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地面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模拟模型的组成和特点,介绍了模型的模拟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2.
从充分利用地下水,控制引黄水量,防治土壤盐渍化出发,提出河套灌区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式,并设计出相应的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考虑井灌与不考虑井灌的4种灌溉方案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情况下,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埋深可维持在2.6m左右,并且与纯地面水灌溉相比,当灌溉面积为53.3万公顷时,减少潜水蒸发6.3亿m~3,减少引黄水量8.6亿m~3,当灌溉面积为80万公顷时,减少潜水蒸发12.3亿m~3,减少引黄水量15.0亿m~3。 ,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初,北京地区曾开展过二次水资源状况的调研和评价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其评价方法采用“典型频率年法”可以对被评价的整个区域在不同典型年份的水资源供需平衡作出分析,但不能考虑到长时间内不同降雨系列及区域内不同用水部门由于经济发展而导致用水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水资源逐  相似文献   

4.
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非线性模型的求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吉林  刘胜松 《水利学报》1997,10(10):53-57
本文采用试验选优方法的地面与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非线性模型进行求解,同近似规划相比可大大节省计算机运算时间,为复杂的大型了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系统优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样也为其他复杂的非线性模型求解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引黄灌区地面水、地下水系统的动态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渠井结合灌溉已经成为综合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旱、涝、盐碱的一项重要措施,这就在管理上提出了地面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的优化问题。根据目前引黄灌区的状况,优化策略需要满足三个目标:灌溉需水量、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和系统运行费用(包括抽水和引水费用)最小,要实现上述三个目标,必须涉及降雨、地面水和地下水三水转化的问题。雨量的季节性分配决定了系统运行的季节性特征;季雨量  相似文献   

6.
杨俊耀 《陕西水利》2012,(3):129-130
灌溉系统的规划往往是十分复杂的,特别是对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灌溉供水问题,因其涉及的影响因素很多,用传统的方法往往难以求得较优方案。但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及优化技术,对灌溉系统规划方案的最优化十分有利。本文以具体的工程规划为例,介绍了灌区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最优规划问题,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能够考虑水文气象过程的饱和非饱和非稳定地下水流运动数学模型。以全封闭和半封闭式防渗墙为重点研究埘象,以长江重要堤防为背景概化得到典型二元和多元结构堤基、堤身断面及土层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参数;以实测资料为基础概化得到较典型的水文气象过程,提出降雨入渗和蒸发排泄边界处理方式以及初始条件确定方法;提出根据二维模型模拟结果用有无对比法分析防渗墙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根据三维模型模拟结果分析防渗墙端部绕渗对地下水流场动态的影响。模型和参数具有典型性,研究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能够考虑水文气象过程的饱和-非饱和非稳定地下水流运动数学模型。以全封闭和半封闭式防渗墙为重点研究对象,以长江重要堤防为背景概化得到典型二元和多元结构堤基、堤身断面及土层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参数;以实测资料为基础概化得到较典型的水文气象过程,提出降雨入渗和蒸发排泄边界处理方式以及初始条件确定方法;提出根据二维模型模拟结果用有无对比法分析防渗墙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根据三维模型模拟结果分析防渗墙端部绕渗对地下水流场动态的影响。模型和参数具有典型性,研究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
以野外河间地块为模拟对象,在室内建立地质物理模型,模拟河间地块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及稳定运动时地下水分水岭的形态,以及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地下水分水岭的移动特征。试验表明,当两侧河流水位相平时,分水岭位于河间地块中间;一端水位升高,分水岭会移向高水位一侧,直至过了临界值,分水岭消失。该方法应用范围广,可实施度高,可直接用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标规划法是解决多目标优化管理决策的一种特殊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将多目标问题化为以偏差变量表示的线性目标函数为多目标问题的求解,导出了一个简洁实用的基本模型。通过为一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实例。说明该方法对解决类似问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调度模拟模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龙羊峡、刘家峡水库实际调度资料的统计,在分析小浪底水库初步设计阶段调度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调度模拟方法,开发了模拟调度模型。模拟计算与实测资料较为吻合,已成为应用于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褚桂红 《山西水利》2010,26(12):8-10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内涵为基础,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及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各种优化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枣庄市的水文、地质、地下水动态监测和特征值等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FEFLOW软件对研究区不同开采方案下的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对枣庄市2017年的地下水位变化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运用多单元均衡法对地下水流方程和对流-弥散方程进行求解,来探寻商丘试区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说明该模型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7.
王河流域是莱州湾地区防治海水入侵的典型试验区。本文采用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动态模拟分析的方法,将水资源评价、拦蓄补源规划方案与防治海水入侵联系起来研究,为制定地下水资源优化开发利用规划和防治海水入侵工程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作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工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地下水流动进行动态模拟分析是地下水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本综述将FeFlow和MODFlow地下水模拟软件在地下水动态模拟预测的应用作对比,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局限性,为在地下水研究领域中选取应用适当的模拟软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商丘实验区水文地质特点,概述了地下水位预报模型的建立过程,并结合典型井点地下水位预报结果,经与实际资料对比,其结果满足地下水管理的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20.
石羊河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锦  董增川 《人民黄河》2008,30(5):39-40
针对石羊河流域资源性缺水和中下游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建立了以供水公平为目标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根据2003年实测来水资料及各需水片区各部门需水资料,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表明,上游缺水率低、下游缺水率高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