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纳米SiOx取代6109硅橡胶用料沉淀法白炭黑,采用传统的硅橡胶混炼方法进行纳米SiOx在其中的分散,可使6109硅橡胶在其它性能数据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拉伸强度由原来的4.5MPa提高到6.7MPa,即提高55%。  相似文献   

2.
纳米SiOx改性室温硫化硅橡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纳米SiOx改性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RTV-2)的研究情况。对胶液的凝胶时间测试表明,纳米SiOx对RTV-2胶具有较强的阻聚作用;硫化胶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x质量分数为6%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达到2.8MPa,断裂伸长率达到97%。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对沼液中有机质的降解和产电效率,将纳米Fe3O4与MFC结合,对比研究了纳米Fe3O4以Fe3O4@生物炭和Fe3O4@碳毡两种不同介入方式对MF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均可成功启动MFC,且产电效率远高于无纳米Fe3O4介入的空白实验,最高电压分别为699和707 mV,最高电压均持续时间长达10 d。Fe3O4@碳毡与Fe3O4@生物炭介入下MFC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700和578 mW/m2,相较于未使用纳米Fe3O4的MFC提高了43%和31%。将Fe3O4@碳毡作为阳极电极得到的化学需氧量(COD)降解率最高,为51.76%;直接投加Fe3O4@生物炭对NH4+-N的降解影响最大,投加Fe3O4@生物炭后NH4+-N含量由(6800.14±57.86) mg/L降至(689.14±37.29) mg/L,NH4+-N降解率达到89.87%。纳米Fe3O4参与的MFC微生物群落结构合理,两种介入方式均刺激了主要水解细菌梭菌纲(Clostridia)的生长富集。随着纳米Fe3O4的位置变化,Clostridia的相对丰度在以Fe3O4@生物炭和Fe3O4@碳毡介入的MFC中分别达到61.11%、50.98%。二者的电活化细菌中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含量最高,并且在反应后碳毡上发现了反硝化细菌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  相似文献   

4.
SiO负极虽具有高比容量、合理的工作电压,但仍面临首次库仑效率低、体积膨胀大(~160%)及导电性差等硅基负极材料共性问题,使其在锂离子电池(LIBs)中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严重受阻。而在众多金属氧化物中,钛氧化物负极因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小(<4%),锂化后兼具优异的锂存储能力和热稳定性等优势,近些年被多次报道用于改善SiO的电化学综合性能。首先,该文从SiO的微观结构与锂化机制出发,简要概括了SiO与众多金属氧化物复合改性案例;然后,重点综述了钛氧化物改性SiO负极的研究工作,着重从TiO2与TiO2-x改性SiO负极两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最后,总结了钛氧化物提高SiO电化学性能的机理及改性工艺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并对实现满足高能量密度SiO基负极商业化的目标进行展望:充分利用有关软件算法模拟具有最低化学复杂性体系,有利于深入分析反应过程与电化学机理;加强新型低成本钛氧化物(如Ti2O3)用于改性SiO负极,有利于推动SiO基负极学术探究与商业应用。  相似文献   

5.
制备以聚酯(PET)为支撑层,白炭黑填充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107)为皮层的硅橡胶复合膜,并以乙醇水物系为料液,对比分析白炭黑增强硅橡胶复合膜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分离因子比空白膜有所提高,在乙醇浓度为3%~5%时,分离因子可达16.09,渗透通量为75.39 g/m2·h;测定填充白炭黑硅橡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拉伸强度可达1.828 MPa,相当于空白膜(0.368 MPa)的5倍.  相似文献   

6.
纳米粒子对硅橡胶的增强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米粒子和纳米复合技术对于开发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纳米粒子对橡胶的复合改性为硅橡胶性能的提高提供了新的途径.评述了二氧化硅、黏土、氧化铝、碳酸钙、二氧化钛等纳米粒子对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能、阻燃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等方面的增强改性,简述了溶胶-凝胶法、层间插入法及共混法三种纳米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指出了纳米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硅橡胶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硅橡胶的改性研究,主要阐述了硅橡胶和其他橡胶共混改性,纳米SiOx改性室温硫化硅橡胶和矿物微粉增强硅橡胶性能。  相似文献   

8.
贺传兰  赵祺 《有机硅材料》2006,20(4):191-194
探讨了硅橡胶与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S)共混制备复合材料的技术可行性,研究了共混条件、共混组成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橡胶与SBS共混的最佳条件是SBS质量分数为10%,共混温度140~150℃,共混时间15~20min。SBS与硅橡胶共混,可提高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当SBS的质量分数增加到10%时,其拉伸强度最大;断裂伸长率则随SBS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但在SBS的质量分数为5%~20%时,其断裂伸长率基本无变化。SBS的引入可提高硅橡胶/SBS共混胶海绵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泡孔的形态和结构,这也是引起硅橡胶/SBS共混胶海绵硬度和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加入SBS后,其压缩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采用硬脂酸,硅烷偶联剂KH570,硅烷偶联剂A-172分别对纳米Zn O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将改性纳米Zn O与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进行复合。结果表明:当填充量为30phr时,A-172改性的复合材料体系导热系数达到0.47W/(m·K),较未改性的体系,其提升幅度最大达到23%,同时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无明显变化,并且介电性能也得到了改善。综合认为A-172改性的纳米Zn O对硅橡胶导热性能改善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纳米TiO2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分散液为添加剂改性激光快速成型用光固化树脂SPR4000,通过对树脂及固化物的酸值、分子质量、IR、DSC、热重分析、流变性及力学和热性能测试等研究了改性后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对纳米TiO2在树脂中的分散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添加的二氧化钛质量分数为0.75%时,体系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提高15.25%,冲击强度提高41.35%,弯曲强度提高41.75%,耐热性也有所提高。纳米二氧化钛PMA分散液的加入解决了纳米二氧化钛在树脂中的分散稳定性问题,保证了树脂体系的固化速度及交联密度,满足了制作工艺,提高了光固化树脂SPR4000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以不同用量硬脂酸“湿法”表面改性的纳米碳酸钙粉体为填料制备了室温硫化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用量硬脂酸的表面改性对于纳米碳酸钙颗粒表面性质、分散性以及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表面改性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剂硬脂酸用量越大,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效果越好,表面疏水性越优异,并且表面改性后的纳米粉体在硅橡胶中的分散性越好;另外,随着硬脂酸用量的增加,未硫化的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储能模量(G’  相似文献   

12.
在磁性膨润土(MBent)表面接枝聚乙烯亚胺(PEI)制备了聚乙烯亚胺改性磁性膨润土(PEI/KH560/MBent),采用FTIR、VSM、XRD、TGA、EA、SEM和EDS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Pb2+和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亚胺已成功接枝于磁性膨润土表面,并有效提高其对Pb2+和Cu2+吸附量;溶液初始pH对吸附量影响较大,随着pH的增大,吸附量增加。在pH=5,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PEI/KH560/MBent对Pb2+和Cu2+吸附量分别为96.21和61.08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为自发吸热过程。经过5次循环利用后,其吸附容量仍保持初始的60%以上,表明PEI/KH560/MBent具有一定的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沉积沉淀法对Al改性Cu/ZnO催化剂进行研究,并利用XRD、BET、NH3-TPD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同时对苯胺和甲醇N-甲基化反应制备N,N-二甲基苯胺(N,N-DMA)进行研究,对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焙烧条件考察及对N-甲基化反应进行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在拟薄水铝石为铝源、Cu/Zn/Al摩尔比为1:3:1、焙烧温度为400 ℃,焙烧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250 ℃,反应压力为1.5 MPa,进料空速为0.3 h-1,氮气流量为150 mL/min,苯胺与甲醇摩尔比为为1:7时,苯胺N-甲基化反应效果最佳,苯胺转化率达99.8%,N,N-DMA选择性达92.8%,催化剂进行了720 h稳定性实验,苯胺转化率稳定在99%以上,N,N-DMA选择性稳定在90%以上,催化剂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纳米SiO2改性尼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宝  吴光杰 《塑料工业》2003,31(11):18-19
研究了纳米SiO2改性尼龙(PA)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纳米SiO2用量的增加,尼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热变形温度等均有所提高;断裂伸长率降低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黄森  肖新颜  潘季荣 《化工学报》2012,63(4):1301-1307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聚氨酯(PU)乳液为种子(在聚合过程中为壳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纳米SiO2组成的混合物为核相,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SiO2/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SiO2/FPUA)复合乳液。考察了纳米SiO2和DFMA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C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力学性能测试(MPT)等表征乳液的结构形态、乳胶膜的表面性能和综合性能。结果表明:乳胶粒子呈现“反相核壳”结构,以聚丙烯酸酯(PA)相为核,PU相为壳;由于纳米SiO2和DFMA的协同作用,涂膜的疏水性和综合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樊艳艳  李志辉  魏浩 《橡胶工业》2022,69(10):0785-0789
通过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简称硅橡胶)在热空气(空气)、纯水(水)、人工海水(海水)、湿热和湿热盐雾5种不同老化环境中的对比试验,探究湿热盐雾环境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受力的状态下,水对硅橡胶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不明显;在压缩应力作用下,水对硅橡胶压缩永久变形有明显的加速作用;与空气中试验结果相比较,湿热盐雾对硅橡胶的老化加速作用不明显,其加速效果与同等湿度条件下硅橡胶的加速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三元碳化物陶瓷Ti_3AlC_2为原料,在500°C~1000°C温度范围内氯化制备具有纳米孔结构的碳化物衍生碳(Ti_3AlC_2-CDC)。高温氯化制备得到的Ti_3AlC_2-CDC由无定形碳和石墨组成。氯化温度越高,石墨化程度越明显,石墨有序度越高。Ti_3AlC_2-CDC的结构与前驱体Ti_3AlC_2的层状结构保持一致。但随着温度升高,Ti_3AlC_2-CDC会逐渐裂解为单片层或多片层。采用N2吸附技术研究了700°C、800°C和1000°C下制备的Ti_3AlC_2-CDC的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分析试样的吸附等温线特征和孔径分布探讨了温度对CDC孔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苯基硅橡胶(MPQ)为基体,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锆(ZrO_2)为填料,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了纳米ZrO_2/MPQ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ZrO_2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光学性能、电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ZrO_2质量分数的增加,纳米ZrO_2/MPQ复合材料的透光率逐渐降低,体积电阻率先增加后减小,介电常数先降低后增加,介电损耗变化不大,热导率先增加后减小。当纳米ZrO_2质量分数为0.06%时,纳米ZrO_2/MPQ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透光率,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热导率达到0.399 W/(m·K),同时具有低的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  相似文献   

19.
对纳米TiO2光催化还原Cu2+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最佳用量为1g/L,pH=3时为宜;含0.5mmol/L甲醇的体系对其光催化反应的促进作用最为有效,在此条件下,Cu2+的脱除率可达到83.28%。  相似文献   

20.
《杭州化工》2010,(1):46-46
据悉.江西固康新材料研发的纳米改性添加剂在环氧树脂聚合物中能够显著提高各项性能。其中,拉伸强度增加30%,冲击强度提高40%,弯曲强度提高20%左右;耐热性提高10℃以上;抗酸碱、抗水、防沉淀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