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正在经受城镇化进程的挑战。该文对安顺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遗存、潜在特色以及对传统文化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物[1]进行整合,提出了"文化+"模式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发展,形成街区内保护和规划主题,以期历史街区传统文化与传统空间相结合,展示古城"孤岛文化",焕发古城魅力,并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保护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诸如项目重叠,生态环境破坏的建设悲哀。如何在城镇化进程后不留遗憾是我们面临思索的关键问题。本选题通过调研使具有特殊地理环境的城镇得以因地制宜的开发建设,使其具有地域特色。拟解决:一是环境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不够紧密。环境建设尚未与新型城镇化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环境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衔接不紧。二是城镇地域风貌不明显。城市主题文化还不够清晰,尚未形成能获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城市定位;中心城区、新市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地域风貌特色不明显。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还可进一步加强。众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工业遗址、文化遗存尚未列为文物,未得到系统保护,损毁破坏的风险较大;历史文化风貌村认定标准不明确,规划档次低,存在"破坏性改造"的风险。抓环境形象构建,在建筑风貌中充分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嵩溪村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具有"村幽、屋美、山奇、水特、人贤"五大特色,是浙中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村落。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如何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其传统风貌特色成为嵩溪村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推进,旧城改造的压力增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晋江目前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具有闽南文化、华侨文化等独特的价值与特色,而现状街区存在着片区功能与所处区位不符,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传统建筑被忽视等问题。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的规划,遵循整体性、真实性、多样性、合理利用及永续性、公众参与的原则。立足新型城镇化背景以及其它城市已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经验基础,采用"保护先行、分类保护"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5.
《建筑》2015,(17)
<正>8月20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与中国城镇规划建设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以"中国民族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为主题的峰会,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民委、国家发改委等系统的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专家们一致认为,古建筑是一段历史的遗存,是一个民族的生动面孔,也是追溯既往的文化"史书"。面对这样厚重的历史,我们当怀敬畏之心,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相互配合,形成对古建筑保护的科学认识,使古建筑具有的  相似文献   

6.
传统民居建筑群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区,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量未列入遗产保护范围的普通传统民居建筑群随着传统村落、历史地段在城镇建设过程消失而迅速消失。而遗存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也大多处于空置、坍塌的局面。如何有效地活化利用这些传统民居建筑群,是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从城镇化及全域展示两个角度,以晋江传统民居建筑群的活化利用引导为例,探讨市域传统民居建筑群的活化与利用引导。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传统古镇是时间沉淀的成果,是某一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载体,是历史遗存下来的人类文化丰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历史古镇面临巨大的变异与挑战。而今,我们已充分认识到古镇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是互为依存的关系。 保护传统古镇是尊重其发展规律的必然。但早期形成的古镇,同时又蒙上了地区衰败、发展缓慢、居住环境质量低下,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阴影。从人类文化的根本意义出发,传统古镇的更新改造、恢复活力是必须的,是古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今,重庆的蓬勃建设也带来了…  相似文献   

8.
《安徽建筑》2019,(11):18-20
中国大运河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支流水系丰富,是中华历史发展过程中紧密联系文化、商业、交通等要素的重要遗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展开对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尤其是对运河沿线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南通拥有江苏大运河遗产的很多支流航道,主体有通扬运河、通吕运河等,星罗密布的水系河流组成了具有南通地域特色的运河文化带,对沿线城镇建设、历史街区、传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选取大运河南通段重要历史遗存展开调研,分析南通大运河文化带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指出大运河文化带视角下的传统建筑再利用策略,为南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及沿线建筑遗产保护提供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广袤的乡村地区,尤其是山水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城镇化发展,乡村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正遭受严重的冲击,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正面临退化消失的严峻局面。如何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在保护好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摆脱困境,营造和谐共生的"三生空间"是当前传统村落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文章以桂林大圩熊村为例,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方式,调查该村落的历史遗存和建设现况并展开了深入分析,提出依托山水资源、传统格局和生活方式,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村落保护和传承发展对策,以期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设美好乡村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大遗址周边地区的农村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新农村建设应既能体现历史文化特色,又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本文以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大窑村村庄规划项目为例,以文化为切入点,以慢生活为主线,试图从"遗址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视角入手,基于遗址保护,对大窑村在产业定位、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力争实现文化遗址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协同发展,探索历史文化传承与特色村庄建设的共赢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