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评述了天台铅锌矿高砷铅锌银矿石的设计流程。该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毒砂、自然银、螺状硫银矿及铅钒、白铅矿等。矿石含0.74%P6、1.96%Zn、142g/TAg及0.25%As。矿物呈细粒不均匀嵌布,毒砂与方铅矿结合致密。需将铅精矿细磨至98%小于38微米,才能使铅精矿  相似文献   

2.
《黄金》2015,(6)
针对湖南怀化新晃县米贝金矿选矿厂混合浮选的金精矿铅含量过高,精矿中铅矿物难以分离,达不到焙烧及氰化工艺质量要求的问题,采用优先浮选原矿中的方铅矿,再浮选含金硫化物矿物的试验流程进行金、铅分离。在选矿试验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方铅矿与其他硫化物矿物的天然可浮性差异,并选用对方铅矿选择捕收能力强、对黄铁矿捕收能力弱的25号黑药。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铅品位62.79%的合格铅精矿和含铅0.48%的低铅含砷金精矿。该工艺流程可使原矿中的方铅矿得到充分的回收,并达到了含砷金精矿降铅提质的目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对高铅、含砷金精矿的除铅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某铅锌矿选厂铅精矿含As达1%左右,为降低铅精矿中砷含量,进行了铅精矿降砷试验研究。通过大量探索试验,最终采取组合药剂TH为抑制剂、A1为捕收剂进行砷铅分离,对含Pb62.90%、含As 0.87%的给矿,闭路试验获得了含Pb 63.43%、对给矿Pb回收率89.30%、含As 0.38%的低砷铅精矿。试验指标良好,降砷效果明显,达到了铅精矿降砷提质的目标,为矿山企业降砷提质、清洁环保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铁矿—毒砂浮选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毒砂常与黄铁矿共生,在一些黄铁矿中还往往存在有类质同象或呈细包裹体的砷,这造成一些矿山生产的黄铁矿含砷较高。在制酸时,砷的挥发和腐蚀作用毒害人体并腐蚀设备。因而,化工部门对硫精矿含砷量要求是相当严格的,致使目前很多矿山生产的黄铁矿因含砷高而得不到利用。所以,进行黄铁降砷,即硫—砷的分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地铅锌多金属矿物嵌布的复杂性,铅、砷(毒砂)、锌等硫化矿物浮选行为的相似性,利用组合抑制剂间的协同效应强化药剂抑制作用和选择性.试验采用XY-3无机复合抑制剂与石灰组合配伍,使铅、锌精矿中的砷含由原来2%左右分别降至0.6%和0.3%以下.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地铅锌多金属矿物嵌布的复杂性,铅、砷(毒砂)、锌等硫化矿物浮选行为的相似性,利用组合抑制剂间的协同效应强化药剂抑制作用和选择性.试验采用XY-3无机复合抑制剂与石灰组合配伍,使铅、锌精矿中的砷含由原来2%左右分别降至0.6%和0.3%以下.  相似文献   

7.
某多金属铅锌矿含砷较高.采用常规铅、锌优先浮选方法,铅、锌精矿中砷含量超标。为了解决铅、锌精矿中砷超标的问题,在铅、锌粗、精选作业中加入氯化铵,成功地降低了铅、锌精矿中砷的含量,使铅、锌精矿质量合格.将这一结果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干法收砷工艺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精矿、铜精矿、铅精矿等矿物中伴生有害杂质元素砷,对冶炼回收率、生产环境及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两段焙烧脱砷技术、底吹炉造锍捕金技术与干法收砷技术相结合在山东恒邦冶炼有限公司的应用实践。该工艺对于含砷物料的处理,提高冶炼回收率,加强含砷冶炼废物的综合回收利用,解决环保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甘肃某金精矿含砷(12.44%)高的特点,进行了金、砷分离选矿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探索,确定采用抑硫浮砷工艺流程,即金精矿细磨后采用石灰为抑制剂、硫酸铜为活化剂进行浮选毒砂抑制黄铁矿。其结果表明:抑硫浮砷工艺流程较好地解决了金精矿含砷高的问题,且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金精矿金品位33.65 g/t、含砷1.19%,金作业回收率91.48%。  相似文献   

10.
用生物方法脱除铅、锌精矿中的砷均能降到冶炼标准。铅精矿含砷量从1.97%降到0.32%,脱砷率为85%;锌精矿含砷量从0.85%降到0.10%,脱砷率为93%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含砷铅矿石性质,进行了抑砷浮铅工艺探讨,考察了铅捕收剂、砷抑制剂等因素对铅砷分离指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药剂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采用石灰、硫代硫酸钠、硫酸铵组合作为砷抑制剂,丁铵黑药、乙硫氮组合作为铅捕收剂,对矿石进行抑砷浮铅选别,闭路流程获得的铅精矿铅品位46.00%、铅回收率83.26%,银品位1 190.00 g/t、银回收率79.77%,含砷0.58%;砷精矿砷品位8.81%、砷回收率74.58%。  相似文献   

12.
银金混合精矿中 砷的细菌脱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裘荣庆 《黄金》1991,12(6):24-29
万年银金矿混合精矿系高砷精矿。经实验室详细研究,该精矿中的砷经细菌氧化处理后可脱除90%以上(即可使精矿含砷量由原近20%降至<2%)。关键因素是选用菌种要能对毒砂氧化力强、必须伴有Fe~(3+)7~8g/L的酸性硫酸高铁溶液、精矿粒度要细(至少-320目占80%以上)以及矿浆浓度较低(5~6%)。  相似文献   

13.
铅和铜、锡、磷、砷等系钼精矿中主要有害杂质。铅在钼精矿中超过一定限度,将严重地影响氧化焙烧和冶炼过程。选矿厂过去在只用油质捕收剂时,用少量的重铬酸钾(2~10克/吨)抑制方铅矿,最终钼精矿含铅达到部颁标准规定。自1965年以来选矿厂粗选系统添加丁基黄药提高了选矿回收率,但导致铅在粗选精矿中得到富  相似文献   

14.
某选矿厂入选矿石为高硫高锌硫化铅锌矿,生产中铅精矿品位不稳定,铅精矿含锌和硫精矿含铅品位较高,铅精矿中损失的锌矿物和硫精矿中损失的铅矿物主要为连生体。检测发现铅硫混合粗精矿解离度方铅矿76.98%,闪锌矿75.04%,黄铁矿81.27%,方铅矿、闪锌矿单体解离度较低。通过在一系列新增一台WTM-280塔磨机对铅硫混合粗精矿进行再磨工业试验及应用,再磨后单体解离度提高到方铅矿82.8%、闪锌矿84.12%、黄铁矿88.09%,选矿指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铅精矿品位提高2.83%,铅精矿含锌降低0.69%,硫精矿含铅降低0.26%,铅回收率高1.41%,锌回收率高0.77%,工业试验取得成功且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某钼铅多金属矿,有用矿物为辉钼矿、方铅矿和磁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长石、云母。针对辉钼矿与方解石相互包裹紧密连生,辉钼矿与方铅矿简单连生,黄铁矿包裹它形粒状方铅矿颗粒,少量方铅矿与辉钼矿连生等特点,采用钼铅混合浮选-钼铅分离的工艺流程,即将原矿磨细至75%-0.074 mm,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两次精选获得钼铅混合精矿,混合精矿再磨至80%-0.038 mm后,经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四次精选获得钼精矿和铅精矿。小型闭路浮选试验获得钼精矿中钼品位为49.6%,铅精矿中铅品位为54.98%,钼、铅回收率分别为85.44%和85.83%。  相似文献   

16.
金精矿生物氧化过程中砷的氧化行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世斌  马金瑞  郝福来 《黄金》2009,30(8):41-43
用金精矿和砷精矿配出含砷量分别为2.46%、8.23%、14.00%的3个试样,分别进行生物氧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氧化液中三价砷含量与试样的砷含量有关。含砷较低的试样氧化时,氧化液中三价砷含量很低,溶液中砷大部分为五价砷;试样含砷越高,氧化液中三价砷含量越高,五价砷含量越低;氧化液中三价砷含量越高,则二价铁含量越高,Eh越低。由试验结果分析,生物氧化过程中毒砂中砷主要被Fe^3+氧化,是间接作用机理的生物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霍亮  李碧乐  黄勇  王力 《黄金》2007,28(10):4-10
通过光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总结了内蒙古赤峰陈家杖子金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划分了成矿期次.研究表明:矿床中矿石成分较复杂,硫化物种类多,有少量硫盐矿物出现;富硫贫砷毒砂、贫砷富硫黄铁矿、贫锌富铁的闪锌矿(与标准分子式相比),含杂质多的银锑黝铜矿和方铅矿与金关系密切;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其中第二世代富硫贫砷毒砂是陈家杖子金矿的最主要载金矿物,其次是方铅矿.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和研究,确定该矿床为受大型角砾岩筒构造控制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该矿床深部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某含砷金精矿含毒砂矿物较多,砷质量分数达6.12%.该精矿直接用氰化炭浆工艺处理时,金的浸出率为58.36%;经助浸剂预处理6~8h后,氰化过程中加入防膜剂及活化剂SmD,金的氰化速度加快,浸出率可达到91.2%,同时浸出时间缩短8~10h.  相似文献   

19.
缅甸某地区产出锡矿矿石原矿含Sn 1.60%、As 9.12%.原矿砷多以毒砂及砷酸盐等矿物产出,部分含砷矿物与微细粒锡石矿物共生关系密切,不利于高品位合格锡精矿的产出.结合矿石性质,试验采用先硫化砷浮选—浮选尾矿分级摇床重选的工艺处理原矿矿石,分级溢流部分经浓密处理后进入离心机中处理,推荐工艺产出的重选精矿含Sn 3...  相似文献   

20.
何贵  彭东  孙传敏  胡夕鹏 《黄金》2010,31(11):40-42
在含银多金属矿石中银的综合回收是选矿的一项重要任务。选矿方法和银的回收程度与银的存在形式密切相关。由于矿石中银的含量较低,研究银的存在形式一般需要结合多种研究手段。本文提出根据银在矿石中的分布和选矿中的走向,分析银的存在形式。文中以喀勒隆银铅锌矿石为例,分析了银在矿石中的分布和选矿中的走向。选矿后银主要进入了铜精矿和铅精矿。方铅矿中的大部分银与方铅矿发生了分离。含类质同象银的银黝铜矿和方铅矿中的独立银矿物进入铜精矿中。方铅矿中的银显微包裹体进入了铅精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