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酒醪酸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微生物造成的黄酒发酵醪酸败对黄酒酿造的危害很大,降低原料利用率,使黄酒变质,损害其风味。该文对引起黄酒发酵过程中酒醪酸败的现象和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预防和补救的办法,以期减少酒醪酸败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夏季引起南方黄酒酸败的主要原因:生产工具及发酵容器清洗消毒不过关、饭粒太烂或有夹生现象、淋饭水及酿造用水微生物超标、糖化发酵温度过高或开耙不及时、煎酒温度时间达不到要求或煎酒不及时、没有满罐贮酒,针对以上六个方面原因提出了相应措施,可以使黄酒达到国家标准GB/T13662要求。  相似文献   

3.
4.
阐述了引起机械化黄酒速酿酒母酸败机理;论述了引起机械化黄酒速酿酒母酸败的原因;阐明了防止机械化黄酒速酿酒母酸败的措施,对实际生产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酒醪液酸败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酒醪液酸败是黄酒业面临的头等难题。文中利用单一因素分析法和正交因素分析法研究了醪液酸败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综合分析 ,确定黄酒安全生产的最优工艺条件是 :浸米72h ,蒸饭 2 5~ 3 0min ,接种麦曲 1 3 %,酒母 7%,主发酵 2 8~ 3 0℃ ,后发酵 8~ 1 5℃。既保证了黄酒的质量和产量 ,又能防止黄酒醪液酸败。在试验中发现 ,品温和通风供氧条件的控制是决定黄酒发酵成败的关键因素 ,原料的选择及蒸饭成熟度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些为大容器机械化黄酒发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甜型黄酒的酸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亮 《酿酒科技》1998,(1):60-60
甜型黄酒的酸败及防治关键词甜型黄酒酸败防治↓所谓甜型黄酒,即糖分含量在10%以上(葡萄糖计)的黄酒。属浓醪双边发酵,又是开放式生产,加上糖分含量高,在生产过程中常由于工艺条件控制不当,给生酸菌的侵入和繁殖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导致醪液或成品酒的酸败,造成...  相似文献   

7.
8.
黄酒仓库贮存坛酒的酸败原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不同黄酒企业、不同仓库、不同车间、不同贮存年份(2年、3年、4年、5年、6年、7年、8年等)的仓库坛酒酸败几率的统计、理化和微量成份及微生物的测定、产生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黄酒仓库坛酒酸败的原因是漏坛、包装损坏和虫害,煎酒时工艺条件控制不当等,主要微生物是细菌(杆菌),初步鉴定为乳酸杆菌;酸败坛酒中高含乳酸乙酯等香气物质,可作调味和调香用;得出了催陈黄酒的最有效方法和降低仓库坛酒酸败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罐贮存黄酒出现变质酸败的因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祁传林 《酿酒科技》2005,(2):111-112
引起大罐贮存黄酒变质酸败的原因有:①操作和进酒过程染杂菌;②贮罐和管道灭茵不彻底;③补充空气时染杂菌;④煎酒温度不稳;⑤设备和工艺上存在的缺陷。预防和控制措施:①对操作工进行操作培训;②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③对设备和工艺上存在的缺陷进行技改。(孙悟)  相似文献   

10.
毛青钟 《酿酒》2014,(3):45-50
通过加可溶性淀粉的量、培养温度、加"X"物质的量三因素三水平对酸败成品黄酒中乳酸杆菌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方法的正交试验研究,性能的测定和初步鉴定研究,以及对原酒培养基(加饭酒培养基:坛装加饭酒加水稀释至酒精度17.0%vol或不稀释)培养、检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酸败成品黄酒中乳酸杆菌培养、分离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方法为:加饭酒稀释至酒精度17.0%voL、加"X"物质的量0.3%、加可溶性淀粉0.5%或不加、培养温度18℃或30℃、压盖密封培养;酸败成品黄酒主要菌种,在上述培养基中18℃生长良好,25℃以上生长不良或生长极慢,初步鉴定为乳酸杆菌的新种,命名为黄酒乳酸杆菌Ⅲ-1(Lactobacillus chinese-rice-wineⅢ-1)。酸败成品黄酒的部分菌种,在上述培养基中30℃生长良好,20℃或以下生长缓慢,初步鉴定为乳酸杆菌的新种,命名为黄酒乳酸杆菌Ⅲ-2(Lactobacillus chinese-rice-wineⅢ-2)。原酒培养基(加饭酒培养基)也能检测部分贮存黄酒酸败乳酸杆菌。  相似文献   

11.
通过酒精、浆水、乳酸、pH值、发酵醪液对霉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发现:低酒精含量50%(v/v)、一定量乳酸、pH值4.0和3.8并不能抑制霉菌生长繁殖。黄酒发酵醪中高密度的乳酸杆菌、发酵产生和积累的乳杆菌素可以抑制霉菌生长,并根据相关研究的报道初步确定了黄酒发酵醪抑制霉菌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麦曲质量,通过对手工制曲和机械化制曲工艺流程的跟踪和比较,分析了手工制曲和机械化制曲在工艺流程上的主要异同点,相同点主要有:原料均为小麦,工艺上均采用轧麦、拌曲、摆曲和富集有益微生物;不同点主要有:生产效率和劳动强度、制曲坯和曲块微生物生长繁殖情况.  相似文献   

13.
林巧 《中国酿造》2013,32(5):41
本试验以苦荞米、糯米、安琪甜酒曲为原料,采用传统糯米甜酒酿造工艺,通过响应面设计分析方法,研究发酵时间、加曲量、加水量、苦荞添加量4种因素,对苦荞糯米甜酒品质感观得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苦荞添加量27.48%、加曲量3.28g、加水量0.23kg、发酵时间58h的条件下能得到较好品质的苦荞糯米甜酒.  相似文献   

14.
黄酒酵母菌是机械化黄酒发酵的灵魂和命脉,关系到黄酒正常发酵与产品质量的稳定问题.保持黄酒酵母的良好性能应注意菌种保藏、酵母扩培、酒母制作等.菌种保藏以液体石蜡保藏法为最经济方便;酵母扩培尽量减少转接代数;酒母制备要做到以酸抑酸,这对黄酒质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黄酒发酵过程分析及关键点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控制黄酒发酵过程中的关键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黄酒前发酵过程和后发酵过程中发酵醪总糖、酒精度、总酸和氨基酸态氮等成分的变化,结合黄酒发酵的生物化学机理,对黄酒发酵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总糖呈现先逐渐下降后保持稳定的趋势、总酸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氨基酸态氮含量基本上呈现不断增加之势和酒精度则呈现先迅速升高后小幅波动之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我国传统民族产品黄酒更加辉煌,介绍了传统黄酒的生产发展状况、新工艺黄酒的发展状况、营养功能型黄酒的发展状况和新型黄酒.的发展状况,认为应以新工艺黄酒为主导产品,以传统工艺陈年系列精品老酒提升市场价格空间,以营养功能型黄酒参与市场竞争,延伸市场范围,以特制低醇优质清爽型黄酒和纯生淡爽型黄酒拓宽市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发挥黄酒糟在食品加工工业中增值利用的技术,与黄酒生产企业分享技术进步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以黄酒糟为原料生产糟烧酒、香糟卤、食醋、复合氨基酸调味剂和蛋白质等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探讨了黄酒糟在食品加工工业中的增值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乌衣红曲黄酒的质量和品质适应当今的消费需求,介绍了机械化乌衣红曲黄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原料要求,详细论述了浸米、放浆水、蒸饭、投料、搅拌、榨酒、澄清、煎酒及陈酿等机械化大罐发酵生产乌衣红曲黄酒各个工序的工艺条件和操作要求,认为只有在各道工序中严格把关、控制好工艺条件,才能确保酿出优质的传统乌衣红曲干型黄酒.  相似文献   

19.
为了帮助制酒企业开发黄酒新品种。并充分利用香菇加工中的副产品,开发研制了香菇糯米黄酒。将香菇水提取液和酒精提取液分别加入到黄酒酿造的冲缸和喂饭工序中,参与酒精发酵,再经黄酒后道生产工序制成香菇糯米黄酒。成品呈橙黄色,清亮透明,富有光泽。有菇香等本品特有的风格。酒精度(体积分数.20℃)12.5%~13%,糖度(以葡萄糖计)50-65g/L,总酸(以乳酸计)5.0-6.0g/L。  相似文献   

20.
以郁南无核黄皮果为特色辅料通过全发酵制得黄皮保健糯米甜酒.探讨了主要发酵工艺及原料配比、黄酒高活性干酵母(YWBY)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水比对产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糖化醪中加入6.0%黄皮干粉,采用料水比为1:1.0,接入0.08%YWBY,26℃发酵8d,再经后发酵、压榨、澄清、灭菌等,酿造的黄皮甜米酒,酒体橙黄色,醇厚,甘甜爽口,保持了黄皮果的特征香味与治疗价值,有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