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旅游大热的当今社会,城市文化多以旅游的形式宣传。文章在分析基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泛博物馆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作为切入点,分析比较传统博物馆参观式旅游的不足和泛博物馆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优点。通过城市设计的研究探讨泛博物馆式文化旅游开发的应对策略,分析设计片区功能结构和方案生成,试图为旅游区的文化旅游开发创造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6)
当前,我国的艺术中心建设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旅游业迅猛发展,给艺术中心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艺术中心以其高品位,富有文化内涵的特征而成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参观项目,艺术中心已逐渐成为集参观、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消费场所。本文结合实际的建筑工程特点,对文化艺术中心项目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筑》2011,(10):61-65
该项目坐落于江苏省江阴市,设计以"徐霞客"为主题,以"碑林"和"旅游"为线索,力求塑造一个地标性的文化项目形象。其中,中国徐霞客博物馆、茶室等点睛建筑作品成为传递徐霞客文化的重要环节。博物馆在设计手法上采用了新江南风格,并运用现代简约的表现手法,使建筑与园林景观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俄国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东线横穿中国东北地区,造就了中东铁路的形成。文章以中东铁路沿线上的滨州线松花江铁路大桥为研究案例,在介绍和分析历史背景和建构特点的基础上,剖析其对铁路沿线城市和哈尔滨城市格局演变的影响,梳理技术史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维度的发展脉络,探讨滨江地带在景观美学和文化旅游方面上更广阔的提升路径,旨在为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与评判、保护策略的选择与操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7)
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快速,不仅给国家典籍博物馆带来大量的参观者,还为国家典籍博物馆持续发展与进一步市场化提供了契机。为了将国家典籍博物馆旅游融入首都文化旅游之中,国家典籍博物馆需要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建立业务协调机制,并且与其他博物馆联合推出博物馆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有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形成"以展带会、以会促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东现代艺术博物馆(MOMEMA)的规划正在进行之中。建设博物馆这一战略构想的初衷是使阿联酋成为多元文化相互理解的纽带。这座博物馆将成为一座里程碑,这座里程碑体现了迪拜湾在迪拜这座国际化城市中作为一个新的文化中心的重要性。这个新的文化中心被称为所谓的文化村,坐落于扎达夫历史街区内,占地37ha。除了中东现代艺术博物馆,这一地标性的工程还包括一个为现场表演和国际文化节准备的露天剧场、一个展览大厅和一个小博物馆,用来展示本地区和国际性的艺术品,以及一个为传统单桅帆船建造者提供的造船厂。此外,项目还将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和休闲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0):172-173
博物馆集中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即是国家历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一项特殊的旅游项目。纵观我国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馆内的藏品数量正在不断的上升,同时文物研究所的考古项目也在与日俱增,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与其他的旅游项目进行对比,博物馆中在产品的开发上仍缺乏一定科学合理的策略,本文将通过当前博物馆的现状,研究在博物馆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生态博物馆概念是国际博物馆界改革中产生的一种新思想,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文章以张家口蔚县暖泉镇为例,结合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以暖泉镇独特的原生文化生态特征为起点,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带动地区发展相结合,一则加强对现有历史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再则带动当下古镇经济建设发展,通过凭借现代管理模式和开发文化创意产业,把暖泉镇生态博物馆的特色融进游客参观体验的全过程。与此同时,探讨生态博物馆建设对暖泉当地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军  李姮 《华中建筑》2014,(3):192-196
该文从保护再生角度,对中东铁路沿线站房建筑进行分析归类,以不同使用现状的站房建筑为例,分析当前社会原有中东铁路站房建筑自身发展的瓶颈及不同再生模式,总结中东铁路沿线站房建筑符合自身文化价值和城市发展的特定再生趋势,充分考虑中东铁路站房建筑的历史文脉保护及在铁路建筑中的实际功能意义,为中东铁路沿线站房建筑的进一步保护再生进行基础研究。铁路站房建筑的再生发展,要以每个地区站房建筑的实际情况作为再生保护的依据,避免以偏概全,照搬套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7)
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博物馆旅游已然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观众空前高涨的参观热情给博物馆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客流量激增,由此也给博物馆公共服务带来压力和挑战,预约制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并赋予了博物馆公共服务新的内容。笔者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详细阐述了该馆网上预约服务的具体设计,探讨此项服务的推出对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的意义,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