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餐饮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如今的食客们会更注重味蕾与视觉的双重体验,因此也对餐饮空间设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在疫情之后,餐饮业迎来了复苏,各类餐厅不仅是人们休闲聚会的聚点,甚至成为了热门的旅行打卡点,一处短暂的休憩之地,而经历过困在城市,出行不便的日子后,大家也愈发向往自然。因此打造融入生态,具有沉浸式自然体验的餐饮场域,无疑对客人们来说会有更强的吸引力。将环境看作主角,空间作为配角,让室内、建筑以及景观有机融合,营造出能触动感官的自然氛围,即便身处城市当中也能让客人获得美好的情境体验。就如限研吾提出的“负建筑”,亦称作“弱建筑”理论,“让每件建筑作品能够以谦逊的姿态熹立于它所在的环境”,当客人们置身于沉浸式的场域中就餐,能感受到自然、美食与空间的交融体验,收获一场味觉与视觉的馨餐盛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的日渐普及,带来了多样化的系统和屏幕尺寸,互联网产品如何在众多的设备终端中保持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从内容、行为和形式三方面探讨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文化品位,人们渴望享受更多个性化、多元化、具有文化内涵的餐饮空间。为了能够设计出满足当代文化形态的餐饮空间,本文意在抛开各种形式主义,寻求人性化的服务性设计,将主体体验性设计的理念引入到餐饮空间设计中。通过对主体体验设计的概念、意义、特性及营造手段的研究,致力于将这个理念与现代的设计表现手法相结合,探索未来餐饮空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两个餐饮空间设计为例,论述了场景设计在餐饮空间的设计运用,强调对场景设计特点的把握及空间体验,场景设计成为塑造个性化餐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6.
在人对环境的感知中,知觉体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川菜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设计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如何塑造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就餐环境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结合川菜就餐环境设计、建造的现实需要,探索了川菜传统餐饮环境营造中的知觉体验设计。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食堂的发展建设,功能逐渐多元化,其已不再是简单的就餐场所,而是融合了多种功能的综合建筑。面对功能的丰富,室内空间设计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论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中国高校食堂室内设计主题研究论文索引文献,对大连理工大学博留公寓食堂的一、二层室内设计进行探讨,通过把握空间环境与功能特性,进行空间组织和形式设计,结合新的设计理念,对高校食堂室内空间设计提出几点可操作性建议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遗产,而传统的静态展示方式无法体现其非物质特性,受众对其深层文化内涵的感知度较低。通过非遗内容的数字化,实现非遗活态化保护是现代非遗保护的一条有效道路。文章通过研究目前的非遗VR展示案例,探索优化其用户体验的方法,推动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发展。文章通过提取VR产品交互特点、非遗展示特点与用户体验要素,分析非遗VR展示实证案例,从沉浸性体验、交互性体验及构想性体验三个角度对非遗数字化与用户体验进行研究。由此发现数字场景的真实化、交互体验的多模态、情感体验的内化,能有效提高受众对非遗特性与文化精神的理解与感悟,为VR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播上的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城镇一体化以及增加村镇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发展民宿依旧是一大发展思路。而对于民俗的设计理念中,为将民宿行业发展的更完善,必须要基于民宿发展地区化以及用户体验角度入手,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本文分析各地区典型的民宿设计,从地区化和用户体验角度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为今后的设计需求提供一些思路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环境设计角度讲餐饮空间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包括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心理因素等等。它是多元和综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