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LF30—I型氯乙烯聚合釜搅拌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针对LF30-I型氯乙烯聚合釜在共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其搅拌装置的结构、流动状况和搅拌动力、循环特性进行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在釜体结构、挡板条件、传动装置不变等条件下的搅拌器型式和尺寸的改进意见,并提供了工业生产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聚氯乙烯(PVC)树脂的特性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PVC树脂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支链、双链等分子结构特性;另一是树脂的颗粒特性。而树脂加工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树脂颗粒特性。一般认为搅拌与分散剂的选择是决定颗粒形态的两大关键因素。 在聚氯乙烯悬浮聚合中搅拌作用的物理现象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研究也比较困难,国外从60年代起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搅拌型  相似文献   

3.
南宁化工厂与浙江大学化工研究分所合作,对LF——30型氯乙烯聚合釜搅拌改型进行了一年多的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4月28日区石化厅对该项目组织了鉴定,认为试验是成功的,对国产氯乙烯聚合釜的改造有借鉴作用。聚氯乙烯树脂加工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树脂的颗粒特性,即树脂的颗粒形态、粒径分布等。一般认为,决定颗粒形态的两大关键因素是聚合搅拌和分散剂的选用。过去,南宁化工厂使用的国产LF—30型氯乙烯聚合釜其搅拌系统搅拌强度过大,比功率偏高,浆叶层  相似文献   

4.
LF—30Ⅳ型氯乙烯聚合釜传热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量衡算法测定了国产LF30—Ⅳ型氯乙烯聚合釜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夹套和内冷管传热系数均随冷却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夹套冷却水和内冷管冷却水流量分别在100~255m3/h和51~129m3/h时,冷模传热系数分别在2788~3252kJ/m2·℃·h和5534~6629kJ/m2·℃·h之间;在相近冷却水流量时,LF30-Ⅳ型聚合釜的传热系数高出LF30-Ⅱ型聚合釜10%以上,由Wison图解法计算了夹套和内冷管的α1和α2。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国内已有30m~3聚合釜40多台投入运行,虽然在30m~3釜内也生产出符合部标的聚氯乙烯树脂,但与国际水平相比,PVC的颗粒形态,粒度分布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对已投产的30m~3釜,应对桨形和层数作局部改造,以提高PVC树脂的质量。一、搅拌改造前的状况国产30m~3釜直径2600mm,筒体长为5000mm和5400mm两种,实际容积分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80m~3氯乙烯聚合釜采用矮胖釜型,内径4000mm,直筒部分长径比1.25,用园头矩形截面单层沉底安装的三叶后掠式桨,底伸式轴,配有4组由φ150管构成的兼作内冷管的D型挡板,其底端离底2000mm,叶径2000mm,叶宽430mm,转速80min~(-1)。经51釜试生产共得树脂1100吨,其中一级品率100%,优质品率94%。该釜适合于悬浮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设计了一台80米~3氯乙烯聚合釜,内径4000、直筒长度5000、长径比为1.25,搅拌采用底伸三叶后掠式。夹套传热面为90米~2,原设计配有4根内冷管,其面积为17米~2,共计107米~2,比传热面为1.34米~2/米~3。唯恐传热面积太小,另在釜顶装有回流冷凝器。对于外冷器,尚无操作经验。如使用不当,可能堵塞。因此希望内冷管增为8根,即使外冷器失效,也希望聚合能继续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以冷模方法对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氯乙烯悬浮聚合LF30-Ⅱ型30m ̄3,70m ̄3及130m ̄3聚合釜搅拌工程进行了研究。剖析了搅拌桨叶、挡板的设置;并对这几种聚合釜的搅拌功率准数、搅拌功率消耗、循环特性和湍流强度等特性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其结果为氯乙烯悬浮聚合釜的搅拌设计与工业釜的改造提供了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试验研究了搅拌器功率特性和流动状态,分析了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的预聚合釜和聚合釜的搅拌性能。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分公司现有两套聚合装置的实际状况,对国产LF30-Ⅳ型与45 m3聚合釜的技术特性、结构特点、工艺安装配置情况、运行情况以及所生产产品的产量、质量进行了对比。同时简要介绍了两套聚合装置的配套后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双绕组控制电动机在聚合釜搅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引进变频电动机控制方式使这些问题成功解决。  相似文献   

13.
以氯化聚乙烯(CPE)接枝(-g-)氯乙烯(VC)聚合釜为背景,对5L、6L、100L及7m~3釜进行冷模试验,测定各釜的搅拌功率,以等单位体积功率为放大准则,将5L釜较好的实验条件放大到100L与7m~3聚合釜,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浸渍式抛光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及其在LF135型PVC聚合釜大型搅拌轴抛光上的应用.指出采取浸渍式抛光能使搅拌轴获得满意的表面粗糙度,可取代机械抛光.  相似文献   

15.
一、国内氯乙烯悬浮聚合釜概况 对氯乙烯悬浮聚合釜及其搅拌器的要求,是在聚合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完成分散氯乙烯单体使之成为液滴,悬浮聚合物,混合釜内上下各部分物料,同时传出聚合反应热等作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国内外文献上提出悬浮聚氯乙烯釜的单位体积功率一般在1~1.5范围内为佳,但从北京化工二厂33立方米釜以及徐州电化厂13.5立方米釜改造后的情况证明,比功率在远小于1的情况下同样能生产优质树脂,同时大幅度降低分散剂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提高PVC树脂质量,改善PVC树脂颗粒形态与PVC生产的工艺配方,聚合釜的搅拌性能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一定生产工艺配方条件下,适当增强搅拌能力,以使分散体系质点动态平衡次数增加,分散剂溶解度增加,液滴分合过程延长。而在体系稳定情况下,在大液滴内有足够的分散剂起着分散和保护作用时,液滴内所包含着的许多小液滴在引发剂作用下,就形成大颗粒内有许多小颗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氯乙烯聚合防粘釜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氯乙烯聚合过程的粘釜和防粘机理。介绍了防粘釜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主要防粘釜剂品种进行了对比介绍。展望了我国氯乙烯聚合防粘釜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 氯乙烯悬浮聚合防粘釜技术是氯乙烯行业的“七五”科研攻关课题,在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粘釜现象十分严重,已经成为提高聚氯乙烯(PVC)树脂质量和发展高型号疏松型PVC 树脂的障碍。上海天原化工厂中试室,从1986年6月开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对防粘釜剂试制和防粘釜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经过筛选比较,以3PMA 型涂料较为理想,并在13.5m~3、30m~3聚合釜进行了工业性生产应用试验,试验累计260余釜,共生产PVC 树脂1560余吨,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LF30-Ⅱ型PVC聚合釜冷模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了LF30-Ⅱ型PVC聚合釜搅拌器结构尺寸的改进方案。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改进后的LF30-Ⅱ型PVC聚合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提高了聚合釜的产能,可使单釜PVC生产能力达到10 000 t/a以上。  相似文献   

20.
大沽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30米~3聚合釜微机控制项目于1986年11月4日通过部级鉴定。 氯乙烯聚合釜的温度控制,由于用常规仪表测量存在局限性,在升温过程中有不稳定的现象,质量难以保证,且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