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泡沫流体稳定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理论上对泡沫衰变机理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作了系统的阐述,得出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关键是:发泡剂浓度、稳泡剂浓度、溶液粘度、温度、矿化度、压力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对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基本上达到了与理论一致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多相泡沫体系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相泡沫体系由气液固三相组成,固体颗粒的加入改变了泡沫的形成机制,需要一种新的泡沫体系评价方法来分析固体颗粒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采用Waring Blender方法生成泡沫,泡沫体系中液体析出时间和析出体积倒数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存在线性关系,因此采用该直线斜率表征泡沫衰减速率。对3种不同起泡剂的泡沫衰减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泡沫体系中的泡沫衰减速率只与起泡剂浓度有关,而且起泡剂浓度不同泡沫衰减速率则不同。对固相颗粒类型、粒径、浓度对多相泡沫体系衰减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交联颗粒能与起泡剂溶液复配出发泡体积高、稳定性强的泡沫体系;固体颗粒粒径越小,多相泡沫体系越稳定;固相颗粒质量分数影响多相泡沫体系的起泡能力,存在最优的固相颗粒质量分数,使多相泡沫体系最稳定。  相似文献   

3.
泡沫是啤酒的重要特征之一。啤酒泡沫稳定性的五种测定方法中,Sigma法和Rudin法因设备较简、结果较准而被广为重视。啤酒泡沫成分中蛋白多肽类、异释草酮、类黑素、多糖,以及适量的酒精对泡沫的稳定有利;金属离子能提高添加酒花啤酒的稳定性,但过量会降低风味;脂类则破坏泡沫稳定性。通过原辅料、茵种、糖化、发酵、包装工艺,以及添加剂的选择控制,提高啤酒泡沫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泡沫稳定性能评价及泡沫分流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提供了一种泡沫分流酸化试验研究方法,对起泡剂、稳泡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采用多用途分流酸化试验装置分别进行了泡沫对岩芯的分流效果试验,不同渗透率岩芯的分流效果试验,模拟实际酸化施工过程的分流酸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泡沫分流技术,对并联岩芯酸化时能有效地实施分流,使低渗透岩芯吸酸量增大,能均匀改善不同渗透性岩芯的最终渗透率,提高酯化效果,同时采用该项技术有效地汉透率差异较大的多层油气藏均匀吸酸及均匀解堵问题,无需进行其它分层措施。  相似文献   

5.
注水井泡沫酸解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冀东油田某区块注水井井底堵塞物的离子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注水井井底堵塞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室内筛选实验,确定了主体酸、起泡剂及添加剂的浓度及泡沫酸解堵剂的配方,并通过溶蚀率测定、悬浮能力评价及驱油效率对比等实验证明了所研制的自生气泡沫酸对解除堵塞、提高驱油效率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泡沫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泡沫法制取轻体材料过程中的泡沫稳定性,发现采用一种固定调节剂有获得稳定的泡沫,并可使泡沫制备工艺简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扩张压缩界面张力仪和泡沫扫描仪对CO2同FCY(两性离子泡沫剂)形成泡沫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了动态表面张力、粘弹变量、携液系数、稳定系数之间关系,粘弹变量同再生能力之间关系.研究表明,泡沫稳定性主要受到携液能力和形变能力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携液能力的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增加;粘弹变量的增加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两者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泡沫体系的再生能力与体系的形变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粘弹变量的增加,体系的再生能力下降.泡沫体系的粘弹变量范围须同时满足体系稳定性和再生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9.
表面膨胀弹性模数与泡沫稳定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aCl溶液作为影响由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聚丙烯酰胺和水组成的泡沫体 系稳定性的因素.NaCl浓度越大.泡沫体系的稳定性越差.按其稳定性.在LB槽 上观察各泡沫体 系单分子膜压缩时的膨胀特性.实验表明.泡沫的稳定性与其表面弹性模数有直接的联系.模数ε 越大,泡沫的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10.
泡沫铝熔体粘度的控制与气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泡沫铝材料进行研究.采用纯铝粉、纯铝粉中加入碳化硅颗粒、纯铝粉中加入粉煤灰颗粒、纯铝粉中加入碳纤维为原料,对泡沫铝的孔结构、熔体粘度及气泡的表面张力进行了研究,并对气泡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气泡的稳定机理.结果表明:加入碳纤维的泡沫铝的气孔均匀性最好.对泡沫铝的SEM照片分析表明,碳化硅颗粒、粉煤灰颗粒和碳纤维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泡沫铝的孔壁上,发泡过程中大量的颗粒分散在熔融或半熔的铝液中,增加了熔体的粘度,从而提高了气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表面粘度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得出了液膜排液速度与表面粘度的关系式,从理论上定性研究了表面粘度与泡沫稳定性的关系,并通过实验予以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相符。  相似文献   

12.
泡沫酸在动态裂缝中的流动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动态裂缝中泡沫酸的温度、压力、流速及泡沫质量分布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变缝宽裂缝中确定此四参数分布的迭代计算方法。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泡沫酸酸压设计计算中必须考虑裂缝温度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种分析泡沫钻井液稳定性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泡沫钻井液性能最法测泡沫半衰期.该方法简便易操作,但由于人为原因存在较大误差,而且不能记录到泡沫衰变的中间过程.为克服这一局限,采用了一种评价泡沫稳定性的新方法,即采用近红外扫描分散稳定性扫描仪(MA-2000 TurbiScan)进行泡沫稳定性分析.该方法较先进和精确,完全由电脑控制仪器自动完成,分析结果为两条电脑输出的曲线,从曲线上可清楚地观测到泡沫衰变过程及读出泡沫半衰期.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规泡沫在延长组长6油藏条件下稳定性差的问题,研制了一种稳定性较好的泡沫凝胶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及封堵性能评价。优选了质量分数0.4%发泡剂FP388、0.3%聚合物AZ、0.3%交联剂T1、0.3%交联剂T2和0.3%稳泡剂CK2作为体系组分。泡沫凝胶稳定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80℃,矿化度10 000mg/L的条件下,泡沫凝胶半衰期能够达到12d,且在30d内泡沫凝胶黏度处于较高水平并保持稳定。所制备的泡沫凝胶体系注入及成胶性能良好,能够对中高渗油藏形成有效封堵。  相似文献   

15.
设计合成了 3种含吸电子基—NO2 的芳氧酸 :对硝基苯氧乙酸、对硝基苯氧丙酸、对硝基苯氧丁酸 ,并以其作为研究对象 ,对碱性介质中芳醚键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选用对硝基甲苯为内标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芳氧酸的醚键断裂程度进行了分析 ,并用内标法计算出它们的转化率。分别绘制了取代产物———对硝基苯乙醚和对硝基苯酚的校正曲线 ,并对二者的摩尔浓度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NO2 的存在 ,对硝基芳氧酸在碱性溶液中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使醚键断裂 ,从而使这类化合物出现不稳定性。发现对硝基苯氧丙酸亲核取代的异常情况 ,其醚键断裂的程度最大 ,并且取代产物反常 ,推测可能是发生了分子内邻基参与的亲核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LS-DYNA软件仿真与试验两种方法,研究了泡沫铝填充件对薄壁圆管碰撞稳定性的改善.首先,根据碰撞力要求,设计选择了薄壁圆管及泡沫铝填充件各参数;通过样件试验与有限元仿真计算,两者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从而证实了设计的合理性及非线性有限元仿真的可行性.最后,把上述结果应用于列车被动安全装置防爬器的碰撞仿真中.  相似文献   

17.
以正硅酸乙酯、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为原料,以盐酸和稀氨水为催化剂,采用酸-碱二步催化工艺制备了SiO2溶胶,并以粘度和凝胶时间表征SiO2溶胶体系的稳定性,探索了加水量、无水乙醇用量、pH值、酸-碱催化间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SiO2溶胶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水量增加和pH值升高,SiO2溶胶体系稳定性先降低后增强;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酸-碱催化间隔时间,SiO2溶胶体系的稳定性迅速下降;增加无水乙醇用量有利于提高SiO2溶胶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泡沫上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量化理论和回归旋转通用设计,分别研究了浆料在泡沫上浆中的作用和泡沫上浆工艺。结果表明:泡沫上浆粘着剂和起泡剂的选用及粘着剂浓度等泡沫上浆工艺的优化是泡沫上浆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泡沫钻井液的使用对提高机械钻速的效果越发明显,但在何种井深条件下使用泡沫钻井液是钻井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在不同井深及压力条件下,泡沫钻井的极限压力和极限井深的确定.实验结果表明,实施泡沫钻井的最大深度为4 500m左右,极限压力为20MPa.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数量化理论和回归旋转通用设计, 分别研究了浆料在泡沫上浆中的作用和泡沫上浆工艺。结果表明: 泡沫上浆粘着剂和起泡剂的选用及粘着剂浓度等泡沫上浆工艺的优化是泡沫上浆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