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端异氰酸酯研究进展(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醇类、肟类、二摄基化合物及内耽胺类等封端异氰酸酯的情况,并论述了封端异氰酸酯在PU涂料、粘合剂及水性聚氨酯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影响异氰酸酯双封端反应动力学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TDI、MDI、NDI3种异氰酸酯进行了双封端反应,讨论了温度、催化剂及不同原料对异氰酸酯双封端反应速度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氰酸酯双封端反应为二元基元反应,不同的反应物,反应速度常数不同,其中NDI〉MDI〉TDI。催化剂量及温度与反应速度常数成正比关系。实验结果还表明,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有利于封端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烯醇(PVA)为高分子分散剂,丙烯酸(A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采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稳定且性能优异的丙烯酸树脂乳液。以此丙烯酸树脂乳液为主剂,硅溶胶(Sil)和封端异氰酸酯(HDI)为外加交联剂复合制得性能优异的无醛人造板粘合剂。实验讨论了其合成影响因素,并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当m(PVA)=8%,m(AA)=8%,m(NMA)=4%,n(BA)∶n(St)=2∶1,m(Sil)=10%,m(HDI)=8%时,此粘合剂具有优异的应用效果。当以施胶量为250g/m2进行施胶时,细木工板的胶合强度达0.82MPa,横向静曲强度达20.5MPa,均符合国家标准。并用IR、TG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4,4-二羟基二苯丙烷与环氧氯丙烷在BF3.OEt2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端羟基酚氧树脂,与蓖麻油混合,用3种异氰酸酯作固化剂,制得一系列交联聚氨酯,研究了这3种聚氨酯的动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利用CO2为原料制备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的合成原理,综述了NIPU的性能特点及其与相比于传统聚氨酯材料的性能优势,介绍了一步法和二步法制备NIPU中间体环碳酸酯低聚物的工艺路线,讨论了NIPU的应用范围、国内外对于NIPU的最新研究和工业进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内外消费品中有害析出异氰酸酯检测现行标准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分析。比较而言,我国国家标准体系指标少,行业标准比较详细,更符合健康危害实际。已有标准体系完全可以满足现阶段需求,但鉴于实际体系的不同,需要对实际检测过程优化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封闭型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制备及其固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成了5种封闭型的异氰酸酯交联剂。用动态扭辩分析(TBA)测定交联剂与聚丙烯酸酯固化的宏观性能,固化分为两阶段,用in Situ FT-IR研究了固化瓜的分子机构,得出第一阶段是封闭的小分子脱去后,异氰酸根向聚丙烯酸酯上的羟基转移的固化反应;第二阶段是解封后的氰酸根向氨基甲酸片段上的氢转移的深度固化反应。用计算机模拟得到交联剂分子的最低能量构象图,提出了封闭型TDI交联剂由于空间位阻效应而发生了三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酚F型环氧树脂NPEF-170与聚乙二醇400二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制备了双官能度的环碳酸酯,再与聚醚胺T403反应合成了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并且利用FT-IR时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探讨了反应条件对环氧树脂转化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质量比的原料对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原料的质量比为3:7时所制备的NIPU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最大拉伸强度为7.58MPa,扯断伸长率为347%。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炭纤维(CF)表面接枝的一种新方法。通过CF表面官能团的异氰酸酯化,利用异氰酸酯作为MC尼龙6聚合的活化剂,成功地通过阴离子接枝聚合方法制备了表面接枝尼龙6(PA6)的C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接枝了PA6的CF表面呈粗颗粒状形态与织构。X光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阴离子接枝PA6的CF表面N/C比例由0.0295提高到0.0573。称量法表明接枝率可达1.8%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酸为原料,通过缩合得到缩二脲多异氰酸酯,再加入不同比例的双端羟基聚醚改性硅油(THPDMS)反应得到含硅氧烷多异氰酸酯(BP-THPDMS),并加入封端剂ε-己内酰胺封端,生成封端含硅氧烷的多异氰酸酯即涂料交联剂,将交联剂与端羟基树脂交联固化制备了耐高温弹性涂层。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交联剂的结构进行表征验证,通过原位红外光谱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探究了涂层交联固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解封端温度为160℃,固化温度为180℃。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拉曼和拉伸试验,考察了涂层的热力学性能,表明THPDMS的加入提高了涂层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异氰酸酯的种类和含量对所合成的聚氨酯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文中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软段,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分别为硬段,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硬段及软硬段比例的聚氨酯,并通过红外光谱、小角X射线散射、动态力学热分析及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材料产业》2004,(4):85-85
3月29日,总投资达11.2亿美元的上海联合异氰酸酯项目在上海化学工业区破土动工,拉开了打造全球最大异氰酸酯生产基地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苯酚封端THEIC/异氰酸酯加成物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催化剂,溶剂,温度和不同加成物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加快了封端反应,这种效果与催化剂本身结构有关。由两种催化剂桅民的复合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这可能与二者的协同作用有关,溶剂看来是参与 了这个反应,溶剂的极性越强反应速率也越快,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张清  邱月  余秋玲  龙梅  陈豪  张永梅 《包装工程》2021,42(9):177-183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建立同时测定药用复合包装袋中8种异氰酸酯含量的方法。方法将药用复合包装袋剪成尺寸(长×宽)不大于5 mm×5 mm的小碎片,采用二氯甲烷超声萃取40 min;萃取液经氮吹浓缩后,采用GC-MS法分析。采用TG-5MS色谱柱,将进样口温度设为200℃,柱温箱初温设为40℃,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可实现8种异氰酸酯的有效分离。结果8种异氰酸酯在质量浓度为0.02~5.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检出限为0.001~0.006 mg/kg。药用复合包装袋中的异氰酸酯在低、中、高等3个浓度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0.3%~111.7%,相对标准偏差为0.6%~5.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为药用复合包装袋中异氰酸酯的检测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异氰酸酯对EPDM橡胶与金属粘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种异氰酸酯TDI(2,4/2,6-甲苯二异氰酸酯,摩尔比80:20)、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PAPI(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对EPDM橡胶与金属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氰酸酯能明显地提高粘合剂粘接EPDM橡胶与金属的强度,粘合剂中应同时加入助剂,MDI对粘合剂的粘接强度提高最大.在加入白碳黑、硫磺、促进剂、氧化锌的情况下,w(TDI)为0.4%粘合强度达到1.664 MPa,w(MDI)为0.8%时粘合强度达到1.882 MPa,w(PAPI)为0.4%粘合强度达到1.826 MPa.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三羟甲基丙烷(TMP)与二羟甲基丙酸(DMPA)反应,三乙胺(TEA)中和成盐及甲乙酮肟(MEKO)封端反应后,制得一种水分散性封闭多异氰酸酯(WBI)。研究了封闭时间对封闭率的影响,封闭顺序对反应的影响。采用FT-IR、TGA、DSC研究了其解封温度。实验结果表明,甲乙酮肟封闭反应的较好条件为:摩尔比n(MEKO)∶n(-NCO)为1.1~1.2;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3.0h,可实现较完全的封闭,其解封温度为70~128.8℃。作为涂料固化剂可明显改善漆膜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制备亲水性的异氰酸酯(NCO)封端的线型预聚体,再以预聚体与三羟甲基丙烷(TMP)反应合成支化结构中间体,最后以8种咪唑(IDZ)衍生物分别对残留的NCO基团进行封闭,制得一系列水性封闭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交联剂的结构,以热分析法着重研究了封闭剂的结构对交联剂解封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的最低解封温度为100℃;稳定性研究表明交联剂在水性聚氨酯乳液中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和适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以天然可再生资源大豆油与CO2合成非异氰酸酯聚氨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天然可再生资源大豆油的环氧化产物(ESBO)和CO2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大豆油五元环状碳酸酯(CSBO),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该过程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然后用所合成的大豆油五元环状碳酸酯与脂肪族伯胺反应生成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研究了不同环氧大豆油转化率对其成片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微胶囊包封率较低、制备过程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以聚氨酯预聚物为壁材原料,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出微胶囊。以聚氨酯预聚物(拜尔L-75)与1,4-丁二醇(BDO)反应产物为壁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芯材,油相中L-75的异氰酸酯(-NCO)官能团与水相中扩链剂BDO的羟基(-OH)在界面处发生逐步聚合反应,生成聚氨酯膜,IPDI被聚氨酯膜成功包封形成微胶囊。讨论了BDO加入量,乳化剂阿拉伯胶(GA)用量对微胶囊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微胶囊的化学结构;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微胶囊形貌、大小分布;热重分析仪分析了微胶囊囊芯含量。结果表明,在50℃下,扩链剂BDO质量分数为11.7%,GA质量分数为17.4%,IPDI质量分数为67%,搅拌速度为600 r/min,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胶囊囊心质量分数为55.69%,包封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20.
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与N-甲基乙醇胺(MEA)为原料合成环氧中间体,随后以此中间体与HDI三聚体(HT-100)反应制备聚氨酯预聚体,再以聚乙二醇(PEG-1000)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1200)对此预聚体进行扩链和亲水改性,最后以甲乙酮肟(MEKO)封闭体系内剩余的NCO基团,制备了含活性环氧基团的水性封闭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明交联剂被成功合成。以热重分析法研究确定了交联剂的最优解封温度为118℃。当MPEG与亲水改性剂中所含羟基的摩尔比为0.9时,固化涂层的铅笔硬度可达到4H、耐丙酮擦拭达31次,且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能够达到0.56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