新的风味成分。菌株LS9和S10在小麦固体培养基中均具有一定的发酵产乙偶姻能力,在28 ℃恒温条件下乙偶姻产量分别为(65.15±6.15) mg/L和(41.33±4.82) mg/L,35 ℃→45 ℃→55 ℃升温培养条件下的乙偶姻产量分别为(41.21±3.27) mg/L和(26.91±2.97) mg/L。  相似文献   

16.
以生牛乳、白糖以及芝士酱为主要原料,以酸度和感官评价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凝固型芝士风味发酵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凝固型芝士风味发酵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白砂糖7.5%、芝士酱0.9%、发酵温度43 ℃,发酵时间5.5 h。在此优化条件下,成品感官评分为91分,酸度为78.9 °T,产品组织细腻均匀,无乳清水析出,酸甜适中,口感嫩滑,且具有芝士酱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以生牛乳、白砂糖、红糖、生姜汁为主要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为发酵剂,研制生姜红糖风味发酵乳。以酸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生姜红糖风味发酵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生姜红糖风味发酵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白砂糖5.0%、红糖3.5%、生姜汁2.5%、发酵时间5.0 h。在此优化条件下,生姜红糖风味发酵乳呈红褐色,红糖风味浓郁,生姜味明显且辣感舒适,酸甜适中,组织细腻均匀,感官评分为93分,酸度为74.8 °T,蛋白质含量为2.89%,脂肪含量为3.17%,乳酸菌总数为5.1×108 CFU/g,致病菌未检出。产品质量指标满足国标GB 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要求。  相似文献   

18.
配制型酸乳饮料的稳定性和风味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配制型酸乳饮料不仅营养丰富,风味酸甜可口,而且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研究配制型酸乳饮料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当全脂奶粉含量为5%时,同时添加耐酸CMC0.2%和阿拉伯可尔0.1%两种稳定剂,稳定性很好,口感细腻无异味。进一步添加1.0%的变性淀粉TAX-TRA,可以增加酸乳饮料风味、厚实感明显加强、余味更足。当酸乳饮料pH为4.0时,添加10%蔗糖或6%蔗糖和0.02%安赛蜜都可以使饮料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